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品读汉代风云人物-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易中天:这些人物失败都是因为他们人格上的缺陷。比如说韩信,他的重要问题就是“不彻底”,朋友没有维系到,也没有太大的敌人,他对刘邦有忠诚的一面,却没有忠诚到底成为一个忠臣,也有反叛的一面,但是没有成为一个彻底的反贼。这与他人格的缺陷有关。项羽是“匹夫之勇”,也是一大缺陷。但他是一个本色英雄,后世得到很多的同情。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告诉大家项羽不仅有值得同情、值得喜欢的一面,他还是有缺陷的。

  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纠正传统上品评人物的一个误区,就是一说到某个人物,这个人是君子,那个人是小人,完全把人物“脸谱化”。其实每个历史人物都很复杂,尤其是大人物。

  我做的这些历史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脸谱化,尽量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把人性当中矛盾的冲突的复杂的那面揭示出来,这样对我们才更有效果。

  2006在央视开讲“三国”

  记者:有消息说您2006将在央视开讲“三国”,您讲“三国”跟讲汉代风云人物有何不同?

  易中天:是的,我和中央电视台合作,计划做一年的“三国”。“三国”第一讲是正月十五正式播出,然后每周六、周日播。

  “三国”其实是比较难讲的,以前的那种已经有过的方式都不实用了,跟讲《汉代风云人物》不一样,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地讲。这段关系错综复杂,而且我们是想把这段历史整个讲一遍,会涉及到很多人、事。第一集是个开场白叫《大江东去》,是个总的帽子。接下来讲的就是曹操,以曹操为线索来讲三国,我是把人和事混编在一起,很难说哪些是讲人哪些是讲事,“三国”讲座做成电视连续剧的结构,每一集最后都会有一个悬念。



/* 14 */
  易中天:别把历史人物“脸谱化”(2)     

  记者:您认为三国人物和汉代人物相比,哪个更有魅力?您最喜欢的是那个朝代?

  易中天:我对历史人物和朝代没有特别偏爱的,我认为学者不能有偏见,一定要用客观的态度去面对历史。



/* 15 */
  易中天再入《百家讲坛》     

  沈阳晚报

  什么热出什么,这是出版界一条墨守的陈规,但这条陈规也经常让很多人无功而返。昨日记者获悉,新年伊始,著名学者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三国”讲座还没开始,他的手稿已经成为了出版界的一个热门,国内很多出版社都同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从阎崇年的《清代十二帝》到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再到著名学者易中天的“三国”,《百家讲坛》似乎以其独有的高收视率而被外界所关注。而这些古典的史实和人物也引起了很多读者和观众的兴趣,因此才有了出版界的热情。据《百家讲坛》栏目负责人介绍,易中天去年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汉代风俗人物”系列讲座掀起收视热浪,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受到了大众的热烈欢迎。因为讲座播得很热,因此他们极力邀请易中天,希望他能再次到央视开讲座。于是易中天接受了《百家讲坛》的邀请,计划在央视做一年的“三国”讲座。《百家讲坛》负责人介绍,在央视开这么长时间讲座的,易中天还是头一位,他们看中的就是易中天难得的“平民意识”,这与《百家讲坛》“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是相契合的。



/* 16 */
  易中天访谈实录(1)     

  大河报

  “韩信是待业青年”、“喏,相当于现在的OK”、“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我和你哥是哥们儿,你居然在皇帝面前说我坏话”……你听过这样的历史课吗?这样的历史课尽量不用专业术语和文言,而是以讲授者自己的语言翻译正史,融现代语言于古代生活,非常通俗,非常易于接受。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就是用这种手法将西汉前期那段风云变幻的大历史从容地表达出来,塑造出了刘邦、韩信、晁错、袁盎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易中天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也由此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的一档超人气节目。2006年1月16日,“汉代风云人物”的讲稿结集《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正式面市。本报记者于《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正式面市之时独家专访了易中天教授。

  讲座热播出乎意料

  记者:您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系列讲座《汉代风云人物》获得那么热烈的反响,对此您事先有预料吗?对您生活及工作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易中天(以下简称易):讲座的热播的确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只是在央视讲了十几讲,时间也是比较短的。目前还没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有太大的影响。

  汉代是中华民族的上升阶段

  记者:《汉代风云人物》的人物出场次序的安排有什么说法吗?为什么是从晁错开讲?单是因为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这样比较好切入吗?

  易:讲座中人物的出场次序是没有特意去安排的,因为“汉代风云人物”不是一个事先通盘策划的节目,至于从哪说起完全是偶然的,当然,也和当时正在热播的《汉武大帝》有一定的关系。

  记者:有人认为您应该第一个先讲讲司马迁,觉得他才是您讲史的源头,您怎么看?那么,现在的历史学家您最欣赏的是哪一位呢?

  易:我曾在陕西电视台《风追司马》现场直播时讲过,“我们可以没有汉武帝,但不能没有司马迁”,司马迁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司马迁又不是适合《百家讲坛》来讲述的人物。因为这档节目面对的是广大的电视观众,挑选人物的时候就要偏重于戏剧性,而不是从一个人物的学术分量和历史分量的角度来判断的。杨洁导演曾拍过电视剧《司马迁》,但收视率却不理想,所以说一个人物重要不一定是演出来讲出来好看。

  我最欣赏的当然是黄仁宇了,他的《万历十五年》我认为是极其杰出的作品,在历史解读和写作的境界上我都是非常认同的。

  记者:汉代这一时期,正如您一再强调,对中国人影响深远,那时候无论从帝国整体还是个人心气都是开阔的,对此您有什么见解?您对电视荧屏是一段时间里充满清宫戏怎么看?

  易:我认为汉代是我们民族的一个上升阶段。前边是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思想最活跃、生命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马克思说过“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而春秋战国就相当于西方古希腊时代,马克思曾对古希腊这个童年时代给予很高的评价,我们也应对我们民族的这个童年时代给予很高的评价。接下来的汉代是我们民族的成年期,是在经历了春秋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一方面有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又开始走向成熟。这个成熟主要表现在形成了宇宙观,在先秦是不怎么谈自然、天的问题,汉代提出了“天人合一”观念,汉代在哲学上思考宇宙人生;文学艺术上也有很多探索;政治上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制度,为后世的政治奠定一个基础。

  我用八个字来总结汉代和清代的特点:汉代恢弘,清代成熟。因为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历史朝代,老百姓会比较熟悉,而汉代就比较遥远了,我想这是电视荧屏清宫戏比较多的一个原因。

  ”品读”比”普及”重要得多

  记者:有评价说,您完全打破了沉重说史的沉闷局面,为历史知识的普及开拓了一条道路。

  易:我在《帝国的惆怅》的后记里说:历史总是让人惦记的。因为我们不能割裂历史来创造现实,这也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里谈到的。只能在前人给我们创造出来的已经确定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文化条件下来进行现实的创造,绝对不能割裂历史,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物是有历史感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要关注历史。

  我从来不使用“普及”这个词,“普及”是只要把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就行了,而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我用的是“品读”,我以前出版过《品读中国》,刚出的这本叫《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我认为“品读”比“普及”重要得多,“品读”是要去品味、去阅读,能找到里面能给现代人以启迪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 17 */
  易中天访谈实录(2)     

  记者:您所说的“品读”主要指对历史事件、对历史人物哪些方面的体悟呢?

  易:品读就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的人性的解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管历史怎么发展,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人性”,大家都是人嘛。你所说的我讲座中的“灵魂”其实就是人性和对人性的解读,而表述方式只是吸引人的原因,我选择了一种让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评判历史人物”反脸谱化”

  记者:在您的这本《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中介绍了韩信、项羽等人物,他们以悲剧收场,在历史上、他们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在政治上的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应该如何去“品读”历史人物呢?易:这些人物失败都是因为他们人格上的缺陷。比如说韩信,他的重要问题就是“不彻底”,朋友没有维系到,也没有太大的敌人,他对刘邦有忠诚的一面,却没有忠诚到底成为一个忠臣,也有反叛的一面,但是没有成为一个彻底的反贼。这与他人格的缺陷有关。项羽是“匹夫之勇”,也是一大缺陷。但他是一个本色英雄,后世得到很多的同情。我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告诉大家项羽不仅是值得同情、值得喜欢的一面,他还是有缺陷的。包括《汉代风云人物》所讲的晁错也是有缺陷的,但他也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等优秀的品质。

  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纠正传统上品评人物的一个误区,就是一说到某个人物,这个人是君子,那个人是小人,完全把人物“脸谱化”。还有人在网上和我争论,袁盎就是小人,因为他陷害晁错。其实每个历史人物都很复杂的,尤其是大人物。晁错确实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也有他不对的一面,他就有性格上的缺陷,他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得好一些。在《帝国的惆怅》中我说到“王安石变法”,其实他的新法设计是很好的,但是推行方式是不好的。这也与他的性格有关系,脾气暴躁。所以说每个人的失败其实都是性格上的原因、人性的原因、制度的原因,而不要简单地归咎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我对历史人物不喜欢用“刀子手”的评判,就连严嵩这样公认的大奸臣,我在最后也表示了对他一定的同情。我做的这些历史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脸谱化,尽量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把人性当中矛盾的冲突复杂的那面揭示出来,这样对我们才更有效果。



/* 18 */
  易中天节后开坛讲“三国”     

  北京晚报

  继去年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掀起收视热浪后,易中天又和《百家讲坛》签约,准备再讲一年的“三国”。易中天透露,目前他已经搁下所有的工作,专门准备“三国”的演讲稿。他强调,自己是讲“三国”正史,不是讲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据悉目前节目已经录了十几集,春节后就会开播,在每个周末都有。

  超级女生的歌迷自称“凉粉”、“玉米”;年近60的“超级教授”易中天也有一批忠实的拥趸者,他们自称“意粉”、“乙醚”,还自发地在百度贴吧里为偶像建起了一个“易中天吧”。去年4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迷倒了无数“意粉”,掀起民间“汉风”热潮。近日,《汉代风云人物》的讲稿已经结集出版。

  有人指责易中天讲评历史的表达方式过于随意,有“戏说”的嫌疑。对此易中天则认为历史应该是鲜活的,不能像做八股文那样死板地面对历史,而必须要有“史感”,感受历史的血肉和肌理,其次才谈得上研究。他提倡“妙说”历史,就是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坚持研究历史和讲述历史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讲座热播后,《百家讲坛》栏目负责人极力邀请易中天,希望他能再次到央视开讲座。

   “意粉”也强烈要求能再欣赏到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