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嫡女 作者:弥生凉(晋江榜推vip2015-04-04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原配嫡女 作者:弥生凉(晋江榜推vip2015-04-04正文完结)-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宥娘倒不信那姨娘敢拿自己后半辈子的依靠冒险,来算计他们六房。
    冬梅应了,才说到那嬷嬷的事情。
    “看样子也是个厉害的,说话一滴不漏。”冬梅说。
    温宥娘听了道:“看来这回确实是她在后面怂恿着温长慧了。”
    要没人怂恿,温长慧哪会求在她这来。杀母之仇可不是平日里的小打小闹,温长慧那脸可还没这么厚。仇府也不会让温长慧求在她面前来。
    那老嬷嬷打的什么主意,她也清楚。想拿她当踏脚石,那主意也打错了。
    温宥娘又道:“你去跟春兰把那嬷嬷的厉害说一说,让老夫人防着一些。”
    温老夫人或许会对看着年幼的温长慧心软,然而要得知温长慧身边有个厉害嬷嬷,还是从宫里出来的,以后可能在后院里辖制她,那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管是她也好,还是温老夫人,半点也别想把她们利用了去。
    冬梅听得温宥娘这样说,便应声去做那两件事。
    没多久夏荷回了来,跟温宥娘说:“姑娘,收拾妥当了。就是娇姨娘不太高兴。”
    娇姨娘其实是住在老夫人院子里的,而温长倬却是住在对面里的院子里,与温余卿和老神医一道。
    这会儿温长明要住进去,娇姨娘就开始担心了。
    “娇姨娘说温长明心性不佳,要害了两个郎君就不好了。”夏荷道。
    温宥娘想了想之前看见温长明那模样,问,“你觉得温长明如今的心性如何?”
    夏荷想想了说:“比以往要好得多,竟是会跟奴婢道谢了。”
    温宥娘道:“这就对了。以前温长明仗着仇氏跟仇府,在温府里称王称霸。可如今什么都依靠不了了,哪会还敢跟以前一样。”
    “就怕他一时迷了心窍呢。”夏荷也不信温长明一时就变好了。
    温宥娘道:“那就让余卿跟长倬身边守夜的小厮机灵一些,别睡沉了。”
    待得第二日早,温宥娘起床后,听得冬梅道:“姑娘,那对母子又立在外面了。”
    温宥娘听得好笑,只问:“老夫人可是想回去了?”
    冬梅摇头,“春兰早上给老夫人打热水的时候跟奴婢说了一句,看样子是不会回温府的。”
    温宥娘点头,道:“走吧。”
    冬梅便跟在她身后,朝着六太夫人的院子里去。
    六太夫人起的并不晚,温宥娘到的时候恰好收拾妥当,因此也没让温宥娘在外面等,直接让丫鬟捞开帘子请了进去。
    “宥娘给老祖宗请安。”温宥娘进了屋子,便先磕头道。
    六太夫人忙道:“快起来吧。说了不用日日请安,怎的还这般不听话。”
    见得温宥娘起了身,又道:“这是还没吃早饭吧?等你弟弟来,就在老祖宗这儿吃了。”
    六太夫人的话才说完,外面守门的丫鬟便打起帘子进来道:“老祖宗,外面四房的老夫人与几个小郎君也来了。”
    “那就让他们进来。”六太夫人道。
    那丫鬟应声出去,守在里面的丫鬟便打起了帘子。
    先进来的自是温老夫人,后面跟着温余卿、温长倬,之后才是仇氏名下那几个孩子。
    温老夫人先是给六老夫人见礼了,由丫鬟引着在一边坐着,这才由着几个孙辈给六太夫人磕头。
    六太夫人笑着道:“哪用起得这么早。小娘子、小郎君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别累着了。”
    温老夫人也笑着回道:“到底礼不可废,婶婶便成全了几个小的一片孝心。能得见婶婶,也是他们的福分。”
    以前温家老爷在京中官居二品之时,因为温太爷不能进祖庙对祖地有了隔阂,对在祖地的六房其实并不以为然。六房便是几房中辈分最高的,然而温家老爷官居二品却是更吃得香一些。
    只可惜如今京中温府已经败落,温家老爷官复原职已不知要等到何时,也不敢再看不起六房。
    请安这种礼仪上的事情,自然不会糊弄。
    六太夫人不喜仇氏所出这几个孩子,自然有早年便见过温宥娘姐弟之故,偏向于温宥娘这一边。但更深一些的缘由,便在于因仇氏害得温氏名声有辱。
    但这笔账,也不好算在孩子身上,六太夫人便道:“都起来罢。”她不心疼仇氏那几个,却是心疼过继在自己名下的温余卿的。
    几个孩子一起起身,便寻了位置坐了下来。
    因孩子多了,六太夫人也不可能全留人在屋子里吃饭,只说了几句话,便让他们各自退下回院子里吃饭。
    就在这时,温长慧竟又是跪下了,跟着六太夫人道:“曾孙女有事求老祖宗做主。”
    在一边坐着的温宥娘一抬眼,看向温长慧的目光便十分不善了,然而嘴里却道:“慧娘这是昨日在府中受了委屈?”
    温长慧忙道:“没有,祖姑姑并无慢待慧娘的地方。”
    温宥娘便道:“那又有什么地方需要老祖宗做主呢?还真是吓了我一跳,还以为有什么地方慢待慧娘了。”
    六太夫人对温长慧这模样也不喜,道:“有什么事,也等吃了早饭再说罢。小娘子饿不得,要饿坏了可就不好了。”
    温老夫人在旁边完全不知道温长慧想六太夫人做主什么,然而却是想到昨夜里的事,心下里也不太高兴,便跟六太夫人道:“让婶婶看笑话了。”
    回头便对温长慧说:“还不起来做甚?有什么话便回去跟祖母说。哪好让你老祖宗来为小辈的事情劳心!”
    温老夫人身后的春兰便上前将温长慧抱了起来,对着六太夫人行了一礼,便走了出去。
    待屋子人都走了后,温宥娘才跟六太夫人将小廖氏之事说了出来,“恐怕这几日,案子就会水落石出了。”
    六太夫人听得直吸冷气,“竟是这般狠毒?”
    温宥娘道:“也只是听说罢了,到底是真是假,还得官府判定呢。”
    六太夫人点头,说到温长慧,“也不知她之前想说什么,昨日可是跟你有说过半点?”
    温宥娘便将昨日温长慧的事情说了,“不过七八岁的孩子,却也是到懂事的年纪了,隔着杀母之仇,哪能做出那种事来呢。说不得后面就是那位嬷嬷在怂恿了。”
    六太夫人是十分想温老夫人回府的,倒不是对温老夫人有什么看法,只是觉得京中温府只留一个姨娘和几个孩子在后院,到底不妥。
    可如今想到温宥娘所说小廖氏之事,以及温长慧身边那个从宫里面出来的嬷嬷,就改了主意,“四房的向来不顶什么事儿,便是回府,也等这事儿了结的好。”

  ☆、第112章 温宥娘及笄

温宥娘得了六太夫人的话,便放心了下来。至于那姨娘与外室子,便在当天就跟着被六太夫人撵走的温长慧一行回了京中。
    第二日就是戚薛两家大婚,虽是百日里成婚,然而薛九的嫁妆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就算是热孝成婚,那嫁妆却是十里绵长。在京中轰动得很。
    “姑娘是不知道,薛家那嫁妆……简直了!就从北城这头走到那头,都没完!听说压箱银都有好几万呢。”夏荷感慨道。
    温宥娘听得好笑,“说得好像你亲眼瞧见似地。”
    夏荷在京郊,哪能瞧见那场面呢,也是从进城的村里人嘴里听来的。
    夏荷从不在乎温宥娘这点揶揄,只管说自己听到的,“……那戚世子简直不知道好歹,竟然还辞了三回,才把封国公的圣旨收下。还是薛姑娘有福气,这一过门呀,就是国公夫人啦!”
    温宥娘在一边懒洋洋地听着,听到戚钺三辞国公爵位,就问:“真的?”
    夏荷惊讶道:“难道奴婢还骗您?外面可都在这么传。有的说戚世子是个傻的,万一被陛下收回去了呢。有的又说是戚世子做得好,有世家风范。可奴婢就不明白了,这天下都掉了馅饼,他还推辞个什么劲儿!”
    温宥娘倒是听明白了,无非是戚家还真看不上这个空爵位,所以再三推辞一番,好博个好名声。
    至少如此,没人再说戚家这国公来得不够有底气。
    不然打了败仗,死了爹还得个国公爵位,虽有皇帝安抚戚家拉拢薛家的意思在里头,也着实容易让人诟病。
    等戚家与薛家的婚事一过,便是温宥娘的及笄礼。
    为此六太夫人是早就准备起来了的。
    正宾是兴国侯夫人,这是在当初退亲之时侯夫人便先说定了的。两府虽是悔婚,然而侯夫人却还是当温宥娘姐弟是闺中密友的孩子。加之温府这一系列事后,再请其他德高望重的夫人前来却是不能了,侯夫人其实是最合适不过的人。
    赞者便是朱府的朱三娘子,也是温府出事后仅有的与温宥娘再有往来的闺友之一。也是早就说好了,今日一早就出了门子,赶了过来。
    朱三娘子来时并不只有一辆马车,而是两辆,又带了三十家丁。
    温宥娘将人迎了进门,笑着道:“可是久不见朱家姐姐,想煞人了。”
    朱三娘子笑着点温宥娘的鼻子,“这话还真是不知羞,也亏得妹妹你说得出口。”
    两人一道往温宥娘的院子去,朱三娘身后的几个丫鬟却是抱着东西跟着她们往院子里来。
    等进了院子,朱三娘子才道:“今日你及笄,以前那些姐妹们也轻易出不得门子,所以之前都到姐姐府上,拜托姐姐把礼物给妹妹带来了。还说让姐姐给妹妹说一声,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这是那些姐妹的单子,姐姐都先替妹妹整理出来了。”朱三娘又从袖中拿出一张红帖子来道。
    温宥娘接过帖子给身后的冬梅,又让夏荷带着朱三娘身后抱着盒子的丫鬟朝另一边屋子里去了。
    才笑着道:“温家的事情,京中谁不知道,如今她们还记得妹妹,有这一番心意,妹妹就只有感激的份儿。哪来怪罪不怪罪的话呢。这不是伤了我们姐妹们的情分?”
    说来小娘子们之间,除了有仇的与特别势力的那几位,又有谁在意对方家里是涨了还是跌了。说到底,认识几年下来,里面都有些许真情实意在的。也不过是家中长辈不许来往了,便习惯着听了话。
    但要说什么深情厚谊,那也不实际。
    朱三娘子又道:“你不怪罪她们就好,在姐姐家的时候,一个两个可都内疚得很。姐姐在旁边听着都不落忍了。”
    温宥娘只得说,“我们这些小娘子,万事由长辈做主,又哪得自在呢。有那一份心,妹妹就高兴了。”
    朱三娘子听温宥娘这般说,才觉得好跟那些姐妹们交代了,才问到及笄礼上的事情,“正宾可是请的哪家夫人?”
    温宥娘道:“正宾请的是兴国侯夫人。也是早就说好了的,这会儿已经来了,正跟老祖宗说话呢。”
    兴国侯夫人虽然上回被六太夫人讥讽了一番,然而今日也算是带着笑来的。两边都是斯文人,在今日这种大喜事儿上,也不会说之前的那些败气事,自然会相处愉快。
    朱三娘子是知道两家退婚的,却不知正宾竟是请的兴国侯夫人,但是想到兴国侯夫人一向做事圆滑不让人诟病,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加上温宥娘现在的身份,能请到兴国侯夫人,也不错了。
    朱三娘子一想到这,就替温宥娘高兴,又问道:“那客人可曾请了一些。”
    温宥娘如今不比当初,及笄礼也大办不起来,然而朱三娘子却也希望能来一些有声望的夫人给温宥娘撑场面的。
    温宥娘道:“有弘文书院的魏山长夫妇,外祖家的几位舅母,礼部的陈夫人,还有村子里也请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老祖宗也有几位故交来了。”
    朱三娘子一听弘文书院的山长,就低声道:“要山长夫人当正宾就好了。”
    魏家为世家,加上山长学生遍天下,能得山长夫人当正宾,对温宥娘的身份德行的肯定就能更上一层楼。
    温宥娘笑着道:“当初已经跟侯夫人说好了,再变也不好。”毕竟魏夫人也没凑上来问她及笄礼差不差正宾,且兴国侯夫人又有言在先。
    朱三娘子因要当赞者便没再说,就笑着道:“那妹妹你且先准备着,让人带姐姐去老祖宗那就好。”是个什么样的流程,虽然她已经熟悉,却也要跟温宥娘过继的这对父母照个面,拜见一番的。
    ……
    女子的及笄礼,漫长而繁琐。
    从开始到结束,温宥娘便一直被人引着。直道最后转身来,却是惊艳了众人。
    张氏当年便是京都有名的美人儿,不然也不会被张老伯爷盘算着送进宫,去给张家挣前程。
    温宥娘乃张氏所出,温家大爷那副皮相也不差,也不过是平日里故意往庄重里打扮了,才没让人觉得这般耀眼。
    只如今在及笄礼上,半点含糊不得,一番精心打扮下来,那张尚未长开的脸却已经有了张氏当年的容貌。
    温宥娘起身对着来宾行礼,半点没错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