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2-中国电影幕后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532-中国电影幕后故事-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摄出第一部儿童故事片《渔岛之子》,次年又完成了两部故事片《新队员》、《慧眼丹心》的拍摄。    
    王为一因《珠江泪》的“南国特色”,在60年代初,又被调往珠影,与他一同调入珠影的卢珏及斯蒙、徐严4人一起,联合导演了这部再现了广东英德马口造纸厂失火,当地民警和军民奋力抢救国家财产的、在当时很流行的艺术性纪录片《英雄诗篇》。    
    《英雄诗篇》是当时4位导演每人分段分场各拍摄一段,突击加班、争分夺秒赶拍完成,因其为政治任务,导演风格并不统一。该片特邀广州军区话剧团的李长华、广东省话剧团的张铮和珠影厂的红冰参加演出。由于受其大形势、大环境、大方向的直接影响,特别是“左”倾思想和路线的严重干扰,影片中的英雄群像虽为真人真事,但却没有敢进一步的从人物性格的深层进行细化,故银幕上的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公式化、概念化的痕迹很重,其形象的单薄,既无“诗意”也不“成篇”。    
    1962年,“大跃进”运动带来的种种弊端和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对人类进行无情的惩罚,使中央较为清晰的意识到极“左”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由此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灾难。故在文艺战线上也开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全国许多省区成立的地方电影厂或下马、或合并,而珠江电影制片厂因地处华南五省这一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所致,又有拍摄故事片的成绩,与武汉电影制片厂进行合并后,得以继续保留。蔡楚生联合王为一又开拍了描写解放前广东渔民反抗压迫,敢于斗争的故事影片《南海潮》。


第一部分: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房客百态 笑料迭出

    如果说《珠江泪》、《椰林曲》、《南海潮》这“三部曲”已经为王为一树立起了“南国片”标志的一项品牌的话,那么,接下一部的第四部“南国片”,则是他的另一部把“南国片”推向崭新高峰的代表作之一——讽刺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    
    提起故事影片《七十二家房客》,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一组组滑稽可笑的场面,那一幕幕诙谐幽默的剧情,这部1963年由珠影厂拍摄的粤语方言故事片,与长影的苏州方言故事片《满意不满意》、八一厂的四川方言故事片《抓壮丁》一起,为人津津称道。    
    《七十二家房客》,是由珠江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粤语故事喜剧片,以地方方言打破区域性的局限,而在全国、东南亚一带以及海外华人区放映后,好评如潮,且间隔多年放映至今不衰,不能不说是创造了又一个影坛神话和奇迹。这部由王为一导演的经典喜剧还真的有一段津津乐道的趣事:    
    《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广州居民、广州方言,还有围绕故事的各类人物,都是那么的典型、地道、正宗,殊不知这出戏却是从上海地方戏中移植改编而来的。这出戏本是上海大公滑稽剧团来广州演出的保留剧目,由于当时广东文化部门想拍出一部拿到海外华人区放映的富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影片的设想和计划由来已久,这部《七十二家房客》无论从喜剧特点、人物造型,还是从故事情节,都非常符合上级的要求,且较为适合改编成广州地方特色的故事影片,故在几部候选剧目中,《七十二家房客》首当其冲。    
    随后,由广东侨委与上海大公滑稽剧团协商,为保留该团的演出权,由珠影改编拍摄的这部用粤语方言对白的故事片,只能在两广地区和香港及海外发行放映,内地不得公映。黄谷柳、王为一将杨华生、笑嘻嘻、张樵侬、沈一乐的原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大手笔修改,并深入剧情增加了伪公安局长这一角色,把这一人物从幕后转到台前,将代号“369”的伪警察这一反派主角,改为依靠伪公安局长和地方恶势力的一个帮凶,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更加曲折化、复杂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改编,事实证明是成功的,且具有醒世的教育意义。此外,在通过八姑、炳根这对房东夫妇欲撵走七十二家房客,与恶势力狼狈为奸拟开五毒俱全的“逍遥宫”的经过,以笑料迭出的喜剧噱头,巧妙有趣的戏剧化处理,从而深化主题,寓教于乐,最后,把众房客团结一致,与两夫妇及恶势力斗智斗勇、挫败阴谋的结局呈现在观众面前,达到了喜剧风格与主题思想的完美结合。片头字幕的演职员表一一列出,也是别出心裁的用一大幅长卷的广州市井风情速写画,来映衬展开,由此足以可见编导的匠心所在。    
    该片由香港鸿图公司投资拍摄,珠影厂投入了大量的主创人员,珠联璧合而成。影片拍竣之后,投放两广地区和香港、特别是在海外市场放映,果然大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尤其是海外华侨更是赞不绝口,称之为“雅俗共赏的喜剧先河”,同时也为捉襟见肘的珠影,既赢得了满载的声誉,又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文革”前夕,这部影片被定为“大毒草”,作为“反面教材”在批判大会上放映,但影片浓厚的喜剧色彩,却时时引发观看的人们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开怀大笑,名为“批判”的影片,反而起到意想不到、始料不及的“逆反效果”。由于该片内容健康,无毒可批,因而取消了批判大会。文革后,中央电影局成立了影片复审小组,为一大批被打成“毒草”的影片平反。《七十二家房客》也被认为是部优秀的喜剧片,可惜是粤语片,于是通知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出资,请珠影原片导演王为一负责译制成国语版,在全国公开发行,所以,全国各地的广大观众,才能有幸真正观看得到这部由文觉非、谭玉贞、陈天纵等粤剧演员和束夷、红冰、傅伯棠等珠影演员联合出演的这部讽刺喜剧片。    
    正是由于这部《七十二家房客》的深远影响,香港在60年代中后期,也步其后尘地拍摄了根据这部影片改编的同名故事片;多年以后,同样是根据同名故事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又以另外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用心良苦地延续了这部经典故事影片的艺术生命。所以,《七十二家房客》既是王为一“南国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拓展喜剧风格领域的成功开篇。    
    “南国片”的风起云涌,一时间形成风潮,王为一所执导的《珠江泪》、《椰林曲》、《南海潮》、《七十二家房客》等一系列的“南国片”,连同影界公认的“三大反特片”《羊城暗哨》、《跟踪追击》、《秘密图纸》这同样也与正宗“南国特色”的影片一起,在新中国17年的影坛上,形成了一道绚丽夺目的风景线。


第一部分: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苦去甘来 笑口常开

    1965年,王为一在导演了湖南花鼓戏的两部戏曲短片《打铜锣》和《补锅》之后的第二年,“文革”的暴风骤雨就铺天盖地的无情而来。珠影在“文革”的风暴中艰难漂泊,王为一失去了导片的机会,也失去了自己所酷爱的电影艺术事业。可想而知,一旦一个酷爱电影艺术的人被人为剥夺自己的专业,那他的内心深处该是多么的痛苦啊。    
    从前引以为豪的从影历史,在“文革”中通通都成了王为一的大罪状,日复一日没完没了的审查、批判、改造、学习,还有触及灵魂的批斗会,都像一根根无形的皮鞭,在猛烈的鞭挞着王为一已经流血的胸膛。新疆的噩梦,人生的炼狱,又这样斗转星移般的在王为一的身上重复轮回。    
    苦海泛舟,劫后余生,王为一终于熬到了1976年底“四人帮”的粉碎。他在1977年导演了广东歌舞汇演的舞台艺术纪录片《歌舞》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导演了根据当时政治需要,反映我南海军民抗击台湾来犯之敌的反特故事片《蓝天防线》,影片中的一段电影插曲——“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因为受政治气候的大前提影响,在当时非常流行。在1980年再次接受执导任务时,与该片副导演王毅一起,联合导演拍摄了根据1944年盟军来华助战,中国军民义救美国飞行员爱卜斯坦壮举的真实故事,由上海美术出版社的编辑范若由创作编剧的故事片《一个美国飞行员》。    
    1982年,对王为一来说,是他“南国特色”影片梅开五度的新收获。他与曾炜根据广东著名作家欧阳山的著名小说《三家巷》改编写成了电影文学剧本,王为一老当益壮,亲自执导了这部片子,也是他与广东省著名作家、剧作家陈残云、黄谷柳、欧阳山“三巨头”充满友谊的艺术合作。《三家巷》故事以30年代广州的沙基惨案、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三个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周、陈、区三户人家里的亲戚、恋人、朋友、同学、邻居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来演绎出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走向。王为一不忘昔日恩师史东山发掘自己的恩情,继承和发扬恩师广识贤才的伯乐精神,再次提携和发展新星,上海青年艺术剧院的青年演员孙启新就是在王为一启用扮演男主角周炳之后,而声名鹊起,一时走红影坛的。此外,王为一还广纳了话剧界、曲艺界、音乐界乃至非职业演员的富有才气的年轻人加盟参拍此片,叶雅宜、芮旭华、李雅军、许瑞萍、黎舒兰、薛白等后起之秀,都是由此走上银幕,组成了《三家巷》的第一梯队,共同演绎出一代年轻人不同性格、不同环境之下的各类人物角色,较好地通过电影的艺术创作形式表现出原著的思想精髓。    
    1984年,王为一再次涉足喜剧天地,他在距此21年前在执导《七十二家房客》成功之后,导演了根据上海讽刺话剧改编的喜剧片《阿混新传》,这是第一部荣获金鸡奖特别奖的喜剧片,随后又执导了反映农村计划生育的喜剧影片《不亦乐乎》,又荣获中国计划生育优秀电影一等奖“金爵奖”。步入耄耋之年的王为一,真可谓雄心不减,壮志不已。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秋天,他又与编剧黄统荣一起,共同执导了喜剧片《五福临门》。    
    当新千年的曙光照进王为一乔迁的新居之时,中国电影协会于新世纪之初,给他颁发了一块“中国电影家”荣誉称号的牌匾,这正是对他从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最高褒奖。


第二部分:性命攸关的《逆风千里》两个特殊时期的谢晋电影年谱

    提起谢晋;这位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界的“首席导演”;是对社会具有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代名导”。谢晋导演的每一部电影作品;都深深地烙上了中国现代史上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鲜明印记。蓦然回首在逝去年代中谢导的电影往事,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谢导。当一个民族真正站立起来的时候,才敢于正视她曾经屈辱的历史。    
    才华赶在风浪尖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从艺的谢晋,从家乡浙江绍兴上虞来到大都市上海,1948年—1949年两年间,先后在吴仞之导演的《哑妻》、何兆璋导演的《几番风雨》、郑小秋导演的《欢天喜地》、《梨园英烈》(《二百五小传》)中担任副导演;全国解放后,在《望穿秋水》、《影迷传》和石挥导演的《鸡毛信》、陈西禾导演的《妇女代表》中继续当副导演,1954年,他与林农联合执导《一场风波》,并以淮剧戏曲片《蓝桥会》小试牛刀为开端,开始独立执导影片。随后,拍完影片《控诉》和《水乡的春天》之后,1956年通过执导《女篮5号》,名气大增,其凸显人性、细腻传神的导演风格,引起圈内外的瞩目和重视。    
    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开始了,在当时浓厚的政治高气压下;人们的思想是单纯的,同时也是激进的,许多人盲目跟风,唯恐跟不上步伐而掉队。单纯的谢晋当然也是同样,他紧跟形势,满怀热情,接受组织交给的新任务,加紧赶拍1958年上影天马厂的两部非常应时的电影——儿童题材的《大跃进中的小主人》(与杨小仲、张天赐合导),另一部则是《大风浪里的小故事》。这部影片由3个短片《此路不通》、《旧恨新仇》、《疾风劲草》组成,是当时唯一一部以反“右派”为主题的故事片。谢晋就在其中之一的《疾风劲草》中,担任编剧加导演,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殷唯慧、焦晃、李家耀和上影厂的杨在葆、齐衡、高博、程之等主演。影片主要讲叙的是华东大学秦兆龙等人,利用整风运动向党进攻,共青团员杨文英与其坚决斗争。饰演秦兆龙的杨在葆,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进厂后,首次被谢晋挑中,扮演一个相貌与角色反差很大的角色,与他外貌长相的“工农兵”形象相去甚远。这便是谢晋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