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下游地区的漆器就已盛行,故漆器也不能作为华中路线的证据。就航海能
力而言,河姆渡及至良渚文化均属独木舟型式,难以远航日本。日本的干栏
式建筑,同河姆渡之间也有数千年的年代距离,表现的只有文化的类似性。
至如日本的环壕聚落、木农具、木屐、坟丘墓等同我国的江南文化。所见均
形似而实异。
林氏通过考古新发现并结合文献典籍广征博引,认为史前之时山东半岛
与长江下游的先民早已有了文化交往。同时,又从朝鲜半岛和日本九州发现
的稻谷,以及凹槽型有段石锛与人工头部变形、拔牙、文身、性嗜酒等习俗
剖析,主张联结中、日的“稻米之路”,应是:长江下游→山东半岛→朝鲜
半岛→日本九州(《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与东传日本》,日本第30 回埋藏文
化财研究集会论文,1991 年8 月于福冈)。
(林华东) 
“松江鲈鱼”的产地在松江吗? 
松江鲈鱼自古以来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与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
兴凯湖白鱼齐名。松江鲈鱼味道特别鲜美,加上历代文人们的着意赞美,因
此驰誉遐迩,妙传海内。
鲸鱼的产区在我国北起渤海、黄海沿岸的河口区,南到福建的厦门湾都
有分布。但一般的鲈鱼皆为二鳃,唯松江鲈鱼为四鳃。四鳃妒鱼大头,巨口, 
体呈纺锤形,长约五六寸,全身裸露无鳞,腹灰白,背呈灰诸色或带黄色, 
有黑纹四五条,肉细白鲜嫩而无腥味,以鱼骨熬羹,淡而有真味。
鲈鱼风味佳美,在古代史籍中记载很多,如魏武帝曹操就是一个鲈鱼爱
好者,他在举办宴会时,就要想到置办“松江鲈鱼”。《隋大业拾遗记》载: 
吴人献松江鲈鱼供隋炀帝品尝,帝赞之曰:“金縢玉脍东南之佳味也。苏东
坡醉饮于青龙江的醉眠亭,以蔬菜鲈鱼下酒,留下了“京洛归来真梦里,秋
风无复忆鲈鱼”的佳句。明代大画家唐伯虎,特地跑到松陵镇上品尝鲈鱼的
美味,赋诗道:“鲈鱼味美村醒贱,放著金盘不觉空”,可见其兴致极高。
历代文人留下赞美鲈鱼的诗文不下数百篇,现略举最为著名的如:晋代的张
翰,字季鹰、吴人,齐王同辟为大司马,东曹掾,翰因见秋凤起,乃思吴中
苑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 
遂命驾归。俄而同败,人皆谓之见机。《世说新语笺疏》曾载张翰之《鲈鱼
歌》曰:“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

仰天悲。”宋代陈尧佐有《秋日泊吴江》诗:“平波渺渺烟苍苍,菰蒲才熟
杨柳黄;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又宋代张先诗:“春后银鱼
霜下鲈,远人曾到合思吴。欲图江色不到笔,静觅鸟声深在芦。落日未昏闻
市散,青天都静见山孤。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合太湖。” 
松江鲈鱼虽然四远驰名,而它的地产,却历来争议纷纭: 
顾名思义,松江鲈鱼应该产在今上海市的松江县。华亭,古名云间,即
今松江县境。三国时代的陆逊是华亭人。(因他所造的宅第“池亭华丽”, 
后因此而作地名)陆逊的孙子陆机是晋代的文学家,后来被人在杀之后,陆
机的朋友葛洪前往吊唁,得食鲈鱼,回去后曾撰文赞道:“松江出好鲈鱼, 
味异他处。”以后,清代乾隆帝下江南时,专程到松江品尝四鳃鲈鱼,觉得
味道特别鲜美,即下令松江知府,年年要向朝廷进贡。故在习惯上一直沿称
鲈鱼是出产于松江县境内的。如近年《解放日报》上载有《云间风物无限美》
一文中说:“作为历史文化之区,总有些脍炙人口的乡土特产与美味佳肴。。 
松江莼菜称‘雉尾莼’,鲈鱼有四鳃,松江‘莼鲈’,食之滑嫩,鲜美无比, 
而被冠以‘莼之首’与‘鱼之首’的美称。” 
另一说,认为松江鲈鱼产地,应在今江苏省吴江县境内,且在古人的诗
文中记载特多,如果一一列举,绰绰有据。而其具体的集散地,即在吴江县
东门外的垂虹桥(此桥尚有残迹)畔,古代曾在桥南建有鲈乡亭。至今,吴
江县犹以“鲈乡”自称,最近在吴江县府所在地松陵镇的市中心,矗立起一
座高大的假山,上面赫然刻着“鲈乡”两字,便是明证。
笔者对此颇感兴趣,曾细加考证,发现四鳃鲈鱼出在松江、吴江两地, 
都是存在疑问的。
经查考:华亭县设置于唐代天宝五年(据《吴地记》),五代时,分嘉
兴、海盐、华亭别为秀州,隶苏州者仅吴县、长洲、昆山、常熟等县。至五
代后梁开平三年,又划出吴县的松陵镇,并割嘉兴的一部分地方,设置了吴
江县(见《吴郡图经续记》、《百城烟水》等书)。而松江县的建置更迟, 
至元代至元十五年,才改华亭为松江府,民国初年,又改松江县。(见《辞
源》)而值得指出的是松江四鳃鲈鱼的名称,早在东汉末年已经出现于历史
记载。。当时并无吴江、松江等行政县名,而太湖干流之一的吴淞江(古称
松江)倒是早已存在的。那末我认为松江鲈鱼,只能是泛指吴淞江流域出产
的鱼。而吴淞江通太湖的水口,就在今吴江县境内,其流域也经过今松江县
境内。这样的说法,两全其美,似乎可以解开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谜底。不
过,问题并未彻底解决,对于四鳃鲈鱼的具体产地,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 
出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谜中之谜: 
《太湖备考·物产门》引《吴郡志》:(吴淞)江与太湖相接,故湖中
亦有。江鱼四鳃,湖鱼止三鳃,味辄不及。又引明卢熊《苏州府志》:出吴
江长桥(即垂虹桥)南者四鳃,味美而肉紧;出长桥北者,因人三江近海, 
止三鳃,味咸而肉慢,与四鳃者不同。按长桥之南,即是太湖,四鳃、三鳃, 
范(指《吴郡志》作者范成大)卢二说截然相反,不知是谁说得对? 
据说,松江县的鲈鱼也有四鳃、两鳃之分。松江县原有桥名秀野,此桥
之南盛产四鳃鲈鱼,该鱼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而桥北只产两鳃鲈鱼,其肉
见老,稍逊风味,当地历来相传如此。
从上面记述来看,真是众说纷纭是非难辨,使人如堕五里雾中。故而笔
者认为四鳃鲈鱼确为我国古代著名特产之一,但时至今日,产量锐减,已经

濒临绝迹,实在很少有人品尝到鲈鱼的美味。至于它的真正产地,也根本无
法再去实地考察,得出正确的结论了。
(孙鹄)

后 记
《千古之谜——中国文化史500 疑案》“续编”即将付梓印刷了。提到
“续编”,不能不说一说“前编”。“前编”于1989 年9 月问世,近年来, 
多次重印,印数从初版的7000 册,增加到4 万多册。同时,又荣获1989— 
1990 年豫版图书二等奖和第五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一等奖。可见,它是
很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我作为该书主编,同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同志一样,感
到十分的荣幸和欣慰。
《千古之谜》“续编”是“前编”的延续和发展。“前编”出版之前, 
我们曾经在上海出版《中国文化之谜》l 至4 辑,当时是以20 来篇文章为一
辑,一辑一辑出版的,没有分类,也没有着意编排,数量够一辑就出一辑。
因此,读者读来不免觉得有点杂乱无章,也难以有序地、全面地反映如浩瀚
大海的中国文化的全貌。我们也很想找个机会补救。前年冬,河南的同志来
沪,建议我在这4 辑的基础上,作些精选、补充,同“前编”一样,分门别
类,循章依矩,使该书除知识性和趣味性外,进一步具有辞书和工具书的功
能,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大的方便。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同志又来沪,同我商谈
出版《千古之谜》“续编”事宜,我考虑再三,同意了他们的意见。
所谓“谜”,是指中国文化史上那些五花八门的“疑团”、“公案”。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世代辛勤耕耘,创造了举世
瞩目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财富。然而,天长日久,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动乱, 
朝代的更迭,以及自然的灾害,都给文化典籍带来很大的破坏和损失。有的
文化典籍被统治阶级蒙上了政治色彩,或按照他们的需要,或出于他们的偏
见,篡改或歪曲,“人为”地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弄不清的“疑案”。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一种穷根究底、弄清历史真相的“癖好”,这是
一种献身的精神,是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他们或爬
山涉水、披荆斩棘,去寻找那些“谜团”、“疑案”的踪迹;或穷年累月, 
埋首古籍,去揭开那些“谜团”、“疑案”的奥秘;前人没有弄清的,后人
承继他们的事业,犹如赛跑中的“接力赛”,非把那些扑朔迷离的东西弄清
楚不可。功夫不负苦心人,许许多多的“谜团”、“疑案”在他们的笔下化
解了。但是,还有许许多多的“谜团”、“疑案”依然是众说纷坛,莫衷一
是;也还有许许多多的“谜团”和“疑案”恐怕是永远也难以破解的。而且, 
旧的“谜案”解开了,新的“谜案”又出现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任何
统治者都要制造一些“秘闻”,永远不让平民百姓知道,所以,解“谜”破
“案”的工作是十分艰苦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思想越来越开通。尤其在当代的社会,无数封闭千年的古墓打开了,遗址发
掘了,诸如河南郑州商代都城、陕西丰镐遗址、兵马俑坑、山东银雀山汉墓、
湖南马王堆汉墓。。其出土的丰富多彩的文物,弥补了史书上的空白,为解
开一些“千古之谜”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然而,中国的幅员之辽阔,历
史之悠久,文化积累之深厚,所遗留下来的“谜团”、“疑案”也实在是太
多了。“前编”和“续编”共收集的1000 余题,只能说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将来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继续编几册”遗补”。
无论是“前编”,还是“续编”,所有的“谜文”,都力求注意熔学术
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而且,每篇“谜文”围绕一个“谜”,突出一
个“疑”字。近代思想家魏源曾说过:“疑乃悟之父。”要研究问题,求得

正确的答案,首先要从“疑”入手。马克思在《自白》中回答“你所喜爱的
座右铭”问题时,写的就是“怀疑一切”。没有这个“怀疑一切”,恐怕就
没有《资本论》!《千古之谜》每篇“谜文”综合诸家之见,叙述各派之说, 
介绍“谜团”、“疑案”的来龙去脉,以及解决的症结和线索。对于专业工
作者来说,启迪他们的思路,推动他们去探索、破译“千古之谜”;对于广
大读者来说,“谜文”新鲜活泼,妙趣横生,开拓了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
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也许他们中间有些谜友读了这两部书,由“疑” 
而突发奇想,毅然投入到解“谜”破“案”的行列中,取得人们意料不到的
奇迹。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工作。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谜友
为之而作出奉献。我很愿意同他们交朋友,欢迎他们把解“谜”破“案”的
工作计划、成果告诉我。
我从事搜集、编辑“谜文”和“谜书”的工作已有七八年时间。著名学
者周谷城、王元化、罗竹风、唐振常,本报总编辑张启承和已故的陈旭麓教
授,以及香港著名作家金庸教授等曾对“谜书”作出很高的评价,全国各地
文化学术界的许多同行,河南出版界的同志,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和关心。对
此,我代表林耀琛、许立言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还要感谢为这部“续编”作序的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上海
人民出版社编审、著名的学者胡道静教授。道静先生是我的长辈,我的良师
益友。他年逾八旬,体弱多病,不久前从医院“逃”回家中,藏身于他的“海
隅文库”。刚扶病赴京参加全国古籍整理小组工作会议回沪。当我向他提出
为《千古之谜》“续编”撰写序言时,他欣然许诺,并如期交稿,这使我非
常感动。
最后,我们向为《千古之谜》“续编”插图的上海青年画家潘之和所有
关心、支持“谜书”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但愿我们的友谊长存,事业兴旺! 
文汇报《学林》专刊主编施宣圆
1992 年7 月于上海“圆明园”书斋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