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续名医类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16-续名医类案-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药一两五钱,水煎分三服,一日服之,至二十日愈。 
张子和治郾之营兵秋家小儿,病风水。医用银粉、粉霜之药,小溲反涩,饮食不进,头肿如腹,四肢皆满, 
状若水晶。家人以为死矣,强勉求治。张曰∶此症不与壮年同,壮年病水者,或因留饮及房室。此儿方七岁, 
乃风水症也。宜出汗,乃置燠室,以屏障遍遮之,不令见火。若内火见外火,必昏愦也。使大服胃气汤而浴之, 
浴讫,以布单重覆之,凡三五重,其汗如水,肿减七分。乃二汗而全减,尚未能食,以槟榔丸调之,儿已喜笑 
如常日矣。 
李时珍邻家一小儿,因积黄肿,腹胀如鼓,偶往羊桃树下,取食之,至归而大吐痰水,病遂愈。羊桃乃山 
楂同类,医家不用,而有此效,则其功应相同矣。(《本草纲目》。) 
张景岳在京治十五岁儿。适经药铺,见有晒晾巴豆,其父误以为松仁,以一粒与食之,嚼而味辣,亟吐出, 
已半粒下咽矣。少顷大泻十余,次日肚腹通身即肿胀,绝口不食。或谓宜黄连、绿豆以解毒。或谓四苓、五物 
以利口。张曰∶大攻之后,岂非大虚之症乎?能再堪苦寒以败脾否?大泻之后,又尚有何水之可利?遂单用独 
参汤及温胃饮,以培脾气,不数剂而复元。夫既已大泻,而何以反胀若是,是可知大虚致成肿胀者,类多如此。 
(雄按∶巴豆性热,泻后心虚,缪氏治庄敛之一案可证,未必可投温药。) 
冯楚瞻治何氏子,九岁,肚腹胀极,痞块有形,肌削神困,耳中脓溃,目红肿,牙龈出血,或时腐烂,咳 
嗽气短,膝酸疼,夜不能寐,日不能食,已成坏症。询其病由,乃起于腿,半周之内,肚稍肿硬。初时消导, 
后用补脾兼消及清热化滞。六七年来,腹胀更加,痞硬更大,牙痛,耳目肿烂益甚,仅存皮骨。脉之,或时弦 
洪有力,或时弦而无力,知为久服克伐,真气内乱,转护邪气为害,先天之真阴真阳已竭,乃中空外浮之象也。 
先以《金匮》肾气丸料加麦冬、五味作汤,大剂空心温服。数剂热减,腹稍软,随以前剂冲入人参汤三钱,食 
前日二剂。十余日后,精神稍长,诸症渐退。后早晨以生脉饮送下,加五味牛膝之八味丸三钱,申酉仍以前方 
服之,两日诸症悉平,向之痞胀如失。张氏子亦患腹肿,消导几死,亦以八味去附子倍熟地,加麦冬、五味、 
牛膝而愈。第不能久服丸药,次年夏,忽两胁肿硬,如妇人之乳垂下,外科与解毒不效,加两颐之下,肿亦如 
之,百治不减。或议开刀,冯曰∶此肝肾之火上炎耳,何毒之有?仍以前方加青皮四分,土贝二钱,食前服之, 
不十剂全愈。 
一儿病肿,有庸医假专门之名,不守家传之法,常称得异人之术,用牵牛、葶苈为治肿方之神药,作散 
服之,元气下陷,肚大,坐不得卧,阴囊肿大,茎长而卷。万见之,叹曰∶脾土已败,肝木独旺,乃贼邪也, 
不可治矣。果死。 
一儿病肿腹大,彼信庸医妄谈,五日消一分,乃取绳子围其腹量之,投以牵牛、葶苈服之,利下数行,肿 
减十分之二,父母甚喜。约至五日,再消三分。未三日,又大肿,较大于前。庸医闻之走去,病势日甚而死。 
张氏子疟后病肿求治。曰∶此脾虚肿也。与胃苓丸,用长流水煎灯心汤送下,教以每日午时前后,天气和 
暖,于避风处汤洗之,洗毕覆被睡一时,令有微汗为度。此水渍法也,经曰∶渍形以为汗。调理半月,平复如常。 
高鼓峰治沈启廷孙,三岁,脾虚发肿,两足更甚,乳食不思,午后发热,头面羸瘦。俗医云∶此病如用官 
料药,须发黄鼓胀而死,但当服草头药,并以针挑其指,出黄水自愈。浙西人言,出自医家药笼中者,谓之官 
料药,俗传单方一二味,谓之草头药。病家信之,服其药,日益剧。高视之曰∶凡药皆草根树皮也,何以出自 
医家便为官料?此无稽之谈也。投以温补之剂,服之渐有起色。未几又发泻,又头上生毒,烂至见骨,又出 , 
皆极重病,缠绵不休,乃一味补正,他病见则随症稍加减之,如是者,自夏迄冬,用参几斤余,才得脱体,次 
年长肌肉。设惑众说,宁有救否? 
按∶肿症多湿热为患,虽云脾虚,必审其小便长短清浊,及大便溏燥浓淡以施治。若一概云脾虚,参、 
术蛮补,必致绵延不已。今自夏迄冬,诚何故哉?至用参斤余,即今时富家,亦委命而已。 
孙文垣治张后溪之孙,遍身疮疥浮肿,肿自足背起,渐上大腿,今且至腹,大便泄泻,发热少眠。此风湿 
症,当令与时违之候,治从开鬼门洁净府二法,使清阳升则泻可止,小水利则肿可消,上下分去其湿之意也。 
苍术一钱,苡仁、桑皮各三钱,青蒿、防风、升麻、柴胡各五钱,(钱当是分。)大腹皮、五加皮各六分,八帖全安。 
薛立斋治一小儿,肚腹膨胀,饮食即泻,手足逆冷,以为脾气虚寒,先用人参理中丸,后用六君子汤而愈。 
万密斋治孙,先病疟,伤食成疳,又伤食,甚瘦,腹胀大而坚,见人则哭,用参、苓、术、草、半夏曲、 
枳实炒、浓朴、黄连、木香、莪术、砂仁、使君子、神曲、麦芽、鳖甲、夜明、芎、归等药。 
一小儿泻后腹胀,用加味正气丸服之愈。一儿疟久不退,腹大而坚,用化癖丸服之愈。一儿善食腹大,用 
保和丸、胃苓二方服之,调理而安。 
蒋仲芳曰∶山中君仲子,年十岁,患水肿月余,候予不至,遇一方士,与之草汁,大便遂行数次,腹宽肿 
退。予适到,喜曰∶儿病久候不至,今服草药,幸已愈矣,然须服调理之剂。即唤出诊之,脉来沉细,尚微喘, 
按心下则痛甚。予曰∶此非予之所能疗矣。草汁性烈,已下数次,痛宜愈,喘宜定,今若此,病虽去,而脏腑 
真气受伤,必不久也。犹未信,至明日腹大痛而死。 

卷三十
癖积
属性:龚子才治小儿患痞癖,服槟榔、蓬术、枳实、黄连之类,痞益甚。曰∶此脾经血虚痞也,不可克伐,遂用 
六君子加当归,数剂。胃气耗惫,脾胃损伤,气血干涸,肢体羸瘦,面色瘦黄,肚大青筋,身热自汗,喘急气 
促,泄泻腹胀,浮肿,不思饮食,与补中益气汤,久服而愈。 
万密斋治一小儿周岁,因食鸡肉太早,自此成积,日渐羸瘦,不思乳食。其父详告,取药治之,与养脾去 
积丸∶白术、陈皮、苍术、浓朴、枳壳、半夏、青皮、神曲、麦芽、山楂、甘草。先服三日,后服丁香脾积丸, 
鸡肉汤下,取下鸡肉一片,犹未化也。再进养脾丸而愈。 
王氏子,一日胃脘当心而痛,万治之,七日不止。以手按其胸腹,惟心下手不可近,曰∶误矣,无怪其不 
效也。凡手可按者,虚痛也,手不可按者,实痛也,实痛非食即痰。另立方,以枳实导饮丸、控涎丹二方内, 
摘取枳实、黄连、半夏各二钱,木香、黑牵牛头末、白芥子炒、甘草等分,捣罗为末,用生姜自然汁,和神曲 
作丸麻子大,以沉香、木香、槟榔磨水下,或姜汤亦可。初服二十一丸,少顷痛移下中脘,又服七丸,至脐下, 
又服五丸,利下清水而止,乃知是脾痛也。复作青皮丸,加青皮、陈皮、木香、砂仁、神曲、麦冬、山楂,调 
理而安。 
李时珍治宗室富顺王孙,嗜灯花,但闻其气,即哭索不已。诊之曰∶此癖也。以杀虫治癖之药丸,服一料 
而愈。(《本草纲目》。) 
陆养愚治潘司寇子,年十四,初因感冒,服药已愈。后复夜热便黄,日中亦微热。或谓表散之后,血气不 
足,与补养气血,热益甚,遂以为童子劳,阴虚夜热也。滋阴降火,肚腹渐胀,肌肉渐瘦,饮食渐减,其热日 
夜不止矣。脉之,人迎颇和,气口紧盛,两尺洪滑,此食积也。宜消导之,与枳实、黄连、槟榔、神曲、麦芽、 
山楂、茯苓、泽泻、甘草,数剂胀减热除,精神渐复。去槟榔、泽泻、麦芽,加人参、白术、干姜,数剂全愈。 
陆祖愚治费表侄,垂髫患疟后痢,初愈复伤食,蒸蒸内热,大便欲行不行,数至圊而未尝便。医不细审, 
以久病初愈,复日数行,其为脾虚滑泄无疑,投以参、术补剂,经所谓益其胜而赞其复,病宁不剧乎?服后, 
身热益甚,烦躁咽干。又以六脉浮洪,久痢身热脉大,均非吉候。诊之,果六脉洪盛有力,而胸腹手不可按, 
曰∶脉症俱实,又且相应,无张皇也。但久痢之后,津液枯槁耳。用生地、当归、白芍、黄连、倍枳实、山楂, 
一剂觉腹中运动,二剂即转矢气。少顷,去燥矢十余枚,遂连去三四次,脉静身凉,神清气爽。再用生津补脾, 
调理半月而愈。 
薛立斋治一小儿,腹内结块,或作痛上攻,小便不调,用龙胆泻肝汤、芦荟丸而愈。后形气消铄,发热作 
渴,此肝木克制脾土,用补中益气汤及芦荟丸而愈。 
汤某治户部侍郎小娘子患痞,蕴积结聚,已经年矣。其候腹满壮热,大小便闭,不食。诸医皆作虚热潮湿, 
或作胃寒不食治。然既不食,大小便自然少,又欲作疳热治。百药俱试,而无一中,势已窘迫,招汤视之。问 
曰∶合服何药?答曰∶当服甘遂、大黄。张惊曰∶前诸医者,皆用补剂,此女不进食久矣,不宜利动肠胃。答 
曰∶信我者生,逆我者死。张曰∶更有无甘遂而次于此药方者可否?乃令即服大承气汤,二服而愈。次日诊之, 
尚有余滞积实,其症必过数日而复闭,须服前药,始可除根。数日后,果再闭,腹满痞结,再服此药,一服而痊。 
朱丹溪治贾福六舅子,十六岁,左胁有块,能饮食。青皮醋炒、三棱、柴胡三分,桂枝、川芎、防风各 
二钱,白术二钱半,木通一钱半,海藻一钱,甘草五分,分七帖,煎取半盏,下保和丸十五丸,忌一切发物。 
蒋仲芳治一儿,七岁,食后受惊,遂发寒热,右胁有块,重则胀痛,轻则硬满,已三年。忽患三阴疟,又 
年余,以丸药截之。疟虽愈,而朝凉暮热,咳嗽骨立,痞块痛甚,用 、术、鳖甲、当归各四两,参、芍、知 
母、丹皮、麦芽、神曲、山楂各二两,青皮、陈皮、槟榔、木香、官桂各一两,棱、莪、柴胡、桃仁各七钱, 
煎成膏,入饴糖四两和匀,不俱时服,未终剂而愈。 

卷三十

属性:万密斋治王氏子,善食,尝病腹痛,乃虫痛也,用安虫丸服之。三日后,取下一虫甚异,约长一尺,身赤 
色,大如 。令持两头牵之,长可丈余,其形如线,放下依旧短缩,此虫母也,以火焚之而愈。 
胡氏子尝腹痛,万诊之曰∶虫病也。问何以辨之?曰∶腹痛,凡一向不止,乃积痛也。腹中成聚,口吐涎 
水者,虫痛也。用安虫丸与解毒丸,屡进不效,因思此虫有灵,当设法取之。择定除破日,在月初旬取之,勿 
令儿知也。隔夜煎苦楝根汤,次日五更,用清油煎鸡子饼一个,令儿闻其香味,遂急欲食,故迟不与。而以少 
许啖之,觉腹中有如物涌上心口,乃取药与服之。少顷心口之物堕下,以蛋食之,不食矣。巳时腹中大鸣,而 
泻下一虫甚异,如指长,有头手足,状如婴儿。万曰∶此三传劳虫也。初起于父,再传其母,三传其子,幸去 
之矣。令一婢用铁钳夹送河中焚之,其婢受烟气一口,亦劳病死,此儿至今无恙。(雄按∶紫庭方云,第一代 
初,劳虫如婴儿。万氏此说,不知何本。) 
阎姓子有虫病,黄瘦,腹中时痛,口馋,如有肉食则痛不发,一日无肉,则痛甚。万视其体甚弱,不敢下, 
只用苦楝根皮,放肉汁中煮食之,单服三日,下虫如蝌蚪者一盆,色黄黑。后以养脾丸调理而安。 
一儿七岁,善食肉,常病腹痛。其父问积痛虫痛何如?万曰∶积痛发有常处,手不可按,恶食而口干;虫 
痛无常处,喜人按摩,口馋而吐清水。此儿乃虫痛也,以药取之,下虫大者十余条而痛止。未一月又痛,万曰∶ 
不事再取矣,恐伤胃气。乃立一方,用黄连、木香、槟榔,去积为主,陈皮、青皮、三棱、莪术、枳实、山楂, 
专去其虫。等分为末,神曲为丸麻子大,米饮下。常服之,时下小虫,及下大虫如指大,约长一尺,乃虫母也。 
自后痛渐减。 
吴孚先治一婢,面黄身瘦,嗜油,甚至灯盏垢腻都尽。与医,下虫如虾者数枚,遂而不嗜矣,寻肥健。(《本 
草纲目》载患发瘕者,能食油至五斤。) 
一小儿将自身布衣,浑身遍吃,两袖吃至肩上,吴用煎虫丸,下虫如蚕者数枚而愈。 
钱仲阳治辛氏女,五岁,病虫痛。医以巴豆、干漆、 砂之属治之不效。至五日外,多哭而俯仰,睡卧 
不安,自按其心腹,时大叫,面无正色,或青或黄,或白或黑,目无光而慢,唇白吐沫。至六日,胸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