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之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晋商之魂-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善待员工的老板会认为,员工的事情没有小事,因为,每一件小事在当事人的身上都是大事,解决得不好,就会影响员工的情绪,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利益。
  1990年2月,机械工程师伯涅特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50美元,这是他在一次晚间加班时应得的加班费。为此,他找到顶头上司,而上司却无能为力,在多处申诉无果的情况下,他便给公司总裁斯通写信:“我们总是碰到令人头痛的报酬问题。这已使一大批优秀人才感到失望了。”斯通见信后立即责成最高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此事。
  三天之后,他们补发了伯涅特的工资。事情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他们利用这件为职工补发工资的小事大做文章。第一是向伯涅特道歉;第二是在这件事情的推动下,了解那些“优秀人才”待遇较低的问题,调整了工资政策,提高了机械工程师的加班费;第三,向著名的《华尔街日报》披露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事情虽小,却能反映出通用公司的“大家庭观念”,由此反映出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充分信任。
  员工的利益没有小事,凡是聪明的老板都懂得这个道理,经营人心就是经营财富。的确,如果你能征服员工的心,员工一定会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为你效力,而且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始终对你忠心耿耿。而有的时候,征服员工的心并不难,只要老板拿出真心去解决员工所遇到的小事,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善待员工之仁(2)


  对于经营人心,只要能敏锐地捕捉到员工心理的微妙变化,并适时说出吻合当时情形的话语或采取有效的行动,就能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当员工情绪进入下列低潮时,就是领导者最好的表现时机:
  ——员工生病时
  不管平常多么强健的人,当身体不适时,心灵总是特别脆弱的。如果此时能够发自肺腑地对其进行关怀,必定会使其对关心者产生好感。
  ——针对爱挑毛病的员工时
  有些人自己不喜欢干事,却专爱挑别人的毛病。然而一家英国老板却认为,只有自己不干事,才有可能旁观者清,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干事的人进行完全彻底的批判;如果让干事的人对自己所干的事进行评价,往往会因为局内人的观察盲点以及利益的牵扯而使评价失去公正性。
  基于这种观点,这家公司不惜重金聘请了几位对企业颇有研究且专爱挑毛病的人员组成了企业评论部。老板给评论部规定的任务是,尽量给公司找碴儿,和公司唱反调。这些挑毛病专家一个月就将公司的经营、生产、管理等环节当中的种种漏洞汇成了一本集子。总裁随即把各部门主管召集起来,对这些批评意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逐项落实,很快就使公司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不顺心时
  员工因工作失误或无法按规定日期完成工作时,其情绪会变得十分低落。这时便是关心他的最佳时机。
  ——为家人担忧时
  家中有人生病,或是为孩子的教育等事宜苦恼时,一个人的心灵也是很脆弱的。这时给予员工关心,他便会对你产生感激之情。
  此外,领导者应把员工当成“知心朋友”看待,尽力推动彼此间的关系朝着和谐融洽的方向发展;极力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这是领导者的责任,同时也是重视员工的表现;记住员工的名字,这是对员工的尊重;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尽量避免使脸色、抛白眼;常对员工报以微笑,等等。这些都是尊重员工、爱护员工的表现。
  ——针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员工时
  法国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老板准备物色一位职员去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众多的应聘者进行面试时,他只问了同一个问题:在以往的工作中你犯过多少次错误?在获悉大多数应聘者都是一贯正确时,他却把这项工作交给了犯过多次错误的一位先生。他说:“我不要20年没有犯过错误的人,我要犯过错误,但能及时改正错误的人。”生活中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不会犯错误。干工作都难免犯错,重要的是错了能改,及时总结经验。
  ——针对员工想当老板时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当老板。法国创业公司的老板就成全了这样的员工。这家公司的宗旨是培养能独立创办实体和公司的老板。公司没有职员,只有大老板和小老板之分。小老板们在掌握一个独立的老板所必须的全部技能后,并且在其生产及经营业绩达到公司要求的指标时,就可以从公司提取一笔可观的费用,自己去做老板。
  创业公司初建不久就出现了6个小老板,公司总裁对小老板说:“我只负责对你们投资,你们拿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
  总之,领导者要有爱人之心,要把每一位员工看作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忠诚的一分子,“视卒如婴”,像衣食父母那样真正关心与爱护他们。要知道,没有爱心的老板,是很难驾驭他人的。老板如果没能为员工留下好印象,那么他将被员工所憎恨,甚至被他们在背后戳“脊梁骨”。
  因此,领导者只有努力缩短与员工的心理距离,加强与员工的信息沟通与感情交流,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忱。要想做到这点,除了爱护和关心员工外,别无他途。有的企业家认为,只要多发奖金,增加福利,就能刺激员工拼命工作,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金钱固然可以刺激人的积极性,但这种激励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持久。


宽恕对手之仁


  成青崖本想用广晋源票号的镇号之宝挤兑乔致庸的票号不能开张,却不料想,乔致庸让人把广晋源票号的金元宝又全部抬回了广晋源票号,并言明敝号实在周转不开,请贵号帮着全兑换成银子,好应付今天的生意。而广晋源一开门就被几张银票领走了300多万两银子,现在对着这些金元宝却拿不出一文银子。
  这时候,成青崖也明白过来:走到这一步完全是自己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使然。应该不会错,从自己这里借走两百万两银子,今早又相继兑走三百多万两银子,再加上前些天陆续兑走的银子。能走这步棋的不光需要脑子,还需要人脉。一来是他们有交情,二来是自己轻敌贪利,三来,就是自己做事一向不饶人,都得罪过他们。而这个人就是陆大可,自己当年整得他颇惨,今日他一定不会放过自己。毫无办法的成青崖只等着出门去摘掉广晋源的招牌,从此关门停业,从此退出江湖。
  关键时刻,乔致庸和陆大可及时赶到。二人不计与成青崖的种种恩怨,陆大可更是从中调停:“让乔致庸过来,当着众人的面,跟你成青崖赔个不是,让他给足你面子,你把他的银子还给他,他把你的金元宝和银冬瓜还给你,你们从头来,你开你的票号,他开他的茶票庄,从此两不相扰。”
  成青崖不敢相信有这样的结果。而乔致庸比陆大可心胸还要开阔,即使这次成青崖下手这样狠,他也不会计较这些,仍旧还要和成青崖做相与。
  在商战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他们既是竞争关系,也是伙伴关系,就像生物链一样,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不要以为,置对方于死地,自己就会独霸天下。企业之间也是互为依存的,你有我有才会全都有。
  上海华实制鞋厂曾经与日本一家株式会社合作一笔布鞋生意。因日方预测失误,加上海上运期长,布鞋运到日本后错过了销售的黄金季节,大量积压。日方提出退货,按惯例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但中方原则上却同意了。
  此事一传开,中方有关部门及一些国际上的朋友立即哗然,认为这是自找麻烦,因为那是价值260万日元的大笔生意呀!
  但华实制鞋厂还是顶住压力,同意退货。
  后来,中方在出口替代的一批货时,不但保质保量,而且迅速按时发货,使日方大赚一笔,救了他们。当然,中方也从中获利不少,而且名声大振,信誉大增。
  此事在日本见报后,马上就有几家大公司来人来函要求与华实制鞋厂合作。
  华实制鞋厂不但没有赔钱,反而由此身价百倍,产品供不应求。而日方这家株式会社,经过这次风浪后愈感到华实是个忠实的合作伙伴,提出愿当中方在日销售的总代理,华实的产品全部包销,一订就是十年合同。还积极向中方提供国际市场上有关信息,两家的竞争、伙伴关系又加深了一层。
  “同舟共济”使两家企业各有所图,各有所得。有对手,才有自身发展的动力,蓄意毁灭对手,自己最终也会被毁灭。所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应该是在竞争中互滋互补求团结,在团结中取长补短求发展,“同舟共济”,共获利益。
  在运用经营谋略时,其目标首先应该是取得我方利益,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即使其中一方暂时不得不作出重大牺牲,但整个格局也应该是各有所得。而且,优秀企业家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也就是要基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利益,那种短视、势利及一锤子买卖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大凡成功的生意人都能深刻理解这样一个道理: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暂时的对手。所以他们在生意上总能抱着这样的态度:宽容大度、广交朋友、争取合作、主动成人之美。而这样的生意人也会处处逢源,生意兴隆。
  ——把对手当成未来的合作伙伴
  在商场上,今天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因为是针锋相对的对手、或者为争一单生意搞得两败俱伤;然而,说不定明天就会为共同的利益而携手,有可能共占市场,互相得利。所以,有经验有涵养的老板总是把对手当成未来的合作伙伴。他们在谈判时面带微笑,永远摆出一副坦诚的样子,即使谈判不成,还是把手伸给对方,笑着说:“但愿下次合作愉快!”
  ——多交朋友,少树敌人
  李嘉诚认为,朋友是人生的财富,没有敌人,多交朋友,才是赢得人缘之道。在生意场上大家要相互帮衬,做到和气生财。这就是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所谓和气生财,“和为贵”,商场上很忌讳结成仇敌,长期对抗。
  ——明白“和气生财”的道理
  做人以求和为本,生意场上更是如此,“人和为宝”、“和气生财”,没有和气的人脉环境作基础,就不会得到众人的扶持与帮助,也是不可能在社会上打开局面的。生意场上也会看见很多人因为理不顺人际关系而误人误己。成大事者是不会被情感左右的,因为他们牢记“和”字,力戒感情冲动。
  ——与人合作,一起发展
  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某种利益或目的,他们在各个方面把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精神上的,这一联盟中的每一方将因此倍增自己的成就能力。
  ——主动帮助他人
  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成功需依靠别人,只有能帮助更多人成功,你自己才能更成功。如红杉林根部相连,以充分而紧密的合作关系,创造出屹立不摇的伟业。


承担社会责任之义(1)


  乔致庸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王朝日渐衰落的时代。由于朝廷腐败,国库空虚,为了抵御外国列强,加强海上防务,清政府向全国各地摊派捐款。
  山西商人众多,号称饶富,因此派给山西省的海防捐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山西的三分之一,又作为大头派给了祁县、太谷、平遥三县,且不是按家捐,而是按商铺捐。每个商铺捐款不得少于50两银子。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山西商人打算联络乔家一起抗捐。重病在床的乔致庸并没有像其他商人那样弃国家安危于不顾,在他看来,农民种地是为了供天下人吃粮,匠人做工是要供给天下人使用器具,读书人做官是为了治理天下,商人做生意则是为天下流通财物。在外侮犯境、国难当头之际,天下所有的士农工商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报效国家。同时,他认为万里海防系国家安危,山河破碎则百姓受苦,捐50两银子太少,因此决定捐1000两。为了给其他商人做出榜样,乔家敲锣打鼓,把银子送到县衙。在乔致庸的带动下,其他商人不再抗捐,也捐了大量银两。
  乔致庸一生经商,一生都挂念民族荣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同治十三年,乔致庸已经46岁了,这一年阿古柏在新疆勾结外敌,自立为王,发动叛乱。朝廷派陕甘总督左季高出兵征讨,却筹措不到粮草。左季高与乔致庸有过数面之缘,知道乔致庸心存民族大义,因此亲自到乔家堡求乔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