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最好的药:水这样喝可以治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是最好的药:水这样喝可以治病-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性分为不同等级,有些细胞的受体似乎较多。 
  细胞膜——即细胞保护层——由两层组成。水有粘合性,音叉状的固体碳水化合物 〃团块〃被水粘合在一起。两层膜之间有一条通道,酶可以从中穿行,酶可以有选择地聚在一起,发生反应,在细胞内部产生预定的行动。这条水道有点儿像护城河或〃环城公路〃,但里面充满了水,所有物质都在水中流动。 
  当所有空间都水量充足时,护城河就满了,水就会抵达细胞内部。有时候,水流入细胞的速度不够快,细胞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为了预防这种灾难,自然之母设计了一种了不起的机制,她在细胞膜上加了一个滤水器。当后叶加压素荷尔蒙到达细胞膜,并消溶于受体时,受体就会变成 〃莲状喷头〃,只有水才能穿
  过喷头的孔眼。 
  重要细胞会大量制造后叶加压素受体。后叶加压素是调节和分配水的荷尔蒙,身体处于脱水状态时,它按照轻重缓急调节和分配水。神经细胞具有优先权,与其他组织的细胞相比,它生产的后叶加压素受体较多。它们必须保持神经系统的水路畅通。后叶加压素还有一个特点,为了确保水通过微孔 (一个微孔每次只允许一个水分子通过),它能使血管收缩,给局部流体加压。 
  神经传导后叶加压素——通常叫做荷尔蒙——具有高压特征,水能通过细胞膜,自由、直接进入细胞,只有水流不足时,身体才需要神经传递后叶加压素发挥过滤作用。 
  一旦后叶加压素分泌,它就成为刺激可的松分泌的有效调节器。后叶加压素的活动状态,能够把长期脱水转变为一种新陈代谢现象,促使身体储存的某些重要元素大量分泌(参见图表6·4)。 
  第十章2 可的松释放因子 
  可的松因子能够导致肾脏顶部的肾上腺分泌荷尔蒙,还能够推动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并使体内储存的淀粉进入某些重要组织中,而其中一部分转化为糖,供大脑使用。这一过程会耗尽身体储存的某些活性氨基酸——比如色氨酸和酪氨酸,这样,与长期 
  脱水有关的许多健康问题就可能出现。可的松因子直接压制身体的免疫系统,当身体长期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供应时,免疫系统就会处于休眠状态,细胞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催化剂)便会遭到可的松因子的抑制。 
  身体由此损失的某些关键元素,不容易得到恢复,某些氨基酸一旦丧失,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即便在后期为身体补充各种营养成分,身体的生理机制仍然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让肌肉处于活跃状态,逆转各种压力对身体机制的损害,是必需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经常散步,散步,尽可能多地散步!而通过增加饮水量,避免身体机能遭受压力而损伤,更为重要。 
  内啡肽 
  内啡肽是身体天然的鸦片,它们会缓解肌肉处于最紧张状态时产生的疼痛,还会提高我们在奔跑或搏斗时的效率。当身体受伤或经受强大的压力时,身体就会分泌内啡肽。流血和强烈的疼痛,也会导致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可以提高疼痛指数,便身体受伤时持续地忍受疼痛,保持正常的活动状态,直到达到极限为止。长跑运动员依靠内啡肽的分泌,可以坚持跑完马拉松全程。在身体没有遭受外伤或内伤的情况下,内啡肽的分泌会进入相对缓慢、令人舒适的状态。 
  女性更多地依靠内啡肽来减轻身体的疼痛,尤其是在怀孕和生产期间。女性总是把 〃内啡肽代码〃传递给下一代,使她们在忍受疼痛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能力。这种代码,成为所有雌性动物 (尤其是人)的染色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女性比男性更能忍受疼痛的原因,也是她们的寿命比男性更长的原因。 
  酒精是导致身体脱水的一种重要介质,而且,它会抑制后叶加压素的活动,导致脱水程度加重。对女性而言,酒精会导致内啡肽的分泌,身体吸收的酒精越多,内啡肽的含量就越高,这将使细胞大面积脱水。酒精让人上瘾的特性尤其会便内啡肽分泌,形成长期的脱水。这一过程,尽管在女性和男性身上都是一致的,
  但酒精更容易让前者上痛,原因在于,女性能够让内啡肽生成机制更快地做出反应,并使之在酒精导致的压力下大量分泌。所以,女性在二三年内就会对酒精上瘾,而男性通常要用7年以上的时间。 
  第十章3 抑郁症和慢性疲劳综合症 
  前面说过,大脑需要使用 〃水分能量泵〃产生大量电能。在脱水状态下,大脑内部的能量就会陷人低水平,三磷酸腺苷的能量储存将会逐渐耗尽,因为某些区域需要更多的能量供给。最终,大脑依靠水电能量运转的静态功能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停止运转,我们把这种功能运转不充分的情形,称为 〃抑郁症〃, 
  对于人体而言,咖啡因类似于一部发动机的增压系统。就像为了使一部汽车 (或一架飞机)达到惊人的高速度,发动机将以更快的速度燃烧燃料那样,咖啡因也会使人体大量消耗三磷酸腺苷。咖啡、茶以及其他饮料的咖啡因,会使大脑中三磷酸腺苛苷供应的能量过分消耗,通常情况下,大脑总是保存着某些能量,以备不时之需,比如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在最后儿英里路途中,总是需要极大的能量。另外,咖啡因也会便身体脱水。一杯咖啡、一杯茶或一杯酒精饮料产生的尿液,要多于身体实际吸收的水量。为了让体温降下来,以便适应热茶和热咖啡的温度,更多的水分会以出汗的形式流失。遗憾的是,尽管对茶上瘾的人总是感到口渴,但他们却仍坚持喝茶。 
  低水平的三磷酸腺苷是一种信号,表明身体能量不足。体内这种 〃蓄电池〃电量不足,会使身体的重要机制处于防御状态,不再容许细胞储存酌三磷酸腺苷过量使用。此时,所有的细胞都会释放出〃〃疲劳信号〃。只有产生某种更强大的激活机制,才能使这些疲劳的细胞再次进入活跃状态。最终,大脑的意识也失去了从这些细胞中获取三磷酸腺苷能量源的能力,因此,大脑的功能将处于低效活动状态。甚至连大脑潜意识执行某项功能的意志力,都会跟着丧失。我们应该记住,三磷酸腺苷提供的能量,其消耗与恢复之间有一段时间差,在这段时间里,大脑只能以低于正常水平的效率运转,或者在压抑状态下运转。 
  咖啡因和其他化学刺激物,能够使三磷酸腺苷储存的电能迅速降低,而且,这些化学刺激物,并不能弥补三磷酸腺苷过量丧失造成的抑制性影响。有时候,大脑储存的三磷酸腺苷,甚至达到〃零〃状态,这会使大脑失去赖以运转的基本动力。此时,所有的细胞都会停止大部分功能,以便使自己存活下去。如果这种情形日趋严重,身体就无法借助于大脑提供的能量去从事脑力和体力工作,而整个人将会变得消极抑郁,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这样,最初的忧郁状态,变成了身体的整体性疲劳和机能衰退。脱水对大脑产生的这种致命的影响,将会导致多种症状同时出现,这种情形统称为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 
  〃慢性疲劳综合症〃这一名称,描述了一系列异常的症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这一系列症状有着不同说法,其中包括¨亚健康综合症〃、〃神经性肌无力〃、〃肌痛性神经脑脊髓炎〃。这些很是饶舌的说法,其实没有太多意义,而且也不够准确。实际上,在很长时间之前,慢性疲劳综合症甚至被认为是由一种疱疹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引起的。 
  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会便身体代谢系统和生理机制平衡遭到破坏,由此就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有些人过于主观地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种病毒性疾病,我建议这些人不妨阅读我的著作:《哮喘症、过敏症和狼疮的基础知识》。在有关狼疮的章节,我描述了最初的脱水如何导致某些细胞的DNA分解,
  形成极小的颗粒,而这些颗粒一直被误认为是病毒 (参见图表6·4)。 
  我们永远不应忘记,身体是各种化学机制的综合体,它能够形成新的组织,能够分解已经形成的结构,对各种营养物质进行加工和再利用。除了大脑以外,身体没有任何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就连肌肉组织也能够发生分解,以便吸收储存的氨基酸。不管压力是由精神还是对抗某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身体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或者受到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都会产生慢性疲劳综合症。在我看来,脱水、压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缺少锻炼,都是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主要根源,尤其是在用各种提神性饮料来满足身体的水分需要时。 
  我们的身体非常需要盐。在脱水和食物中盐分极少的情况下,体内的盐分含量就会降低。盐是满足肌肉和神经活动的重要物质。气候炎热时过多地流汗,会导致盐分缺失,由此经常出现的症状之一。就是我们缺乏足够的能量从事任何活动;另一种症状则是肌肉疼痛和痉挛。 
  那些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人,应该增加盐分的摄取量,同时还应增加饮水量,并逐渐摆脱含有咖啡因的提神性饮料。在一段时间以后,身体的三磷酸腺苷储量才能恢复正常,并使神经纤维的运输系统正常运转。 
  第十章4 眼睛的干涩和灼热 
  眼泪的生成,对于眼睛发挥正常的功能必不可少。某些人产生眼泪的机制并不完善,眼睛常有灼热感。这时,人们不得不拼命挤眼睛,以便促迸泪腺的液体循环。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奏效,眼睛就会被迫闭合,避免由于自然蒸发导致的水分流失。在某些 
  人身上,包括我自己在内,或许发生过面部肌肉瘫痪 (由于面部神经受到某种阻碍,导致脸部一侧肌肉麻痹)。这时,眼睛的泪腺机制就会受到影响,而发生痉挛一侧的眼睛,会比另一只眼睛更加干燥,即使在肌肉局部恢复以后也是如此。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即便用手搓眼睛,或者把眼睛弄湿,也没有办法促使眼泪生成,但是,只要用两杯水,就可以立刻缓解症状,灼热感和疼痛感在几分钟内就会消失。经常洗脸,让水进入眼睛,也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血液里的高胆固醇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胆固醇增高是心脏和大脑疾病的原因之一,因为它会使动脉血管堵塞。1987年,在希腊召开的一次有关癌症研究的国际会议上,我阐述了一个事实:胆固醇增高是长期脱水导致的! 
  如果外在环境不符合细胞的需要,细胞的基因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人体细胞的这种特性,如同细菌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薄膜结构来适应环境一样。人体细胞能够改变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防止液体不受控制地进进出出,而在正常情况下,水,总是可以 
  缓慢而稳定地渗人细胞内部。 
  假如外在环境相对干燥,而细胞内部水分需要保留,那么,细胞膜就会封闭起来。只要在膜状结构内部形成胆固醇沉积,就可以完成细胞膜的封闭过程,换言之,那种允许水分进出的小孔会形成一种闭合状态。 
  通常说来,我们吃下食物以后,水和酶就会进人胃和肠道。酶会把食物颗粒分解为更小的固体结构,它们采取的方式就是把一个一个的水分子,塞人每
  一个构成蛋白质结构的氨基酸连接点。水可以促进这一过程,身体水分因此减少,可溶性固体物质增加,这样一来,后者只能在水分相对较少的血液和淋巴系统中输送。 
  这一消化过程的后果之一是,离开肠道、流经肝脏的血液则变得过于粘稠。在肝脏内部,因摄取食物颗粒形成的血液负荷物,将会被 〃截留〃一部分,余下的部分会进人心脏右心室。在进人右心室时,肠道的淋巴液会跟着流入血液。此时,变得更加粘稠的血液拜访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肺部组织。在这里,随着呼吸,血液中更多的水分将以水蒸气的形式流失。 
  接着,粘稠的血液进入左心室,并被泵送出去,到达为心脏提供滋养的动脉血管,然后进人大脑动脉,最后是大动脉。当这种粘稠的血液到达大脑中枢——对身体渗透循环系统进行调节的区域——的时候,大脑中枢会发出缺水信号,身体于是收到干渴警报,这时,我们就会感觉自己迫切需要饮水。 
  水进人身体以后,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便肝脏和动脉细胞接触到这种粘稠的血液。我们吃下食物后,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身体才能摄取到水分。另外,再加上粘稠血液的影响,胆固醇便产生了,并进入活跃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形成胆固醇并使之沉积的生理机制,会在血管内壁形成。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