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医+番外 作者:三夏九歌(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8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中医+番外 作者:三夏九歌(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8正文完结)-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输液,还有什么常规检查,比人参都贵?
    突然,那孩子的咳嗽一下子剧烈起来,呼吸越来越急促,喉咙里的痰不停的卡,可那痰还是没能咳得出来。
    夏小婉咬了咬牙,走上前说道:“这孩子的病只需要吃两天中药就能好。一副中药也就三四十块钱。孩子现在在咯痰,得先把那块痰弄出来。”
    夏小婉这么突兀的出现,还让病人直接去看中医,蒋华可不干了。这女孩谁啊,怎么来这里捣乱。

☆、第十二章 病人(3)

第十二章病人(3)
    “哎哎,我说,你是谁啊,来这里胡说什么,别耽误了病人的病情。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负责?”蒋华毫不客气的说。
    被问到身份,夏小婉也错愕了一下。回答道:“我是燕京医学院的学生。”
    一听到夏小婉还只是个学生,虽然是全国最好的医学院的学生,但也仅仅是个学生。他们燕京市医院的医学高材生多的是呢。
    再说,这女的一进来就让病人去看中医,肯定是学中医的。燕京医学院他还是知道的,不过在那里学中医的嘛,也就那样了。蒋华心里这么想,清了清嗓子说道。
    “你这个学生来医院瞎嚷嚷什么,这可是医院,不是什么学校,病人出了事,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蒋华呵斥道。
    夏小婉瞥了蒋华一眼,根本就不管蒋华聒噪的声音,反而平静的对抱孩子的妇女说:“大姐,你家孩子现在咳得比较厉害,还有痰。怕会咔在嗓子里。您赶紧把孩子的衣领拉下来,让孩子多透透气。”
    看到夏小婉完全不理会他,蒋华心里大怒,又听到夏小婉完全不懂小孩子病情的乱指挥,冷笑道:“学生就是学生,难道你不知道孩子感冒发烧么,还让他透风,是想这孩子更加重病情吧!”
    夏小婉看了蒋华一眼,等着妇人的意思。
    妇人刚开始还有点犹豫,毕竟夏小婉的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听了医生说的,好像更有道理,本来孩子都受凉了,再透风,不是更加重病情么!
    妇人赶紧给怀里的小孩紧了紧衣领。
    夏小婉只觉得一噎,却也不再说什么。中医,本来就讲究信则医。她已经劝了很久,只是大人不同意,她也没办法。
    但也不能说就这样一走了之。明明知道这孩子高烧太厉害,随时痰能堵着嗓子眼,只要耽搁一点时间,就是一条命。她是大夫,既然知道的,有能力的,总不能白白的看到小孩子死。
    只是这个小孩子得多受点苦了。
    “咳咳……妈妈……”小孩儿兴许觉得难受,一边咳,一边哭,一边叫着妈。
    不知道是夏小婉的运气好,还是这孩子的运气不好。孩子只叫了一声,就叫不出来了,狠狠的吸气,一张脸突然涨得通红。
    就算不懂医术的人,也能看出这孩子出了问题。
    那妇人一边拍着小孩儿的后背,想让孩子好受一点。可根本就没用。眼见着孩子就快要晕厥了。
    蒋华的脸色大变,赶紧查看了一下孩子的状况,吼道,“快,快把吸痰器拿来,快把吸痰器拿来。”
    在这里的护士也急了,“门诊部这般没有这些急救东西啊,全都在住院部那边儿呢。”
    蒋华大怒,“还不快去拿!”
    蒋华毕竟是个医生,再怎么也能看出现在情况危急。
    夏小婉也没打算再看下去,要等护士去住院部拿那什么吸痰器,孩子早就因为不能呼吸死亡了。
    她取下脖子上的一粒珍珠项链,抽出铂金链子,找蒋华要了一根线。
    蒋华有些手慌脚乱,根本就没问夏小婉为什么要线,“哦哦”了两声,赶紧从抽屉里拿了一个线轴。
    还好他们医院每个诊室里都有针线,这还是因为院长说仪容仪表的问题,白大褂的扣子要是掉了,就不雅观了之类的,给每个诊室放了一个针线。
    夏小婉把珍珠穿到线里,试了一下线的结识度,还行。
    这才说道:“大姐,现在你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从这里到住院部估计要花七八分钟,一个来回,孩子会被憋死。你要是相信我,就把孩子给我瞧瞧。”
    妇女急得大哭,赶紧把孩子给夏小婉,现在孩子的脸都快憋得发紫了。夏小婉毕竟是学医的,这个时候也只能相信她了。
    夏小婉把孩子抱过来,放到桌上,单手抬着孩子的头,捏开他的下巴,把珍珠放下去,又抬了一下孩子的下巴,让孩子把珍珠咽下去。
    随后又把线拉起来,又抬孩子的下巴,让珍珠咽下去。这么来来回回了五六回,那孩子突然呕了一声。
    一口浓痰顺带着珍珠全吐在了桌上。
    那孩子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足足过了两分钟,脸色才恢复正常,随后又开始哇哇大哭。
    邱老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一幕。心中震惊不已。
    夏小婉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只是看着属于原主人的珍珠项链……
    哎,珍珠估计得清理一番了,好在铂金链子没事儿。
    “快快,赶紧把这半碗药给那孩子喝了!”邱老赶紧吩咐身后的小李。
    小李从邱老身边掠过,也不管那妇人和诊室里的医生是啥表情,赶紧给孩子灌了还没洒的半碗药。
    虽然凉了点,但邱老说有用,那就肯定有用。小李这么想着。
    夏小婉的这一手,可让邱老震惊不已。竟然还能这么干。这年头,就算他们中医,也得靠不少医用器材才行。
    “小婉,你怎么能肯定这痰,已经咳出来了,只是卡在嗓子眼儿了!”邱老还有些惊疑,倘若现在没有这法子,刚才那孩子,恐怕……
    “听声音……还有就是……”夏小婉组织了一下语言,“一般来说,咳痰,会从气管咳出来,很显然是黏在气管上的,不会阻碍呼吸。既然已经开始阻碍呼吸了,显然就是已经咳出来了,只是没有力气咳得更出来。我用珍珠刺激他的喉咙和胃,就是让他自身有更大的力气把痰咳出来。”
    夏小婉一边拿出纸巾,把珍珠裹着,一边说。
    邱老点头,显然是赞同夏小婉的这个说法。
    蒋华觉得双腿有些发软,差一点,他这儿就出现医疗事故了。
    如果真要判的话,这确实是算医疗事故,因为是他没有诊断好病人的病情。一时间,他跌坐在椅子上,也不管病人和其他人了。
    妇女看到夏小婉救了自己孩子一命,感激不已,连连道谢,眼里满是泪。
    夏小婉看着她说道:“大姐,我还是建议你让孩子试试中医。您眼前这位老中医,真的很不错。”
    妇女对夏小婉多了不少信任,感觉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虽然夏小婉很年轻,但也是实实在在的救了她孩子一命。
    虽然仍旧犹豫要不要看中医,却听到夏小婉说:“邱老,您觉得,这孩子的药,到底怎么开?”

☆、第十三章 寒解汤

看到夏小婉极为认真的表情,邱老忍不住笑了出来,但夏小婉实在是太过认真,就仿佛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在为自己的病人诊治一样。
    既然如此,邱老的表情也是一收,声音洪亮有力:“刚才我用的是小青龙汤加生石膏。”
    夏小婉点点头。
    确实,她记得,曾经《医学录》上有说过,“热者,加生石膏。”这句话。
    随后夏小婉又接着追问:“生石膏用了多少?”
    “六钱!”邱老说。
    虽然上次夏小婉用大量的生石膏治好了她自己的感冒发烧,但那也是极个别的病者。平日里他最多用的也就四钱。哪怕夏小婉说的有理,也得再论证一番。今天这孩子热算高热患者,如若不尽快退烧,肯定会有并发症。
    小孩子的病最难治,不然他也不会咬牙又添了2钱。
    这也是他能接受的极致了。虽然给患者看病,患者并不知道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效果如何,但他作为一个医生,绝对不会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当成实验体。
    不过看夏小婉的表情,好像觉得他对于生石膏的用量还是少了?
    一时间,邱老吹胡子瞪眼,告诫道:“小婉,你虽然是我至今为止见过的最好的学中医天才。不过你没见过多少死亡,用药极为大胆。可要知道,中药处方里边,哪怕是同样的药,只要分量比例差了那么一点,可能救命的药就变成了催命的毒药。”
    夏小婉自信的说道:“我对生石膏的用量,自然是有经过前人验证过的。”
    上次她在医院住院,不知道现世的中医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敢乱说。不过这次回去用所谓的网络查了一下。
    这个世界仍然有《医学录》的记载。只不过……那仅仅是记载,根本就没有这本书了。显然这本书已经在当初八国联军的时候毁灭。
    从八国联军到现在,已经跨越了百年多的历史,她也无法追寻这本书期间到底又经历了什么。
    她只知道,当初爷爷年龄大了,出不了远门,就让当时医术最好的二伯去巴蜀,跟那边的大夫进行学术交流,躲过了那场劫难。二婶和四哥,五哥他们虽然都过世了。二伯不可能没有再次成家。
    再则,当初爷爷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大不列颠人有,德国人有,华夏人更有,竟没一个能把《医学录》传承下来,实在是让人唏嘘。
    她说道:“《医学录》第一期第五卷,寒解汤有这样描述,寒解汤,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另有药方:生石膏(一两,捣细)、知母(八钱)、连翘(一钱五分)、蝉蜕(一钱五分,去足土)。”
    “或问∶此汤为发表之剂,而重用石膏、知母,微用连翘、蝉蜕,何以能得汗?答曰,用此方者,特恐其诊脉不真,审证不确耳。果如方下所注脉证,服之复杯可汗,勿庸虑此方之不效也。盖脉洪滑而渴,阳明府热已实,原是白虎汤证。特因头或微疼,外表犹似拘束……”
    夏小婉的声音,在邱老听起来振聋发聩,激动得脸颊都红了。
    “这,这真是《医学录》?”邱老觉得自己常年保持的良好心态在这一刻被打乱。
    天呐,那可是医学录。清朝末年最著名的医书之一。清朝末年最好的中医教科书。他的医术是自小跟着师傅学的,他的师傅曾经也惋惜《医学录》那么好的书竟没能流传下来。听闻那里边除了对中医有很浅显的理解,深入浅出之外。还有对当时的西药有一定的运用和描述。
    夏小婉点点头,继续说道:“您自己把脉,也说了,脉洪滑,阳明府热已实,原是白虎汤证。但小儿伴有咳嗽,喘不甚剧。倘若用了小青龙汤,就不好用白虎汤这种祛热更厉害的东西,所以用寒解汤是最合适不过的。至于……”
    夏小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至于您用小青龙汤加生石膏,其实也没错。只是怕热证不能尽褪,生石膏,知母,连翘,蝉蜕,都是解热的药。搭配起来,效果更好。”
    邱老凝目,如果这真是《医学录》里记载的药方,对解热的效果肯定很好。 只是……
    邱老还是有自己的担忧。
    夏小婉也不再跟邱老辩方,看了看仍旧在一旁焦急等待的妇女。
    她跟邱老说话的速度快,其实也没几分钟。
    “您认为,您的药方对于这位小患者来说,什么时候能起效,什么时候病会好。”最终,夏小婉还是把问题放到患者身上。
    “用我原本的方子,大概四副药一个疗程。也就是四天能好。”邱老对于现在的中医学界也算是泰斗级别的,言语中透露着自信。
    “那么……什么时候退烧!”夏小婉问得极为犀利。
    “一天!”
    “太慢了!”夏小婉叹息。
    邱老抽了抽嘴角,太慢……中医大多数药都是慢药,特别是对于小儿,不能快,快了会伤根本。再怎么,他这幅药退烧虽然慢,但对孩子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
    “如果是大人,退烧慢无所谓。但小孩子……高烧总是会影响大脑。您要不要尝试一下,把生石膏加到一两,或是二两。嗯……倘若你不用寒解汤的话,建议用二两。”
    邱老:“……”
    邱老看了看夏小婉,又看了一眼焦急而期盼的妇女,咬了咬牙,说道:“小李,重新去熬药,小青龙汤加二两生石膏。”
    方才那孩子只喝了半碗药,药效根本就不够,熬药至少还得半个小时,根本就不用担心药吃得太快。
    夏小婉也松了口气,唇角露出一抹弧度。
    另外的小护士在一边看着,有些话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悄悄的拉了拉蒋华,小声说道:“蒋医生,那些药,还开吗?那孩子,还住院不?”
    蒋华喘够了气,见孩子没事儿了,心里的石头也放了下来,不过看看邱老这位医院的元老,他还是不敢乱开药,没好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