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无衔军事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共无衔军事家-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是敌情。根据掌握的情报;进攻鄂豫边的敌军;仅国民党正规军就有七个师另一个旅;而根据地内能够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仅有六个教导队。 
新任鄂豫皖特委书记曾中生亲自到部队进行动员:我们已经飞令红一军回师救援;目前根据地也还有两万兵力可以与敌周旋。 
台下战士发出一阵鼓噪:别唬弄我们了;两万人在哪里? 
我说的是实情。曾中生一五一十地报上家底:特委手上有六个教导队;约三百余人枪;加上黄安、麻城、光山、罗山、黄陂、孝感六个县的地方武装;再加上各县、区半脱产的补充军、赤卫队;总数肯定有两万人。 
战士反诘道:你有了两万人马;还要我们两千人干什么? 
曾中生苦笑着说:你们是主力;他们一时半刻集中不起来。 
台下一阵轰笑。 
说不动大家;曾中生把目光投向蔡申熙。在这个时刻;主官的态度可以影响和决定全军的动向。 
留下来肯定是凶多吉少;甚至还有可能全军覆灭。蔡申熙的头一句就让曾中生凉了半截。 
但是;现在往回走就安全吗?蔡申熙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战士们心里的顾忌:敌人不仅在鄂豫边集中的七个师;还在通往皖西的路上布置了众多的部队。我们就算是回去;也首先必须突破鄂豫边的包围圈;然后要冲破敌人的堵截;即使能够安全回到蕲黄广;那里同样有敌军守候着。我看;回去也是凶多吉少。 
这一番话让嚷着要回去的战士也凉了半截。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我们是红军战士;为人民打仗;为革命牺牲;是情理之中的事。我的意见是坚决地留下来;下决心粉碎敌人的进攻。大家不要忘了;在我们后面;红一军正日夜兼程地往回赶呢! 
有根有据的分析;入情入理的动员;稳定了指战员的情绪。然而;最初的战斗却是出乎意料的艰难。曾中生在战后给中央的报告中;用一段文字;实录了这段艰苦的历程: 
(红军)最主要的战略;是集中我军最精锐的力量;来突破敌人的弱点;以转变全部的战局新的局面。此时;蔡申熙同志恰恰带领黄广的红十五军过光山来找一军;到了黄麻赤区的地界;他有千枪左右。我们认为这一力量的到来;是完成我们打破敌人包围计划的主力;能使我们整个计划充分实现。不料十五军之来;原来是找红一军要补充的;内部异常不健全;上下都笼罩了失败的情绪;子弹每枪不过三弹;大部分还无棉衣;一见即知不能执行突击敌人的任务。经过中生亲去部队中;从政治上、军事上帮助蔡申熙切实整理;特别是动员赤区广大群众作热烈的欢迎与政治鼓动;士气为之一振;由兵士大会作出一个共同决议;不打一枪去冲入河口(敌人一团以上的兵力);缴河口敌人的械;河口一下;十五军即可得军事补充;赤区必然转变新的局面。可是这一仗;十五军的确做到冲入河口的任务;徒以补充军不能配合;从右翼退下来;牵连十五军也退下来。这一战争事实上已给了敌人严重打击;使南部包围的弧形阵地转为守势;这是政治上的成功。然而从此十五军子弹每枪不满一颗;即放哨的红军也要过借三颗子弹;失败情绪自然更增长;加之吉(鸿昌)匪两路正来的猛烈;南部敌人虽取守势;而北部敌人却突冒进。当然中生又亲到十五军做整理工作;仍将十五军全部开去;阻击吉匪罗山的一路;同时准备突击敌人包围的弧形以外;使敌人转变另一包围的企图;经过两日夜的持久战……敌人无法应付;更不敢随便分散;怕为我所乘;我们晚上常去打岗打哨;到敌人后方去杀土豪劣绅;散发传单标语。这样一来;无论敌人怎样凶焰;仍然保持敌占城市、我占乡村的均衡局势。 



1930年12月下旬;敌人重兵突入根据地中心区;侵占特委所在地黄安七里坪;同时分路大举烧杀抢掠;红十五军不仅势单力薄;而且粮食供应也发生严重困难。这时;部队领导层出现两种强烈的呼声: 
一种主张将全军分散到各县打游击;以口就粮。 
另外一种不同意分散部队;而主张跳出敌人的铁桶阵;打到别的根据地去。 
红十五军生死系于一线;干部、战士焦急地等待着军部的决断。蔡申熙与曾中生、陈奇商量后;召开全军兵士大会:以口就粮;可以填饱我们的肚子;但是保不着我们的脑袋;分散游击正中敌人各个击破红军的诡计;脱离现有根据地;可以保着我们的脑袋;但丢掉了我们红军的灵魂;我们决不做贪生怕死之辈。我们走第三条路;突破敌人的重围;到皖西与红一军会合;然后一齐杀回来! 
经过三天整顿;红十五军官兵统一了认识;东进至鄂东北福田河时;遇到敌军一个团的堵击。蔡申熙在绝大多数指战员有枪无弹的情况下;毅然下令吹冲锋号。他的口号是:接近敌人就是胜利!指战员都明白陷入了绝境;如果不能尽快冲入敌阵;就会在开阔地带变成敌人射击的活靶;于是拼命地迎着敌人的枪口奔跑。一批批战士在通过旷野时被敌弹撩倒;但是密集的火力和大量的伤亡并没有迟滞他们奔跑的速度。敌军指挥官愣住了;惊呼:哪有拿着脑袋往刺刀上撞的打法!红军战士骠悍的作风和无畏的精神终于压垮了敌人;他们冲破数道战壕;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最终全歼该团数百人;缴获了大量的枪械物资;解决了一直困扰部队的弹药问题。 
1931年1月上旬;红十五军与红一军会师;两军移驻商城南部的长竹园合编为红四军;由旷继勋任军长;徐向前任参谋长;原红十五军改编为红十师;蔡申熙任师长;原红一军改编为红十一师;许继慎任师长。全军共约一万二千余人。 
主力红军回师鄂豫边;迫使敌军处于守势。侵入根据地敌军采取深沟高垒的战术;动辄修筑四、五道战壕;然后固守不出。战士们嘲讽为乌龟战术。由于红军部队缺少重武器;同时缺乏攻坚经验;一时间;还拿乌龟战术没有办法。 
红四军军部有曾中生、徐向前、蔡申熙、许继慎四位黄埔高材生。经过几天琢磨;他们想出了围点打援、坑道爆破和飘忽战术三种破敌之法;并将率部试阵的任务交给了蔡申熙。 
试阵的第一仗是围攻磨角楼。磨角楼位于麻城以北;驻军只有国民党第三十师夏斗寅部一个营;但筑建了坚固的纵深防御体系。按照计划;蔡申熙率领红十师主力向磨角楼发起攻击;作出强攻的姿态;迫使守敌向后方求援。夏斗寅不知是计;派四个团紧急驰援;结果被等候已久的徐向前逮个正着。他指挥红十一师以逸待劳;迎头痛击;击溃援兵。敌人援兵一退;磨角楼守敌见大势已去;也放弃抵抗。 
磨角楼一仗;虽然歼敌只有数百人;但在红四方面军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开创了围点打援的先河;从此这个战术成为红四方面军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 
试阵的第二仗是强攻新集。新集三面环山;东临黄河;城墙高两丈有余;城池碉堡全部用长方岩石灌以糯米浆砌成;异常坚固;机枪嘟嘟嘟一梭子打在上面;只能留下一串麻点;即使是用迫击炮轰;也只能敲去半个角。蔡申熙率红十师进攻新集;打了一个星期;进展不大。驻守在镇内的地主武装站在城墙上;一边悠闲地解开裤带;向下撒尿;一边喊道:再打一个月也是一样!蔡申熙不动声色;每天照样发动佯攻;暗底里却利用城北一家小店作掩护;悄悄地挖了一条四五十米长的坑道;一直穿到城墙底下;然后将数百斤烈性炸药塞进棺材里;推到坑道尽头。 
点火前;蔡申熙问战士:城墙上还有没有敌人撒尿? 
多着呢;成排的站在墙垛上。战士回答。 
好;让他们到天上去撒!蔡申熙吩咐点火。几分钟后;突然响起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新集的城池被炸塌一段;十几个站在城墙上的团丁一齐飞上天;红军战士冒着硝烟冲进镇内;干净利落全歼守敌一千余人。据考证;这是红军历史上最早进行坑道作业的战例。 
攻克新集;在战略上意义更大。此仗一举拔除了长期横梗在根据地内的心腹大患;打通了鄂豫边和商南根据地的路线;新集也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和首府。 
双桥镇大战是试阵的第三仗。红四军为扩大战果;主动向平汉路出击;先后袭占李家寨和柳林车站;还冒雪截获一列军车;毙俘敌军二千余人。红军的袭扰;使北部交通大动脉处于瘫痪状态。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急令孝感驻军岳维峻第三十四师前往解围。红四军侦知岳部动向;于3月上旬从五十里外奔袭敌人。战斗在孝感双桥镇打响。蔡申熙与许继慎分别率领红十师、红十一师;从澴水两岸展开进攻。 
这是一场有悖常理的战役。兵法曰:倍则攻之;十则围之。岳维峻部拥有超过六个团的兵力;红军参战部队加上地方武装也只有六个团;兵力略处下风。按照常规;这只能打场击溃战;但是;由于蔡申熙等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竟然打成了歼灭战。对于这场战斗;时任军参谋长的徐向前有一段精彩的回顾: 
九日拂晓;我东西两岸的突击部队发起攻击;迂回部队翻山越岭;向敌后猛插。敌遭到突然攻击后;仓皇组织反击;我三十团、三十一团与敌展开争夺制高点的激战。上午十时左右;我迂回部队第二十九团占领双桥镇西南尖鸡岗;罗山独立团亦抵东南的小葵山一带;敌三十四师陷入我军四面包围之中。周围数十里的群众;也在地方党的动员和组织下;拿着土枪、大刀、长矛前来参战;呐喊声响彻澴水两岸;场面极为壮观。岳维峻狗急跳墙;亲自带着两团人出镇反扑。敌人仗着飞机、大炮掩护;与我争夺阵地;企图打开缺口;向南逃窜。 



战斗十分激烈、残酷。大白天;我们站在山头;看得清清楚楚:他们扑上来;我军反击下去;阵地被敌夺去;又被我夺回;敌我双方反复冲杀;肉搏格斗;扭成一团。我们的部队真英勇;发挥了近战歼敌的战术特长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干部带头冲锋、肉搏;伤亡再大也不打退堂鼓;我十师师长蔡申熙胳膊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这是个硬仗;鏖战了几个小时;难分难解。中午;敌人筋疲力尽;我们下令预备队出击;对敌猛烈分割穿插;直扑双桥镇内;打瘫了敌人的指挥系统。这一锤子下去;敌人受不住了;很快被我分割全歼;结束战斗。经过七个小时;我军毙敌上千人;俘敌五千多人;缴枪六千多支。 
这是红四军第一次通过飘忽作战(运动战)取得歼敌一个师的空前大捷。这场胜利;宣告鄂豫皖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取得最后的胜利。带领部队摸索和实践新战法的蔡申熙成为红四方面军战略战术的开创者之一。 
蔡申熙的战略意识连眼高于顶的张国焘也心仪不已;倚为智囊。他用残废的双手;一笔一划地描摹了红四方面军所有重大战略计划;将鄂豫皖根据地推向鼎盛;他曾经十分信赖张主席;但是;很快就发现此人心毒如蝎;机深似海;于是他竭尽所能;尽量帮助处在危机之中的战友。 
在双桥镇战斗中;蔡申熙被敌人机枪打中右臂、左腿。由于伤势严重;医疗条件差;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右臂残废。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手脚伤残意味着军事生涯的结束。蔡申熙也有过消沉和怅惘;他深恨自己不能像以前一样身手敏捷;同战友们并肩战斗;他依恋弥漫着硝烟的战场;渴望取得更加辉煌的战斗。壮志未酬身先残;他不甘心。 
在既成的事实面前;他逐渐平静下来;找到组织:我虽然手不能拿枪;脚还能走;口还能讲;可以分配我一点工作。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彭(湃)杨(殷)军政学校校长。 
其实;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其紧迫的任务;其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一次战役。由于工农红军基本上是从游击战争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绝大多数指战员都是泥脚杆子出身的农民;他们仅有的一星半点军事知识是从战争中感受的;在红军由游击战进入运动战的时候;急需对军队的干部进行系统、正规的军事、政治教育。另外;红军部队强调以身作则;干部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指挥作战经常亲临一线;紧急时即使是师长、军长;也得赤膊上阵;这样干部的伤亡率特别高;也需要成批培养后备干部。因为这个缘故;红军中形成了选派最有经验的军事家担任军校领导人的传统;毛泽东、朱德、刘伯承、叶剑英、林彪都曾担任过各种军校的校长。 
蔡申熙深知治军先治校的道理;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了办校上。他仔细审订各种教学计划;根据战场需要和学员情况适时地调整课程;同时注意将红军在战争中创造的丰富经验提炼为操作性较强的战术模式。他还别出心裁地从俘虏中挑选一批军官担任教员;让他们教授国民党军队行军打仗的军事律条和基本做法。他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并重、注重实战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学员进校前连口令都不会喊;毕业后能够独当一面地指挥部队单独作战。他在军校主持了四期训练;培养了一千余名学员;他们后来大多成为红四方面军的团营级干部。 
在办校期间;中共中央派张国焘来根据地担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和军委会主席。对张国焘;根据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