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考定。

(马贤伟) 
注:据新华社西安1991 年12 月9 日电: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已被陕西
汉中市政协干部尹博灵译成白话。尹博灵认为,石鼓文刻制年代为公元前747 年左右,它是以
诗歌形式纪赞了秦初创时期秦文公20 余年间重大活动的吏实。是中国当今人们还能见到的最古
老的纪事体文学系列史诗。
(施宣圆) 
《岳阳楼记》三块雕屏孰为真?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1983 年落架大修后,“整旧如旧”保持了
原有的独特风貌,游人如云。每逢节假日,登楼者络绎不绝,人们争睹“洞
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胜观。
岳阳楼座落在岳阳市西门城楼上,面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它是一座三
层木楼,全楼闩缝对榫,没用一颗铆钉、一块砖石。楼顶外貌酷似古代将军
头盔,俗称盔顶,为我国古代建筑中少见的形式。大修前所见到的岳阳楼为
清代同治六年(1867 年)所建。
岳阳楼的前身,相传是三国时代吴国大将鲁肃训练水军的阅兵台。唐开
元四年(716 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阳时改建,取名岳阳楼,到了宋庆历四
年(1044 年),腾子京到巴陵(岳阳)当地方官,第二年扩建了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并请他的好友、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
学家范仲淹写纪念文章。范仲淹并未到过岳阳楼,根据来信中介绍的情况及
附来的《洞庭秋色图》,写出《岳阳楼记》,回寄滕子京。《岳阳楼记》, 
全文364 字,字字珠玑,文情并茂,特别是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警句,后人引为座右铭。正是这篇千古雄文,使得岳阳楼扬名
天下。
清乾隆八年(1743 年),岳州知府黄凝道特请大臣、大书法家张照(1691~ 
1745 年,字得天,号泾南,华亭人,康熙进士,雍正间官至刑部尚书)书写
《岳阳楼记》全文,又请善雕者刻于木屏之上。
现今,当你走进岳阳楼一楼大厅,即可看到由12 块紫檀木板组成的木
屏,高9。5 尺,宽12。5 尺,黑底绿字。字迹苍劲古朴,颇有气势。但当你登
上二楼,大厅中又有一幅相类似的木屏,字迹龙飞凤舞,出神入化。同一座
楼,何必嵌立两幅同文雕屏?事出有因: 
清道光四年(1824 年),巴陵有个姓吴的知县,他想把《岳阳楼记》雕
屏原件偷回到自己的家乡,占为己有,于是叫人按照原件笔迹,仿制一屏。
对外则佯称爱屏入迷,临摹以存。岂知暗地把仿制品装到楼上,摘下原件搬
到船上,从水路出发。然而天理不容,茫茫湖中,半路风浪骤起,行至鹿角
一处,船翻人亡,雕屏失散。后终为渔人打捞收藏。时过百余年,1933 年当
地整修岳阳楼,政府闻讯从民间赎回此屏,并油漆一新,归位故楼,装在二
楼大厅正面。即眼下的二楼雕屏为张照原迹,一楼的为赝品。
话到此处,本应谜已不成其谜了。没想到旧节发新技:1987 年10 月5 
日《长沙晚报》发表金中、钟山联名文章:《岳阳楼雕屏之谜》。文中说, 
“笔者近日从岳阳市社会福利院一间杂屋里,发现一幅新的‘岳阳楼记’雕
屏残匾。残匾共五块,材质为樟木,除一块刻有‘岳州守黄公属予书文政文
张照’的匾面油漆全部驳落外,其余四块匾面都有近似板栗色的国漆。”文

中还说:“残匾上的字比二楼雕屏上的字稍小一些,然书法治印都有过之而
无不及。”并附有残匾拓片影印件。作者按残匾的长宽和文字的排列,估计
这幅雕屏长约6 尺,宽约14 尺,约为34 块木匾拼镶而成。
该文称:经调查残匾原有7 块,原为吕仙亭一段姓老道珍藏,十年动乱
期间,亭破人亡。恰逢原岳阳县民政局在此处兴建社会福利院,老道房中的
残匾被福利院一疯女人搬走,不久疯女死,其亲属弄走二块残匾,至今下落
不明。剩下这五块,一直被一位保育员当作堆放鞋物的搁板。
见到此文之后,我想到的起码有三个问题值得解谜:1。残匾若为正宗原
件,那么岳阳楼二楼雕屏的真品地位则会动摇——它就不是张照手迹了。2。 
残匾若为赝品,赝品何其多!是吴知县手中的赝品?还是其他什么人手中的
赝品?3。残匾是张照手迹雕屏的备用品?试雕品?还是吴知县仿制时的试雕
品?
事过三天,10 月9 日笔者前往岳阳采访,后又特地到岳阳楼,询问管理
所的同志,想问个究竟。回答是:听说有这么回事,但无法解谜。
张照有真迹字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笔者亲见的。以岳阳楼现有两
幅雕屏及新发现的残匾,拓其各匾字迹与张照手迹相对照,我想工书之人和
笔迹行家是容易鉴别出真伪的,加之验证匾屏木材年代作参考,三屏孰为真
孰为赝,是会弄个水落石出的。
(范良智) 
寒山寺古钟今何在?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七绝是唐代诗人张继吟咏苏州寒山寺的绝唱。而寒山寺也由于张继
的吟咏成为名扬千古的游览圣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不
但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将张继的《枫桥夜泊》选人,连日本的小学
课本也载有此诗。可见诗名之盛。特别是使张继写出声情并茂诗句的那口钟, 
使中外游客无不为之向往。日本游客每年在岁末之夜都要专程到寒山寺聆听
“夜半钟声”,并以此为荣。有趣的是:因为张继诗中提到了“夜半钟声”, 
竟引起了一场持续到清代的笔墨官司。
宋代著名文学家和诗人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一书中指责张继“贪求好
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因为“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但
他的指责却受到后人的普遍反对。南宋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盖公
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山寺实以夜半打钟。《唐诗纪事》曰:此地有夜半钟, 
谓之无常钟。继志其异耳,欧阳以为语病,非也。”《学林》、《诗眼》、
《遁斋闲览》等书也都证明苏州寺庙有夜半敲钟的习惯。《苕溪渔隐丛话》、
《野客丛书》等还引了不少唐代诗人如白居易、温庭筠、王健等人咏苏州夜
半钟的诗句。直到清代,《渔洋诗话》、《全唐诗话续编》等书还在批评欧
阳修的主观臆断。其实,历代诗人墨客到寒山寺游览后留下的诗句中,仍然
可以发现寒山寺一直是夜半敲钟的,像宋人陆游“客枕依然半夜钟”、明人
唐寅“客船夜半钟声渡”、清人王士禛“疏钟夜火寒山寺”等。由此看来, 
欧阳修的批评指责实在是想当然的主观臆断。

由于这场笔墨官司的渲染,寒山寺真成了“寺以诗显,钟以诗名”的游
览胜地了。然而,使张继诗兴大发和使历代游人慕名而来的这口古钟如今何
在呢?为什么现在寒山寺只有一口清代所铸的钟和一口日本钟呢?说来有
趣,历经沧桑的寒山寺已经数易其钟了。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初建于
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 年)。这口钟也是当时所铸。到唐代,据《清一
统志》载:“相传寒山、拾得尝至此”,才改名为寒山寺。寒山、拾得都是
唐时高僧,皆有诗集传世。至元朝末年寒山寺毁于战祸,以后虽经多次修建, 
却屡遭火灾,日趋败落。那口有名的古钟也不知去向。这口钟据说声音异常
宏亮,夜深人静时敲起来,连十几里外的苏州城内也能隐约听见。寺庙里是
不可无钟的,所以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本寂掸师又主持建楼铸钟。大画家唐
伯虎曾写了一篇《姑苏寒山寺化钟疏》,记载了化缘募钟的始末。他的好友
文征明还手书张继《枫桥夜泊》刻碑立于寺内。但没有多久,据《寒山寺志》
记载:“钟遇倭变销为炮”,文征明的手书诗碑也毁于火。直到清光绪三十
二年(1906 年),江苏巡抚陈夔龙才重修寺庙,并又铸了一口大钟。著名文
人俞曲园在《重修寒山寺记》中说:“堂之西尚有隙地,乃构重屋,是曰钟
楼,铸铜为钟悬其上,以存古迹。”这口钟今天仍然悬于寺内西侧的八角钟
楼上。俞曲园还补书了张继的诗,这块碑刻也陈列在寒山寺的碑廊里。值得
一提的是,就在这口清钟铸成的同时,日本各界人士募捐集款,由小林诚义
等一批日本优秀工匠精心制作,铸成一对青铜奶头姐妹钟,一口悬于日本馆
山寺,一口送到苏州寒山寺悬于大雄宝殿内,同时还移来一批樱花。日本首
相伊藤博文侯爵还亲自撰写了铭文和铭诗刻于钟上。其铭诗云:“姑苏非异
域,有路传钟声。勿说盛衰迹,法灯灭又明。”反映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
及寒山寺的友情。寒山寺建成至今已历1400 余年,古钟佚、明钟毁,现在只
有清钟与日钟互为辉映、声韵长存了。
那口珍贵的古钟究竟哪里去了呢?这个谜已经有人揭示过了。康有为在
庚辰年(1880 年)二月二十五日到苏州寒山寺游览,看到古钟早佚,明钟又
毁,大为感慨,写下了一首七绝:“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勿
使丰干又饶舌,他人再到不空空,”在题款中又云:“唐人钟已为日人取去。” 
康有为博学多览,所云必有所据,可惜未点明出处。无独有偶,日本人也认
为古钟流人日本。伊藤博文在赠钟铭文中说:“姑苏寒山寺,历劫年久,唐
时钟声,空于张继诗中传耳,尝闻寺钟转入我邦,今失所在,于山田寒山搜
索甚力,而遂不能得焉。”他究竟据何“所闻”,于今也无从查考,真是令
人十分惋惜。或许有一天,谜底终被揭示,古钟重见天日,不但与张继之诗
珠联壁合,也可为中日友谊的一段佳话。
(朱小平) 
南京琉璃宝塔构件能否重见天日? 
南京中华门外,过秦淮河上的长干桥,向南,在雨花路的东侧,有一处
名宝塔根的地方,这里原来是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其父母朱元璋和马
皇后而修建的大报恩寺和琉璃塔的所在地。
根据张惠衣《金陵大报恩寺塔志》记载:报恩寺“在聚宝门(今中华门) 
外一里,即古长于”,“明永乐十年(1412 年)敕工部重建,准宫阙规制”, 
征集军匠夫役十万人,到宣德三年(1428 年)始告完成。宫殿周围九里十三

步。可见当时规模极为宏伟。
根据《塔图附志》记载:“永乐十年,北迁,因欲报高皇帝深恩,于六
月十五日午时起工,至宣德六年八月初一日完工,共19 年。敕工部侍郎黄立
恭依大内图式,造九级五色琉璃宝塔一座,曰第一塔,以扬先皇太后之德。
其塔高三十二丈九尺四寸九分。”琉璃塔造了19 年,费白银348。5 万多两。
九层八面,覆瓦和拱门都用五色琉璃构件,塔顶用2000 两黄金做成。飞马、
飞羊、狮子、白象等图案,生动美观。全塔共悬挂风铃152 个,塔内置油灯
146 盏,日夜通明,名为长明灯,每昼夜耗油达64 斤。
根据张岱《陶庵梦忆》记载:闻烧制琉璃瓦时,具有三份,建塔用一份, 
余二份埋人地下,编号识之,以后凡琉璃塔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
砖补之,如原来的一样,真可谓“斗笋合缝,信属鬼工”。当时海外商人、
学者、翻译来中国的络绎不绝,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认为这样雄伟
的宝塔,在世界各地是没有的。
根据S。W。Bushell 著的《中国美术》记载:“圆明园中之塔,其体制仿
南京著名的琉璃塔而造,乃琉璃建筑物之标本。”南京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
之役,“然其覆瓦之式,雕绘之纹,今犹保存于英国博物院中”。
现在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均有大报恩寺琉璃塔的琉璃构件的陈
列。南京市博物馆还陈列着一块清代《江南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图》的黑色石
碑,石刻线条清晰,图形完整,使我们能见到明代琉璃塔的全貌。
根据南京市博物馆陈列说明:“这座雄伟的宝塔是中古时期世界建筑奇
迹之一,太平天国时期毁于大火。为建塔烧制的琉璃瓦及构件一式三份,建
塔时用一份,余两份编号埋人地下备用。1958 年南京市文管会发现这批构件
时,上面多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 
我们到宝塔根地方调查,大报恩寺及琉璃塔早已荡然无存。在拥挤的民
房中间,尚有两个巨大的碑座赑屃(俗称石乌龟),这是仅存的报恩寺遗物。
一个永乐年间的龟趺,龟高2。35 米,残长4。7 米,碑身已无。一个宣德年间
的龟趺,高2。05 米,残长5。8 米,连石碑共高13。32 米。这两个石龟趺,是
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石龟趺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