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散文随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路遥散文随笔-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表现自己——奋斗又奋斗,碰壁又碰壁,挣扎又挣扎,最后,觉醒又觉醒,终于,在人生观
的高度上领略人生的真谛。但是,你没有写完,没有写到觉醒,尽管作品已露出真情和深
意,完全可以独立成篇,然而,毕竟没有写完。

    你给读者出了难题。

    读者解题的过程,就是艺术欣赏的过程。高明的作家,总是留有余地,激发读者投身其
中,死死地拽住他们,以其无比丰富的聪明才智,和作家一起共同创造自己的典型形象。

    爱情的描写异常动人。你发现了一个多么可爱的女子啊!

    我指的是巧珍。她虽土而不俗,不知书却达理,自插而不自贱。他爱高加林,如痴般地
爱着,但绝不向爱乞求,她自始至终没有失掉自己的尊严。她可以为他而死,但必须以对方
的爱情作为前提。她恨高加林,但更多的是怨而不是怒,她不像有些农村姑娘失恋之后,或
者忍气吞声,甘愿在命运面前认输;或者死去活来,一哭二闹三上吊。她反而从失恋中痛感
到文化知识对于普通农妇的重要,反而以已嫁之身暗中扶助加林而毫无报复的企图。巧珍的
可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为之升华。较之高加林,这是一个丰富而不复杂的灵魂。较之电影
《乡情》中的那位翠翠和《牧马人》中的那位秀芝,巧珍一点也不逊色,甚至更易使人动
情。

    巧珍和加林,都是你的发现,你的创造。

    归根结底,《人生》是一部在建设四化的新时期,在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为青年人探
讨“人生”道路的作品。目前,探讨“人生”的小说多了起来,大多数是不错的,但也有的
小说把“人生”引向宗教,把“人生”引向虚无,把“人生”引向自我,把“人生”引向生
存竞争。在这种纷扰的情况下,而且在目前中国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受到“挑战”和冲击的
情况下,《人生》的出世,怎么能不叫人高兴非常呢?

    当一些文艺工作者不顾生活的真实,不顾艺术典型化的方法,不顾文学艺术在精神文明
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华而不实、花里胡哨,咋咋呼呼搞那些伪文学、“隐私文学”、“性爱
文学”

    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不大为人们注意的作家闷了整整三年,几次动笔,几作作罢,终
于在一九八二年上半年默默无闻地献出了这部十二三万字的精心之作,这样认真而踏实的态
度,难道不使人高兴吗?

    我成了义务推销员,最近以来,凡有机会,都要宣传《人生》;宣传《人生》多么好,
多么适合改编电视剧和电影;宣传现实主义的不过时;宣传现实主义并非老而无用。我当然
不认为现实主义不要发展,不要扩大,不要吸收包括西方现代派在内的手法和技巧,诸如内
心的独白,意识的流动,直感和印象,象征和荒诞、迭印、时空交叉,多视角,多声部街道
等等。当然,我也不认为只有现实主义才能描绘中华民族的面貌和心理,反映中国社会主义
的革命和建设,独尊儒术。我们有过教训,我们没有那么狭隘。

    平心而论,现实主义需要充实和发展。因为时代充实了,发展了。你是坚持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的,你多年来孜孜不倦,读了不少外国作家的名篇,你假苦觉得传统的现实主
义手法不够用,想借助诸如“意识流”之类一用,我认为不但不坏,而且很好。以生活和人
民为基础和前提的艺术创造、艺术革新,都理应受到鼓励而坚决地不准横加干涉。

    革命现实主义从善如流,革命现实主义生命常青,现在还不到革命革命现实主义的命的
时候。现实主义应该和现代派展开竞赛,用理论,用创作。

    我扯得远了,请你给我以提示:你怎样写作《人生》,怎样理解《人生》才不致离题万
里?

    我刚自外地开会回来,迟复为谦。武汉太热,涿县凉爽,保定中暑,北京时热时好,西
安如何?

    握你手!阎纲关于《人生》的对话

    王愚:《人生》发表后,引起了读者的重视,在文艺界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全国各
地报刊发表了不少评论文章。

    我读过你的三部中篇后,感到在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每一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进
展。你在构思《人生》时,窨有些什么具体设想?

    路遥:这部作品,原来我写的时候,确实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反响。我写农村题材,不是
一天两天的事了,也不是突然想起要写它,这部作品的雏形在我内心酝酿的时间比较长,大
概是一九七九年就想到写这个题材。但总觉得准备不充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想通,几次动
笔都搁了下来。然而不写出来,总觉得那些人物冲击着我,一九八一年,下了狠心把它写出
来。我只想到把这段生活尽可能地表现出来。当作品发表了以后,得到了读者的热情支持,
收到了上千封来信。我自己实在不想说什么,主要是想听听评论家的意见。

    王愚:你写《人生》,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探索“人生,搞评论的人谈起来,不免“隔
靴搔痒”,也计只有你自己更清楚这种探索的甘苦。

    路遥:根据目前发表的评论文章看,评论家们还是敏锐的,对这个作品内涵的东西,都
基本上看到了,有些地方连我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提出的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有些意
见秀有价值。即使那些反面意见,对我也很有帮助。

    王愚:你的《人生》,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对当前这个转折时期中划综复杂的生活矛
盾的把握。面对当前整个文学创作的进展来看,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然也不仅是
《人生》,你的三部中篇,在这个问题上都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最初发表,后来又得了奖的
《惊心动魄的一幕》,尽管有些地方不免精疏,但对于十年浩劫时期那虔诚混合着狂热,惶
惑交织着冲动的复杂状态的描绘,尤其是挖掘主人公内在的精神力量,使他的性格发出闪
光,内容是比较厚实的。你的《在困难的日子里》也是这样,在那样一种困难的时刻,在那
样一个年轻人身上,一种坚毅不屈、冰清玉洁的性格力量,和周围严峻的生活矛盾,互相冲
撞,回响着悲壮的基调。在《人生》中,对这个转折时期的诸种矛盾,从人物的命运,从人
物的内心活动中完整地展现出来,比前两部更为深刻、广泛。你在好几次讨论会上的发言和
你写的文章中都提到,要写交叉地带,胡采用同志也谈过这个问题,我是很同意这个观点
的。在当前这个除旧布新的转折时期,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渗
透、互相交织,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状态,作家要反映这个时代,就要从这样一个视角考虑问
题。以我个人的偏见,当前有些作品其所以单薄,或者狭窄,或者肤浅,主要的恐怕是局限
于狭小的生活范围,写农村就是农村,写城市就是城市,待业青年就是待业青年,就呈论
事。其中一些较好的作品,也有一定的生活实感,但很难通过作品看到时代的风貌,常常是
有生活而没有时代。当然,也有的作品,只有空喾的时代特点,没有具体的生活实感,那也
不行。你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我觉得你在反映矛盾冲突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

    路遥:这方面我是这样想的。生活往往表现出复杂的形态,有些现象,矛盾、冲突浮在
表面上,一眼就看得到,有些作家常常被这种表面的东西所吸引,所迷惑,不少作品就是描
写这些东西的。但生活中内在的矛盾冲突,有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看清楚的,而作家的工作
主要在于拨开生活中表面的东西,钻探到生活的深层中去,而不能满足于表现生活的表面现
象,这样,作品才能写得深一些。

    王愚:你这个见解很深刻。不少作家到生活中去,一下子被生活的表面现象吸引住了,
抑制不住自己的热情,没有经过反复的思考、消化、酝酿,常常是描写有余,思考不足,就
很难深下去了。

    路遥:像农村生产责任制,这是现行政策,在农村和农民中间有着很大的反中央委员,
从表面上看,农民富起来啦,有钱啦,有粮啦,要买东西。但作品仅仅停留在这一步描写
上,写他们有了钱,买电视机,飞翔高档商品,写他们昨样把钱拿到手,又花出去,这样写
当然不参说没有反映农村的新变化,但毕竟不足以反映新政策带来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
个作家,应该看到农村经济政策的改变,引起了农村整个生活的改变,这种改变,深刻表现
在人们精神上、心理上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变化,而且旧的矛盾克服了,新的矛
盾又产生了,新的矛盾推动着体制的不断改革和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
的调整。总之,整个农村生活经历着一种新的改变和组合,应该从这些方面去着眼。从表面
现象着眼,就容易写得肤浅、雷同。我自己原来也是这样,所以写的作品很表面。这样的作
品,引不起读者对生活更深刻地思考。因此,我觉得作家应向生活的纵深开掘,不能被生活
中表面的东西所迷惑,你刚才提到关于交叉地带的问题,就是我在现实生活感受到的一种新
的矛盾状态。我当时意识到的是城乡的交叉,现在看来,随着体制的改革,生活中各种矛盾
都表现着交叉状态。不仅仅是城乡之间,就是城市内部的各条战线之间,农村生活中人与人
之间,人的精神世界里面,矛盾冲突的交叉也是错综复杂的。各种思想的矛盾冲突,还有年
轻一代和老一代,旧的思想和新的思想之间矛盾的交叉也比较复杂。作家们应从广阔的范畴
里去认识它,拨开生活的表面现象,深入到生活的更深的底层和内部,在比较广阔的范围内
去考虑整个社会矛盾的交叉,不少青年作家的创作都是从这方面去考虑的,我的《人生》也
是从这方面考虑的,但还做得很不够。

    王愚:就目前来看,《人生》展现的矛盾,是很不单纯的。

    路遥:回过头来看,有些地方显得很不满足,这个作品就主题要求来说,还应该展现得
更广阔一点,现在还有一些局限。但就这部作品来说,再增加点什么已经很困难了,只有等
将来再补救。主要是还要更深一步的理解生活。

    王愚:也计正因为这样,对《人生》的评价就有一些不同看法。我以为,你写《人生》
是要剥开生活的表象,探索生活内在的复杂矛盾,因此,《人生》的主题就是单纯一句话能
说清楚的。从作品的内涵看,你是探索转折时期各种矛盾交叉点上的青年一代,究竟应该走
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的问题。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具有当代青年的共同特征。但也有历史的
情性加给青年一代的负担,有十年浩劫加给青年一代的狂热、虚无的东西。这些都在高加林
的身上交织起来,因此,认为作品回答的问题就是高加林要不要改造,高加林的人和观是正
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嫌简单了些。《人生》的主题应该是交叉的,是从一个主线辐射开来反
映了时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路遥:这方面的争议多半集中在高加林身上,这是很政党的。对高加林这个人物,老实
说我也正在研究他。正因为这样,我在作品中没有简单地回答这个人物是个什么样的人。

    谈到作品的主题,过去把主题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总要使人一眼看穿,有点简单化
了。当然也不是说让读者什么也看不出来。我的意思是,作品的主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因为生活本身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生活是一个复杂万端的综合体。作品是反映生活的,
真实的反映生活的作品,就不会是简单的概念的东西,应该像生活本身的矛盾冲突一样,带
有一种复合的色调。我在《人生》中就想在这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主要表现在高加林身
上。至于作品的思想性,我觉得,作品的每一部分都渗透着思想,而不是只在作品的总体上
有一个简单的思想结论。作家对生活认识的深度,应该在作品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渗透着。

    王愚:对!这个问题题得好。当读者读作品时,应该处处都能引起他的思考,而不是读
完作品才证明了某个结论的正确或谬误。

    路遥:就是这样。像托尔斯泰的作品,处处都会引起读者的深思。《安娜·卡列尼娜》
开头的第一句话就引起人们的思索。优秀的作品,每一部分都反映了作家对生活认识的深
度,应该这样去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