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海底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秘海底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缓慢,但却持续不停,罗杰那位朋友的身体又有几厘米被吞了进去。 

罗杰至少应该庆幸,鲨鱼还没有把酒瓶先生咬成两半,它可能觉得能囫囵吞下就不必咬开了。但是,要是鲨鱼改变主意了呢?如果它合上牙齿一咬,罗杰的海豚可就完了。他得赶快,可又能怎么办呢? 

他忽然想起鱼类都不喜欢让别的东西骑在背上,不管是章鱼、大王乌贼、大海鳗、海蛇还是人。 

他游到鲨鱼背上,叉开腿挨着鱼头骑上去。 

这么一骑,鲨鱼倒不觉得怎么样,罗杰可就遭殃了。热带水域的水很暖,罗杰没穿橡皮衣,只穿着游泳裤,虎鲨背上的齿鳞状扎破了他的腿,滴滴鲜血把海水染红了。 

虎鲨拚命摆着尾巴,它嗅到血腥气,因此,更坚定不移地要把这个活物尽快吞下去。 

在淡红的水中,罗杰朦胧看见哈尔正游过来搭救他们。哥哥又能怎么样? 

他不会比罗杰更高明,罗杰一心想完全靠自己去战胜这海中霸王。 

他用头撞过鲨鱼的肚皮,用拳头使劲儿擂过它的鳃,还试图骑在它背上,分散那家伙的注意力。但是,还有一个办法他还没试过。 

那双乌黑的巨跟怎么样?它们肯定比肚皮、鳃和背都脆弱。罗杰趴在鱼头上,双手拇指用力住那两个乌黑的洞里抠。 

直到这时,鲨鱼才发现他。它拼命扑腾,搅得海水滚滚,吓跑了礁石上的鱼儿。它不断地转圈儿,尾巴疯狂地拍打,那条备受折磨的海豚也在鲨鱼嘴里拼命摆尾巴。这可是博物学上的新发现——一只两头长尾巴的怪物。 

这发了狂的怪物翻腾着,滚动着,罗杰几乎从他的坐骑上摔下来。不,他绝不能松手。他忍着剧痛,双腿把那些无情的利齿夹得更紧,拇指往鲨鱼 



的眼睛里抠得更深。他的坐骑越转越快,哈尔只能束手无策地呆在一边儿。 

罗杰看到他的战术已经奏效:鲨鱼松开了海豚,因为罗杰败了它的胃口。 

现在,它必须想办法挣脱那两只无情的拇指。 

酒瓶先生显然知道它已经有逃生的希望,它使劲儿扭动着身体想挣脱鲨鱼的嘴巴。鲨鱼的牙齿没有咬住它,但它还是逃不出来,因为巨鲨喉头的肌肉把它紧紧夹住,就像一把橡皮巨钳夹在它头上,罗杰怎么样才能帮它挣脱这把巨钳呢? 

这孩子决定使出最后一招。他弓身向前想撬动鱼嘴帮助海豚脱身,但够不着。他知道,他已经不必再诱拇指去抠鲨鱼的眼睛,他已经使鲨鱼痛得够呛,痛得忘掉了它的佳肴。不过,光这样还不能把海豚救出来。 

要是他能抓住海豚的尾巴把它拽出来呢?他忽然想到了这个主意,也许,能想办法做到。 

他从鲨鱼背上溜下来,这么一出溜,腿擦伤得更厉害。他转过身来准备在鲨鱼绕回来时迎上去。他发现哈尔也正在这么干。 

那条露在鲨鱼嘴巴外面的黑尾巴活像巨蛇的舌头,它正在痛苦地抽搐。 

兄弟俩齐心合力,也许能把它抓住。 

过来了,这古怪的双尾动物!鲨鱼的视力很弱,直到两个拦路的人高它只有三四米远,它才发现他们。一个拦路人身材高大,另一个人的身量只有第一个人的一半。鲨鱼使劲儿一甩尾巴,躲开大块头,向小个子逼去。 

罗杰一把抓住海豚扭动着的尾巴。 

正在这时,鲨鱼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它模糊地看见一只怪物挡在它的路上,就往旁边猛地一扭,想躲开那怪物。这一扭给罗杰帮了大忙。他正紧紧抓住海豚尾巴,鲨鱼往另一边猛一扭,正好把夹在它那有力的喉头肌里的海豚甩了出来。 

酒瓶先生得救了。刚刚死里逃生,它头昏眼花,一动不动地躺着,像死了一样。罗杰真怕它死了。被夹在鲨鱼喉咙里时,它不能浮到水面上去呼吸,也许,它窒息了。 

罗杰必须马上把它的鼻孔送到有空气的地方,送到玻璃吉普的混合气体里就行。哈尔游过去,兄弟俩一人一边,用胳膊楼住他们虚弱的朋友,把它往吉普那儿推。推动这180多千克的毫无生气的东西得费很大的劲儿,他们大口大口地从呼吸器的气箱里吸气,好不容易爬进吉普,把海豚的头拖出水面。 

哈尔用手挨了挨海豚的鼻孔,脸色马上严峻起来。 

“怎么样?”罗杰焦虑地问,“它还在呼吸吗?” 

“没有,”哈尔说,“我来给它做人工呼吸试试。” 

但是,怎么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办法使海豚苏醒呢?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做口对鼻的人工呼吸。 

哈尔把嘴对准海豚的鼻孔,开始呼气,吸气,再呼气,再吸气。 

要把海豚的肺装满,然后再吸空,必须大口大口地呼气吸气。哈尔不停地呼呀吸呀,脸都憋青了。 

罗杰把他推开,接替了他的位置。 

哈尔把耳朵贴在海豚的胸口,“它的心脏还在跳动,坚持下去,它肯定能活过来。” 

罗杰坚持着,直累得完全喘不过气儿来。 



他停下来歇一歇,脸仍然挨着海豚的鼻孔。忽然,他感到一阵微风拂过他的脸颊,这风吹过来又吹过去,他恍然大悟:这不是风! 

“它在呼吸!”他喊起来。 

海豚用褐色的眼睛温柔地望着他,嘴角微微翘着,仿佛在虚弱地微笑。 

看样子,酒瓶先生知道谁是它的救命恩人,它发出轻微的卡嗒声,像一只小鸟在啾啾地叫。 

罗杰和哈尔还在扶着它,罗杰抚摸着它的脖子。 

海豚很快就恢复了体力,它发出欢快热情的哨声和卡嗒声,用它的两种语言说出成百个“谢谢你们”。 

它开始轻轻地挣扎,两个孩子把它放开。 

它从舱口溜进水里,在吉普周围快活地游来游去。 

无线电报话机里传来一个声音,“墨菲船长呼叫哈尔·亨特。” 

哈尔回答:“我是亨特。船长,你在哪儿?” 

“在你的头顶上。”船长回答。 

“准是飞云号。”罗杰高兴地喊道。 

以前,飞云号曾经是他们自己的船。在悉尼,他们租了这艘船,把它留在船坞里安装货箱,准备把他们想捕捉的鱼和别的海洋生物装运回长岛他们父亲的水族馆。飞云号将把他们捕获的动物运往悉尼,然后,在悉尼装上货轮运往美国。 

这条船上的帆篷雪白耀眼,像天上的云彩,因此,给它起了“飞云号” 

这个名字。 



6好船,飞云号! 

“咱们到飞云号上去吧,”罗杰兴奋地说,“我来打开发动机。” 

“不,等一等,”哈尔说,“咱们最好先掂量一下。我们不能到上面去。” 

“为什么不能?” 

“会得气栓病”的。“ 

罗杰不以为然,“你糊涂了吧,呼吸普通空气会得气栓病,可我们一直在呼吸氦气啊。” 

“你说得对——但也不对,”哈尔说,“是的,要是呼吸一般空气,问题会更大,因为空气中百分之八十是氮。如果你不慢慢往上浮使肺部有足够的时间把氮排出来,氮就会在你的血液中形成气泡,导致肌肉和关节的痉孪性疼痛,那就是人们常说的气栓病。我们现在呼吸的氦混合气体只气栓病——一种潜水员疾病,尤指因组织内形成气泡而产生的肌肉与关节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病症。含少量的氧和氮,所以,它导致的气栓病可能比较轻微,但还是得小心。我来告诉你该怎么办。我们可以浮上去,直到吉普顶刚好露出水面为止。那样,我们就可以好好看看我们的飞云号了。不过,只能呆一分钟,马上就得下来。现在,发动马达吧。” 

那条海豚正在吉普周围游来游去,罗杰看着它说,“我刚想出一个更妙的办法,咱们不用马达上去。” 

“不用马达?那怎么行呢?” 

“让‘酒瓶’把我们送上去。只要训练得当,它能给我们帮不少忙呢。 

这不,开始训练的好机会来了。“ 

他溜出吉普,拦住绕着吉普转圈的海豚。海豚卡嗒卡嗒地跟他说话,温柔地往他身上蹭,就像猫往主人的腿上蹭一样。 

罗杰把缆绳头系在船头,让海豚把缆绳衔在嘴里,然后,轻轻地拉着绳子,让海豚跟他一道,向飞云号游去。 

每当海豚张开口,缆绳掉了,罗杰就重新把绳放回去,用手把海豚的嘴巴捏拢,使他的朋友懂得,它必须牢牢地咬住缆绳。他把海豚带到飞云号舷边,那儿,一个绳梯晃晃荡荡地从船上吊下来。 

一个水手懂得了罗杰的意图,他爬下绳梯,从海豚口中接过缆绳。 

给海豚上的第一课结束了。哈尔知道罗杰想干什么:他想把海豚先生培养成一位海底城和飞云号之间的优秀通讯员。孩子们亲自上浮下潜有得气栓病的危险,但海豚却没问题,它不但能够而且习惯在水面和上千英尺的深海之间毫不费力地游上游下,它是理想的通讯员。一条名叫特菲的海豚,在海面与位于六十多米深海的第二海洋试验室之间传递信件、工具和物资,因而成了有名的信使专家。 

玻璃吉普车顶露出水面,孩子们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船,船长正伏在船栏上眺望。在悉尼,他们见过这位船长。在那儿,他们租下了这条船,还有这位特德·墨菲船长以及他船上仅有的两名船员。 

特德船长和蔼可亲,他那刚强的脸被热带的阳光晒得黝黑。这张脸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笑起来满脸皱纹。 

飞云号是特德船长自己的船,但在租约有效期间,它属于亨特兄弟,兄弟俩都为它而感到骄傲。从第一斜桅到尾舵,这船总长24.5米,船最宽处是9米。船上装有一部备用发动机,但船的动力主要来自它那优美地张着的 



风帆,只有在礁石之间迂回行驶时才用得着发动机。顺风的时候,这些风帆能使船速达到每小时17里。以前,它一直是比赛用的快艇,曾经好几次获得一年一度的赛艇优胜杯。 

哈尔定做了标本箱,现在,船长告诉他标本箱已经造好,请他放心——造好的两个大箱是装大鱼的,几个小箱用来分装那些可能会互相残杀的家伙。所有标本箱都安上了盖子,天气晴朗时,盖子可以打开,气候恶劣时,可以把它们关紧,以免鱼和水泼溅出来。 

船长干得好,哈尔向他表示祝贺,然后发动“吉普”下潜。罗杰在抚摸自己的右肩。 

“伙计,怎么啦?”哈尔问。 

“没什么。”罗杰说。 

“如果你说没什么,那就是有点儿不适了。你的肩膀痛,对吧?咱们再往深处潜。” 

当深度计显示60米左右时,罗杰松了口气儿,“不痛了。”他说。 

“好,”哈尔说,“这只是气栓病的先兆,它正好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不能冒险去游上游下。” 

“那到我们最后要回上面去时可怎么办呢?” 

“到我们打算永远离开这地方时,我们得慢慢地上浮,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排出肺里的氮气。真正的气栓病会使人终生瘫痪。还记得我们在夏威夷群岛见过的那个可怜的坐轮椅的家伙吗?为了得到在极深的深海里才找得到的黑珊瑚,他从拉海那海岸潜下深海。那是四十年前的事儿了,打那以后,他就一直坐轮椅了。他还算是幸运的,还有一些想采黑珊瑚的人一露出水面就死了。” 

海豚忠实地跟随他们下潜。把他们的玻璃甲虫停放在车库以后,兄弟俩爬进小屋。“酒瓶”从洞口把头伸上去跟他们聊天。 

“又下来了,真好啊!”罗杰说,“伙计,上头真热,不是吗?准有100度①。”他看了看墙上的温度计,“这儿才75度。” 

“是呀,”哈尔说,“海底下面的气候确实比上头好,好处可多了。住在海底用不着担心台风、旋风、龙卷风或者飓风,也不用害怕电闪雷鸣。没有雹暴或暴风雪;没有美国西部那种令人心烦的风沙,也没有烟雾。海底城不会被洪水冲走,隔离在水里的房子也不会因失火而被烧毁。海洋深处没有噪音,所以人们把海底叫做‘寂静的世界’,当然,不是万籁俱寂。那儿有石鲈和海鲫的呱呱,红……鱼的呼噜,还有别的轻微的响声。但比起汽车、卡车、火车和飞机的吼叫,这些声音根本算不了什么。 

“虽说海底这儿有种种困难和危险,但气候和噪音却不会成为问题。在陆地上气温忽高忽低,在这儿却相当稳定,无论白天黑夜,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海底的气温几乎总是不变。 

“当然,你得当心那些会咬人、抓人或叮人的海洋生物——但伤口几乎总是过一夜之后就能愈合。在水面的船上,碰上炎热的天气,一般的伤口得三个星期才能愈合;而在水下这儿,同样的伤口两天就会好。这是因为两个地方的细菌不一样。在水面上,人的体重会持续减轻,而在水下的人却肌肤丰满,脸色红润。将来,一辈子住在海底的人可能会很长寿,也许,会大大①此处指华氏表的温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