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狂飙(伍近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水狂飙(伍近先)-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员物资,二来开开会,总结一下遵义会议以来的军事工作,把上层指导思想再统一一下。3军团先头部队,5月8日就到了会理城郊,意在攻占会理城。毛泽东亲自给彭德怀交待说:“最好能打下会理城,实在拿不下来,就把他们困在城里,别让他们出城来打搅我们。”
  彭德怀说:“遵义都打下来了,还能打不下个会理城!”
  因进军神速,部队都还不大了解会理城的情况。会理县城,虽边远小城,却是个老城。史载:“汉置会无县,萧齐时没于獠蛮,后没于南韶,置会川都督府。”历史上经过多次战事的会理城,竟有高12米、宽6米的城墙,砖石浆砌,很是坚固。城里守敌是刘文辉所属川康边防军刘元璋部的刘元瑭旅,近两个团的兵力。刘无瑭旅在通安同渡江后北进的红军打过一仗,是败退到会理城固守待援的。刘元瑭手段毒辣,他把城墙外的民房全都烧光,使红军难以隐蔽接近;把在通安战斗中被红军俘虏又释放的几十个士兵通通杀掉,以防他们为红军作宣传。他要“踞城固守”,封闭了所有城门,决心死守。
  3军团包围县城是顺利的。部队一到城郊,很快便夺取了城东的东山寺和城西南的西来寺等制高点,方圆不过数里的会理城便在红军的火力控制之下。谁也没有想到,小小会理城竟是一块骨头。彭德怀赶到前沿制高点,手举望远镜一观察,心里禁不住格登了一下,也想起了毛泽东说的“实在拿不下来”的话,便止不住骂道:“他娘的,小小一个县城,竟有这么高的城墙!不行,要想办法拿下来,一定要拿下来。要不,3军团成了吹牛匠了。”
  彭德怀坐镇前线指挥。他令10团担任围城任务,11团攻东城门,12团攻西城门。战斗9日打响,迫击炮、机枪、步枪一齐向城里开火,进行强攻。整整打了一天一夜,部队还是没能进了城。彭德怀骂娘道:“他娘的,一个小小的会理城,还这么费手脚!”干部团的肖劲光说:“那就围吧,围死它!”彭德怀说:“不行,还得想办法!不就是城墙上不去么,挖地道,从底下钻!”彭德怀便要副参谋长伍修权组织坑道作业。会理城围了一个星期,挖了一个星期的地道。最后地道是挖成了,结果因炸药太少,爆炸力又太低,5月14日起爆,两处炸点都没能把城墙炸塌,会理城终于没有打下来。
  彭德怀一边操心攻城的问题,一边参加会理会议。会理城没有攻下来,会议上又因林彪的那封“换帅信”把他牵了进去,搞得他内外交困……
  会理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在会理附近的铁厂村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洛甫、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军团负责人有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遵义会议以来的战略方针,确定红军过金沙江后的行动任务,统一领导核心的认识。会议在洛甫作了形势问题的报告后,毛泽东作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以来的军事工作总结。本来,毛泽东在作军事问题的总结时,他脑子里就装着董老和徐老在金沙江边的“进言”,他只想正面地阐述“四渡”以来的运动战思想,同时不点名地回答林彪等提出的不同意见,这是为进一步统一领导思想所必须的。那时,开会发言都没有讲稿,都是即席而谈。就在毛泽东发言当中,有人插了进来说:“我们能胜利地渡过金沙江,说明四渡赤水以来的运动战是完全必要的,毛泽东同志的指挥是完全正确的。有同志上书中央‘三人小组’,要求撤换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军事指挥,这是个原则问题,是执行不执行遵义会议决议的问题,应当得到认真的解决,求得分清是非。”
  一个插话,使会议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这样的严重分歧,是该好好谈一谈的,不能再拖。”会议一下子便转到了对林彪的批评。林彪年轻气盛,性格却又内向,他不怕事,却也不吭声。他也估计到这一关是非过不可的,只好闷头听着。毛泽东一看难以压住会议对林彪的批评,而且,他也委实觉得这个问题是比较原则的。林彪太狂。便说:“好吧,反正我也起了个头了,大家就来谈谈四渡赤水的是非得失吧。”聂荣臻不是政治局成员,却是1军团的政治委员,是知情人,他不得不作一个比较充分的发言,他首先说了林彪是怎样同彭德怀通电话的,林彪是怎样坚持要发那封信的,他又是怎样劝阻而没有劝阻了的。他说:“林彪同志主要是对四渡赤水之战有不同的看法,有意见,特别是在鲁班场战斗失利之后。我以为,林彪同志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四渡赤水之战,总的战略目标是要渡过长江,实现同4方面军的会合,这个战略意图是遵义会议作了决议的。因此,‘四渡’是遵义会议决议的贯彻和实施。林彪同志却把它看作是个人的随意指挥,这是不恰当的。四渡赤水为什么有四渡,而不是一渡,两渡,三渡?没有办法嘛,过不去嘛,只有在运动中寻机消灭敌人,摆脱敌人,才能找到机会,在可行的地段上,或是渡过长江,或是渡过金沙江。既然是运动战,哪有不多走路的呢?林彪讲的弓背弓弦,其实,运动战更多的恐怕就是走弓背,而不是走弓弦。只有走弓背,才能隐蔽自己,出其不意。当然,部队多走了那么多的路,很疲劳,有些怨气,这是难免的。但我们是指挥员,看问题总还得宽广一些才好。现在事实证明,我们渡过金沙江了,四渡赤水之战是成功的,战略目的达到了。所以,我曾同毛泽东同志谈过,四渡赤水之战,从军事上讲,终点是渡过金沙江;从政治上讲,是实现同4方面军的会合。而林彪同志的信,恰巧是在我们将要摆脱敌人,成功地渡过金沙江的时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乏战略上的思考。也许他是看到机会来了,怕再兜圈子?要是这样,大可向中央提出自己的意见来嘛,为什么要写那么一封信,劝都劝不住?我就说这么多。”
  接着是陈云、王稼祥、刘少奇、凯丰等发言。陈云主要是讲,对中央有意见可以提,不要动不动就撤换这个撤换那个。我们不能重犯过去‘左’的错误。王稼祥主要讲了几句建党以来的历史,说解决中央的正确领导不容易,作为相当负责的干部,要能正确地认识中央领导,爱护中央的正确领导。刘少奇的发言,着重批评了林彪的骄傲情绪,说1军团在江西,在西征路上,打了许多胜仗,有很大的贡献,是红军中的主力军团,但是骄傲不得,骄兵必败,这是历史教训。刘少奇在发言中,提到他同杨尚昆联名写给中央的一封反映部队思想情况的信,说这封信彭德怀同志没有签名,他有些不大理解。说他起草的这封信,完全是想让中央了解部队的一些真实情况,并没有别的任何意思。刘少奇的这一段话,本意是想为他的信作个说明,却又一次拖了彭德怀一把。毛泽东想把话接了过去,正要张嘴,凯丰举手要求发言。凯丰的发言是这次会议上最激烈的,调子最高。他也许是吸取了遵义会议的教训,这一回他坚定地站到了毛泽东一边,他说:“我完全赞同刚才有同志说的,林彪的问题是原则问题,是组织原则问题,一个是反遵义会议决议,一个是要把自己凌驾于党之上。这还了得么?马克思主义的党是有纪律的党,铁的纪律!也是承认权威的党,破坏权威,也就是破坏了党。我认为,林彪的问题,应该严肃对待,严肃处理。”凯丰的话,把林彪激怒了,他站了起来,说:“说我的信是认识问题,有错误,我接受;说是组织原则问题,我不同意。我的信是写给中央的,是一个建议,是非组织问题吗?”凯丰回道:“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是不是遵义会议确立的?你也是参加了遵义会议的嘛!”林彪对道:“是呀,岂止我参加了,你也参加了嘛,我没有你那么跳得高就是喽!”凯丰又道:“有错误就改嘛!”周恩来一看要吵了起来,便扬扬手说:“走题了,走题了。我们要讨论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军事工作总结。”他停了停接着说:“当然,同志们,刚才大家对林彪同志有所批评,这是不能叫着走题的。林彪同志的信是不妥的,可以说很不妥当。但是,关于对林彪同志的批评,我以为,毛泽东同志讲了他的正确意见,也就批评了林彪同志的错误意见。下面还是请毛泽东同志讲完他的总结吧。”
  毛泽东这才接着讲他的军事工作总结。他在报告中着力强调的是,在强敌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弱小的红军必须坚持运动战。他说:“即使在同4方面军会合以后,这种战法还是少不了的。运动战可以选择一个战场,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战场。四渡以后,我们把9军团留在北线独立作战,这一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要是没有9军团在北线牵制吴奇伟和周浑元,还有王家烈,我们哪有黔西南的大迂回,哪有滇北的隐蔽进至金沙江?罗炳辉在北线也是采取运动战的办法,这是他的成功所在。运动战的精髓是什么?有人说就是一个走字,这是不言而喻的,运动运动,不走还叫什么运动?但我以为,运动战最诀窍的东西是调动敌人,指挥敌人,一个一个的活剧就靠这个东西子才能演得起来。一渡后把敌人调向扎西地区,二渡后我们打了大胜仗,三渡后又将敌人调至叙、古地区,四渡后把敌人调向黔东,威逼贵阳又调出滇军。这样的七调八调,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就莫奈我何了。这个调动敌人的问题,除了作战场的全盘观察之外,在中国,还有一个好的条件需要利用起来,这就是敌人营垒中的矛盾。蒋介石同地方势力的矛盾,各省军阀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我在遵义会议上讲过。总而言之,运动战就得运动,既运动自己,也运动敌人。刚才聂荣臻同志说得好,运动战不多走路是不可能的,而且更多的是走弓背,而不是走弓弦。这就说到林彪同志的那封建议信了,他就是那么一个片面性,只见其弦,不见其背。然而,他的意见为什么又那么郑重,而且有些尖锐性呢?这是因为有人在鼓动。我说的是,林彪的信是彭德怀同志鼓动起来的,都是右倾……”
  轰!会场嗡嗡起来。彭德怀这才想起他还没有看过林彪的那封信,他想看看那到底是怎样的一封信。周恩来见他用目光在搜索什么,便把手头的一张纸递给彭德怀。彭德怀一看,竟轻轻地笑了一下,心里在说:“我当是怎样的一封信哩,不就是个战场指挥问题嘛。”他把信还回给周恩来,回到坐位上,依然笔挺地坐着,一句话也没说。大家也都愣了,等了他好久,他才淡淡地说了几句:“林彪的这封信写得不对头,遵义会议才改变领导,这时又提出来改变前敌指挥,不对头;特别是把我提出来,就更不对头了。说到右倾,前一段是有那么一点,因鲁班场和习水两仗没有打好,有些烦闷。烦闷就是右倾。”他没有提到林彪给他打电话,没有说及他在电话上是怎样回答林彪的,也压根没有去申明他根本不知道林彪写信的事。也许是想为林彪分摊点什么吧。因他不认帐,却又作了自我批评,这个看来很严重、叫人记取了几十年的问题,竟然就这么过去了。会议并没有展开对彭德怀的批判。40年后,彭德怀在他的《自述》中追述道:“大概是5月中旬,中央在会理召开了一次会议,名曰‘会理会议’。这时有前述刘少奇和杨尚昆给中央军委的电报,又有林彪给中央军委的一封信,林信大意是,毛、朱、周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4方面军会合。在会议时我看了这封信,当时也未介意,认为这就是战场指挥呗,1、3军团在战斗中早就形成了这种关系:有时1军团指挥3军团,有时3军团指挥1军团,有时就自动配合……这次,毛主席在会上指出,林彪的信是彭德怀同志鼓动起来的。当时听了也有些难过,但大敌当前,追敌又迫近金沙江了,心想人的误会总是有的,以为林彪的信是出于好意,想把事情办好吧!我既没有同林彪谈过话,而同刘少奇谈话内容也是完全正当的,我就没有申明,等他们将来自己去申明。我就采取了事久自然明的态度。”他在《自述》中还提到:“此事到1959年庐山会议时,毛主席又重提此事,林彪同志庄严申明了:那封信与彭德怀同志无关,他写信彭不知道。”申明是申明了,但为时已经晚了。
  要不是刘伯承和叶剑英赶来会场,说到蒋介石有一个“大渡河战役计划”,伍修权又打来电话向彭德怀报告说,会理城的坑道爆破没有成功,扩大会议也许还要开上一两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