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本草述钩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7-本草述钩元-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论〕 地黄禀天一之真阴。更资中五之冲气。故气寒味甘。甘而有微苦者。归于主血 
之心 
十年 
血归 
以 
泣 
以 
中 
阳 
不 
而病于阴气者。又非独一热足以伤之。故虽同病于阴气。其因于热而气不化血者。生地固为 
宣剂。若不因于热而气不固血者。(此宜补阳气)生地却非补剂。又不得宣阴而损真元也。( 
寇氏谓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用地黄须炼热。若概与生者。当虑大寒是也。 
)至洁古去诸湿热之义谓何。盖阳盛阴虚。则阳不得阴以化。气之不化者。反病于湿而滋热 
。生地益真阴之不足。凉血生血。而俾气得以化。自不病于湿矣。抑甄氏谓虚而有热者宜加 
用之。丹溪何又谓虚而有热者慎弗用之。要知因虚而得实。(如黄芩汤治心劳实热。小甘露 
饮治脾劳实热。地黄汤治肾劳实热。麦门冬汤治脉实极为病。元参汤治骨实极为病。石斛汤 
治精实极为病。夫病于虚劳而云实者。精气夺邪气盛也。)甄权之说是也。原其病本在虚。 
丹溪之说亦是也。惟因精气之虚。以致邪气之实。故用生地先泻其实在邪者。而救其虚在 
精者。如补劳之味。即继其后也(诸方有止用生地者。有生地同熟地用者。可知一宣一补。 
生熟顿殊。而用有节次也。) 
凡阴虚咳嗽内热。骨蒸吐血等候。及产后恶露作痛发热。一见脾胃薄弱。大便不实。或 
天明肾泄。俱禁用生地当归。(仲淳) 
〔修治〕脉洪实热者。生采捣汁服。(即鲜生地)脉虚血热者。用芦汁拌炒。免致泥膈。 
如上 
血。 
x熟地黄x 
本经只言干生二种。第如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者。若与生干。当虑 
故后世改用蒸曝极熟者。(宗 ) 生甘平宣。蒸熟温补。必烹炼至久。透出阴中之 
能补肾气。 
味甘微苦。气微温。味浓气薄。阴中之阳。沉也。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生地能生精血。 
用 
。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 
胎产百病。去脐腹急痛。(脐下痛属肾经。非此味通肾不除。)病后胫股酸痛。坐而欲起。目 
无所见。 
血衰者须用之。又能补肾中元气。(洁古东垣) 脉洪实者。宜生地。(凉心血。益肾水。) 
若 
髓煎。得牡丹皮当归。和血生血凉血。滋阴补髓。 同沙苑苁蓉鹿茸山萸五味。能益男子 
同人参鹿茸麦冬五味枸杞菟丝覆盆车前子。多服令人有子。 同黄 黄连黄柏枣仁五味 
白芍麦冬牡蛎龙眼肉。治盗汗久不止。 同砂仁。治胎动下血腰痛。 同当归川芎蒲黄黑豆 
炒炮姜泽兰益母牛膝续断杜仲鹿角胶。治产后血虚发热。 同枸杞甘菊女贞子白蒺藜。能益 
精明目。 同首乌桑葚甘菊鲤肠蜀椒。能乌须发。 月经不调。久而无子。乃冲任伏热也。 
熟地半斤。当归二两。黄连一两。并酒浸一夜。焙研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米 
饮温酒任下。按调经补气。而只用参 。则所治又失血中阴气之义。此条冲任伏热一语。大 
为中肯。方亦简切。 产后血痛有块。并经通后腹痛不调。黑神散。用熟地一斤。陈生姜半 
斤。同炒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按真阴即生身之元。熟地补真阴之虚。属第一 
味。聊附二方。不及备录。 
〔论〕 地黄本寒水之精。阴中原含有阳。第未久经烹炼。即无以发阴中之阳。而令其 
上通 
肾中 
资生 
干地 
化机 
兼补 
制成 
〔附论益阴〕 阴固贵于益。而益阴之中。亦有动静衡胜之微。如丹溪治阴虚发热。于 
四物 
归辛 
归。 
凡胸膈多痰。气道不利。升降窒塞。药宜宣通者。汤液中禁用熟地。(仲淳) 熟者宜 
入丸。 
〔修治〕 拣取沉水肥大者。以好酒入砂仁末拌匀。置柳木甑于瓦锅内。蒸令气透。晒 
干。 
非一 
以酒 

卷九隰草部
牛膝
内容:根直下生。其茎有节。似牛膝。故名。又称暴节。二八十月采根。阴干用。 根长约 
三二尺者良。江淮闽粤关中皆有。不及怀庆生者。根极长大而柔润也。 土牛膝处处有之。 
不堪服食。惟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莳者为良。 土牛膝所禀薄。故短而细。主破血气。(士材) 
春夏用叶。秋冬用根。惟叶汁效尤速。(叶皆对生。似苋而长。且尖梢。) 川牛膝所禀浓。 
故肥而长。主补精髓。(士材) 
味苦酸平。气薄味浓。走而能补。性善下行。入足厥阴少阴经。 生者去恶血。得酒能 
补肝 
心 
溪言妇人得之。应归血海行血。) 酒蒸熟用。更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 
益肾强筋。理腰膝软怯冷弱。及腰脊痛。利阴气。补精气。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 
溺 
少 
干用。 
术仙茅 
瓜首乌生地 
四肢拘挛。 
地黄柏五加皮 
二三两浓 
橘皮去 
茎中痛 
腹坚痛。 小便淋痛。或尿血 
膝亦可。或入麝香乳香尤良。 
附专用土牛膝方 喉痹乳蛾。鲜牛膝根一握。艾叶七片捣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内。须臾 
痰涎 
二两 
温服 
〔论〕 牛膝味苦。苦就下。入于至阴之肾无疑。苦后有酸。而气复温。是又阴中少阳 
之肝 
火。 
哉。 
肾肝 
于金之 
诚不妄 
故直藉 
何居。 
浮气曰卫 
其气之精 
气着以为 
肠则痢。 
金水于下。 
又如五 
及之。 
能化。 
主治之 
足。乃 
水以顺 
之气不 
缪氏上焦药中勿入。凡经闭未久疑似有娠者。勿用。 脾虚清气下陷而泄痢。及脾虚而 
腿痛 
〔修治〕 行血。生用。入滋补药。酒拌。蒸过用。 

卷九隰草部
紫菀
内容: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三月内布地生苗。其叶二四相连。五六月开黄白紫花。 
结黑子。二三月采根。阴干用。 

卷九隰草部
根茸
内容:味苦微辛。气温。入手太阴血分。兼入足阳明经。 款冬为之使。恶天雄远志瞿麦 
雷丸。畏茵陈。 苦下达。辛益金。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咳唾脓血。疗息贲。止 
悸。消痰渴。去痿 。安五脏。治肺伤咳嗽。劳气虚热。(吐血虚劳。收为上品。)入至高 
脏。使气化及于州都。滑利小便。兼 
知心肺之合以行其气化。先为气血生 
气不能由阳中以降。故紫菀为疗虚劳 
气化而畅血化矣。 菀古郁字。取其色紫味苦者。以治肺 
行肺之用。用其气以散肺之结。用其味以顺火之性。而助 
倘无结气而用之。未免亡走肺家津液矣。(不远) 赤火 
由)感春夏之气化。而兼得地中之金性。故气味苦温兼辛 
一两。百部半两。为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乌梅一枚。 
血后咳者。紫菀五味炒为末。蜜丸芡子大。每含化一丸。 
洗净纳喉中。取恶涎出即瘥。神效。更以马牙硝津咽之。 
相煽而直上于喉。此味故为的对。 
〔论〕 用紫菀当深究于火为金用之义。人身少火为元气。心为火主。原与金肺不相刑 
者也 
为 
则血 
而刑 
且有 
乃为 
气不 
于火 
合于 
阴气 
肺 
推 
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是不可证肺之热而叶焦者。皆由于心欤。然则肺之主气而行 
营卫阴阳者。岂徒恃有八叶。及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哉。盖亦谓心主其下有 
包络之生血。不致因热郁蒸。令阳中之阴。上与清虚之肺合。故得行其营卫。以治阴阳耳。 
知此则紫菀之所以安五脏。疗痿 者。固的系火为金用之气化矣。海藏言其主息贲者谓何。 
盖息贲因肺气虚。痰热壅结所致。此味和肺阴气。而畅以火为金用之气化。则热散而痰消。 
痰热散而气降。何上逆者之不下乎。其又治肺伤久嗽者。缘肺不得合于包络之真阴。遂怫郁 
而为热。致结聚涎沫浊唾而为咳。咳久不已。则肺气愈虚。郁热愈甚。(甄权所云劳气虚热) 
斯时 
而以 
者。 
兹更 
而胸中即 
麦冬二味 
未有不泣 
能开喉痹。取恶涎。则散而泻者烈矣。倘无结气而用之。未免亡走肺之津液。是以咳逆 
喘嗽 
〔辨治〕 今人多以车前旋复根。赤土染过伪充。误用大耗津液病肺。 去芦。蜜水浸 
一宿 

卷九隰草部
麦门冬
内容:丛生如韭。凌冬青翠。根须连结。有十二枚。十四五枚。此物性之自然。合 
者。中心络贯。最多脂液。古人惟用野生者。细皱香美。功力殊胜也。 
x根x 
味甘平微苦。气微寒。阳中微阴。降也。入手太阴经气分。兼入手少阴足阴明经。 本 
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诸本草复脉通心。润经益血。治肺中伏 
火。脉气欲绝。疗心肺虚热。及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嗽。治肺痿吐脓。愈痿蹶。去心热 
。安心气不足。疗血妄行。及经水枯。乳汁不下。强阴益精。定肺气。补五脏。并治热毒大 
水面目肢节浮肿。 与地黄阿胶麻仁。同为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之剂。与五味枸杞。同为生脉 
之剂。(宗 ) 麦冬色白入肺。甘平入脾。多脉理入心。凌冬可入肾。长生可入肝。虽入 
五 
脉 
此 
之良。 
客热。 
甘草三 
痰多加 
蒺藜黄柏五味。止泄精。 同茯苓车前黄连石斛猪苓泽泻。疗心腹结气。身重目黄。 
膏知母竹叶粳米。专疗时气头痛。大渴烦躁。及发狂甚者。须各数两。浓煎。顿饮乃 
人因作劳内伤而发者。可量加人参。有肺热则弗入。 同黄连。治消渴。 同青蒿鳖 
地黄芍药天冬五味枸杞胡连山药茯苓山萸。蜜丸。治骨蒸劳热。 
〔论〕 麦冬味纯甘 
而皆谓其入肺。海藏曰。 
取寸口之义。即可悟于不 
中之太阳而主血脉者。为 
阳中少阴之藏。乃真阳化 
并于谷气而归肺。是二 
肺者。更相合以神其升 
本于二阴至肺以为根蒂 
热为病。枯渴真阴。致 
最为中的。或曰。二冬 
者何也。曰。心肾者水火之原。水火不僭。乃得 
地。是谓地气。总谓身中之元气。而肺实司之。 
阳。而真阳原不能离乎真阴。故虚劳以二冬为治 
与麦冬之治虚劳等功。以麦冬润腻味甘。水土合 
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而朝百 
盖凡下焦肝肾阴虚以为热者 
热者对元阴之虚热而言也。 
致阳亢。而复投芩连。则不 
之质。回阴燥而透脉枯。 
柔腻者第与亢气对。若有 
其所禀至阴。然采根宜在 
有如斯矣。所以上焦心肺 
不相宜。 仲淳云。病患 
〔修治〕 通脉。不去心。入丸散。须瓦焙熟。吹冷。再三焙研。又法。捶扁极薄。晒 
干。 
或 
频搅久之。澄清。去酒。晒干收用。 

卷九隰草部

内容:一名露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实 
如 
根叶与子。功用相同。 
x冬葵子x 
甘寒淡滑。气味俱薄。阳也。 主治脏腑寒热。羸瘦五癃。消水气。通大便。利 
疗妇人乳闭肿痛。治痢。山痈疽头。下丹石毒。久服坚骨长肌肉。 乳妇气脉壅塞 
行。及经络凝滞。奶房胀痛。留蓄作痈毒者。用葵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服 
验。 大小便不通。胀满欲死者。用葵子二升。水四升。煮一升。纳猪脂一鸡子。顿 
生口噤。冬葵子炒黄为末。酒服二钱匕效。 胎死腹中葵子为末。酒服方寸匕。口 
灌下即苏。胞衣不下。冬葵子一合牛膝一两。水二升。煎一升服。 痈肿无头。三日后。取 
葵子二百粒 
x苗x 
气味同子。 宣脾利胃气。 苗叶干为末。水调服。治时行黄病。 烧灰服。治女 
下。 凡久病大便涩滞者。食葵菜自通。(张从正) 
x根x 
气味苦寒。利窍滑胎。止消渴。散恶毒瓦斯。 消中尿多。日夜尿七八升。冬葵根五斤。 
水五斗。煮三斗。每日平旦服二升。漏胎下血。血尽子死。葵根茎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卢不远云。葵具五色。有多种。惟冬茂者为冬葵。冬葵为脾之菜。肾之药。字从癸从冬。 
皆 
非不返顾其根也。观于通关格。复止消中多溺。可以想见矣。本经寒热羸瘦。与五癃并治者 
。盖寒热欲通而不藏。致肌肉羸瘦。五癃欲藏而不通。致水道闭塞。葵性滑养窍。能使藏者 
通。返顾卫根。能使通者藏。至病属久藏而发者。如淋滞死胎痘疹。如消渴丹石毒。如肠痈 
胃疽疮肿无头。及肉锥怪证。皆有奇征。世人但知能发宿疾。不知其性正不许人有久藏患害 
也。 
x蜀葵x 
一名戎葵。即吴葵。蜀戎吴皆其所自来。吴者胡之讹也。叶有歧叉。过小满后。茎高 
五 
虚 
x苗根茎x 
气味甘。微寒滑。 主治类同冬葵。 除客热。利肠胃。疗热毒下利。滑窍治淋。 
易产。散脓血恶汁。 蜀葵(四时红色单叶者)取根阴干。治带下。排脓血恶物极验。 
胃生痈。有败血。腥秽殊甚。脐腹冷痛。用怀忠丹排脓下血。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 
枯矾白芍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