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泊是游移湖的结论(《漂泊的湖——新疆罗布淖尔考察记》,载《现代月刊》, 
1948 年12 月)。1930—1931 年间,陈宗器、黄文弼也到罗布泊考察,同意
罗布泊是游移湖的说法(《罗布淖尔与罗布荒原》,载《地理学报》三卷一
期,1936 年;《罗布淖尔考察记》,1948 年,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中
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理事会印行)。解放后,苏联学者B·M 西尼村发表了《罗
布诺尔洼地及罗布泊的地质史》一文,说“罗布泊是一个游移湖的水泊,并
受盆地基地地块状变位的影响。”3 莫尔也夫也于1953 年在《环球杂志》上
发表了《罗布泊——一个游移的湖》,《地理知识》1955 年第11 期转译, 
并在《编辑的话》中说:“该文对罗布泊的发现经过和最后情况,都有阐述, 
对该湖不时游移的原因有比较全面而公允的说明。”此后在我国地理学界袭
用此说也为数不少。例如《简明中国地理》、《中国地理知识》(商务印书
馆版)、《中国地图册》等均主同此说,认为“两千年来,罗布泊随着塔里
木河下游三次改道而三度游移在北纬39°—40°与40°—41°间”,等等。
以天津师范学院地理系署名文章说:“罗布泊自古以来是个有名的游移湖,

从罗布泊的形成时期起,其位置和形态随着水量的变化而南北变动着,有时
偏北,有时偏南,有时水量盈盈,有时水量则很少,乃至干涸。”(见《新
疆历史论文集》)。史沙岩在《漫谈罗布泊的名称》中也认为“罗布泊是我
国著名的内陆咸水迁移湖泊。千百年来,罗布泊对人们来说一直是个谜,它
的名称和它的位置一样多变。”(《地名知识》,1981 年第3 期) 
与上述持相反看法的认为罗布泊从来就不是个游移湖。卢云亭在《罗布
泊是游移湖吗?》一文中认为:罗布泊由于受湖盆内部新构造运动和入湖水
量变化的影响,在历史上常出现积水轮廓的大小变动,此种变动本来是一种
自然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却被认为是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时而迁走的游移
湖或交替湖。根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地貌组对罗布泊进行实地调查
资料和卫星照片分析,证明罗布泊不是什么游移湖或交替湖。从第四纪以来
就始终没有离开过罗布泊洼地,只有在自己的“故乡”内进行涨缩变化。文
章认为罗布泊至隋唐时期,由于高山冰雪补给的河水径流增大,进入罗布泊
的水量也相应增多。到了元代,随着我国西北气候变干,塔里木河的水量变
得更少,这时罗布泊的面积缩小到最小的程度。据有关资料,在最干旱时期, 
罗布泊的水面很小,形如一颗鸡心,但罗布泊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是
在湖盆内变动,湖水从未超出湖盆范围以外湖面。其涨缩变化的原因,除了
和古代水文条件的改变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最新断块运动。罗
布泊在水面涨缩变化过程中,除了最重要的结构因素、古水文因素,还有人
为因素(《地理知识》1980 年第10 期)。苏北海也持同此说,认为几千年
来史籍对罗布泊的情况和位置变迁都有记载,从未称它为游移湖。直至近代
始有“漂泊湖”等名称出现,不少地理书不仅冠以“游移湖”名称,还说是
世界上“典型的游移湖”,他虽赞同卢云亭关于罗布泊不是游移湖的说法, 
但不同意卢文把罗布泊水面涨缩变化的主要原因归之于构造因素、古水文因
素,而把社会因素说成是次要的。他认为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的改道,是
反动统治者制造的惨剧,而不是纯自然因素。除地质时代的地质变动外,进
入阶级社会,一些河道的改道总是以人的因素为主的,特别是干旱少雨的塔
里木河、孔雀河下游的改道,如果不与社会联结起来寻找原因,是难以找到
正确的答案的。我国地理科学界近几十年来对罗布泊袭用“游移湖”之名, 
就是只注重自然现象的描述,而忽视与当地人民活动联结起来,因而始终未
能揭破谜底。史实已证明历史上的罗布泊不是游移湖,而罗布泊水量主要来
源塔里木河、孔雀河水道的变迁,主要是统治阶级的破坏造成的,决不是纯
自然因素。罗布泊位置本身不会变动,完全取决于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河
道的流向,因此,古代和解放几十年来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历史上和现在的罗
布泊都不是一个神秘的游移湖。(《谁说罗布泊是游移湖?》,载《新疆大
学学报》,1982 年第1 期)王育民赞同此说,认为据中科院实地调查分析, 
罗布泊洼地是受西北和北东向等数组断袭构造的控制,湖泊两岸线较稳定, 
而湖泊东岸则遗留有一圈圈古湖岸痕迹。可以断定在这片洼地里,历史上曾
散布着许多湖泊和沼泽,当径流丰富时,它们可以造成较大的湖,干旱时又
重新分散或消失。文章认为罗布泊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只在湖盆内进
行着涨缩的变化,湖水从未越出湖盆范围以外,从而证实了罗布泊是游移湖
说法的谬误(《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从目前已出版的书籍和发表的文章看,以上两种说法似乎各占其半,势
均力敌,但从说理上看,“游移湖说”显得力据不足,而“非游移湖说”则

论证详尽,并说明罗布泊水量变化的原因,或许在不久将能真正揭开这个谜
底。
(王天良) 
杭州西湖是怎样形成的?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也”(田汝成《西湖游览志》),然足
与“秀色掩古今”的美女西施相媲美的西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至今学术
界仍聚讼纷坛。
筑塘成湖为第一说。
西湖本与海通,这是古今比较一致的看法,自刘宋文帝时钱唐县令刘道
真在《钱唐记》所记东汉时钱唐郡议曹华信为防止海水侵入,即招募城中士
民兴筑了“防海大塘”,及成,“县境蒙利”,因之便连钱唐县治也迁来了, 
这就是今日杭州市的前身,西湖从此与海隔绝而成为湖泊,此说为历代学者
所承袭,流传至今。
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而成为第二说。
此说为1909 年日本石井八万次郎先生以地质学者的眼光提出西湖的形
成原因(见《浙江杭州附近地质调查概报》)。1921 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
桢先生通过详细实地调查研究,主张西湖原是一个泻湖,此为第三说。竺先
生以科学原理来解释西湖的成因,否认了石井八万次郎先生的推断(《科学》
第6 卷第4 期,1921 年)。1924 年章鸿钊先生撰文基本同意竺可桢先生的观
点,但又作了补充修正(《科学》第9 卷第6 期,1924 年)。其后诸如高平, 
(《地质汇报》第25 号,1935 年)、朱庭祜(《建设》第2 卷第1 期,1948 
年)等先生也都认为西湖本为海湾,后由于江潮挟带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
角处(即今吴山和宝石山)逐渐沉淀堆积发育,最后相互连接使海湾隔绝了
大海而形成为泻湖。陈吉余先生从1947 至1964 年先后发表的四篇文章中, 
也都相继以D·W·约翰逊的海岸发育理论来支持泻湖说(《浙江学报》第1 
卷第2 期,1947 年;《地理学报》1964 年第2 期)。浙江省水文地质队1977 
年在今断桥一带钻孔取样分析后,也主张西湖原先确是一个泻湖。汪品先等
推断西湖进入晚泻湖阶段,则“始于2500 年前”(《海洋与湖沼》1979 年
第4 期)。
魏嵩山先生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东巡会
稽,“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可见当时(杭州
附近)的钱塘江水面仍相当辽阔。而《汉书·地理志》所载“武林山,武林
水所出,东入海”,则更清楚地表明直到西汉时期西湖仍为海湾,杭州市区
尚未成陆。魏氏确信刘道真《钱唐记》所载华信筑大塘之事,认定西湖与海
隔绝成为内湖,“其时当始于东汉”。(《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 年)林
华东先生对众多研究者主张的西湖是因为东汉华信筑塘成功后才形成的说法
提出商榷,认为倘确有华信筑“防海大唐”,其功能应是防御海潮冲击吞没
陆地的捍海塘,如同1983 年7 月在杭州江城路立交桥所发掘的五代钱氏捍海
塘的功能一样,说明东汉华信筑防海大塘时,内侧地带早已成陆,然因常受
潮患,故在海潮冲击要害处“立塘”,保护陆地不被海水吞没。并不能理解
为华信在吴山与宝石山之间,筑起一条如同建造水库时的拦洪蓄水大坝后, 
从而促成西湖的形成。林氏主张至迟在东汉之前,西湖早已形成。(《浙江

学刊》1987 年3 期;《东南文化》1990 年第4 期) 
吴维棠先生从西湖东岸望湖饭店地下4 米深的钻孔采样中,发现有一黑
色富有机质和植物残体的粘土层,碳—14 年代距今2600 年左右。白堤锦带
桥两侧的5。5~6 米深处的钻孔中,有一炭化程度较高的泥炭层,厚10~50 
厘米,用其上部的标本作碳—14 年代测定,为距今1805±136 年。泥炭层之
下是青灰色粉砂质粘土,富有机质和炭化的植物干枝,孢粉分析结果,有黑
三棱、眼子菜等陆上浅水生的植物,表明当时西湖已是沼泽。据此估计,西
湖在春秋时代已经沼泽化。在疏浚西湖时曾发现一些石器和战国至汉代的铁
斧,很可能是人们从事渔猎生产活动失落的,故吴氏推断:在西汉前,杭州
非但不是海湾,连海湾成陆后遗留下的残迹湖(西湖)都已沼泽化。这就无
怪乎《史记》、《汉书》、《越绝书》等古籍中,只记及钱塘县和别的湖泊, 
而没有古西湖的记载(《历史地理》第5 辑)。
徐建春认为西湖早在春秋时代就已不是什么海湾,而已成为陆地上的湖
泊,说西湖是由湾口沙洲将海湾与大海隔绝而形成的看法是不恰当的。西湖
根本不是形成于汉代或稍后的年代,它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大面积沼泽化了, 
后来的西湖乃是人工修筑而成。徐氏推测在距今7000~6500 年以前海面较高
的时期,杭嘉湖平原的西侧与山地丘陵交接处,有一从太湖往南经湖州、德
清、余杭,在杭州一带汇入杭州湾的河口湾,当时这一河口湾的宽度足以和
现在的杭州湾相比拟。后来随着苕溪、钱塘江所挟泥沙的沉积作用,特别是
钱塘江喇叭口在距今6000 年以前的形成,涌潮出现,从而使沿江比内陆高
亢,使得从太湖往南到杭州附近汇入杭州湾的河口湾变窄淤浅,因而逐段湮
废,杭州的大多数湖泊,如西湖、下湖、古荡、临平湖、泛洋湖、白洋湖等
等,都是河口湾湮废之后留下来的水体(《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 年第5 
期)。其实,杭州地处莫干山余脉,地势本身就不平坦,距今2000 年之前上
述众多湖泊是不是均与西湖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所谓足与现在的杭州湾相比
拟的另一个河口湾(杭州一余杭一临平),纯属臆测,无法得到考古发现的
证实。因之,西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虽有以上多种说法,但仍值得深入研
究。
(李金玉) 
石钟山何以因“钟”得名? 
到江西湖口县的,差不多都要去登临一下胜迹石钟山。其实岂仅今人, 
历史上的文人学士,乃至帝王将相来此游历的也颇不乏其人,诸如陶渊明、
郦道元、李白、颜真卿、李渤、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文天祥、朱
元璋、蒋士铨乃至今人郭沫若等都在这里留下足迹,他们兴会无穷,在此或
赋诗题词,或实地考察,留下不少艺林佳话。最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
都对石钟山何以用石钟命名,作了许多猜详,至今尚未有定论。
石钟山之称,最早见于汉代桑钦的《水经》:“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但人所共知,《水经》记述过于简略,没有说明何以用石钟命名的原因。北
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广泛地收集了前人有关全国水道的著作,再加上自
己游历各地山川的见闻,在《水经》原有的基础上大量地补充修订,写成《水
经注》四十卷,资料超过原书二十倍,他第一次为石钟山的命名作了诠释, 
认为石钟山下临深潭,每当风起浪涌,水石相击,发出如击钟的声音,故而

前人以石钟为山取名,但到中唐时,李渤又提出异说。李渤曾在唐宪宗元和
年间担任过江州(今九江一带)刺史,多次游历石钟山,并经实地考察,写
过一篇《辨石钟山记》,他在深潭之上发现有两块石头,用物扣击两石,南
边的石头所发出的声音有似巨钟的厚重而模糊之音,北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