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的古典风情如梦蝶恋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词牌名的古典风情如梦蝶恋花-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乱世求个安身立命罢了。那时代流行怪异的审美标准,男子的长相比女子更重要,不光要剃须,还要敷粉加薰香,更有甚者,穿女人衣服,学女性的轻盈步态,整个社会弥散着对阴柔的崇尚。这个江淹相貌也应该不错,光凭文采也不能在那个时代长盛不衰啊,不是还叫他江郎吗?可见年轻时也是一个美姿容的帅哥。
  想到现在韩风突进,电影电视上雌雄难辨的潮流,历史真是有趣。
  古人形容女子形貌,一般着眼眉目,好像唇并不很受重视,唇只要小,重在吐气如兰,樱唇轻启,全在一个动态。如若画在画上,只看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可明白,那唇色当真只是一点,上下各画一个小半圆,合在一起可不是一颗樱桃。画这样的妆,好像必要把脸涂得雪白,眉点得漆黑,以显得那唇的红——怎么好像日本艺伎的装扮?也许他们本来就是跟我们学的——所以才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的时尚彩妆,这个江淹倒还与时俱进呢。古人很早就知道用牛髓或牛油来润唇,北朝的《齐民要术》里就有关于口脂制作的详细方法,那时候的口红是像胭脂一样,需要用指尖挑起一点,往嘴唇上“点注”,所以真正是点绛唇。这种风尚到了唐肯定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并成一时之流行,丰美仕女们穿短襦长裙,肩披丝帛,短而粗的眉,凤眼樱唇,额饰花钿。一个个像画在墙上的蝴蝶,风吹过,好像随时还可起舞,以丰满的体态演飘逸的舞姿,也不觉得矛盾。
  《点绛唇》这样的曲调用来歌咏女子情态,轻灵婉转。虽是小令,上下片换头,节拍也不一样,想来当初唱起一定是莺燕清婉,精巧喜人的。后来曲调虽失,但从秦观和李清照的词中仍能体会出其中幽美灵动的感觉。只是已跟美人彩妆没有关系了。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少游贬居郴州,对桃源的向往体现在许多诗文里,这一曲烟水迷茫,风起花落,尘缘渐忘似有禅意了。
  最喜欢的《点绛唇》当然还是要数易安的这首: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好处自是不必多说,这样的天真娇憨情态比那些个男人们的揣度想像何只动人百倍。虽然词讲究个“要渺宜修”,但纯以男人口吻描摹女子情状,总好像不妥,写得太好太真,反让人生出不舒服的感觉,要么轻佻要么有点变态。所以读易安没有丝毫障碍。只是回想易安人生,快乐的日子也如花谢叶落,梅熟子散,让人心痛。易安年轻时候的词句里这样的欢欣喜悦还有许多,她在一首《浣溪沙》里说:“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那似嗔非嗔,似喜非喜的娇羞,欲说还休的目光,是那个写下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女子吗?她的人生辞章亦如后主亡国前后般判若两人,男人的江山女人的庭院,那过去了的好日子成了永不再来的回忆。
  眼睛相对于唇来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要高出许多,历来秋水秋波,眉眼盈盈就是诗人词人们心目中最动人的画面。这肯定可以从“风”“骚”中找到源头。欢悦时是美目盼兮,忧愁时是“目眇眇兮愁予”。《眼儿媚》的词牌来自南宋的《古今词话》一书中的记载,据说跟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的一首抒发相思之情的词有关。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初遇翰林学士庞公之女庞荻即一见钟情。宋时风气开放,赏春乐游之事平常,时近清明,花嫣柳艳,乍暖还寒。汴梁城外青山碧水,陌上游春扫墓之人不绝。正是江淹美人诗中描写的情景。两个俊男美女机遇巧合在婚前就得相见,一见钟情,又门当户对,自是一段好姻缘。虽然庞公与王安石政见不一致,但两家还是结了亲。可惜王雱人虽长得帅,但身体很弱。以至夫妻分居,后来庞荻奉王安石之命改嫁,嫁的是神宗的弟弟,也是王雱的好友昌王赵颢。据说庞荻再婚之时,王雱病危,弥留中写下这首词,不久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赵颢善待庞荻,临终前对三个孩子说要替他继续照顾他们的妈妈。王雱为什么会把自己的这首词命名为《眼儿媚》呢?是因为庞荻有一双秋水一样的眼睛吗?野史中说王雱有隐疾,庞荻并不想离开他,可他为了她的终身幸福强她别嫁,那样一朵娇嫩的海棠花,他不忍她兀自萎谢。
  初读到这段故事,很是感慨。庞荻在王雱生前就别嫁而非被休,在那个时代几近惊世骇俗的行为,王安石父子对庞荻的一番用心与深情实在有超越时代的人文精神。而昌王赵颢的始终如一也足以动人。庞荻何幸。有这种人物,纵使变法失败,北宋也是幸运的。
  后来贺铸有一首《眼儿媚》被认为是这一阕词的正声: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这样的眼已经和愁眉连在了一处,易安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原来是这里出处。
  秦观有一首《眼儿媚》据说是和妻子新婚久别,眷恋相思之作: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归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在古人心目中,多情妩媚的眼神必然也是含愁犹豫的眼神,词中的眼光没有热烈大胆、直视对方的,总是与凭栏凝眸联系在一起,欢愉的眼神最多只在回眸的瞬间,最著名的眼波要算《西厢记》里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了”。这还得感谢王实甫,他把元稹一篇本来格调不高的艳遇故事,最终改写成了一曲爱情绝唱。张生初见莺莺就被她的眼光完全震慑住了:“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清朝一个叫尤侗的人,也被那数百年前的眼光镇住了,忍不住要代张生立言:“喂见盈盈者波也,脉脉者秋波也,乍离乍合波之一转也,此一转也,以为无情耶?转之不能忘情可知也;以为有情耶?转之不为情滞又可知也。……”这篇絮絮叨叨的八股文将莺莺的眼神和张生的心情反复描画,以知音自诩。传入皇宫,顺治皇帝誉尤侗为“真才子”,康熙帝评他为“老名士”,很是为当世人所艳羡,这数百年后的盛名却缘自莺莺那难描难画的眼波,也算一个痴人。
  《眼儿媚》中徽宗赵佶有一首堪比李煜: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开封城里的绝世繁华只剩萧索残垣。因为北宋亡了,所以他是一个失败的皇帝,历史没有给他其他的选择,责任不可以推卸。但谁又知道一个好皇帝和一个好画家、一个好词人哪一个对后世来得更有意义。家国都是要消亡的,那盈盈秋水,淡淡春山,那娇嫩朱唇,如花红颜,如同卷轴里最动人的画面,在千年后某双寂寞的手里轻轻被展开,还是那样顾盼生辉,还是那样妩媚动人。就像莺莺那含情带愁的眼神,数百年后还能引得人神魂颠倒,追念不已。


  摸鱼儿与双双燕

  宋室南渡之后,女真族统治中原,金朝与南宋对峙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的词坛,南方有辛弃疾、姜夔,北方有元好问。元好问出生的时候已经南北对峙,他身上有鲜卑人的血统,故国家园对他来说是北方金人治下的山河,同样是战乱的末世,他的黍离之悲不是南宋的灭亡,而是蒙古人灭了他的金国。跳出汉文化的惟我独尊,其实在金世宗和章宗统治年间,北方政治安定,文风蔚起。只是后人大多数时候不会把目光过多地停驻在北方,就像南北朝时候的北方,和后来的金受冷落一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我们的汉唐和宋有那么绚烂过目的光彩,北方文化圈中任是奇绝卓越的人才也难以超拔出头。
  就如同我对元好问,纵然知道他好,可也不如说到欧晏、苏辛那些有种自己人的感觉。其实还是读书太少,心胸狭窄。七八百年过去了,燕赵江南几分几合,词章中词人的心幽微深曲一脉相传,更何况如今世事变迁,我们还须借助海峡那边的文化人帮助普及诗曲歌赋。现在三四十岁的人,有几个人敢说他第一次知道“在水一方,蒹葭苍苍”不是从琼瑶的小说里,知道“问世间,情为何物”不是从金庸的武侠中?我还记得第一次在元好问《摸鱼儿》词中读到这句时,心里的惭愧,仿佛借了人家的东西用了很久,不但据为己有而且浑然不觉,更不曾想过要向那人微微致意。
  章宗泰和五年,元好问十六岁,随继父到太原赶考。在汾河边遇到了一位猎人。猎人告诉了元好问一件奇异的故事。几天前,猎人捕获了两只大雁,雄雁脱网而出,雌雁则被缚网中。猎人将雌雁擒回家,雄雁凝望着网中的雌雁,一路跟随,在空中悲鸣盘旋不去。而雌雁亦在网中呜咽,不吃不喝。后来猎人杀死了雌雁,看到爱侣已亡,那雄雁竟一头从空中栽下,以头撞地,殉情而亡。
  年轻的元好问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没有埋怨猎人的无情。他从猎人手中买下了这对大雁,将这对忠烈的爱侣埋葬在了汾河边,并用石头垒起了墓,为他们的爱情写下了一首《雁丘词》,用的是《摸鱼儿》的词牌: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曾经天南地北共度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说雁还是说人?当年汉武帝渡汾河,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平林漠漠,荒烟如织。雁死不能复生,草木黄落的时候,大雁再不复南归,纵使有山鬼招魂亦无济于事。我读诗词素来不喜逐字逐句解读,但如若不清楚他词中隐喻的典故,怎能明白元裕之沉郁的感痛?常理度之,十六岁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这首词虽然是他后来改定了,但才气初显也已惊动世人。
  元好问二十七岁的时候,蒙古兵攻陷了金大都,金朝被迫迁都开封。元好问为避战火,退居到河南福昌,在那里他听他的朋友李用章说到了另一个故事,这故事和殉情的大雁一样让人动容。北方虽然在金朝制下已久,但礼教风俗依然是中原规矩,大名那地方有一对相爱的男女,不知什么原因两人不被家庭认可。也许未得媒妁之言私订终身本身就犯了天条,那时毕竟是理学盛行的时代,人们早已经没有了先秦时候自由相爱的机会,连唐时的宽容气氛也已消失殆尽。突然有一天,他们失踪了。人们都以为他们肯定是私奔了,父母亲戚竟皆蒙羞。可几天后,采莲人在荷塘中发现了他们,他们拥抱在一起,永远地,沉在那里。到了仲夏,那荷塘中开满荷花,居然没有一株不是并蒂开放,而原先洁白的荷花这一年有了殷殷的红色。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我不知道元好问有没有去这个故事发生的荷塘看过,有没有真的看过那些忧伤的并蒂莲,亦或者像他说的,那年的秋天,他携酒来到荷塘边,看满池荷花落尽,红衣零乱,有雨声打在荷叶上,满池泪水,声声叹息。二十七岁的他比十六岁的时候更深婉沉痛。
  元好问生活在金末元初的动乱中。词中大部分是纪实感愤之作,爱情之作其实在他三百多首词中只占了很小的比例,但只要有这么两首《摸鱼儿》就够了。长长的宋词的河流中,我们看过了太多的轻怜蜜爱,听过了太多的相思情愁,情不真意不切不是好词,可在元好问之前没有人说过生死相许,在他之后人们知道至情至爱必得生死相许。宋词中的爱情必得等到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