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江蓠 作者:湜沚(晋江vip2014-06-19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江蓠 作者:湜沚(晋江vip2014-06-19完结)-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花会那日,风和日丽,碧空如洗。

    深宅大院里被沤湿的心思仿佛也随之干燥明媚。

    沈江蓠穿了一身银红衫裙,也没压花,而是勾了荼白的缠枝纹样,交领、袖口都滚了一圈梨花勾连的边。说不出的雅致和明媚。

    沈江蔓一见就凑了上来:“长姐的衣裳真好看。”

    沈江芷也是精心打扮过的,手上戒指都戴了两个,一套赤金点翠头面更显得贵重。她本就生得艳丽,五官精美,这样一盛装打扮,天生丽质却被衣裳首饰抢夺了光彩。

    沈江蓠暗暗观察,总觉得沈江芷今天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反不如平日里美得让人惊心。半晌,她才反应过来,沈江芷这样才是真正的大美人,越是简单装饰越能衬托她得天独厚的丽色,这样浓妆艳抹反而失了韵致。

    若是平常,她才懒得管沈江芷,但是今日杜若蘅亦会过来。她知道以杜若蘅的姿色必能引起众人关注。自家也就沈江芷最漂亮,虽说平日里自己与三妹妹关系平平,但是她可不希望自家姐妹被杜若蘅压一头。

    于是就有心提点沈江芷两句,但是转念一想人家已经费心装饰了,自己浇瓢冷水算怎么回事?肯定好心反被当成驴肝肺。没得自讨没趣,算了,来日方长,往后有的是机会让沈江芷压杜若蘅一头。

    杜若蘅倒是真会打扮,也真了解她自己的长处短处。妆容、衣饰莫不都越发衬得她肌肤赛雪,目如点漆。

    众贵女们对沈江蓠的外貌已经失去了兴趣,见到杜若蘅这等绝世美人,忍不住背后嘀咕了起来:“哪家小姐,以前没见过,倒是挺漂亮。”

    “咦,上回不是在临安伯府见过一次吗?好像姓杜来着。”

    大家寻思了一回,想不出哪家高门大族姓杜。

    不知是谁提了一句:“是不是户部员外郎杜家?”

    “噢……”众人这一声拖得意味深长。户部员外郎,从五品而已。

    杜若蘅心知自己能参加此次集会定是沈江蔓之功,于是一进沈府就打听了二小姐所在。心里也诧异没想到那一次见面,沈江蔓就对自己如此上心。

    见了面,两人都分外高兴。

    “江蔓,你家里可真富丽。”杜若蘅是发自内心地赞叹。她去过的公侯府邸并不多,也就是临安伯府,和这一次的国公府。在她看来,公侯之家便都应该是这等气派,相比较之下,自己家里简直寒酸得可怜。

    看着满眼的雕梁画栋,奇花异草,尊贵得似主子般的下人,她越发坚定了要加入侯门的想法。牵着沈江蔓的手也更用力了些。

    “我引你去见见我长姐。”沈江蔓热情想请。

    沈江蔓的长姐——沈江蓠,杜若蘅是知道的,简直是如雷贯耳。她有心,对于侯门公府的人头都有大致了解,早知道国公府的嫡长女,生母是开阳公主,身份尊贵。就是长得不如人意,扔进人堆里,即便有打眼的地方,也是因为胖。

    多少次,她揽镜自照,心中暗想,自己这副容貌怎会生在寒门?上次在临安伯府倒是见了沈江蓠一面,瘦是瘦了,可那容貌比起自己还是差了一等。真应该把她跟沈江蓠掉个个才对!

 第13章 忆王孙

    等真的与沈江蓠见过礼后,杜若蘅的不甘又掺杂了两分自卑。

    沈江蓠身后跟着两个婢女,身上衣饰甚至不比杜若蘅寻常在家所穿的差——今儿出门做客,又是来侯门公府,她特意穿了质地最好的一身新衣服。

    再细看看,连丫鬟头上都戴了金钗——不是鎏金,而是正儿八经的足金。

    杜若蘅的心里不禁酸了一酸,此刻只觉着自己头上的金钗像要烧起来一般。原来自己的衣饰,在沈江蓠身边也就是个丫鬟的水准。

    沈江蓠却不知道她想了这么多,嘴角含笑:“上回见面匆忙,也没来得及好生一叙。我听二妹妹说你比她还小一岁,那便小我两岁。我就忝为姐姐了。”

    杜若蘅也聪明,闻言立马一脸谦恭:“得蓠姐姐不嫌弃,妹妹甚是惶恐。”

    沈江蓠胃里的隔夜饭差点吐出来,心里冷哼一声,你倒是打蛇随棍上。

    “你们就不要互相谦虚了,序齿都是姐姐妹妹这样叫的。”沈江蔓与沈江蓠的关系亲近很多,讲话时也放松了不少。

    沈江蓠闻言一笑,便对沈江蔓说:“你先带衡妹妹去逛逛,我还要迎客,等阵来找你们。”

    其实沈江蓠并无什么交好的闺秀。无他,她以前虽然长得不好看,骄傲却还是有的,不愿意给别人当绿叶,再加上性子也不活泼,与人交往的便不多。

    前一世,赵夫人在家里办集会,除了她自己外,就是沈江芷最出风头了。母女俩都是明艳照人的大美女,在花团锦簇里一站,活脱脱就是飞燕合德姐妹。

    从前,赵夫人也叫过几次沈江蓠与她们母女一同迎客招呼,都被沈江蓠以身体不适、怕热给拒绝了。

    这回,是她瘦下来以后家里头一回邀请众人。赵夫人反倒沉默了,一句也没提让沈江蓠跟着她迎客的话。她知道,届时众人又要将焦点放在沈江蓠身上,岂不叫自己女儿受冷落?

    偏偏沈江蓠在饭后闲聊时,笑眯眯地问到:“太太,过两日便是花会,不如我跟您一起迎客,多少帮您分担点,可好?”

    赵夫人笑容一滞,她当然知道沈江蓠是什么心思,可是一旁老太太正一脸慈祥:“是了,你也大了,该帮大人分担一些了。”

    赵夫人只得将唾沫咽回去,笑得和蔼可亲:“可不就应该这样?我正要跟你说,你带着江芷、江蔓一起负责招待各家小姐。”她反应也快,顺手抓过沈江蔓,起码还有这一个给女儿当垫脚石。

    沈江蓠想的倒不是出风头的事情,而是攒人脉。

    虽说她现在是一个闺阁小姐,将来嫁人也是一个内宅妇人,认识那么多人做什么?可是她这一生都将和这些人打交道,熟悉些,有了交情,以后,哪怕就是八卦,也能多知道些,知道得快些。

    谢姨娘被赵夫人支使着干了好几天辛苦活,偏生等到集会这天病倒了,在房里休养出不来。气得喃喃讷讷一直咒赵夫人。

    赵夫人自然是听不见的,正春风得意领着张姨娘招待各家诰命夫人。这种集会,赵夫人一向喜欢带着张姨娘。

    人人都说,贤妻美妾,可是在张姨娘的衬托下,沈府这个“妻”既贤又美,倒是姨娘年纪大不说,长得还不够好看。

    每当这时,赵夫人的心情便格外得好。

    时间一长,张姨娘也明白赵夫人的心思。可是胳膊还能扭过大腿去?她便在旁边安安分分当着绿叶。

    迎来送往,虽说日光温和,一直站着也确实挺辛苦。

    颂秋赶紧递上手绢,沈江蓠接过擦了擦鼻翼。挽春在一旁拿帕子铺在石头上:“小姐,坐下歇会。”

    沈江蓠想了想,招手叫沈江芷过来。

    她噔噔跑过来,身子一扭便坐下了,还转头说着自己的丫鬟:“看看,你们就不如大姐姐身边的人有眼力劲儿。”

    两个丫鬟赶紧请罪:“奴婢疏忽了。”

    沈江蓠一笑:“这也值得你生气。”说着,便冲颂秋说:“你带着红杏一起去看着,还有谁来赶紧通报一声。”

    沈江芷这才一笑:“总算能喘口气儿了。”说着,又拉了拉沈江蓠的衣袖:“长姐,跟着二姐姐去的那个姑娘是谁?”

    “户部员外郎杜大人的千金。”

    沈江芷“噢”了一声,便将心放回了肚子里,出身这么低,长得再好也没用,“她就是你特意要请的那位姑娘。”说着,又补充了一句:“我觉着长姐比她好看。”

    话里颠倒黑白的酸意再明显不过。

    沈江蓠明知道自己不如杜若蘅或者沈江芷好看,不过女子听到这话,就算知道是恭维,也难免有两分开心。

    正说话间,颂秋从那头急急忙忙走了过来:“宋家二小姐、三小姐到了。”

    沈江蓠还记得,宋家三小姐,便是宋辛夷,后来嫁给了临安伯的二公子。上回在临安伯府,宋辛夷便没来,因为已经定亲,不好相见。

    宋家二小姐也是定了亲的人,说给了北安郡王。北安郡王便是当今圣上——沈江蓠他表哥的堂弟。说起来都是沾亲带故的。

    宋家真正是书香世家,在京师中向有盛名。宋辛夷这一支是长房,偏偏夫人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二房、三房接连生了三个孙子,长房这边却一点动静也无。

    而宋大老爷一点也不急,不纳妾、不收通房丫头,每日下了朝就带着三个闺女,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样子。到底是老来得子,宋夫人四十上又生了一个儿子。所以宋辛夷底下还有一个才五岁的弟弟。

    说起这宋辛夷,在京师颇有一点名声。她出自书香门第,有的却不是才名,而是泼辣。原因是宋夫人那几年实在念子心切,便将宋辛夷自小做男儿打扮,当成个男孩子般养大。

    便养了个直爽,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这不,她跟沈江蓠并不熟,一见了面却说道:“人人都说你瘦了,终于见着了,真是变了个人似的。我说早就该这样了。”又看她身旁的沈江芷:“这是你妹妹罢?比你还好看。”

    宋辛夷的二姐在一旁赶忙拽了一把她的袖子。

    沈江蓠瞧见了,一笑:“宋姐姐的意思可是说江蓠也好看,只是妹妹更好看?我这三妹妹,不是我当姐姐的夸,确实是人见人爱的佳人一个。”

    沈江芷羞涩一笑:“姐姐们都拿我打趣。”

    宋辛夷便笑着与自家二姐先进去了。宋家二小姐低声说道:“沈江蓠人瘦了,性子也随和活泼许多。”

    听见沈江蓠这样夸自己,沈江芷心下一阵窃喜,不无得意地想到,看来长姐也知道她不若自家漂亮。太太还老愁,有什么可愁的呢?那些求亲的人家又不是瞎的,看不见自己的容貌么?

    又三三两两来了些人,才终于到齐了。沈江蓠、沈江芷随着最后到的客人一同去了后花园。

    这个园子还是老太太做儿媳妇的时候,老国公爷手里建的。亭台楼阁的牌匾、对联都是当时名家所题,很有几分风雅韵致。

    杜若蘅初时在门口已觉气象恢弘,进到里面来,才知别有洞天。她颇通词章,也明白这等布置已不是寻常富贵所能堆砌,而是几代才能蕴积的贵气与清雅。

    听着沈江蔓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她慢慢转着自己的心思,猛然间听见有人说:“宋家姐妹来了。”

    她便循声望去,来的两个姐妹长得颇像,皆是浓眉大眼。想来左边那个便是宋辛夷罢,穿了一身竹青衣裳,腰间一块红玉佩饰。一望即知,此物非凡。倒也不是杜若蘅有多懂玉,而是在场诸闺秀大都配有玉饰。即便是对玉一窍不通的人,也能一眼看出,唯独宋辛夷的那块红玉尤其温润剔透,似有一层油光包裹,让人移不开眼。

    沈江蔓也注意到了杜若蘅的目光,笑道:“那块玉好罢?全天下估计都找不出第二块来。”

    杜若蘅转过头去,疑惑地望着沈江蔓。

    “据说那是宋家家传之物,只得一块。照理说要给儿子不是?可是宋老爷对儿子、女儿一样的喜欢。当年便将这块玉混在抓周之物中,说谁抓到了就给谁。她的两个姐姐都错过了。小孩子哪里知道什么好歹。偏她周岁时,一把就给抓了。”

    “你与她们都熟识?”杜若蘅问到。

    “还可以罢。宋三姐姐是个爱说笑的,谁与她不熟识?”沈江蔓倒是没想到,杜若蘅往常是不太够格参加这种集会的,自然不可能与宋辛夷熟识。

    杜若蘅的心突然咚咚咚地跳,很是希望能上前与宋辛夷说说话。她真想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除了家世,还有什么能胜过自己?

    可惜沈江蔓不够眼色,没察觉她跃跃欲试的兴奋,仍是在一旁不紧不慢地闲聊。

    杜若蘅伸长了耳朵,半晌落进来一句:“都说了人家了,怎还这么淘气?”原来宋辛夷捻了一块糕,叫吴家小姐张开了嘴,作势要喂给她。

    吴家小姐笑着张大了嘴,不想宋辛夷就在她嘴边绕了一圈,又飞速送到了自己嘴里,一边嚼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她。气得吴家小姐在她肩头拍了一掌:“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接着有人笑道:“听说临安伯二公子英俊潇洒得很。”

    杜若蘅就没听见宋辛夷回了什么,只顾着想临安伯二公子秦顾游了。她与秦顾游正在冷战中,起因便是宋辛夷。

    其实她与秦顾游相识有几个月了,便是在今年正月十五的灯会上。

    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城里,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