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下)-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属也。其花皆异种,目所未睹。心厌其贪,欲与绝;而又恨其私秘佳本'21',
遂款其扉,将就诮让。陶出,握手曳入。见荒庭半亩皆菊畦,数椽之外无旷
士'22'。劚去者'23',则折别枝插补之;其蓓蕾在畦者,罔不佳妙:而细认
之,尽皆向所拔弃也。陶入屋,出酒馔,设席畦侧,曰:“仆贫不能守清戒
'24',连朝幸得微资,颇足供醉,”少间,房中呼“三郎”,陶诺而去。俄
献佳肴,烹饪良精。因问:“贵姊胡以不字?”答云:“时未至。“问:“何
时?”曰:“四十三月。”又诘:“何说?”但笑不言。尽欢始散。过宿,
又诣之,新插者己盈尺矣。大奇之,苦术其术。陶曰:“此固非可言传;且
君不以谋生,焉用此?”又数日,门庭略寂,陶乃以蒲席包菊,捆载数车而
去。逾岁,春将半,始载南中异卉而归'25',于都中设花肆,十日尽售,复
归艺菊。问之去年买花者。留其根,次年尽变而劣,乃复购于陶。陶由此日
富:一年增舍,二年起夏屋。兴作从心,更不谋诸主人。渐而旧日花畦,尽
为廊舍。更于墙外买田一区,筑墉四周'26',悉种菊。至秋,载花去,春尽
不归。而马妻病卒。意属黄英,微使人凤示之。黄英微笑。意似允许,惟专
候陶归而已。年余,陶竟不至。黄英课仆种菊,一如陶。得金益合商贾,村
外治膏田二十顷,甲第益壮。忽有客自东粤来'27',寄陶生函信,发之,则
嘱姊归马。考其寄书之日,即妻死之日;回忆园中之饮,适四十三月也。大
奇之。以书示英,请问“致聘何所”。英辞不受采。又以故居陋,欲使就南
第居,若赘焉。马不可,择日行亲迎礼。黄英既适马,于间壁开扉通南第,
日过课其仆'28'。马耻以妻富,恒嘱黄英作南北籍'29',以防淆乱。而家所
需,黄英辄取诸南第。不半岁,家中触类皆陶家物。马立遣人一一赍还之,
戒勿复取。未浃旬'30',又杂之。凡数更,马不胜烦。黄英笑曰:“陈仲子
毋乃劳乎'31'?”马惭,不复稽,一切听诸黄英。鸠工庀料'32',土木大作,

马不能禁。经数月,楼舍连亘'33',两第竟合为一,不分疆界矣。然遵马教,
闭门不复业菊,而享用过于世家。马不自安,曰:“仆三十年清德'34',为
卿所累。今视息人间'35',徒依裙带而食'36',真无一毫丈夫气矣。人皆祝
富,我但祝穷耳'37'!”黄英曰:“妾非贪鄙;但不少致丰盈,遂令千载下
人,谓渊明贫贱骨'38',百世不能发迹,故聊为我家彭泽解嘲耳'39'。然贫
者愿富,为难;富者求贫,固亦甚易。床头金任君挥去之,妾不靳也。”马
曰:“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英曰:“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贫也。无已,
析君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害。”乃于园中筑茅茨'40',择美婢往侍
马。马安之。然过数日,苦念黄英。招之,不肯至;不得已,反就之。隔宿
辄至,以为常。黄英笑曰:“东食两宿'41',廉者当不如是。”乌亦自笑,
无以对,遂复合居如初。

会马以事客金陵,适逢菊秋。早过花肆,见肆中盆列甚烦,款朵佳胜'42',
心动,疑类陶制。少间,主人出,果陶也。喜极,具道契阔,遂止宿焉,要
之归。陶曰:“金陵,吾故土,将婚于是。积有薄资,烦寄吾姊。我岁抄当
暂去。”马不听,请之益苦。且曰:“家幸充盈,但可坐享,无须复贾。”
坐肆中,使仆代论价,廉其直,数日尽售。逼促囊装,赁舟遂北。人门,则
姊已除舍,床榻裀褥皆设,若预知弟也归者。陶自归,解装课役,大修亭园,
惟日与马共棋酒,更不复结一客。为之择婚,辞不愿。姊遣二婢侍其寝处,
居三四年,生一女。

陶饮素豪'43',从不见其沉醉。有友人曾生,量亦无对。适过马,马使
与陶相较饮。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自辰以迄四漏'44',计各尽百壶。
曾烂醉如泥,沉睡座间。陶起归寝,出门践菊畦,玉山倾倒'45',委衣于侧,
即地化为菊,高如人;花十余朵,皆太子拳。马骇绝,告黄英。英急往,拔
置地上,曰:“胡醉至此!”覆以衣,要马俱去,戒勿视。既明而往,则陶
卧畦边。马乃悟姊弟菊精也,益敬爱之。而陶自露迹,饮益放,恒自折柬招
曾。因与莫逆。值花朝:'46',曾乃造访,以两仆舁药浸白酒一坛,约与共
尽。坛将竭,二人犹未甚醉,马潜以一瓻续人之:'47',二人又尽之。曾醉
已惫,诸仆负之以去。陶卧地,又化为菊。马见惯不惊,如怯拔之,守其旁
以观其变。久之,叶益憔悴。大惧,始告黄英。英闻骇曰:“杀吾弟矣!”
奔视之,根株已枯。痛绝,掐其梗,埋盆中,携入闺中,日灌溉之。马悔恨
欲绝,甚怨曾。越数日,闻曾已醉死矣。盆中花渐萌,九月既开,短干粉朵,
嗅之有酒香,名之“醉陶”,浇以酒则茂。后女长成,嫁于世家,黄英终老,
亦无他异。

异史氏日:“青山白云人,遂以醉死:'48',世尽惜之,而未必不自以
为快也。植此种于庭中'49',如见良友,如对丽人,不可不物色之也。”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千里不惮:谓不怕路远。惮,怕。
'2'中表亲,古代称姑母的儿子为外兄弟,称臭父或姨母的儿子为内兄
弟。外为“表”,内为“中”,合称这种亲戚关系为“中表亲”。
'3'欣动,欣喜动心。
'4'两茅:两支幼苗。菊花芽栽,从老本上所生的幼苗叫“芽”。
'5'跨赛从油碧车:骑着小驴跟随在油碧车后面。赛,蹇卫,驴子。油碧

车,也作“油壁车”,因车壁以油涂饰,故名。古时妇女所乘之车。

'6'谈言骚雅,说话文雅,有诗人气质。《楚辞》有《离骚》,《诗经》
有《大雅》和《小雅》,故以“骚雅”代指文学修养。
'7'艺:种植。
'8'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9'固贫:固守贫困。
'10'咨禀:商量,禀告。
'11'不举火,不烧火做饭。
'12'小字:小名,乳名。
'13'纫统缝纫、捻线,指针线活。
'14'口腹,指饮食。
'15'素介,素来耿介。介,孤洁,有操守。
'16'风流高士,志节高尚的文士。风流,有才学,不拘礼法。
'17'“以东篱为市井”二句:把种菊的地方当作贸易的场所,这对菊花
是一种污辱;意谓陶生庸俗,大煞风景。晋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因此这里以“东篱”代指种菊的园地。黄花,指菊花。
'18'苟求富,以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富足。
'19'务求贫:立志追求贫穷。
'20'嚣喧:吵闹,喧哗。
'21'佳本:优良品种。本,菊根。
'22'旷土,空地。
'23'剧(zb 
ú烛):掘。
'24'清戒,清廉的戒规。
'25'南中异卉:南方的珍奇花卉。南中,泛指南方。
'26'墉:土墙。
'27'东粤:或作“东越”,指令东南沿海地区。
'28'课仆,督促仆人。课,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29'作南北籍:为南北两宅各立账簿。
'30'浃(ji 
á)旬:即“浃日”,十日。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
十日为“浃”日。泱,周匝。
'31'“陈仲子”句:喻指马子才如此追求廉洁未免过分。陈仲子,’战
国时齐人。《淮南子·氾论训》说他“立节抗行,不入洿君之朝,不食乱世
之食,遂饿而死。”《孟子·滕文公下》说他“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
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放(wū)陵。”
'32'鸠工庀(pǐ匹)料,招集工匠,置备建筑材料。庀,备具。
'33'连互:连贯。
'34'清德:清廉自守的德行。
'35'视息人间:犹言“活在世上”。视,看。息,呼吸。
'36'徒依裙带而食:但靠妻子生活。旧时讥称因妻而致的官职为“裙带
宫”,见《朝野类要·西官》。
'37'祝:祈求。
'38'渊明:晋代诗人陶渊明。
'39'我家彭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黄英也姓陶,故曰“我家彭泽”。
'40'茅茨(c 
í):草屋。

'41'东食西宿;比喻兼有两利。《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
谓齐人育女,二人求之。一人丑而宫,一人美而贫,父母疑而不决,问其女。
女曰:“欲东家食,西家宿。”这里以此故事嘲笑马生所标榜的“清廉”。
'42'款朵:花朵的式样,指菊花品种。
'43'豪:豪放;此指豪饮。
'44'自辰以讫四漏:从辰时一直到夜里四更天。讫,至。
'45'玉山倾倒形容酒醉摔倒。《世说新语·客止》:嵇康为人做然若孤
松独立,酒醉时“若玉山之将崩”,后因以“玉山倾倒”形容醉倒。
'46'花朝,旧俗以阴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节”,见《梦
粱录·二月望》。又,《诚斋诗话》谓东京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翰墨记》
则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
'47'瓻(chī吃):古时盛酒用具。
'48'“青山白云人”二句,《旧唐书·傅奕传》:傅奕生平未曾请医服
药。年八十五,常醉酒酣卧。一日,忽然蹶起,自言将死,因自为墓志曰,
“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这里借指醉死的陶生。
'49'此种:指上文所说的“醉陶”菊,种,品种。

书痴

彭城郎玉柱'1',其先世官至太守,居官廉,得俸不治生产,积书盈屋。
至玉柱,尤痴:家苦贫,无物不鬻,惟父藏书,一卷不忍置'2'。父在时,曾
书《劝学篇》'3',粘其座右'4',郎日讽诵;又幢以素纱,惟恐磨灭。非为
干禄'5',实信书中真有金粟'6'。昼夜研读,无问寒暑。年二十余,不求婚
配,冀卷中丽人自至。见宾亲不知温凉'7',三数语后,则诵声大作,客逡巡
自去。每文宗临试'8',辄首拔之'9',而苦不得售'10'。

一日,方读,忽大风飘卷去。急逐之,踏地陷足;探之,穴有腐草;掘
之,乃古人窖栗,朽败已成粪土。虽不可食,而益信“千锺”之说不妄'11',
读益力。一日,梯登高架,于乱卷中得金辇径尺'12',大喜,以为“金屋”
之验'13'。出以示人,则镀金而非真金。心窃怨古人之诳己也。居无何,有
父同年,观察是道'14',性好佛。或劝郎献辇为佛龛'15'。观察大悦,赠金
三百、马二匹。郎喜,以为金屋、车马皆有验'16',因益刻苦。然行年已三
十矣。或劝其娶,曰:“‘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何忧无美妻乎?”又读二
三年,迄无效,人成揶愉之。时民间讹言:天上织女私逃。或戏郎:“天孙
窃奔'17',盖为君也。”郎知其戏,置不辨。

一夕,读《汉书》至八卷,卷将半,见纱剪美人夹藏其中'18'。骇曰:
“书中颜如玉,其以此应之耶?”心怅然自失。而细视美人,眉目如生;背
隐隐有细字云:“织女。”大异之。日置卷上,反复瞻玩,至忘食寝。一日,
方注目间,美人忽折腰起,坐卷上微笑。郎惊绝,伏拜案下。既起,已盈尺
矣。益骇,又叩之。下几亭亭'19',宛然绝代之姝。拜问:“何神?”美人
笑曰:“妄颜氏,字如玉,君固相知已久。日垂青盼'20',脱不一至'21',
恐千载下无复有笃信古人者。”郎喜,遂与寝处。然枕席间亲爱倍至,而不
知为人'22'。每读,必使女坐其侧。女戒勿读,不听。女曰:“君所以不能
腾达者,徒以读耳。试观春秋榜上'23',读如君者几人?若不听,妾行去矣。”
郎暂从之。少顷,忘其教,吟诵复起。逾刻,索女,不知所在。神志丧失,
嘱而祷之,殊无影迹。忽忆女所隐处,取《汉书》细检之,直至归所,果得
之。呼之不动,伏以哀祝。女乃下曰:“君再不听,当相永绝!”因使治棋
枰、樗蒲之具'24',日与遨戏。而郎意殊不属。觑女不在,则窃卷流览。恐
为女觉,阴取《汉书》第八卷,杂溷他所以迷之'25'。一日,读酣'26',女
至,竟不之觉;忽睹之,急掩卷,而女已亡矣。大惧,冥搜诸卷,渺不可得;
既,仍于《汉书》八卷中得之,叶数不爽。因再拜祝,矢不复读。女乃下,
与之弈,曰:“三日不工'27',当复去。”至三日,忽一局赢女二子。女乃
喜,授以弦索'28',限五日工一曲。郎手营目注'29',无暇他及;久之,随
指应节,不觉鼓舞。女乃日与饮博,郎遂乐而忘读。女又纵之出门,使结客,
由此倜傥之名暴著。女曰:“子可以出而试矣。”

郎一夜谓女曰:“凡人男女同居则生子;今与卿居久,何不然也?”女
笑曰:“君日读书,妾固谓无益。今即夫妇一章'30',尚未了悟,枕席二字
有工夫。”郎惊问:“何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