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伏尔加第六节经济的兴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迁伏尔加第六节经济的兴衰-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土尔扈特人是游牧民族,畜牧业是其社会经济的主要基础。
    土尔扈特人西迁伏尔加河流域后,主要牧养的牲畜有:
    马:“土尔扈特人养的马主要是蒙古马(张铣著《喀喇沙尔事宜》第2页,手抄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方志办公室藏书)”:其耐劳苦,耐驰骋,耐寒能力强,骑乘稳健,耕役皆用。伊犁马:耐粗饲,耐高寒,耐长跑奔走,其腿长身高,乘挽兼用。顿河马:耐烈驯,耐长跑,耐爬冰驰雪,体格高大,耕骑兼用。奥洛夫马:耐高寒高温,耐长跑拉车,适应性强,力大身高,肉多而嫩,奶多而醇,是经济类的好马,土尔扈特人民在汗国后期主要牧养的是这类马。
    牛: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时主要养的是蒙古黄牛,又称蒙古牛:其耐粗饲,耐耕役,适应性强,肉乳兼用。欧州花白奶牛:其耐粗饲,奶多质高,肉用率高,但其不耐耕役长走。
    羊: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时主要养的是蒙古绵羊:其耐粗饲,耐长走游牧,奶、肉用率均很高。蒙古的山羊:耐爬山越岭,耐长走游牧,适应性强,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时带回的羊种唯一剩下的就是蒙古山羊。俄国细毛羊:其毛、肉、乳、骨,经济价值高,但不耐粗饲,适应性差。
    驼:土尔扈特在伏尔加流域时,养驼之多,家家户户畜养,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时,主要带回的牲畜就是驼,其耐干渴,耐劳苦,耐持久,耐粗饲,是牧民转场不可缺少的牲畜。其体躯高大,运载力强,具有役、毛、肉、乳、皮、骨多种用途。
    土尔扈特在伏尔加河流域时,还牧养猪,鹿、驴、骡,狩猎和捕鱼也是土尔扈特人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阿斯特拉罕卡尔梅克档案》1752年案卷,第231号,第56捆,第31页)。
    土尔扈特人是自给自足的牧业经济,他们出于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要将自己生产的畜产品与生产和生活资料进行交换,主要是以易物和易物的方式进行,土尔扈特人民向俄国人民、邻国和邻部人民提供的商品,有以驼马为主的牲畜,以羊毛、羊皮为主的畜产品,有以鱼、兔为主的狩猎产品,有以盐、碱、毡、毯为主的手工加工产品。
    俄国商人,德国商人,土耳其商人和克里木商人往往组成商队到土尔扈特汗国各兀鲁思进行交易。也有俄国政府组织的商团到部落进行贸易活动,商团贸易往往对部落人民盘剥较多,颇不受牧民的欢迎,他们对牧民不公平的交易,往往播下了牧民对俄国仇恨的种子。也有的土尔扈特民几户或十几户组成商队到乌发和喀山,到德国和土耳其,去换回自己需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每遇此种情况,土尔扈特人就要受到沙皇俄国政府的种种限制,限制土尔扈特人经商,限制土尔扈特人和邻国邻部进行商业贸易活动,是沙皇俄国政府一贯的控制土尔扈特人民的政策。
    在和鄂尔勒克、书库尔岱青、阿玉奇和敦多克达什执政时期,往往汗国组织专门的商队冲破俄国种种阻挠,汗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贸易活动。“汗国派专人收购牧民的畜产品,来换回牧民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葛斯东,加恩著,江载华,郑永泰译《彼得大帝时期的俄中关系史》第1卷,第132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汗国组织的贸易活动,牧民受益公平,土尔扈特汗国之所以能够团结和组织松散的游牧民族共同举行抗俄行动,为牧民做公平交易,是颇得人心和民心的一种措施,同时汗国组织的贸易活动,使土尔扈特汗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和鄂尔勒克祖孙三代艰苦备尝,创立了土尔扈特汗国,其内外整肃,经济发展。随着牧地范围的固定,可以较有计划地使用草场,畜牧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冬营地和夏牧场大多固定下来,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保护牧草的措施,使畜牧业经营管理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牲畜的头数也得到了较快的增加,此时牲畜的头数已达二百多万头。部落人民随着生活的安定,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部落人口达二十多万人。
    土尔扈特汗国经过长时期的休养生息,劳动繁衍,“土尔扈特人民的游牧活动范围西至顿河,东至恩巴河,北至萨拉托夫,南至里海北岸的广大地区(马汝珩、马大正著《漂落异域的民族》第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它的居住中心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马奴托海,冬牧场在乌拉尔河和恩巴河一带,夏牧场到达了托波尔河的上游。土尔扈特部落在伏尔加河流域牧地广袤数千里,东西可行30日,南北可行20日。
    在阿玉奇执政时期,他领导土尔扈特汗国人民励精图治,发展经济,轮换冬夏牧场,利用比较丰裕牧草牧地,使牲畜头数得以增加,由书库尔岱青时期的二百多万头增至三百多万头。汗国的人民和俄国人民进行贸易,他们的牛羊和皮张换取布、烟、糖、茶、盐,还组织商队到遥远的祖国经商。他们冲破种种禁令,积极发展了和祖国人民、俄国人民的经济往来。
    在俄国人民的直接影响下,土尔扈特汗国的渔业生产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首领们对无畜少畜的牧民从事渔业生产采取奖励和保护政策,伏尔加河和里海渔场之多,使土尔扈特汗国捕鱼业兴盛起来,许多牧民还兼营晒盐业,这些都改善了土尔扈特汗国人民的生活。
    在早期,部落的手工业主要集中在封建主的营盘内,专门从事盔甲、钩枪、弓弩、鸟铳、长枪和火炮等兵器的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生产有了专门的厂房,开始生产工作器械、渔船、大车,还生产生活的器具和家俱、食品、宗教供具等。他们还向俄国人民学习,在伏尔加河畔就地取材学会了制砖和建造房屋及寺庙。阿玉奇汗不仅造就了他一生的丰功伟业,同时也把土尔扈特汗国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
    策凌敦多克执政时,虽然他曾组织常备军到草原灭蝗,组织兽医扑灭畜群烈性疫病,但是由于他缺少管理才能使土尔扈特汗国生产秩序混乱,畜牧业生产受到影响,人民生活下降,部落经济衰退。
    敦多克奥木巴统领土尔扈特汗国初期,整顿生产秩序,促进部落的经济发展,但是他统治的中后期部落陷于大乱,草原无人管理竟然出现了沙漠化现象,人民流离失所,安定的生活难于保障,经济生产停滞,使部落衰败之极,牲畜下降到一百多万头,人口下降到十几万人。
    敦多克达什执政期间,对牧地进行了实地调查,掌握了冬夏草场的实际情况,解决了众多的草场纠纷,他对沙皇俄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强硬政策,他对部落人民实行抚慰宽和与依法管理的政策,对周边的邻国、邻部、邻族实行友好相处的政策,这些深得民心的政策,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有利的良好环境。他通过民族改革,发展部落的畜牧教育事业,培养了不少兽医,加强了对牲畜的传染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使原先部落经常发生的牲畜烈性病和传染病得到了控制。他还“禁止牧民外卖母畜,禁止屠宰母畜,规定淘汰母畜要经宰桑批准(《阿斯特拉罕卡尔梅克档案》      1752年案卷,第231号,第56捆,第51页)。”这一系列的措施,对畜群的发展十分有利,提高了畜群的质量和数量。他这些精明的治国方略,使部落经济上得以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提高,他执政的20年间,汗国牲畜头数回升到二百多万头,人口发展到二十多万人。
    渥巴锡承袭汗位后,随着农奴制在俄国的发展,许多俄国农民不堪农奴制的压榨,逃亡到伏尔加河流域垦荒,俄国政府还从顿河招募了一千余户哥萨克,并使他们的家属来伏尔加河流域定居。此后,俄国政府不断迁来哥萨克和农民,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人的游牧区,出现了许多俄国居民点和教堂,这就激化了土尔扈特人民同哥萨克和俄国农民之间争夺牧地的斗争,经常、公开的冲突日益频繁,广大土尔扈特牧民生活日趋困难。
    渥巴锡执政时期,正是俄国的叶卡特琳娜二世推翻丈夫彼得三世的统治,自立为女沙皇之时。她一上台就用高压手段对土尔扈特汗国人民催款要畜,征兵增税,她疯狂的侵略扩张,征侵四邻,在渥巴锡执政的10年间,沙皇俄国政府在部落征兵达32次,征畜达56次,部落的子弟在战争中死者高达8万余人,征去战死的大牲畜高达40万头,部落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使人民感到,在俄国再也活不下去了。土尔扈特人民不得不走上了武装起义东归祖国的道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