《空之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之战-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今天能到江阴来,相信至少是对这场篡位风波有明确的态度!杜汕下着套子说,廉帝陛下并不想以空洞的允诺来回报荣昌帝国内历经浩劫后依然忠贞的贵族世家!我在此,荣兴的得到廉帝陛下授势,陛下再度踏足云起城时,将召开所有浩天阁皇族成员元老院元老上议院议员以及各州县世家代表和中兴功勋之臣,共同议定完善荣昌光辉两帝制定的分权制衡之祖制!
  关键时刻,卫廉一跃而起,以卫氏列祖列宗的名义,对杜汕的话做最大限度的确认。
  数十个世家代表,总有胆大妄为或目光深远或冲动激情的人物,杜汕卫廉的双簧,让他们终于按捺不住,独注一掷压上了个人家族的命运!
  万事开头难,一旦有人率先表态效忠,产生了羊群效应后,所有贵族世家代表全跪倒呼叫廉帝万岁!
  要知道,来江阴的这些世家,无一不是内心对久阳帝政策恐慌担忧到有实质性谋反准备。卫义若能廉义之争中获得彻底胜利,他们要想洗脱一切,十分艰难。
  卫廉逐一亲切接见关怀这些匡扶帝国正统的功勋世家以后,杜汕对他们提出了具体要求。
  首先,各个世家尽量抽调一些武功高强的人手来保护廉帝;其次,各个世家应对追击廉帝的叛逆军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行动,即不正面对抗,而是发动百姓,不与其合作,不提供后勤物资,驱赶其出各世家势力范围;最后,各个世家应尽可能的联络更多的贵族世家,将廉帝相关政策措施转告给他们,并促使他们尽快表明态度!
  听完之后,数十个世家代表一片哗然。
  这要求也太低了点吧?根本这些是他们效忠后,最起码应干的事情!
  不要用军事手段解决政策问题!杜汕无比自信得面对置疑讲出了明慈义的名言。
  不止一个参加过江阴会议的世家代表在回忆录中写到,杜汕讲此话时,让他感受到了杜汕身上有着明慈义一样的盖世气魄,从而坚定了匡扶卫氏皇朝正统的信念,誓死与谋逆篡位者卫义战斗到底!
  江阴会议后,卫廉杜汕继续过被追杀逃亡的生活。只是除了追赶的卫廉军队不太配合外,其余各方面,倒惬意有如皇帝出巡。
  各处的贵族世家闻听江阴会议的内容后,家族利益一称量,不立刻站到卫廉这一边来,至少也公然宣布中立。而且这种中立体现在,卫廉杜汕大队人马过境,他们提供武力保护和各种物资,而卫义的军队享受的是拒绝入境或不予任何物资供给的待遇!
  打着圈子在帝国江南地带走着,卫廉杜汕每日品尝着江南各地美食之外,就是接受各地贵族世家的效忠或接见各方势力代表解释未来帝国政策方针及上层建筑的改革。
  显然,卫廉杜汕率领的队伍每天都在发展壮大之中,而越来越象皇帝巡视的阵势,促使更多的贵族世家地方势力放弃沉默,加入到这队伍中来。
  令人费解的,由两个骑兵师发展到三个陆军军团六个空骑军团二支光荣水师舰队的卫义追击卫廉的大军,和卫廉杜汕的队伍保持着五日距离,却始终未发动任何攻击行动。
  尽管卫义紧急三易指挥官。然而,一个比一个卫义更为信任的指挥官,却上任以后,全违背了卫义的十二道金牌命令,按兵不动。
  看似极为荒唐的现象,其实有着任何指挥官都无法解决的根层原因。
  荣昌帝国的军队虽然基本成分是平民百姓子弟,可其骨干核心军官层次却大多出身于贵族世家或其它特权阶层!
  当自己的家族投入了卫廉所在阵营或保持中立态度时,很难想象,军官们会忠实执行向卫廉队伍发动进攻的命令!
  事实上,卫义派来追击的军队,若不是各部队长官极力控制约束的话,中下级军官大面积逃亡,将会壮观得上演。
  另外,由于绝大多数贵族世家及地方势力采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卫义的追击军队很难得到充足的物资补给,士气相当低落。
  公然强抢索取物资补给,会直接将尚处中立态度的贵族世家地方势力推到卫廉一边,没有哪个部队指挥官能承担起这个责任!
  为取得物资补给,各部队指挥官比较实际的做法是,私下向中立的贵族世家地方势力保证不在其势力范围内发动战争,以换得合作。
  可以想象,为赶走瘟神,贵族世家地方势力不得不与卫义追击部队合作,但他们理所当然会尽量减少损失。
  卫义的追击部队手上怎么也囤集不了足够支持五天以上的物资补给,从而严重影响指挥官的决战信心。
  为了达到皇权至上独揽大权,久阳帝对内镇压学子学士阶层最为残酷,对外则极力排斥限制七神教会在荣昌的传播发展。
  作为维护久阳帝统治最为得力的军队统帅卫义,双手自是沾满了学子学士及七神教会教职人员忠实信徒的鲜血,怎么也不可能改变久阳帝的既往政策。
  杜汕却代表卫廉向七神教会和学子学士阶层抛出了绣球!
  一如所料,七神教会和学子学士阶层立马鲜明表示了态度。
  七神教会动员其在云梦公国深厚的影响力,让云梦公国绝大多数贵族世家地方势力旗帜鲜明站在卫廉一边,并自发进行夺权风暴,为卫廉打造一个牢固可靠有力的基地,以支持他进行长期艰苦困难残酷的反谋逆篡位战争!
  学子学士们则在部分退休内阁大学士号召下,以全体名义打出支持荣昌卫氏皇族正统反谋逆篡位的旗号,并接受杜汕建议,分散到荣昌国内各地去大造舆论揭露卫义大逆不道的行为,启发百姓们看清这一皇权争夺战的真实面目,从而做出正确判断理解。
  来自七神教会和学子学士阶层的两击,对卫义打击相当沉重!
  因为受七神教会和学子学士阶层影响,浩天阁皇族成员元老院元老上议院议员开始一个接一个站出来,公开表态支持卫廉!
  魔法协会更是公然表示,魔法师理应效忠荣昌帝国,而非特定的卫氏个人。廉义之争存在的情况下,魔法协会不得不发出约束令,禁止魔法师卷入争斗中。
  卫义气病了,却不敢用武力来解决魔法协会。
  为了应对卫廉杜汕带来的压力,卫义自以为聪明的宣布,他同样要改革帝国体制,追随他为其战斗的人,将不论出身,从新的帝国体制中获得高官厚爵封赏。
  杜汕等得就是卫义出昏招的这一刻!
  逮着大好机会,杜汕连夜带卫廉狂奔争赶至云起城下,叩门而入。
  云起城的皇族成员元老议员及贵族世家,面对长趋而入的卫廉杜汕,依然强作镇定,试图继续保持中立地位。
  诸位帝国皇族元老议员贵族,不知逆王的新帝国体制中,会给诸位留下点什么?杜汕的话凶狠得直接切中要害。
  汗流浃背的云起城各位皇族元老议员贵族,仅仅商讨了三个时辰,就彻底抛弃了中立,完全站到了卫廉一边。
  卫廉随即宣布,立刻向荣昌帝国各地发出帝国召集令,召帝国皇族元老议员贵族州县代表及学子学士阶层教会世家等等各方人氏,齐聚云起城,商议改善修补荣昌光辉两帝的分权制衡之祖制!
  然而,秘密南下的卫义接管了追击军队的统领权,于卫廉杜汕入的云起城之第三日,四十万大军团团围住了云起城。
  自知被逼到绝路上没得选择的卫义,决定利用他尚存的统帅威望,四十万大军全力荡平云起城,将卫廉杜汕打得万劫不复!
  面对卫义气势汹汹而来的四十万精锐大军,云起城内不论贵族平民无不失颜变色,唯卫廉盲目相信杜汕而纹丝不动。
  原以为还要打几年恶仗的,逆臣卫义送上门来了省事多了!杜汕轻松自如说。
  长途奔袭而来,官兵疲惫不堪,卫义再欲一战而解决一切,亦不得不先行休整部队而后攻云起城。
  杜汕趁机登云起城墙,于十二名七神教会主教相助下,整整向云起城东门的十万卫义军队讲了一夜大道理。
  于是,最让卫义忧心的变故出现了,杜汕的歪理蛊惑下,两支光荣水师舰队拒绝攻击云起城东门,反而徐徐顺水道脱离卫义阵营,宣布了他们的中立的立场。
  这个转变并不让人意外,光荣水师官兵以云梦公国和帝国江南人氏为主,偏偏这两处已是卫廉的坚定支持地区,要他们强行攻击云起城,难度是大了点!
  俗话说,福无双至,灾不单行。
  光荣水师舰队一退出战斗后,立刻引发空骑军团的空骑士部分哗变。
  久阳帝为了有效控制空骑军团这一统治利器,大力推行空骑士来平民化,严重伤害空骑世家们的利益。只是因为久阳帝控制措施得力,而空骑世家们相对来说,遭遇打压限制多,血腥清洗甚少,而强行忍耐。
  可卫廉杜汕将维护帝国世家利益为荣昌基本国策口号一喊,空骑世家无不动心了。
  十万火急的卫义四十万大军攻云起城时,正是空骑世家最佳显示其中流砥柱力换狂澜的英雄气概之刻。
  六个空骑军团整整跑了三个,而且大多是资历或位高的空骑士,剩下的军心亦不稳,无法视为倚仗!
  没有光荣水师和空骑军团,卫义怎么去攻城坚墙固的云起城?难道用陆军官兵的尸骨堆集吗?
  卫义暴跳如雷无计可施。
  云起城内士气大振,贵族百姓齐齐上阵,准备拥护廉帝,与谋逆篡位军队决一死战。
  荣昌帝国各地贵族世家纷纷派出勤王官兵,向云起城开进,欲平逆护驾。
  当然,纵使是最忠诚勇敢的廉帝支持者,亦小心保持着和卫义大军的距离,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战斗。
  进不成,退不得,卫义率四十万大军僵在云起城外。
  没有人料得到,杜汕又做出一个震惊荣昌帝国所有人的决定!
  送粮给卫义的四十万大军!
  云起城内权贵们坚决拒绝通知附近村镇执行这一命令,杜汕大义凛然说,逆王卫义之官兵,亦是廉帝陛下之臣民;云起城附近之百姓,亦是廉帝陛下之臣民。
  最终考虑到杜汕决然的态度,卫义的四十万大军想饿死他们也不容易,云起城附近的村镇又多是权贵们的田地势力范围,命令被打折扣后执行了!
  望着送来的粮食,卫义终于绝望了!
  杜汕适时发布了《告附逆荣昌贵族世家百姓书》提出逆王必惩、附逆者从轻处理不追究家族、胁从者不问的原则。
  《告附逆荣昌贵族世家百姓书》一出,可怜的四十万大军,顿作鸟兽散,追随卫义北撤回光明都的不到二万人,还是杜汕再三下令严禁沿途贵族世家地方武装袭击骚扰的情况下。
  云聚于云起城的各方代表,花了整整一年的时光争吵叫嚣漫骂串联谈判,才本着制衡妥协的原则,将改善修整后的帝国权力体制定了下来。
  而此刻,光明都里的卫义,身边跑得只剩下五万陆军和光明都内穷得实在走不了的平民。
  廉帝带着近百万军队杀到了光明都城下,准备彻底了解廉义的皇位争夺之战。
  位高权重的杜汕否决了任何武力进攻的计划,留给了廉帝一个锦囊后,只身入光明都,劝降逆王卫义。
  对杜汕象光明神一样尊重崇拜的卫廉,相信他的一切决定。
  然而,杜汕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一见到杜汕,卫义完全丧失理智,将其扔进煮笼里活活煮死以后,割心而食。
  泄愤以后的卫义,下令开城投降后,举火自焚。
  痛失良师的卫廉抚杜汕尸首痛哭,不顾左右再三劝阻,下令屠城祭祀杜汕。
  迫不得已,上官希河打开锦囊,力阻廉帝之为。
  关于锦囊内,到底写了什么,卫廉上官希河未曾向后人留下一个字。
  不过,卫廉收回了屠城命令,还宽恕追附卫义的诸多皇族,仅仅将他们削去爵位,放逐于荒僻之处,甚至连卫义的妻儿也未为难。
  相对,对杜汕后人的封赏却很薄,薄到丰谷穗大陆上人人大惑不解。
  但卫廉却将杜汕葬于自己陵墓之中,并排放置于他的墓屋中,一切享有与他同等待遇。
  由于廉帝在这一点上的固执,陵幕又是事先造好,最后浩天阁元老院上议院无可奈何,只得将廉帝棺材做大一些,以显帝王尊贵。
  历史学家普遍的看法是,杜汕料到自己得卫廉绝对信任,位高权重于无人能及,必遭帝国诸多权贵妒嫉,而他亲手订下的分权制衡体制,极大限制了皇权,让卫廉关键时刻不一定保得住他。所以,与其等未来遭遇变故拖累家人,不如借卫义之手留下千古贤名。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杜汕一生追求梦想,是创立完美的分权制衡体制。可当他在云起城完成这一伟大的梦想起,却发现由于廉帝的绝对信任和他的无上威望,让他本身成为分权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