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之外-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那个假形象所在地的四周环境。这个假形象虽然它并没有你们的肉体所具有的感官,它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能力或感受,你们在不知不觉中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向外投射出了它,因为这个影像是由强烈的感情欲望所制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影像因而进入了它自己的世界,遵循着它自己生命法则的路线而进展,但它所带有的意识程度较你们的要少。
    意识的世界无边,它物质化的方式也无量,而每一个“自己”所可能发展的方向与形式也无尽。让我再清楚的说一次:你目前这个个体是不会被磨灭掉的,死後你这个个体仍然会继续成长与发展。你们的全我或灵魂的潜能实在太大了,大到它永远无法仅以一种身分来全面的表达自己。你们目前不仅集中焦点於肉体上,并且也将焦点对准某个特殊的频道,那就是所谓的“时间”。所有的历史时期及转世中生生世世的 “我”其实全都与你同时存在,也全都一样的“具体有效”。我再说一次:不肯将频道调到别的波段去的是你自己,所以你们感觉不到其他世界的存在。

意识流--

    所谓的“意识流”只是一条思想、形影、印象的小溪,它是一条更深更大的意识之河的一部分而已,这条大河代表的就是你自己更大层面的生存与经验。你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细细观察这条小溪,所以你们也就被它的水流所催眠,被它的幻动带入了出神状态。在此一同时,还有其他的知觉与意识之流也在你眼前流过,而你却看不到。这些其他的溪流其实也是你的一部分,也同样代表了实质的事件、活动、情感以及你的其他各种面貌,那些也是你在其他生存层面中所深深涉入的。
    基本上,“你”根本没有与其他的意识之流分开过,只是由於你注意力的过度集中使得你关闭了你对它们的感觉,也隔离了你与它们所涉及事件之间的关系。若是你能把自己意识之流看做是透明的,那麽你就可以看穿它,看到它下面其他世界层次的河床里面去,你还可以学着升高自己、超越你目前意识之流所在的位置,看看在其他 “平行的层面中”--这是个比方--那些河水的流动。
    当你在独处的时候,你偶尔会感觉到你的意识之流,譬如说你偶然会听到或看到在你思考范围之外的声音与影像,你会依自己的教育程度、信仰及背景来做各种解释。这些所发生的事情可能来自几个不同的源头。在很多情况下,你是在无意中进入了你自己其他的意识之流--不经意中短暂的打开了自己通往其他各层自我世界的开关。
    在一个比较单纯的睡眠阶段中,你的意识会离开你的身体,到其他层次的世界中和你认识的人沟通;但是除了这个之外,在更深的阶段中,你们更创造性的维护了肉体的形象,予以“充电”,并给予它活力。此外你们还在那个阶段中处理每日的经历,并以之向“未来”投射;你们更在无量的或然事件中做选择,挑选出你们打算要将之转化为物质事件的因素;同时还开始做一连串的心灵加工,以便将经过处理的心灵事件带回到实体世界。同时,你还将各种资料向其他居住於完全不同世界中的“你”传达,相对的,你也由他们那边接收了相当分量的讯息。你并不会和醒时的那个“我” 失去联系,你只不过是转移了注意力,不再把焦点放在他身上罢了。
    梦中的“我”与世间的“我”表面上是不同的两部分,但两者之间并无显着或强加的分野,它只是你们目前发展阶段的显现,而且也会变。
    在所有的意识河流之间皆有着可以相通的道路,也就是说在所有象征性心灵河流中皆有孔道,你可以到我这边来,我也可以到你那边去。你和我都是来自同一本体,或称“大我”,所以用象征的方法来说,我们之间有着一条心灵之流将我们相连在一起,但是所有的这些个别水流皆被意识的大海所纳,那里便是一切实相的源头。所以在理论上来说,“你只要穷究一个意识,你就能够追溯到所有的意识。”
    “自我”(EGO)的作用常像是一个水坝,阻挡了其他领悟的进入,但这并不是它有意要这麽做,也不是因为“自我”的本性使然,更不是“自我”功能的显现。原因只不过是你一直认为“自我”的作用是限制性的而非扩展性的。事实上你一直认为我这个“自我”是“我”中脆弱的一部分,所以它必须自卫,以抵抗“我”中其他较多、较具说服力、较具危险性的各部分,所以你就训练它戴上了眼罩来抵抗它的自然倾向。

第八章--睡眠、作梦与意识

睡眠之频率与长短--

    两段短的睡眠比一次长时间的睡眠要更能有效的达成目的。两段三小时一次的睡眠相当足够了。超过六到八小时一次的睡眠会减低睡眠的效果,十小时的睡眠对身体不利,会使身心呆滞不振。最理想的是一次睡五小时,需要多一点睡眠的人再来个两小时的小睡;而一般人只要一次睡四个小时外加两次小盹获益最大。

多次分段的短眠的好处--

    意识更能记得梦中所获得的启示,意识焦点更清晰常常维持在高峰,意识变得更有弹性、更机动、更具活力,能助长意识的集中力,意识会晓得自己的愉悦感受。
    自我的经验范畴也就因而逐渐增加,“自我”的多种层面与层面间的界限变得不是壁垒分明,使各层“我”之间的分隔不再那麽绝对。“我”的各个层面之间能有更隹的沟通,安全感也能增加。
    身心的活动更稳定的更新,疲乏感永远维持在警戒线之下,能更经济的使用能量,更有效的运用养分,身、心工作顺利,身体每过一段时间就能得到休息与补充。对於情绪的高低潮不会经常来回动荡,在各种生存环境中都更能坦然。能帮助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对一般有沮丧倾向或心理不稳定的人也有帮助。使荷尔蒙、化学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的功能效率提高,身体损耗与老化的现象也会减低,身体的再生力可以运用到极限,新陈代谢的机能也得以平衡。心灵中心活动会更频繁,对自己整体的观念能够加强与维持。改变了睡眠方式就自动会改变饮食的方式,你会发现你的身心更为合一,对自己诸如天眼通、他心通这类能力的认识也会有大幅度的长进,而且你也不会再像现在一样感觉到做梦的你与醒着的你之间有鸿沟存在,这种疏远感会大量的消失。

意识波动--

    睡着的时候意识常常在波动中,可是仍然保持警觉性。平常醒着的时候,意识也在波动中,它活动的节奏时强时弱,意识像会闪动的光,闪动的强度时有不同,并不稳定。由於你们习惯上是睡一个长觉,然後醒一长段时间,你们便无法有效的利用这种意识的节奏,通常精神特别振作的时期受到相当程度的遮盖,甚至忽略的就让它过去了,你们白白放过了意识在自然醒时的敏锐与效率的高峰而没能好好利用。如果你想要保持效率,想要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请记住一个清新、不散漫、聪明、有力的意识需要常作短时间的休息,否则感觉便会被扭曲变形。

意识的性质及行为--

    睡觉时意识的确会离开你的身体,你的意识在睡眠期间会常常回来看看身体的运作情形,但是原子与细胞的单纯意识--也就是肉体的意识--却一直留在体内,所以身体不会是个空壳子,但是“我”那广大的具创造力的部分在你睡眠的大部分时间并不在你身体内。
    意识有很多面貌。不论你在不在身体中,意识的面目都是不会改变的。不论意识在死亡後换个什麽形体,所有的意识都有大致相同的“高低潮”。你意识的性质与它现在的面目在基本上不会有什麽不同。心电感应及千里眼的能力是你们意识本来就有的。意识是独立於时间与空间之外的。如果你在事先就能明白意识不但不受肉体的束缚,还能凭自己的意愿创造出其他的部分来,那麽你就不会为死亡而感到惊惧。你本身是一个精神体,具有意识,这意识虽是属於精神体,但是两者却不是相同的一种东西。由於精神体可以“关闭”它的意识,所以意识也就因而会闪动与波动,但是精神体本身却不闪动,精神体就算在意识被关掉後也永远不在一种虚无之中。事实上你们会发现死後意识更完整,也能够比以前更不受拘束的表达自己。


第九章--“死亡”经验

生死分界--

    基本上来说,并无一个明确的生死分界之点存在,就算是因为意外而突然死亡时也没有。生命处於一种改变的状态中,所以死亡只是这种变化过程的一部分而已。你们是“活在一大堆已死及将死的细胞中”,体内的原子与分子也不断的在死亡又再生。由此看来你们是活在许多小死亡之中。你们的肉体在崩坏、死亡又更新,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们现在是“生”於你们自己的“死亡”之中。
    你们自己的意识在很多方面跟萤火虫很像。看起来意识似乎一直是连续的,但是事实上不然,它就像萤火虫的光一样在闪动,时有时无。意识它永远不会完全熄灭,它的焦点也不如你想的那般稳定,所以事实上在你意识的隐与显之间--虽然你自己不知道--你是活在无数的小死亡之中,你常常是“死的”。
    请好好想一想:此刻你的意识“活”在物质生命中,下一刻它把焦点完全转移到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中去;这种说法对你而言即是:此刻“生”,下一刻“死”;再下一刻,当它再度把焦点放回到物质世界时,你又是“活”的。
    宇宙有它的大韵律,在大韵律中有无数个别的小韵律--这种情形几乎就像是宇宙的“新陈代谢”。所谓的“死亡”只不过是在一个不为你所知的脉动中,一个较长时期的停顿而已,可以说是你去另外的空间中做较长的停留。肉体的死亡,那只是你们世界中生命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自然变化的一部分而已。
    人类的意识并不靠肉体组织而有,也没有一样具体东西不是由某部分意识转化而来,但是当个人意识在某种情况下离开身体时,原子与分子的简单意识却会留下来,而不至於消灭。

死后情况及环境--

    要是你相信有地狱,就会出现地狱的幻相,而你对所谓天堂的信念也就会造成天堂情景的幻相,这种幻相只是暂时的。总而言之,由你自己的观念及期望会造出所有形形色色的事件与世界,意识本来就是如此。
    你会碰到一些指引人(荣誉监护人)来向你说明并解释各种情形,因此你用不着害怕自己会被孤零零的留在幻境的迷阵中。这种“荣誉监护人”由一群在人间看起来或“活”、或“死”的人所组成。那些在世间仍活着的人是在他们睡时“出体”来叁与这项活动,这些人对意识的投射作用都相当熟悉,他们以温情的态度来导引那些不再回到肉体去的意识。
    死後的情况及环境不必一定是幽暗阴沉的,一般来说往往正好相反,它们远较你们人间世来得更有人情味,也更快乐。死後阶段本身还是处於一种“变”的状态中,有许多人会继续进入其他的物质生命中,也有些人会进入一些完全不同的生存圈子去发展进一步的能力。
    在你死後有可能立刻就会被亲友所迎接,也可能不会。
    如果你本来就不是聪明人,你不会因为去世而忽然变聪明,但是不论你是聪明还是笨,你都无法瞒得住你自己的真正感觉、情感或动机。
    死後的经历因人而异,并没有一个人人适用而一成不变的方式。一般说来,某一类型的经历会使得某一类人进入一个适合他的环境去。
    总之,在离开了肉体之後,你马上会发现自己在另外一个“身体”之中,你这时的身体和你“出体旅游”时的身体是一样的。这个新体就像你原有的肉身一样具体,一般而言,肉眼是无法看见它的。它能做你在梦中能做的任何事情:它会飞、能穿墙、想要到那里马上就能到那里,完全由你的思想来控制。不过有一个法则:你无法移动物质的东西,你举不起灯,也丢不动盘子。
    死後的一段相当时间里,你可以任意以自己生前的任何一段时间的面貌出现。大多数人在死後选择的是一个成熟的形象,这个形象通常取的是一生健康与体力的顶峰时期,而不论当时的年龄是几岁。
    死後之世界既没有一个地方,也没有一个特定的地点,这些环境其实就存在於你们所知的物质世界之中,只是你们感觉不到。
    你们过的世界与其他许多境界交错存在一起,而死後的世界即是其中之一,只要你放弃物质的包袱,把自己调到别的波段,你就能对其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