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危机管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际危机管理-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要总结经验,这也是管理的一个挑战,事后处理为什么会爆发危机,在危机管理中,没有任何一个危机管理,就是前两项,情报也好,指挥系统也好是处理得能够完全到位的,如果百分之百的话,我想也就没有我们建立这个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的必要了。也就是我们最后研究的,我们中心研究的一个内容是对策,对策在于你除了进行一般的善后工作之外,要总结经验教训,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之上,然后再确定下一步如何防范类似的危机。比如像美国9·11危机之后,它就强调要建立国土安全部,要建立它的本土司令部,北方司令部,如何进行一些防范未来可能发现的这种危机。这个我认为是危机管理的三块内容。这就是从理论上,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再介绍一下什么呢?就是危机管理在国外是怎么搞的。因为今天时间关系,我不想敞开讲,只是说危机管理的几个发展阶段。真正危机管理的研究,应该说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当时很多学者纷纷弃笔从戎,就开始搞危机管理,为什么弃笔从戎搞危机管理呢?是由于当时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前面我也介绍了,就是说如果没有武器扩散就没有搞军控研究的;如果没有危机,就没有搞危机管理的,这好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是说出现什么事情,就像没有疾病就没有医生一样,因为有疾病,所以就要有医生。所以,危机造就了一批学者,造就了美国的一批学者和西方的一些学者,也包括原苏东地区的学者。他们就开始研究,研究就想危机怎么解决,怎么定义,怎么进行管理,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什么?但这里头更多的是在六十年代末期出现了一个异化,危机管理的异化现象,什么叫异化现象呢?本来危机管理应该是一个人文科学,大家研究的时候应该是从多方面,比如说从意识形态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政治学的角度,甚至从经济学的角度,从军事学的角度进行一个理论性的研究。但是当时在西方,曾经流行过一段叫做value…free的东西,就是说去掉价值观念,人文科学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过渡。所以很多危机管理就出现了很多模型。比如十三天,那就是依据十三天,古巴导弹危机这个时间,我建立一套模型,根据谁的模型呢?各家有各家的模型。建立模型就需要输入各种变量,需要进行各种方程的运算,就走向了一个极端。极端是什么呢?危机管理它有一定的频率,你可以掌控住,但有的东西它确实里面有很多的人为因素,掌握不住的时候,过份的量化,结果就好像走入一个死胡同。到冷战结束之前,大概搞危机管理的已经发现自己没什么饭碗了,为什么没什么饭碗呢?他们有各家的模型,各家自己的量化公式,却解释不了冷战结束之后所发生的各种危机。比如说像海湾危机也好,波黑危机也好,科索沃危机也好,类似危机大家找不着解决的答案了。如果再拿过去一个模型,再给套过来,你再输入这些变量,到最后你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一个与你完全相反的结论,谁也没有预料到会发生9·11这种事件,谁也没有预料到世界还会有第二次海湾危机,所以这时候大家就感觉到要批判过去纯粹的量化,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危机管理流派。现在应该说,在国外这种新的危机管理流派还没有完全成型,他们主要是在各个国家,特别是像在美国、英国一些国家,比如说美国的和平所,还有美国的哈佛大学有一些研究机构,他们提出一些想法,说大家能不能坐下来我们重新研究一下危机。这是国际上的研究这样一个简单的层面。国内也恰恰是在,我们最近国内遇到了一系列的事件,无论从炸馆事件开始,到撞机事件,一直到投毒事件,甚至说在石家庄发生的爆炸案也好,也应该是一种紧急事态。那么国内也有一种研究的需求,就是说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学习一些我们自己要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或者危机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国内,我觉得这一次我们叫做与时俱进,或者说与世界同步,这样两句话,就是说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危机管理的研究的课题,同样,我们的研究方法现在也应该是与世界同步的,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关注的事例,绝对直接是9·11,是现在的第二次海湾危机,是现在的莫斯科人质危机,这些事态跟国外我们叫做一同的观测。就好象过去大家说中国人和西方人一起搞天文学一样,我们处在不平等的状态下是什么?人家的哈雷望远镜可能比我们要大得多,我们只是拿一个小的望远镜看不到,现在大家一起去看这个世界,可能这是同步,这就是理论上的发展。 

    我想可能就是理论也就如此了,那么说,还总结一句话,刚才说你讲了这么半天了,那么危机有几种类型啊?危机的类型很难分,一般来讲,有所谓说外在的危机,内在原因引起的危机。你比如9·11这件事情,把它放在外部因素引起的危机,还是放在内部因素引起的危机?所以这种分类也未必很科学。还有一种是天灾人祸说,就说,有的是天灾引起的,比如大地震,有的是人引起的,但是这个我感觉也不太科学,比如说出现大地震,出现一个洪水以后,他有可能带动一系列的社会效应,这种社会效应的话,人们就可能,比如由地震引发出所谓的疯狂的抢购,甚至冲击政府部门也好,这些东西又有人为因素,结合在里面,所以天灾人祸应该是过去老祖宗把这俩词用在一起,就觉得它不可分割。还有一种分类呢更简单。就是说,发生在哪儿咱就说是哪儿的危机,发生在国际层面的叫国际危机,比如像难民潮引起的这种危机,各国都要介入,那就是国际危机。发生在一个国家,我们就叫某一国的国家危机,发生在它的地区,叫区域危机,这也是一个简单的分类。但是这种分类很难分,比如说9·11这个事件,撞两个大楼,算纽约危机?最后上升为世界危机。在分类的时候,往往看不到整个危机是一个很快的变动过程。所以我就想,最后结束我这样说,第一部分就是说大家感觉到危机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如果要有一个准确的感觉,我觉得危机有一种感悟,有一种悟,就是说什么呢?就是说如果发生了这件事情,确实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了,那么,大家就可以,你们就觉得这就是危机。理论上的东西不要做太多的争论,把理论先放在一边。 

    那么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就是说各国是怎么管理危机的?其实尽管理论应该说是跟着危机一起发展的,但是我觉得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讲,它是这样,一般发生危机以后,或者说危机发生之前,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一个管理机制的问题,各国的政治体制是跟得比较快的,它有时候可能要快于理论方面的研究。这就是说什么呢?你的理论研究未必能用于所有学科,但至少在危机管理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就是先出现危机,然后马上各国开始建立危机管理机构,在危机不断爆发过程中,去对这个危机管理机构进行改善、加强,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出现了一个危机管理理论,去给提提意见,去给修正修正,去给决策者提供一个参考,去给大家进行一个知识普及,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大家看,如果说危机管理的这个机制来讲,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要有立法,立法它不是学术的定义,不是说我讲的什么叫危机。它很多立法,现在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像美国有紧急状态法,像俄罗斯有紧急事态法,日本也有紧急事态法,所有这些,大家用的是紧急事态,但没有说用危机,这个不管在什么地方,它实际上所概括的这个定义就是一场危机,立法上的保障。 

    第二个立法的保障是什么?就是根据法律而建立一系列的相应的机构,给予某些机构或者是个人一定的权利。 

    第三个立法的保障,实际上是任何危机,刚才讲了,它可能产生一种社会的浮动,它有一个社会管理,这个可能,如果简单地这算不算危机立法?可能不算。比如对新闻媒体的管理,看似与危机管理无关,但实际上它的立法实际上涉及很多危机管理的内容。比如规定在重大事态的时候,各国都有规定,新闻单位报道的权限。防止新闻报道的时候,它有时候一种新闻报道,我认为是实情,但是说出来以后可能产生更大的压力,甚至你可能误解一些当时的事态的发展,未必如政府部门管理得那么严密。比如像刚才举到的日本手纸的危机,有些报纸就开始把这个写得,之所以在全日本引起这种轰动效应,就是有些新闻媒体说这个事情可能预示着什么什么,这是一种暗示,心理暗示,也是一种媒体暗示。所以它就需要立法,所以这种立法应该说也要对一种全民进行管理。所以说危机管理立法我认为是危机管理最重要的一块,但也是面最宽的一块。 

    第二一个危机管理机制呢,就应该纯粹的叫机构,它不应该叫机制,什么叫机构呢?就是谁管?出了事谁来管这个问题其实不太一样。主要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有几个区别,一个是说危机管理刚才也讲了,分不同的种类,比如地震谁管?或者说有的危机呢,只在一个地区有影响,而没有对国家形成影响,甚至说有的危机已经冲击整个国际社会,这谁来管?咱们先不讲国际社会的,就讲讲各个国家的。各个国家,一般来讲,现代国家有这么一个基本的传统,就是一旦发生危及整个国家安全的事态的时候,就是国家元首,或者说具有实权的政府首脑应该是第一决策人。像美国,它的总统就有这方面的权力,他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负责人,他可以召集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中情局、国务院、国防部、财政部所有部门的官员,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制定一些具体宏观政策的决策。这是第一个,涉及到国家安全层面,他有一个人。 

    第二个,就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是采用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或者是类似的机构进行宏观管理的。现在我们看美国有,俄罗斯有,还有一些其他国家,也有,印度也建立了,以色列也建立了,日本不叫安全委员会,它叫安全保障会议,都有一个安全委员会,这个安全委员会的责任是什么呢?它是把各个部长,相关的部长,就是等于给集合起来,在一些紧急状态下进行判断,这个安全委员会的职能呢,它除了进行信息的汇总之外,还有一个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判断。比如十三天大家都知道,这个事件发生以后,当时美国总统也是赶紧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大家首先分析的是,不是说这也是危机管理,分析的是什么?当时原苏联的战略意图是什么?为什么在古巴布署导弹,分析清战略意图才能决策。所以说一般的安全委员会议的这个框架,它首先有一个情报搜集和分析的功能。情报搜集在安全委员会的框架下一般交给一个具体的办事机构,像美国白宫有一个危机反应中心,有的还有情报汇总室,比如美国白宫办公厅的情报汇总,在俄罗斯也有一个情报汇总,就是总统办公厅,日本它也有一个总理府,专有一个就是危机处理机制,当然这里头它有一个危机中心,24小时不断地把这个情报向上汇报,这就是说他要进行情报分析,情报汇总和对策研究。研究完之后,并不是这个安全委员会的功能就到此结束了,然后就要由最高领导人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就进行一些强有力的,也叫强制性的政策措施。在危机管理强制性的。比如9·11之后,大家制定了一些政策措施以后,就要马上执行。比如说,就要临时成立一个国土安全办公室,国土安全办公室负责的范围是什么,这样一个规定。这是第二个机构。 

    (二帕结束) 

    第三个叫做后勤保障和支持机构。这个后勤保障和支持机构,在危机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一些什么呢?就是咱们大家看到的像医疗、救护、消防,包括社会保障,这些机构,咱们所说的民政部,也要介入到这个危机管理过程中,但他们的介入并不是特别直接的。比如说直接介入到国家安全委员会,还是很少,大家大部分是在具体执行层面,进行一个后勤的保障,这种保障应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比如像日本发生大地震之后,当时他就动用了警察两万三千人,动用了消防队员是一万七千人,这样一个规模,这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后勤保障机制,后勤保障机制也就可以马上开赴所谓的震区,灾区,然后进行一些救护性的工作。 

    第四一个层次叫做情报保障。刚才大家说了,这些情报机构,情报机构设立是怎么设立的?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