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传奇 作者:[美] 罗恩·英萨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尔街传奇 作者:[美] 罗恩·英萨纳-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股价指数期货就是在芝加哥商业期货交易所进行买卖。梅勒德担任该交易所的主席之前,本身也是个交易商。事实上,在他担任主席之后,仍然保留着交易商的身份,这种职务上的冲突,有可能让他在1987年股市崩盘时受到拖累,但在崩盘之后,他倒是很有技巧地避开了外界对他的强烈抨击。
  讽刺的是,梅勒德认为他作过最糟糕的那笔交易,还让他赚进了100万美元。当然,并不是每个交易商都这么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对很多交易商来讲,最坏的那笔交易,往往就会让一切化为乌有,而且永远没有翻本的机会。不过,梅勒德有如神助一般,在市场上百战百胜。
  最坏的交易
  在1978年的时候,白银的市价大概是每盎司5美元。从70年代初期开始,所有的贵金属价格都大幅地上扬。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RichMd Nixon),首先宣布让美国脱离金本位制度,开始允许黄金价格波动,也让美元的汇价自由涨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头一次出现的事。美国在后来的10年当中,经历了一波又一波严厉的通货膨胀危机,尼克松当初的决定,可以说是问题发生的源头之一。
  就在黄金直接兑换美元的窗口关闭的那一天,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震撼,几乎动摇了全美国。在薪资和物价不断上扬的压力下,美国被迫采取了冻结薪资和物价的措施。阿拉伯国家在1973年实施的石油禁运,更让情况雪上加霜。大部分的美国人在过去25年来,已经过惯了高品质的生活,通膨压力已经在侵蚀民众的生活水准了,现在汽油价格的变动则使问题更加恶化。
  在美国,70年代是个人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社会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结束之前,美国几任总统眼见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降低,都试图力挽狂澜,想尽办法来缓和通膨压力。福特总统(GeraIdFord)就推出了“打击通膨”(Whipln且ationNow,WIN)的计划(你们应该都还记得当时的口号吧?)可惜这项计划时运不济,对解决当时的问题发挥不了作用。接着,卡特总统(JimmyCarter)也笨手笨脚地实施了几个不切实际的货币政策。他那令人感到郁悒的语调,也无法振奋人心,带领经济脱离难关。事实上,在70年代后期,美国正陷于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困境之中,难以脱身。这种不寻常的经济困局,不仅让华尔街的投资人身受其害,也让一般大众都觉得苦不堪言。
  在这种艰困的局势下,只有一种人得到了好处,那就是手里拥有实质资产的人。当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的购买力因为通膨高涨而受侵蚀之际,这些实质资产的价值却反而不断地上扬。在通膨问题越来越恶化的时候,石油、不动产,以及白银和黄金等的价格,则开始大幅扬升。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梅勒德作出了他自认为最糟糕的一笔交易,但他也因为这次的交易而赚到了头一个百万美元。
  1978年,经济成长转为衰退,情势显得摇摇欲坠,而通货膨胀更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梅勒德和他同伙的人,一看到好的交易机会,就不会轻易错过。当时白银价格为每盎司5美元,他们认为这就是赚钱的良机。在通膨持续升高之时,他们推断贵金属将成为抢手的投资工具。和金融资产不同的是,在面对通膨压力的时候,贵金属反而会增值,它们不仅能够维持原来的购买力,还能提供投资人很好的避险渠道,让他们不会因为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扬,而导致资产的价值缩水。
  因此,梅勒德和伙伴开始在纽约商品交易所(NewYorkCc)mm()dityExchange)大量累积白银期货的仓位。到了次年秋天,他们每个人都买进了200张白银期约。在那个时候,一张白银期约就代表有权在某个期限之前,以既定的价格买进1万盎司的白银。简单地说,梅勒德拥有的白银期约,等于让他在市场上掌控了200万盎司的白银。这些期约是以每盎司5—8美元左右的价格买进来的。同样地,他的投资伙伴手里也控制着200万盎司的白银。
  以期货交易来说,拥有白银期货的人,实际上并不需要真的把这批白银买断下来,然后把它们存放在办公室或家里。握有期货的意思,就代表有权在未来的期限之内,以事先设定好的价格把白银买进来。如果你只想持有期货部位,根本不想在交割后把白银带回家,那么你只要把期约部位逐月往后展期(r0110ver)就行了。在你卖掉期货或进行实物交割之前,都可以继续控制你手头所持的仓位。
  在1979年10月以前,梅勒德既没有把期约卖掉,也没有执行实物交割。他不断把他手里的白银期货往后展期,而且看着白银价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每盎司5美元一路上扬到9。5美元。也就是说,在一年之中,他的投资增值了将近1倍。
  到这个时候,梅勒德和投资伙伴因为手里还据有那么大的部位,而开始觉得有点紧张了。对大型的期货交易商来讲,过去早就有过比他们大得多的部位,而以后也是如此。但对这两个人来说,这是他们个人最大的一笔投机交易,有这种紧张的情绪,也不能算是不合理的现象。
  在白银价格几乎涨了1倍以后,梅勒德开始想到是否应该趁早获利离场。对交易商来说,如果投资能够“涨1倍”,那简直是老天爷的恩赐,应该满怀着感激和谦卑的心情才对。在有老天保佑的情况下,他跑去向一个朋友讨教,希望能在交易上提供点意见,这个朋友是在费力伯公司(philipp B血hels)上班,该公司当时是颇有名气的商品期货交易商。他的意见是,这时候应该谨慎一点,虽然他没有建议梅勒德把所有的部位都卖掉,但这位专家觉得白银的好日子很可能已经结束了,因此在赚了1倍以后,应该见好就收。他在最后分析的时候还说,以市场的惯性来看,白银的高点可能会比任何人预期的还要高一点,但在这波多头行情里,白银的涨势差不多已经接近尾声了。
  梅勒德听了之后,赶忙把他的伙伴找来,共商投资大计。如同费力伯公司那位朋友所说的,白银强劲的多头走势是停滞了下来,不过,他们还不能完全确定的是,这波多头行情是不是真的宣告结束了。因此,这两个人决定再等一个礼拜,如果到时候白银还是没办法恢复涨势,那就抛掉所有的部位,获利出场。
  而这正是他们后来采取的行动。于是,梅勒德在1979年就为自己赚进了头一个百万美元。这两个小伙子冒着风险,在波动那么大的期货市场里大胆下注,结果成绩十分可观,大捞了一笔。不过,梅勒德却认为这是他最差劲的一次交易。原因是,就在他们以每盎司9美元左右的价值抛掉400万盎司的白银以后,还不到30天,全世界都听说杭特兄弟(Hunt brothers)打算要哄抬白银市场的事了。
  杭特家族三兄弟是来自德州的亿万富豪,在70年代即将结束之际,这三人突然向白银市场进击。他们打算先把全世界的白银都吃下来,然后逐步把价位拉高,最后再利用机会大赚一票,这是他们打的如意算盘。
  就在市场传出白银的供给大量减少之后,白银市价开始扶摇直上,不断创下新高,一峰又一峰地持续向上攀升,每天都刷下新的纪录。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更是强劲飙升,一再地升至涨停板的水准,一直上窜到每盎司35美元为止!这和当初梅勒德卖掉200万盎司白银时的价格比起来,整整高出了三倍半。他回想当时的情况说,白银的涨势后来在每盎司35美元短暂地“休息”了一下,最后上冲到50美元的高点后才总算停了下来。
  不过,杭特兄弟故意哄抬白银价格的计谋却终告失败,不仅想靠白银来骗钱的把戏撑不下去,连原来的石油霸业最后也宣告破产。于是,这三个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王国土崩瓦解于无形,真是情何以堪。不过,在他们操纵市场的情况下,白银价格的确在短短时间内,由每盎司5美元一路攀高到50美元。这么千载难逢的交易机会,梅勒德却没有完全抓住,他当初就觉得白银市场应该很有搞头,后来证明他的预感是正确的,只不过没有赚到那一大段罢了。
  梅勒德说,他从来就没有算过如果当初慢点离开市场的话,自己究竟可以赚到多少钱,他根本不想去动这个脑筋。不过,他知道自己在牌桌上留下了好几百万美元没有拿走。即使如此,他还是告诉自己,这笔最坏的交易毕竟也让他赚到了100万美元,对一桩差劲的买卖来说,这样的结果还真不坏。
  最好的交易
  1987年,梅勒德担任芝加哥商业期货交易所的主席,而股价指数和外汇期货,就是透过该交易所来买卖的。当时,最受市场欢迎的是标准·普尔(StandMd&Pbr’s)500的指数期货,此一期货是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所衍生出来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包括了全美500家最大而又最重要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些是制造业,有些是服务业,这是一种绩优股的指数,而且远比只含盖30档股票的道·琼斯(比w J皿踢)工业指数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整体股票市场的体质。
  大型的法人投资机构,通常都会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因为该指数所涵盖的股票成分不但多元化,而且市场的流动性也高,不会在交易时遇到阻碍。由于标准·普尔500受到法人投资机构的青睐,因此梅勒德这位具有开创性格的人,就根据该指数而创立了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该投资人可以根据手里的持股部位来买卖指数期货,以避开他们投资股票而承担的风险。
  讽刺的是,指数期货的发展,也让机灵的投资人得以运用复杂的交易策略来从中获利。因为股票和指数期货的价格先天上就有所差异,这种以套利为主的操作手法,被称为“电脑程式交易”  (programba山ng)。后来,这个复杂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保险” (port6150insurmce),在金融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波澜,有人甚至还把股市在1987年的崩盘事件,怪罪到这些投资手法上,认为它们至少要承担一部分的罪过。
  有人说,股价指数期货的设立,会增加股市的波动幅度,但梅勒德一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指数期货对市场的流动性有好处,而且还让投资人有机会为手里的持股避险,而不只是毫无目标地进场投机而已。华尔街市场里头的这些争论,外人实在很难完全弄懂。不过,如果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谈到1987年10月发生的股市灾难,那这些论点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了。
  1986年年初,人们对于电脑程式交易的争辩越来越烈之际,一群“利而禄”(1jland O’BnenandRubenstein,L皿)的财务分析师,发明了一种叫做投资组合保险的东西。这批天才,认为他们想出来的数学模型,有办法让投资组合不致因为股价下跌而受到影响。他们的论点是,假如基金经理人在股市大幅下挫时,能同时卖空同等数量的股价指数期货,那么从卖空期货所得到的利润,将能弥补股价下跌所蒙受的损失。这个概念很简单,也就是要基金经理人根据自己的投资组合,在期货市场里头放空同等的部位,而且每次只要股价下跌7%就进场放空一次。
  这种推论听起来是有道理,不过,就是没有人想过,如果所有的基金经理人在同一天,同一个时候,都同样地采用这个投资策略,那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在1987年10月19日那天,他们知道到了问题的答案。在那一天,道·琼斯工业指数重挫了22%,整整跌了508点。这次崩盘是股市有史以来跌得最惨的一次,而指数期货也硬是被拖下水,共同承担这次灾难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梅勒德做了他自认为最满意的一笔交易,而他当时正是全国最大的指数期货交易所的主席。
  1987年一整年,梅勒德对股市的状况是越来越担心。那时候,股市已经连续几年没碰过真正的空头走势了(跌幅超过20%)。自1982年以来,股市几乎是很有规律地连连创下新高,虽然市场在1984年和1985年曾经在大涨之后进行盘整,但到了1986年和1987年,就又开始快速向上攀高了。当然,在这一段多头行情当中,大盘并不是从头到尾都直直地往上冲,在电脑程式交易和期权及期货等很难搞懂的操作手法出现以后,盘势就开始有了相当大幅度的波动。自从“狂飙的20年代”这个让人头痛的年代以来,这种现象就没有再出现过了。事实上,股价飙上云霄,以及盘势再度出现剧烈波动,种种的迹象不得不让见多识广的市场老鸟联想到1929年黑色星期二来临前的情况。
  从1987年1月起,股市就开始不断向上跃升,道·琼斯工业指数在8月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