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三,适寒温。冬三月要〃去寒就温〃,这一点很重要,以上我们讨论的许多问题都要落实到这一点上。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呢?我们本来说过寒为冬气,寒为藏气,养藏不是应该更寒一些吗?这里为什么要去寒就温?其实这个并不矛盾。大家都清楚,夏天我们不仅穿衬衣,而且穿短袖,女的还要穿什么一步裙,反正能暴露的都暴露无遗。这样的穿着不但为着凉爽,也是一个相应。因为天地在这个时候也在充分的显露,你看这时的白天特别长,大地能长出来的东西也都长出来了,与这个相应的穿着就是养长。可是冬天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北方,人们都棉裹裘衣,不但手套帽子,还要围围巾,封闭得严严实实,这个衣着不就是一个〃藏〃吗?不就是一个〃去寒就温〃吗?将整个身体封藏起来了,闭藏起来了,这个也是相应,与冬藏相应,这就是养藏。但是,现在风气不同了,冬天女的还穿裙子,这个时候还要露,中医不赞成这个做法。所以,我的朋友里要是冬天穿裙子,我会劝她们别穿。现在年轻你可以顶过去,年纪稍大,关节痛了,骨质增生了,那就悔之晚矣。当然,去寒就温还包括了其他保温防寒的方法。
  其四,节动静。冬三月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也就是皮肤的开泄。大家知道,什么时候皮肤会开泄呢?当然是激烈活动的时候。皮肤开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冬三月是阳气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皮肤也应该相应的闭藏,不要做过多地开泄。这就提示冬天的运动,冬天的活动应该避免像其他的时候一样,应该有它的特殊性。是不是运动都有益于建康?特别是喜欢运动锻炼的人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冬天的锻炼应该避免过多地开泄皮肤,应该多做静功,这样才能与冬相应,这样才有利于养藏。
  (3)伤寒即伤藏
  上述这四个方面都是与冬相应,都是养藏之道。它们都围绕一个原则:无扰乎阳。那么伤寒呢?伤寒为什么这么重要?它核心的问题就是破坏了这个原则。《伤寒论》最核心的问题伤寒即伤藏!
  冬主藏,寒就与这个〃藏〃相伴,所以,冬日的寒非常重要。如果冬日不寒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还在释放,没有收藏。因此,冬季应寒反暖,农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会好。要是用古人的话说,就会〃米贵长安〃。
  我老家湖南有句乡话:雷打冬,九个牛栏十个空。雷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响呢?应该在春季。立春以后的第三个气叫〃惊蛰〃,应时的春雷就应该在这个时候打响。春雷一声震天响,就将这些蛰藏的万物从沉睡中惊醒过来。春雷的打响意味着阳气真正地全面启动,全面的释放出来。而雷在冬天打响,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冬雷的响动将整个的闭藏打破了。闭藏打破了,阳气非时的释放,使阳气不能蓄积,阳气的这个体得不到应时的涵养。体不足,用怎么发挥?所以到了来年,真正应该阳气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却发挥不了作用。万物得不到这个阳气的作用,整个秩序就打乱了,不但天灾,而且地祸,不但植物受影响,动物也受影响,怎么不会〃九个牛栏十个空〃呢?
  民间还流传另外一句话,叫做〃瑞雪兆丰年〃。瑞雪怎么预兆丰年呢?现在的说法是下雪以后,病虫害冻死了,所以,可以给来年带来好的收成。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冬日的瑞雪反映了阳气处在很好的蓄藏状态。阳气蓄藏得好,体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充养,体充则用足,来年的释放就会好。万物得到这个充分的能量供给,怎么不会〃五谷丰登〃呢?另外,这个瑞雪也反映了阴阳的秩序很好,秩序没有破坏,自然的灾害就会减少,所以,瑞雪兆丰年。
  上述这个过程我们还可以从经典的角度来教证,《素问》有句名言:〃善养生者,必奉于藏。〃或者说:〃奉阴者寿。〃大家看到这个〃奉阴者寿〃,也许就觉得她与前面讲的阳用有矛盾。阳是反映和主宰寿命的,怎么不说〃奉阳者寿〃,反而是〃奉阴者寿〃呢?现在大家只知道养生,只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可是生怎么来?生是从藏中来!水生木这个道理难道大家不清楚吗?大家看一看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那些喜静的动物往往寿命长。像龟、蛇、仙鹤,这些动物寿命都比较长。而相反,那些喜动的东西反而寿命不长。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儒家讲燕坐,讲知止;佛家讲禅定。这些都是强调静,强调藏。所以,大家不要只知道运动,应该动静结合。
  以上这些道理无碍了,我们就可以回到前面的关键问题上来。冬日气寒,这个寒是天地阳气在蓄藏,人要与天地相应,所以,这个时候人的阳气也要藏。冬日的气候本来寒冷,这个时候阳气本来应该更多地释放来为机体取暖,怎么反而在这个时候要收藏,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这就要靠我们主动地去做好〃去寒就温〃的工作。这个时候应该穿得很严实,甚至要把取暖的设备打开。我们依靠这个人工制造的环境,就能够让阳气安然地休养生息。阳气蓄养的这个过程做好了,那以后就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如果〃去寒就温〃的工作没有做好,机体〃伤寒〃了,那会是一个什么后果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时候,阳气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它会从〃沉睡〃中〃醒〃来,它会马上转入释放。阳气被扰动了,这样一个〃养藏〃的格局就被彻底打破,〃体〃的涵养程序遭到破坏,那〃用〃的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影响。大家看一看,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思考,伤寒重不重要?太重要了!伤寒实际上就是伤藏,它把整个〃养藏〃给破坏了。阳气的〃体〃受到伤害,这个基础不牢固了,用怎么发挥?阳用不能发挥,不能作寿命的保障,不能卫外而为固,那不但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要发生,百病都会发生。所以,伤寒不但可以有五,还可以有十、有百、有千、有万。
  一个伤寒,就将上述的两个关系,一个主导,一个体用都破坏了,从这样一个层面去思考,我们就知道伤寒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对于本节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内经》为什么将热病归伤寒?《难经》为什么把伤寒分五?张仲景为什么以伤寒作书名?就迎刃而解了。而通过这样一个主题的探讨,又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连带出来。这是经典的开端,也是学习经典的一个方法。
第三章阴阳的工作机制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
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前面这一章我们讨论了伤寒的意义,伤寒实际上就是影响阳的收藏,影响阳体,然后通过这个影响进而波及阴阳的全面。在上面的讨论里我们已经描述到阴阳的变化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还太粗略,这一章我们将更具体地讨论这个问题。
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上面,对阴阳已经讨论了很多,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了解。现在我们来讨论〃阴阳的工作机制〃,弄清楚这个以后对理解《伤寒论》的许多问题就会很方便。
  阴阳是一体两面,一分为二。它的来源与《易》很有关联。传统的生成论要义。孔子在《易·系辞》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是什么?两仪就是阴阳,因此,阴阳是从太极来的。太极是《易》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弄不清楚,中医的很多问题就不容易搞究竟。〃太〃这个字经常用,像太公太婆、太上皇等,所以,比较容易理解,那么,〃极〃呢?极这个概念在《说文》叫做〃栋〃,就是屋脊的意思,是一个最高点。太极显然就是比这个脊更高的地方,比最高的地方还高,这个说法似乎抽象了一点。有没有更具体一些的意义呢?有关极的概念,在最早的一本天文历法书《周髀算经》中有专门的涵义,该经的下卷说:〃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遂千五百二十岁。三遂为一首,首四千五百六十岁。七首为一极,极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以上的经文谈到五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章、蔀、遂、首、极。章是十九岁,十九这个数就叫做章,这里面就透着一个法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病机,为什么讲〃十九〃条?为什么没有加上一个燥?这里面就有一个章法问题,不是随意地加一个可以,减一个也可以。这个章法是很严肃的问题,这是含糊不得的。接下去是四章为一蔀,二十蔀为一遂,三遂为一首,七首为一极。这个〃极〃是多少年呢?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也就是说,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就叫做一极。那么,到了这个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会有什么变化呢?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生数皆终,万物复始〃。
  在这个极点到来的时候,所有的〃生数〃都终了,在所有的生命结构及生命所需的条件完结之后,又再开始〃万物复始〃的新的循环。天地宇宙便是在这样一个交替变化中行进。而在每一个新的〃极〃开始的时候,从天文的角度,都需要重新纪元,重新纪历。这叫做〃天以更元,作纪历〃。
  上述这个极的认识大家不要小看了,我们看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它对宇宙有些什么认识呢?一个热寂说,一个大爆炸,一个熵定律,总起来说,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诞生形成以后,就按照熵的定律不断演变,直至达到熵的最大值。此时所有有用的能量消耗一空,世界进入死寂,宇宙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这实际就是〃生数皆终〃的时候,就是极变到来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死亡就这样一直地持续下去,如果真是这样,那史前文明这个概念怎么来?我们这一个文明史怎么产生?所以,这个死亡不会一直地持续下去,它还会变化,还会爆炸,还会有〃万物复始〃的时候。这个过程,古印度的哲学把它叫做〃成、住、坏、空〃,宇宙就是在这样一个成、住、坏、空中演进。宇宙形成以后,会有很长一个〃住〃世的过程,而这个〃住〃的过程,如果按照熵定律,就是一个熵值不断增大的过程。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坏灭,然后不可避免地进入空亡。这个变化过程就叫做一劫,劫后又要复生,又有新劫产生,又有新的成、住、坏、空。
  从上面这个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周髀算经》的也好,古印度的也好,现代科学的也好,虽然在周期的长短上,在时间单位的意义上会有出入,但究其实质而言,三个认识都是相同的。那我们不禁要问,现代科学有这样先进的理论,有那么多现代化的手段可以利用,它得出这样一个宇宙认识并不奇怪,而古人根本没有这些先进的东西,他们凭什么也得出了同样的认识?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古人的那套东西真的不可轻视。我们研究古代的东西,不可以用一个〃朴素〃就搪塞过去,应该知道其中必有奥妙的地方。
  上面这个成、住、坏、空的周期,古人已经提出来了,就是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这个就是〃极〃。在极的终点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生数已经终了,一切都完蛋了。既然一切完蛋了,怎么还会万物复始呢?在这个节骨眼上,古人认识到,要想在一个极变终了之后还会有另一个极产生,要想使极与极之间能够顺利的转换,就必然有一个比〃极〃更高的东西,就像孩子生不出孩子,必是母亲方能生出孩子一样。那么,这个〃母亲〃,这个比〃极〃更高一辈的东西,就称之为〃太极〃,太极的概念就这样诞生了。有了太极,在生数终了以后,就可以万物复始,就可以产生新生命,就可以产生新的成、住、坏、空。所以,太极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太极就是这样一个东西,惟有它,宇宙才能不断地循环下去,惟有它,生命才能终而复始。所以,太极就是这样一个如环无端的东西。我们看由北宋周敦颐所传出的太极图,画出的就是一个空空的圆。
太极图太极阴阳图
当然,如果连上阴阳图外面这一圈看,叫做太极阴阳图也未尝不可。但,绝不能将阴阳鱼这个画面单称太极图,这如同指子为母,岂不可笑。
  《系辞》曰:〃生生之谓易。〃又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是什么呢?易就是产生生命的那个东西,那个道理。这个东西,这个道理又是什么呢?就是太极!前几十年,由于人工胰岛素合成成功,于是在科学界产生了一种思潮,认为生命也可以合成。生命能够合成吗?既然蛋白质可以合成,而人又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那为什么生命不可以合成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