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赶上了斯文赫定,告诉了他的发现。斯文赫定决定第二年再来寻找这座地底
下的古城。
第二年2 月,斯文赫定终于找到了这座神秘的古城,并进行了挖掘。他
们挖掘到了栩栩如生的佛像,找到了古代的钱币、陶器,发现了三十六张写
有文字的纸片和一百多块竹简,以及具有美丽图案的丝绸碎片。他们还发现
了叙利亚出产的精致的玻璃器具和来自波斯的狮型器皿。显然,这是一个边
境重镇,具有中西文化特有的文化用品。斯文赫定回国后把这批文物交给德
国学者卡尔·希姆莱,后者经过详细研究后断定,这座古城就是古代有名的
楼兰城。
斯文赫定从茫茫沙漠中发现了沙丘底下的楼兰城,但是,还有一个更大
的谜他无法回答:楼兰古城为什么会消失? 
这个谜部分是由俄国探险家H·M·普尔热瓦尔斯基解开的。他在公元1876 
年考察了罗布泊,发现中国地图中标定的罗布泊的位置是错的,它不是在库
鲁克塔格山南麓,而是在阿尔金山山麓。
是中国人的地图错了吗?不是的。原来,罗布泊有一个奇怪的脾气:喜
欢移迁。当年普尔热瓦尔斯基洗过澡的罗布泊湖水荡漾,野鸟成群,莆苇茂
密,因此罗布泊也叫做蒲昌海。而现在已变成了一片荒漠,听不到嘎嘎的野
鸭叫,见不到活蹦蹦的大鲤鱼。放眼望去,只有雪白的盐粉堆积在干涸的湖
床上。
楼兰原来临盐泽,罗布泊湖水孕育了楼兰城的文明。水是楼兰文明的奶
娘,也是它生存的基础。后来,由于罗布泊北移,楼兰城水源枯竭,树木枯
死,当年兴旺的城镇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居民们弃城别走,寻找新的水源。
失去了罗布泊水的滋养,狂风肆虐,沙丘移动,楼兰终于被沙丘掩埋起来, 
成为一座沉睡的地下城市。
那么,罗布泊又为什么游移不定呢?有一些地质学家认为,这是地壳的
变动造成的。另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是河床中泥沙堆积造成的。每年春天,冰
雪融化,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夹带大量泥沙汇聚到罗布泊,泥沙日积月累,在
河口形成了一个三角洲,逐渐淤塞了注入罗布泊的道路。塔里木河和孔雀河
无路可走,只得另找出路,淹没低地,形成新湖。而旧湖则不断蒸发,湖水

干涸,成为沙漠。
虽然,楼兰的衰落初步找到了一些自然方面的原因,但是,它何时衰落, 
与频繁的战争、灌溉系统的破坏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有些什么关系,至今还
不甚了了。对于它的谜底,人们寄希望于考古挖掘,埋藏在沙底下的文物将
告诉我们这个城镇的过去。
(朱长超) 
沃野古城何处寻? 
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之间,即河套以西,阴山南麓到贺兰山
区,黄河蜿蜒穿过,古代这里是一片沃野。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
记载:“河水东北经三封县故城东,汉武帝元狩三年置。。。河水又北经临
戎县故城西。元朔五年立,旧朔方郡治。。河水又北,有枝渠东出,谓之铜
口,东经沃野故城南,汉武帝元狩三年立,。。河水又北迤西,溢于窳浑县
故城东。汉武帝元朔二年,开朔方郡治。。其水积而为屠申泽,泽东西一百
二十里,”从记载看,这里河渠纵横,湖水泱泱,沃野千里,城阙相望。连
县城名字也称沃野,可见是很富庶的地方。
这块水草丰美的地方,曾经是汉朝和匈奴争夺的对象。公元127 年,汉
朝名将卫青夺回了这块地区,“兴十万人筑朔方郡”。朔方郡下设十个县, 
《水经注》上提到的窳浑、三封、临戎、沃野是十座城中最靠近西边的四个。
汉朝实行和亲政策以后,这里农业发达,牧业兴旺。著名史学家班固说过, 
这里“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一派繁荣富庶景象。
然而,这四座当年兴旺一时的古城却已荡然无存,这个地区再也见不到
千里沃野,只能见到一片茫茫的沙海。考古学家们根据古代史册的记载,在
乌兰布和沙漠中找到了临戎、三封、窳浑县城的遗址。当年雄伟的城廓已变
成了沙漠底下的一堆废墟,偶而露出地面的残砖断瓦和一些文物才使人们想
起当年的兴旺景象。
临戎、三封、窳浑找到了,但是沃野城却一直没有找到。沃野城究竟在
哪里呢? 
有的学者认为,沃野城还在乌兰布和沙漠底下,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深入
考察,将会发现它的踪迹。
有的学者认为,沃野城不是被沙海淹没的,而是被汹涌的黄河吞没的。
临戎城的发现加强了历史学家的这种看法。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明文记载,“河水(黄河)又北经临戎县故城西”。
可见,黄河从临戎城西流过,临戎在黄河以东,但是,在黄河以东的乌兰布
和沙漠中寻找古城,却一无所获。后来,历史学家在黄河西侧5 公里的地方
发现了一个古城,经考证,发现这正是人们要寻找的临戎城。
临戎城由河东搬到了河西,是不是郦道元记载有误呢?不是的。考察队
在临戎遗址以西的沙漠中发掘考古,发现在离遗址三十公里的距离内有三条
黄河故道,沿南北走向,尽管河底已尽是泥沙,没有滴水可流,但河床仍依
稀可见。可见,2000 多年来,临戎城故址依旧,而黄河却像巨龙一样蜿蜒晃
动,多次改道。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在春夏汛期,水势浩荡,浊流
滚滚,它能从平地上冲出一条河床,为什么不能冲垮一座城市,把沃野城葬

入河底呢?因为沃野城离黄河不远,黄河多次改道,与沃野城相遇的机会是
不小的。一旦黄河改道时遇到了沃野城,滔滔的黄河水就会把沃野城冲得荡
然无存。
当然,沃野城也可能是先变成沙漠底下的古城,然后再被黄河吞没的。
乌兰布和沙漠在蒙古语中是红色公牛的意思。公牛性格凶猛,见到红色,尤
会横冲直撞。可能,沃野城被这头公牛一口吞没,成为死城。而黄河在多次
改道时,有一次与沃野猝然相遇,连沙带城,一冲而过,因此,时至今日, 
考古学家们按照历史记载,却怎么也找不到这座古城。
沃野城何时消失,现在还难以查考。汉朝以后,边境连年战争,造成“北
边虚空,野有暴骨”,土地废弃、田园荒芜,于是沙漠开始入侵。到了宋朝, 
乌兰布和沙漠已经蔓延。公元981 年,宋代的王延德出使高昌(吐鲁番), 
只见“沙深三尺,马不能行,使者皆橐驼,不育五谷”。此时沃野城已经不
复存在了。
沃野城,这座2000 年前的古城是在沙海底下,还是在黄河底下?还等待
人们的进一步探索。
(朱长超) 
古战场赤壁在哪里? 
赤壁是东汉末年曹操和孙权、刘备鏖战之地,赤壁之战孙刘在战略上以
少击众,战术上智取强敌,战争结局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影响深远。后
代文人雅士常以赤壁为题,托物咏志,发思古之幽情。从唐代李白始,迄元
朝吴师道止,仅唐、宋、金、元4 代,有文章记载的咏史作者就有14 人之多, 
所作诗、词、曲、赋中,颇不乏名篇传世。虽然如此,对于赤壁古战场的地
理位置究竟在哪里,作者们似乎也不甚了然。北宋苏东坡在黄州(今黄冈县) 
所作的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只是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
国周郎赤壁”,对于黄冈城外之赤鼻矶,是否就是赤壁古战场,语甚暧昧。
而“人道是”,所指之“人”,实际上就是唐代诗人杜牧,他的“折戟沉沙
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予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赤壁》
绝句,就是视黄冈城外之赤鼻矶为古战场的。然而,赤鼻矶的地理位置既不
在樊口上游,又不在大江之南,与史书所载不合,并非真正的古战场。可见, 
不是杜牧搞错了地方,定是文人借题发挥,因而以讹传讹,使大文豪苏东坡
也坠入五里雾中。
那么,对于古战场赤壁的位置,近代的看法如何呢?同样是扑朔迷离的。
且看高中语文第一册《赤壁之战》和第四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注释: 
“赤壁,地名,一般认为在现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可是有一
种为课本服务的《中学语文教案》却别主一说曰:“赤壁,课本解释为‘在
现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其实这种传统的说法不一定正确。它的位置应该
在蒲圻县西北的赤壁公社所在地。”两种说法,莫衷一是。有时在同一本书
上,关于赤壁古战场的地理位置,也出现了互相矛盾的现象。
古战场赤壁的位置,目前主要有两种见解:“嘉鱼县东北”说和“蒲圻
县西北”说。两种说法各有所本。“嘉鱼县东北”说,可能本自王力主编的
《古代汉语》,该书下册第二分册对赤壁的注解是:“周瑜破曹军于赤壁, 
地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主是

说。“蒲圻县西北”说,则可能本自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该书
指出:“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再向上推溯,那
末,“嘉鱼县东北”说,初见于《大清一统志》,该书说:赤壁山“在嘉鱼
县东北江滨”,且引据《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
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
首肯:“赤壁当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且认为“《大清一统志》所
定最确”。(见杨守敬《水经注疏》)此说因而为近代不少学者所接受,《中
学语文教案》所谓“传统的说法”或许即是指此。然而,“蒲圻县西北”说
论据也不弱。持此说的最早为《元和郡县图志》,该书称:“赤壁山在蒲圻
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
败走处。”(《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蒲圻县条》)持此说的还有《资
治通鉴注》(胡三省著),历代一些重要舆志著作,多数也作如是观。两说
应以何说为准呢?这个“谜”从古至今,争持不下,悬而未决。
最近几年,这个“谜底”似乎在渐趋明朗,持“蒲圻县西北”说的人日
渐多了起来,其主要理由如下: 
一、《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为唐代大臣李吉甫(758—814 年),李之
生年距赤壁之战发生的年代仅五百余年,相隔较近,似较可靠。二、《元和
郡县图志》的说法,有更早的《荆州记》(南朝·宋·盛弘之著)上的一段
文字印证:“蒲圻县沿江一百里南岸名赤壁,周瑜、黄盖于此乘大舰上破魏
兵于乌林。” 
三、蒲圻县西北的赤壁,既在长江南岸,又与乌林隔江相望,与史籍所
载和地形均较为吻合。
四、最新印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也将赤壁的位置,标于蒲圻
县西北的长江南岸。
根据上述理由,那末古战场赤壁的位置,似应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的
长江南岸,在今湖北省嘉鱼县的西南。
(沈敖大) 
二十四桥河处寻?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写道:“青山隐隐水迢
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的问世, 
使二十四桥成了昔日扬州禁苑繁华、风流盛事的象征。同时二十四桥也成了
众说纷坛而迄今尚无定论的一宗疑案。
唐人诗中除杜牧提及二十四桥外,尚有韦庄的《过扬州》,该诗最后两
句是:“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此外在其他诗文中再也找不
到二十四桥的踪迹。五代时,由于战乱,扬州沦为一片废墟,而作为扬州繁
华的结晶——二十四桥,也为人们所淡忘。
到了宋代,科学家沈括对二十四桥循名责实一一以求,在《补笔谈》中
写道:“最西浊河茶园桥,次东大明桥,入西水门有九典桥,次东正当帅牙
南门,有下马桥,又东作坊桥。桥东河转向南,有洗马桥,次南桥,又南阿
师桥,周家桥,小市桥,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顾家桥,通泗桥,太平桥, 
利国桥。出南水门有万岁桥,青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次东

水门东出有山光桥,又自牙门下马桥直南。。”上列桥名凑成二十四桥之数, 
但是下马桥系明显重复,浊河下无“桥”字,亦难定为桥名,而极负盛名的
禅智寺桥未列入其中,这不能不算是沈括的疏忽。南宋的王象之在《舆地记
胜》中说:“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令坤省筑州城,分
布阡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姜白石在淳熙三年(1176 年)冬至日来扬州,写下了千古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