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三国谋将周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4三国谋将周瑜-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冷静一想,就知道是袁雅干的:我的书房和卧室,只有她随便出入,这个讨厌的臭丫头,幼稚的可笑,愚蠢的要死,却把所有的聪明都用到这上面了。 
  袁雅对自己的偷窍供认不讳:“你要敢离开我,我就把你的书稿都烧了。” 
  这可把周瑜吓个半死:她一怒之下,杀人都敢,何况烧书。 
  袁雅拉住他的手,一副柔情万种的娇态:“周郎,你才是我最爱的人。现在我才知道,我以前的那几个男友和你相比,都是臭狗屎。我嫁给你后,一定做个温柔贤慧的好妻子,不刁蛮,不耍横。” 
  从这天起,周瑜开始“纠缠”袁雅了。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周瑜从袁府出来,正自烦躁,却碰见了张勋。 
  “公谨,到我的府上喝几杯。” 
  周瑜从不浪费时间喝酒,何况被袁雅纠缠得心乱如麻,但这一次,他被张勋硬拉上了马车。刚进张府,周瑜就惊呆了,使劲揉了揉眼睛,还不敢相信。 
  ———女扮男装的小乔就在眼前。 
  两年多未见,小乔出落得更有风韵,楚楚动人,一双星眸,湿湿的亮亮的,含着无限的深情爱义。 
  周瑜轻轻地叫着:“小乔,真的是你吗?” 
  小乔叫了一声“周郎”,扑到他怀里,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她在家里日夜思念周瑜,担心他功业不成,真的不回来娶她了。她听说周瑜和孙策在一起,打了不少胜仗,就忍不住留了一封信,乔装离家,去找他们。由于孙策的大军威震江东,行踪是公开的,小乔很容易就找到了。而那时,周瑜刚离开一个多月。小乔在兵营休息数日,就想来寿春,但孙策觉得她来寿春,是周瑜的一大负累,就不答应。小乔先是大闹,后来就绝食。孙策无奈之下,只好派亲信孙中等人把她护送到寿春。 
  小乔一进城就听说了周瑜和袁雅的绯闻,伤心欲绝,想自杀。孙中只好先把她安顿到张勋家中。他们是从张勋口中得知真相的。张勋看出孙策和周瑜前途无量,有意深交,就努力成全周瑜和小乔的好事。 
  周瑜搂住小乔的刹那间,天地间的一切都已不再存在了,一切都可以不再拥有了。 
  小乔的泪水浸透了周瑜的前襟:“周郎,我想死你了,想死你了。” 
  “兵荒马乱的,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多危险。” 
  “再危险,总比想你的滋味好。就是死了,也比想你的滋味好。” 
  周瑜心中除了小乔,还有大业,而她的心中却只有周瑜。 
  周瑜的思绪一回到现实中,就意识到,绝不能让袁雅知道小乔来了,否则,她百分之百会杀了小乔。当小乔知道了周瑜的处境,十分惶恐。她怕袁雅来杀她,更怕她霸占了周瑜。 
  “小乔,只要能把我的那箱书稿弄回来,我就不怕她了。袁术是不会因为这件事害我的。” 
  这一晚,周瑜当然就留在张勋府中陪小乔。 
  二人相拥在一起,这才觉得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就过了丑时。 
  “小乔,天快亮了,我们睡一会儿吧。” 
  “周郎,我看你的眼睛雪亮,我看你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怎么睡啊?” 
  “那就闭上眼睛睡。” 
  周瑜闭上了眼睛,小乔却爬在了他身边,轻声说:“周郎……” 
  “有话就说吧。” 
  他睁开眼睛,发现小乔的脸红红的,无比的娇羞。从她的眼神中,他感觉到人生的一种大事就要发生了。 
  二人都出生于官宦世家,尤其是周瑜,自幼明圣人之理,心高志远,从不近女色,在男女之事上更是光光明磊落。在家时,二人爱恋得死去活来,也遵守男女之礼,如今身在他乡,经历了生死之恋和漫长的离别,都觉得再也不必被世俗礼仪所约束了。 
  小乔闭上眼睛,缓缓解开了衣带,慢慢坦露出雪白无瑕的胴体…… 
  一连三天,周瑜都没去袁府。袁雅不知发生了何事,又四处找周瑜了。 
  周瑜怕他发现小乔,只好舍小乔而陪她,恨不得从后面把她掐死,再偷偷地埋起来:这个庸俗、讨厌、凶恶、刁蛮、淫荡的女人,有机会我非好好羞辱她一顿,然后再把她嫁给一个丑陋残暴的屠夫…… 
  这是周瑜第一次如此痛恨女人。 
  半个月后,他强忍住分离的揪心之痛,和小乔洒泪而别。他没让小乔回舒县,而是到孙策处。只要他一拿回那箱书稿,即刻去和她团聚。周瑜再三保证,一个月之内,他就能用计取回那箱书。 
  小乔走后,周瑜就一心想着如何取回那箱书稿。他曾经装作动了心,用酒灌醉袁雅,把她的卧室翻了个遍,却一无所获。最后,周瑜只好去求袁术,在他面前添油加醋地诉苦,且说他只是想取回书稿,并无拒绝袁雅之意。袁术倒通情达理,软硬兼施,总算逼袁雅把那箱书稿还给了周瑜。 
  就在周瑜想逃离袁术时,袁术忽然决定,攻打徐州的刘备,请周瑜随行。周瑜对刘备很有兴趣,就决定再逗留一段日子。随军出征,袁雅不可能再纠缠他了。 
  已经36岁的刘备,参加过平定黄巾之乱,讨伐过董卓,但都默默无闻。周瑜向许多人打听,只听说刘备任平原相期间,境内曾发生饥荒,许多人结伙行盗,刘备一边加强防务治安,一边施舍财物,礼贤下士,与他们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极得人心。 
  周瑜觉得,只凭这一件事,就不可小觑刘备。 
  他本该在中军陪袁术,但他执意要跟随先锋部队。行在最前面,身后是千马万军,内心充满了豪气,周瑜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忽然,前面出现一队骑兵,旋风般而来,喊杀声震天,为首一员大将就是诛杀董卓的吕布。他被曹操打败后,就投靠了刘备,特在此伏击袁术。吕布有万夫不挡之勇,两军刚一接触,两个先锋官就一死一伤。周瑜的身份是随军客卿,无力指挥袁兵,只好跟着往后退。吕布的兵马并不多,掩杀一阵就收兵了。 
  吕布真是一员猛将,在阵前只有伯符和他能比个高下。洛阳战区的勇将和智臣之多,远非江东可比。江东若是多几个吕布和荀彧,伯符想立足江东就难了。 
  这天晚上,袁术召集部属,商量战事。有人主张一开战,不和吕布单打独斗,全军冲杀。吕布兵少,必败无疑。有人觉得军粮充足,主张围困,和吕布长期对峙,不战而胜。 
  周瑜最后才说:“群战虽然能胜,但伤亡极大,围困虽好,却太费时间,我有一计,只要伯父动一动手,徐州就唾手可行。”说到这里,他就闭口不说了,直到袁术屏退了部属,他才接着说:“与敌对垒,研究敌将的性格和人品十分重要。吕布先杀丁原,后诛董卓,为何就不能去杀刘备呢。” 
  袁术一听,恍然大悟。 
  周瑜又说:“吕布诛杀董卓,自以为功高无量;他勇猛无敌,必有骄气;他也打过许多胜仗,其军功和威名远在刘备之上,取而代之的心一定很强烈。暂且的屈从,无非是没有钱粮和辎重之故。只要伯父写一封信给吕布,援其军粮,他一定会先和刘备争夺徐州。” 
  袁术依计行事。 
  吕布接到信大喜,率军向东攻打徐州的门户下邳城,守将张飞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刘备派关羽去救下邳,自己就率大军一万多人,迎战袁术。 
  周瑜得知后拍手大笑,对袁术说:“刘备精通政治韬略,善于笼络人心,有高祖刘邦之风,但他不懂用兵,又无张良和韩信这样的人才辅佐他,他一时很难有所作为。这次他犯了兵家大忌,他的兵马本就不多,还分兵两路,只能被各个击破。战争胜负取决于有生力量的消长,而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吕布能征善战,但太急功近利,反复无常,人心不归,即使一时拥有甲兵十万,最终也成不了大事。” 
  袁术听了,容颜大悦:“公谨,你有击败刘备之策吗?” 
  “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刘备两面受敌,危机四伏,必然急于击败我军,好回救下邳。就利用他这个心理,先败两仗,然后再设个埋伏就行了。” 
  刘备担心下邳的安危,急于和袁术决战,胜了两仗之后,就全军杀出,想一举击溃袁术,穷追不舍,结果中了埋伏,杀出重围时,只剩下数百人。几乎在同一天,关羽也被吕布打败,和刘备收拾残兵,退守海西。 
  其时,全军将士饥饿不堪,东海人糜竺甘愿拿出家中财产,资助刘备。刘备很快又招集了5000余人,在海西重整旗鼓,并且击退了入侵徐州和扬州的军阀杨奉。 
  周瑜闻知这个消息时,已经回到了寿春城,赞叹不已:“刘备真的可能会成大业。他象他的老祖宗刘邦,是个打不死的人,到哪里都能聚众起事,败得多惨都能不折不挠,令人又敬又畏。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袁术将来一定比不上他。” 
  袁术没攻下徐州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不遵守诺言,中断了对吕布的粮草供应,吕布就又一次反复,再和刘备联合,共抗袁术。二是听了周瑜的话。周瑜觉得,徐州在刘备和吕布之手,远胜过曹操。袁术付出惨重的伤亡后攻下徐州,就要直接和曹操对峙。 
  袁术回到寿春不久,就发生一件大事:曹操将汉献帝迁到了许昌,并将许昌改为许都。 
  今年年初,汉献帝还都洛阳时,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了,百官劈开荆棘,靠在墙壁间居住。各州郡不肯进贡。官员们又饿又乏,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出去采野菜,有人饿死于残墙断壁之间,有人被士兵杀死。在此情况下,曹操趁虚而入。 
  许多人觉得此事无关紧要,周瑜却觉得这是天大的事。于是,他决定暂回江东,留下来观察曹操的动向。反正小乔在孙策那里,他很放心。 
  周瑜找到袁术:“曹操是我们的第一劲敌。如今他迎接了献帝,是顺从民心,合乎时势,势力必会更加强大,伯父可要早做打算啊!” 
  “汉室已经是一副臭皮囊了,曹操抢去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袁术搂住周瑜,低声说:“苍天示意,新的真命天子已经有了。” 
  “是谁!”周瑜很奇怪地问。 
  袁术得意而又神秘地笑了:“代汉者当途高。这是民间流行的预言。这句话中的‘途’与我的名字‘术’和表字‘公路’相应。我家的祖先出于春秋时代的陈国,是舜的后裔。舜是土德,黄色,汉是火德,赤色。以黄代赤,这是五行运转的顺序。” 
  周瑜没想到袁术竟会迷信于民间的图谶,妄自尊大到如何荒唐的程度。 
  袁术接着说:“传国玉玺也被我得到了,这一切都是天意。” 
  周瑜本想劝袁术,自知不会奏效,又咽了回去。他对袁术已经无话可说了,只想多收集一些关于曹操、刘备、袁绍等诸豪强的情报,摸清他们的思维规律,想知道谁会是洛阳战区的胜利者。 
  周瑜离开寿春,到了九江,名为摆脱袁雅的纠缠,其实是为了曹操。出了九江,就是曹操的地盘了。他启用了江东的情报网,开始收集关于曹操的消息,一一记录在册。他觉得袁术必败,刘备大器未成,吕布、张绣、马腾等人都不值一提,洛阳战区只能是袁绍和曹操二者之一。袁绍远在冀州以北,数百里之外,曹操则就在邻前。周瑜从袁术口中,已经了解到许多袁绍的所作所为,对曹操则很陌生。 
  袁术本来想任命孙策为九江太守,以抗强曹,但他不放心,就任命了一个叫陈纪的丹杨人。 
  陈纪怕孙策有一天会取代他,曾经向袁术进谗言,欲置孙策于死地。孙策气得差点杀了他。周瑜到了九江,处境可想而知。他一咬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索性跨过九江,孤身前往许昌。六年前,他周游天下时,曾经到过许昌,且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周瑜到了许昌后,却意外地遇到了蒋干。 
  蒋干从淮江书院毕业后,遭遇皆不出周瑜所料,或任某县的小吏,或到某豪强家教书,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了。头两年,他被压仰得几乎想投河自杀。在许昌,蒋干住在许都太守满宠的家中,一边教满宠的两个儿子读书,一边苦练口才和纵横之术,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苏秦和张仪。 
  那天,周瑜到满宠家门口转了转,想见一见曹操这个心腹部属的尊容,却看见蒋干走出来。 
  同学他乡偶遇,不胜惊喜。周瑜装出一副落魄模样,蒋干信以为真,还安慰他“不要着急,满大人答应我说,等到他的两个儿子读完四书五经,就把我推荐给曹操当一名书簿。我到了曹操身边,就推荐你。” 
  周瑜听着,一阵心酸:昔日在淮江书院,学子们自以为高高在上,以教化众生为已任,毕业后却要做官宦之家的家奴,表现好了方能给豪强起草书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