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选择了印度,并在海得拉巴建立了微软在国外的第一个开发中心。 

平民心态只坐经济舱不奢侈〃洋货〃 

目前,普伦姆吉经营的WIPRO公司总资产约470亿美元,是印度最具实力的电脑公司,而普伦姆吉个人占公司75%的股份,其个人资产可以收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70%的股份、IBM公司18%的股份或微软公司8%的股份。 

在人们的想像中,像普伦姆吉这样的世界巨富必定过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奢华生活,开名车、住豪宅、衣着考究,同时总要在媒体上畅谈自己的伟大构想等等。然而,普伦姆吉完全不是这样。他的脑子里想的全是工作,从不要求过多的享受。他的衣服、手表、汽车等全都是〃印度制造〃,而且他从不入住五星级酒店,甚至乘飞机也只坐经济舱。他极少与人谈论他的财富,有时还会自嘲地说:〃我有时感觉自己像个动物,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够远离股票市场而专心致志地工作。〃 

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普伦姆吉在IT业获得成功比盖茨走过的路要艰难得多。WIPRO公司的股票也曾起起落落,普伦姆吉一度曾与宏基公司合作,试图构造一个跨国经营共担风险的模式,但最终因为混合品牌的经营失败而夭折。正因为这次失败,普伦姆吉对印度在计算机领域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事实上,印度的技术已完全达到了独立设计计算机的能力,而WIPRO的品牌形象也不再需要其他产品的支撑。普伦姆吉及时调整了公司的经营策略,他的事业因而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今天,人们对普伦姆吉在IT领域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这从其公司股票的一再上扬可见一斑。相比之下,普伦姆吉也有比盖茨更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一方面,印度始终对其民族的IT产业给予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印度许多人都到美国从事过IT业,但美国在IT领域给予印度科技人才的机会有限,他们最终都选择回国效劳,不少人被WIPRO公司纳入旗下,成为普伦姆吉事业再创高峰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044小生意要勤奋大生意要计算精确 

香港富豪李兆基 

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短短几十年时间,创下了令世人瞩目的永恒基业。他处世心细,精于计算,他有一句格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做小生意要勤奋,做大生意要计算精确。香港富豪李兆基的名字,经常排在外国财经杂志富豪榜之列。他的成功秘诀在于眼光敏锐,他认为地产建设大有可为,全力以赴,于是创下了今天的巨额财富。 

至1990年3月;恒基兆业地产公司的总市值达10693亿港元,恒基兆业发展公司的总市值也有4085亿港元,此外,又透过恒基兆业地产持有297%总市值为10761亿港元的中华煤气、持有326%总市值933亿港元的香港小轮的股权。四大公司的总市值近265亿港元,与最初的15亿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青年时期的李兆基只带着1000元到港闯天下。他处事心细,精于计算。他有一句格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对李兆基而言,他坚信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至于说做大生意,最重要的是计算精确。生意额大,牵涉的本钱和盈利大,一出一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是很重要的。他最不喜欢把时间及金钱花用在吃吃喝喝的应酬之上。 

李兆基的成功,当然希望延至下一代。所以他教儿子有自己一套,他说:〃少年得志,狂妄自大;游手好闲,不思勤奋,是失败之源;放纵自己,轻挑浮躁,早晚会闯祸;凡事不可忘本,饮水而不思源,后果堪虞。〃 

1928年1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顺德,自幼在家乡私塾受教育;其父在广州开设银庄。30年代的广东顺德,虽是珠江三角洲的鱼米之乡,但工业生产还相当落后。李兆基的父亲尽管精于生意,那时他也只不过在当地开个〃铺头〃而已。小小的李兆基,常常去父亲的〃铺头〃吃饭,似乎自幼对做生意就不陌生。 

李兆基在顺德的私垫上学,小学毕业的时候,父亲已在广州开了一家银庄,他便到银庄学做生意了,父亲是老板,儿子拣点清闲活干干就行了。可李兆基偏不,他从养成工干起,干些打杂的活儿。 

借势合作捞到第一桶金 

开初,他被银庄的钞票迷住了。你看,各种各样,大捆小捆,出出进进。他想,什么时候我也能赚上几捆钞票呢?渐渐地,他业务上也入行了,兜里也装进了一些钞票。可不知为什么吃饭没有钞票不行,但这些钞票今天可以买到一斤米,过两天就连一两米也买不到了。就在他开始懂得怎样赚钞票的时候,他又似乎觉得光赚钞票没用。他开始厌恶钞票了,为什么?他说不清楚,可他又离不开钞票。 

1948年,银庄开不下去了。李兆基跟随父亲来到香港。又是一个新天地。靠什么生活呢?人说他来香港时,腰间只插了1000元,也有说他带了一笔可观的积蓄。钞票而已,废纸而已。可为了生活又得设法赚钱。银庄的经历使他最熟悉兑换业务,于是,他便到文咸东街泗利金号等几间金铺〃挂单〃,开始买卖外汇和黄金。当时澳门有黄金专营权利,李兆基便与何贤等在澳门有一定势力的人合作,在黄金买卖中〃大展拳脚〃,终于掘得了第一桶金。 

誓师结义〃三剑侠〃赚来家产圈地产 

有了资金,他又开始做五金生意,搞进出口贸易。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了。 

1958年,香港商界三位能人〃誓师结义〃,他们是李兆基、郭得胜、冯景禧。他们伙同另外5位股东,组成〃永业企业公司〃,首先买入沙田酒店,红红火火地经营起来。 

到了1963年,〃三剑侠〃索性〃甩掉〃其他股东;三人合作组建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新〃字是取自冯景禧的新禧公司,〃鸿〃字是取自郭得胜的鸿昌合记,〃基〃字是取自李兆基的名字。新鸿基初期的规模很小,只有十多名职员,注册资本港币500万元,实付资本300万元(每人投资100万元)。在当时的香港商界,三人都不过是中等的商人。 

〃三剑侠〃经过5年的合作,积累了地产经验,有了新公司,更是雄心勃勃,誓与其他地产公司一较高低。别人开发地产多集中在商业和工业用地,即使兴建住宅楼宇,也多往大型屋村或豪华住区发展。但新鸿基却看准了中小型住宅楼宇,这正适应了工商业的急剧发展及青年一代组建家庭的特点,因此,新鸿基的地产事业,正可谓一日千里。 

1972年李兆基辞去新鸿基总经理一职,只留任副主席。三剑分家,李兆基获得大约价值5000万元的地盘和物业。就在这…年年底,他凭着这些家当又与胡宝星等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正值股票市场炒得天翻地覆,李兆基趁热打铁,以每股1元,升水至17元,将永泰建业公司实收股本25324万港元,出售股票套现,大赚了一笔。 

1973年3月,香港股票大崩溃,地产也陷入低谷,李兆基瞅准行情,立即将赚来的钱抛出,趁旧楼价格和土地价格大跌,迅速进行收购。实物总比钞票令他更放心。 

机敏、才智、魄力让雄鹰展翅 

1975年,李兆基终于开创了自己的王国恒基兆业有限公司。开办之初,还是一家未上市的私人公司,股本15亿港元,李兆基任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李兆基视之如子,料理精心。 

你看,恒基兆业公司一成立,李兆基即以物业换取永泰建业公司1900万新股方式,掌握了永泰429%股权,成为最大股东而入住永泰董事局,使永泰迅速脱胎换骨。至1979年度,永泰市值已跃至9亿港元,扩大了20多倍,成为了一只中型地产股,拥有26个地盘,总楼面积260多万平方英尺。从物色、收购、发展到时机掌握永泰的过程,已足见李兆基的眼光、才智和魄力。 

1981年6月,李兆基抓住股市牛市和地产高潮的大好时机,一举将恒基兆业地产公司上市集得资金10亿港元,充实了资金实力,从而在紧接而来的股市、地产低潮中平稳地度过了不景气一关。 

1985年11月,恒基兆业地产公司斥资6亿港元,向母公司恒基兆业及李兆基本人购入永泰建业股票126亿股,控制永泰股权达708%,通过这次收购,使恒基地产增加了永泰的36个地盘,拥有近900万平方英尺楼面面积的发展土地,土地储备扩大了23%。 

1988年8月,恒基兆业集团再次改组,恒基地产收购了永泰建业。并将永泰建业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而在此之前,永泰曾购入287%香港小轮股权和264%中华煤气股权,此次改组同时又宣布发行约12亿新股,实力更显雄厚。 

按1988年底市值计算,已有36亿港元之多的市价,堪称大型上市公司,与恒基地产并列为恒基兆业集团的两大公司,成为李兆基的左膀右臂。15年前永泰市值只有4千万港元,而今的恒基发展,市值竟达40多亿港元。 

李兆基,点石成金,名不虚传。据200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一项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李兆基个人净资产63亿美元,排行第61名,位居最富有的世界华人排名第三位。 


商业资产每年平均周转率20次的奇迹 

045创造世界上最重视顾客的公司 

让沃尔玛刮目相看亚马逊网的杰夫·贝佐斯 

亚马逊CEO贝佐斯喜欢笑,很爽朗甚至是很夸张地笑,即使是在回忆起生命中的劫难时也是如此。他创造了人性化的内外管理楷模。他领导的公司创造了商业资产每年平均周转率20次的奇迹,使国际知名公司沃尔玛也望之兴叹,他指出〃人有时不能太现实,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断在管理和市场运作上出奇招,才使公司节节扩张。在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他的个人净资产51亿美元,排行第83位。1999年被《时代》杂志选为风云人物的贝佐斯(JeffBezos),今年才36岁,他所创办的亚马逊网站,却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典范。6年前,当贝佐斯在华尔街担任基金经理人时,有一天无意中读到一个数据,那就是网际网路网页浏览人数,每年增长了23%。对很多人来说,这个数字不是什么;对贝佐斯来说,它代表了一个美好的企业远景。他立刻采取行动,辞去华尔街的工作,带着太太,一路从美国东岸开车到西岸,开创他的新事业。 

从〃网页浏览人数每年增长23%〃选定人生坐标 

贝佐斯的祖父是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南偏远山区的农民。青少年时代,几乎每年夏天,贝佐斯都要到他祖父的农场去干活。他养过牛,开过拖拉机,铺过管道。艰苦的劳作并没有使他厌恶这片山区,2003年3月6日,39岁的贝佐斯带着一位助手,包了架直升机,想在这里物色一块地方作为自己的农场。 

驾驶直升机的是当地一名有传奇色彩的飞行员。飞机起飞后,在一座海拔2000多米的山峰上空掠过。然而,由于当天风太大,没多久直升机就失去了控制。在紧急着陆过程中,直升机的主旋翼刮着一棵雪松,机身裂开,直升机翻在一条小河的浅水处。贝佐斯等人用手机求救,美国边界巡逻队派一个救援小组把他们救了回去。贝佐斯头上受伤,被送进医院。 

一年多后,贝佐斯头发稀少的脑门上已看不出明显的伤痕。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大笑着说:〃人们常说,生命转眼即逝。这个事故发生得慢一些,所以我们能有几秒钟时间来思考。我得说,在那几秒钟内,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东西闪过我的脑海。我想的就是,死得太冤了!〃接着他不停地大笑起来:〃我从中得到一个非常战术性的教训。那就是:尽量不要坐直升机!它们不像普通飞机那样可靠。〃说完,他又歇斯底里般地大笑起来,好像与死神擦肩而过对他来说非常有趣似的。 

贝佐斯认为自己是个非常乐观的人,但乐观不意味着盲目或不切实际。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性格,他一手创建的亚马逊公司才得以从网络劫难中幸存下来。而且在Ebay、雅虎和Google等幸存的网络大公司中,贝佐斯是目前惟一仍担任CEO的创始人。 

亚马逊成立初期,贝佐斯就有一个想法:〃创造世界上最重视顾客的公司。〃开始时,他的想法是,亚马逊只进行基本的采购交易,将其他所有事务如送货等全部外包给其他公司。其好处在于可以大幅消减成本。但是不久以后贝佐斯就意识到,如果他想让顾客在亚马逊网站上购物时能感受一种绝妙的体验,其他环节就不能忽视。于是他决定推翻以前的设想,自建仓库。 

亚马逊投入巨资,建了6座用机器人分拣的现代化仓库。〃赌注〃,这是当时许多人对贝佐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