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英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空英豪-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有的省市我们虽然也去选了,但一个都没有选来,比如西藏。你们都是青年一代的精华,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来到这里很不容易,希望你们要珍惜。毛主席还教导我们说,从老百姓到军人有一段距离,但不是万里长城,从现在开始,你们就要努力学习,学政治、学军事,尽快缩短老百姓到军人的距离,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台下鸦雀无声,和刚入场拉歌时的欢腾气氛形成明显的反差。张志宏和大家一样在边听边思考,从学生到军人,再到飞行员,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祝政委按照领导做报告的模式,一、国际,二、国内,三、当前,首先分析了国际形势。国际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在到处发动战争,中东地区战事不断,东南亚各国摩擦天天有,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的战争还在打,我们要作好打仗的准备。讲到国内形势也是一片大好,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在深入开展,广大革命群众的热情非常高。最后讲到当前的任务,祝政委提高了嗓音,显然这是重点:

“当前的任务就是培养军人的气质,什么是军人的气质,就是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们看你们坐的姿势,东倒西歪的,就不象一个军人,当然你们刚来,还不懂,不能过分要求,以后就不行了。”

台下一阵骚动,长时间的静坐,没有经过训练的年轻人已经有点累了,一个个东倒西歪。政委的提醒,使他们对照台上领导,都各自调整自己的坐姿,有的坐正了身子,有的挺了挺胸,有的抬起了头。现场的队伍立刻整齐了很多,精神了很多。

“这还差不多,军人的姿态就是要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要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抬头挺胸。这些要通过队列训练、日常养成来达到。所以我们要安排三个月的队列训练,集中训练军人姿态。还要学政治,我前面已讲到,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已经深入发展,我们要紧跟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部署,投入到这场大革命中去。但是,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野战军部队和你们新学员不搞‘四大’,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要保持野战部队的稳定,要应付突发事件。你们主要是学习,学习党中央的文件,跟上‘文化大革命’的步伐。其他大队的老学员可能要参加‘四大’,你们不要受干扰。还要锻炼好身体,不要让身体垮了,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身体垮了,都是国家的损失,你们要多保重。”

张志宏坐在台下,听着政委的报告,思考着政委话中的含义,急于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学飞行,什么时候能够上飞机。我们是选来的飞行学员啊,学飞行是我们来的目的,其他的好像与我们关系不大。飞机到底是什么样的,上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学飞行难不难呢,一连串的问题在脑海里闪过,希望能得到答案。在这样的场合,是不能交头接耳,是不能议论的,因为现在是军人了,大家都在静静地听,在这样严肃的场合,谁也不会做出不合时宜的举动。他看了看陈大壮,这个好讲好动的小伙子也静静地坐在那里,不时扭动扭动身体,看起来他已经坐得很难受了。可是政委讲了很多,却一字未提飞行。三个月的队列训练结束后会有结果吧。

第十七章:军人生活(五)

 八月底的天气,骄阳似火,天上没有一缕的云,地上没有一丝的风,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也在迅速地升起。大操场上站满了一队队的军人,一色的蓝军裤,一色八的绿上衣,似蓝色的海洋,似绿色的树林。队前的指挥官在发出各种口令,口令声洪亮有力,此起彼伏,队列里的士兵在作着各种动作,这是新入伍的学员在进行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是军人的必修课,通过队列训练,培养军人服从命令,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优良作风。六大队三中队三班,班长吴奇带领全班进行班教练。

“科目,班教练。内容,立正、稍息,四面转法。”吴奇以军人洪亮的声音下达了训练内容。

“下面我讲一下立正的动作要领,你们不要以为立正就是站着,军人的站要有站像,要站如松。从下到上的要求你们要听好了,听到立正的口令后,两脚自然分开,脚后跟靠齐,脚尖自然分开成60度角,腿要直,两手并拢自然下垂靠在腿的两侧,中指贴于裤逢,收腹挺胸,头要正,颈要直,下颚微收,两眼平视前方。记住了吗?”

“记住了。”队列里发出了整齐的回答。

“下面开始。听口令,立正!”

队列里传来不太整齐的靠腿的声音,大家挺了挺胸脯。

“不太整齐。听到口令后,要迅速收回右脚。再来一遍,立正!”

立正,稍息,稍息,立正,反反复复,几遍下来,动作逐渐统一起来,大家身上的汗水也流了下来。接下来,班长从排头到排尾一个一个的纠正每个人的动作:

“第一名,挺胸。”吴奇挺了挺胸脯。

“第六名,两腿并拢。”王明海的两腿动了动。

“倒数第二名,不要乱动。”陈大壮脸上的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淌,像小虫子在爬,身上痒痒的,扭动着身体,没有逃过班长的眼睛。

“队列中不要乱动,这是军人的纪律。我们要学习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时候,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着剧痛,仍然一动不动。这就是军人,这就是军人的纪律。大家要向老前辈学习,好好养成军人的素质。”班长引经据典教育他的士兵。班长吴奇是黑龙江人,1964年入伍,参加过大比武训练,已经养成了一个军人良好的素质,他曾经获得大比武立正标兵,能用立正姿势一动不动地站立两个多小时。所以他对部下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

一个多小时后,大队值班员发出了休息10分钟的口令,几百名新学员涌向了操场边的树下。一个多小时枯燥的立正稍息,大家的确站累了,需要放松放松,凉快凉快。年轻人就是脱离不开好动的天性,约束了一个多小时,一放松下来,又互相打闹起来。

“陈大壮,这回舒服了吗?胖有什么好处,立正不好好站着,乱动。下面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林超摸了摸陈大壮的头。虽然只认识才几天,但大家都已经很熟了,相互开起了玩笑。

“去你的吧,你还不是一样,立正腿老站不直,班长纠正了你多少次,就是不改。”陈大壮踢了踢他的腿,算是回击。

“张志宏,你怎么样?”王明海问道。

“还行吧。我在家时,放寒暑假都帮助父亲干农活,往山上背土粪,从山上往回背粮食。几十斤的东西,几十里的路,虽然很累,但人是随便的,不像现在,一个姿势,一动都不能动,还是很不习惯的。我想时间长了就会好起来的。”

“你怎么样,你们这些城市兵恐怕吃不消吧?”

“是的,站长了我的腿都站不直了,老打弯,老挨班长说。”

大家在相互交流着体会,很快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到了,队伍又开始了操练。下面的操练更艰难,天气越来越热,体力消耗越来越大,汗水已经湿透了衣服,大家的情绪也有些低落。班长适时地作了简短的动员,采取了一些灵活的训练方法。他将全班分成两队,一队做动作,一队观摩,也是互相取长补短,也是变相休息。过一段时间交换,另一队做动作,先前做动作的观摩。大家的训练热情又高了起来。

一天的队列训练下来,一个个累的腰酸背痛,长时间的站立,走路腿都打不过弯来。班长说队列训练第一天是最累的,以后习惯了就好了,大家要坚持下去,咬咬牙,挺过来就好了。晚饭后大家回到宿舍,又开始了打背包的练习。自己单个练习觉得熟练了,就集体在一起比赛,看谁的速度快,打得快的给打的慢的介绍经验,相互学西,共同提高。慢慢地大家打背包的速度提高了,最快的张志宏已达到一分多钟,他付出了比大家更多的时间,中午休息时,他也没有忘记练习打几遍背包,多一份辛苦,换来多一份收获。最慢的陈大壮也到了两分多钟。

“我们来一个实战的怎么样?”张志宏提出了新的要求。

“好!”大家附和着。

“班长,你来当裁判。”

“行。大家都把衣服脱了躺在被子里,我喊开始,大家再开始。”

大家脱了衣服,躺在被子里,做好了准备,等待班长下令。空气顿时紧张了起来。

“开始!”班长看了一下表,下达了口令。

随着班长的口令,大家立即鲤鱼打挺,坐了起来,上铺的学员有的把床上的东西扔在地板上,人再跳下来,有的抱着被褥跳下来,开始忙碌起来。等大家打好了背包穿好了衣服,背好背包,在班长喊“停”时,最快的也有七八分钟,显然离实战要求还差的很远。这时班长根据刚才大家的动作做了讲评,指出了慢的原因:

“你们刚才的动作我看了,慢的原因是东西摆放没有规律,操作时乱,特别是上铺的一些同志把东西扔得满地都是,下床后再找,抱在一起下来的就好一些,这还是在开着灯的环境下,能找到,如果是黑夜,什么也看不见,你不是抓瞎了。大家还要继续总结,继续探索。好了,洗一洗准备睡觉吧。”

张志宏躺在床上,思考着一天的训练,看来军人的生活是单调的,也是很辛苦的,但只要努力,不怕苦,也并不是做不到的。今后要加倍努力,要多练习,一定会走在前面。就拿打背包来说吧,自己比他们多练了几次,速度就比他们快了,另外还不能傻练,要找规律,这样进步才会快。走在前面,是家乡父老对自己的期望,也是张志宏今后奋斗的目标,他将时刻为此而努力。一天的疲劳袭上身来,他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第十八章:军人生活(六)

 按照《队列条例》的要求的内容,新学员的队列训练每天都增加新的内容,半个多月后,立正、稍息、四面转法、齐步走、正步走、行进中的四面转法都练了无数遍、无数天,基本达到了《队列条例》要求,新学员的军人姿态已经像回事了,但还要继续训练,要把这些基本功刻在脑子里,一举一动都要不自觉地体现出来,这才叫达到了要求。接下来还要进行一些综合的训练,班的分列式,连的分列式,方队的训练。还要进行指挥员的互换训练,就是人人都去当班长,都去练习如何去指挥队伍。学的内容很多,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听起来时间很长,但算一算时间还是很短的。这时,班长吴奇告诉了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今年国庆节,可能要去天安门广场参加检阅,就要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了。本来我们这些新兵是不够资格的,但是现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向深入发展,有的地方的群众组织之间出现了武力冲突,有的地方还死了人。中央军委已下达了命令,军队要介入文化大革命。正规的野战军都去支左了,阅兵的任务就交给了部队院校。班长非常严肃地说:

“同志们,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海、陆、空的院校各代表自己的兵种参加,我们是代表空军的。我们的表现,不仅代表我们自己,代表我们学校,也代表我们空军,甚至代表解放军,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好这次任务。现在离国庆节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时间很紧,我们要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练好每一个动作。每个人要把自己的单兵动作练好,如果你的单兵动作不好,到时候不让你参加,你别后悔。”

“嗷——”操场上传来一片欢呼声。别的班的同志也都听到了各自班长的传达,惊喜、兴奋流露在每个学员的脸上。就要见大毛主席了,这个喜讯不亚于祖国的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能见到毛主席,这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欢呼着,跳跃着,小伙子们不知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喜悦的心情。队前的指挥员以失去了对队伍的控制,只好任由他们表达。张志宏想起他们在火车上看到大串联的“红卫兵”到北京见毛主席,还在遗憾自己被选中飞行员,不能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现在自己也终于有机会到北京去见毛主席了,真是幸运啊。一个来自山沟里没有见过世面的穷学生,能选上飞行员,还能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真是连做梦都不敢想啊!

欢腾过后,就是面对现实,能不能去成,决定权在自己,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只要刻苦地练,按领导的要求做,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火热的练兵热潮又回到了操场上,训练有了方向,这时单调的队列训练再不觉得枯燥了,就连平时不太在乎的陈大壮也在认真地练习。八五八书房课间休息时间大家也不放过,不是琢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