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根石柱重114 吨,是从30 公里外的芬兰湾运来的。立柱时采用的是“绞关法”,128 名壮汉同时推动绞盘,将114 吨重的石柱竖起来。现在,教堂内有一张图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立柱的壮观场面。柱子竖完后砌墙,接着再竖上层的细石柱子,这些细石柱是用42 种进口大理石制成。柱子全部竖好后,最后覆上圆顶。 
  大教堂的内外部装修更为考究,光黄金就用去400 公斤,仅穹形外部镀金就耗费100 公斤。教堂自落成以来没有重新镀金,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教堂内有许多镀金的、青铜的和大理石雕塑,有多幅色彩斑斓的镶嵌画和宗教画,还有用乌拉尔宝石和名贵孔雀石、天青石制作的艺术品作为装饰。教堂内有铁梯可以直达顶部大平台,在平台的各个方位极目远眺,列宁格勒全城的景物一览无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萨基辅大教堂受到严重损坏,20 年后才修复完毕,但留下教堂大门外的大理石柱子上的几处弹痕没有修补。在一根柱子旁挂着一块铜牌,上写:“这是在1941~1944 年,德国法西斯发射的148478发炮弹中其中一发留下的罪证。” 
  如今,伊萨基辅大教堂已不再举行宗教活动,而改为艺术博物馆。                                 
莫斯科新圣母公墓   
    新圣母公墓在新圣母修道院内。修道院坐落在离克里姆林宫西南4 公里的莫斯科河左岸,是一处景色幽美的城堡式古老建筑,修建于1524 年。修道院棕红色的围墙里古木参天,绿荫中露出斯摩棱斯教堂的5 座金色圆顶。这是一座具有俄罗斯独特风格的园林建筑。修道院中的公墓最初葬的是教会的上层人物和一些贵族,彼得大帝的姐姐苏菲亚公主就在这里出家并葬在这里。自1923 年起,许多著名人士的遗骨和墓碑被陆续迁到这里。墓地重新设计扩大,成为今天莫斯科著名的名人公墓,里面埋葬着全俄、全苏各个方面的人物,造型不一的墓地雕塑和纪念碑,凝聚着作者和人民群众对已故伟人的崇高敬意。 
  在寂静的墓地里,几百座墓碑参差排列着。每一座墓碑都是一件精美的雕塑艺术品,整个墓地就如同一个露天雕塑展览。墓碑不仅仅为了寄托哀思,而是成为一种体现人物性格及特点的艺术创作。公墓的墓碑雕塑风格各异,绝无雷同。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著名女英雄卓娅的墓碑全身铜像,表现了她受尽酷刑、在敌人绞架前即将英勇就义的形象。她双手被紧缚在背后,衣衫破碎,挺着裸露的胸膛,双腿微曲,头高高地向后昂起,全身处于大幅度弯曲的痛苦的、奋力的挣扎中。这是一尊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是一幅半身侧面浮雕像。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半卧在病榻上,削瘦的脸上透着坚韧不拔的神情。他瘫痪在床后写出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曾给中国读者以巨大影响。 
  著名作曲家穆拉德里的墓碑,是在一块黑色大理石上刻着他正在作曲的形象:他一只手托着下巴,下面是一段已经完成的五线谱。 
  政治家赫鲁晓夫的墓碑则由黑白各3 块大理石互相交叉构成,中间镶有石雕头像。在墓地埋葬的人中,赫鲁晓夫曾担任的职务最高。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雕塑以黑白两种对比色作为墓碑基调,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在一些墓碑旁,还有实物模型作衬托。一位炮兵元帅的墓碑旁立着一座喀秋莎火箭炮模型,一位海军元帅的墓前摆着一只小型铁锚,一位空军试飞员的墓上,银光闪闪的不锈钢塑像底座前,停着一架高速歼击机模型……。 
  在墓地中,还埋葬着大文豪契诃夫、果戈理,雕塑家盖拉西莫夫,卓娅的弟弟舒拉及他们的母亲,高尔基的妻子、儿子和女儿,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画家列维坦、赛罗夫等各方面名人。现在,莫斯科文物局已将这里列为文物保护区。                                 
高尔基故居   
    在莫斯科市中心卡恰洛夫街6 号门前钉着一块牌子:“阿·马·高尔基于1931 年至1936 年曾在这里住过。”这是一栋灰色的两层楼房,原来是俄国富翁里亚布申斯基的私宅。1931 年5 月,高尔基从意大利返回祖国,政府把这套住宅拨给作家使用。高尔基本人并不喜欢这座现代派建筑,其建筑外形及内部富丽堂皇的装饰都与作家的爱好格格不入。只是考虑到政府的关心,他才住了下来。一代文豪高尔基的最后5 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由于健康原因,高尔基的工作室、卧室和书房都安排在一楼。工作室的一切都摆放得十分整齐。窗口旁放着一张铺着绿色呢子的写字台。由于高尔基身材高大,又身患肺病,医生不允许他伏案工作,因此他的写字台比一般的桌子要高。写字台没有抽屉,工作需要的东西全部放在桌子上。因为高尔基认为,纸张一放进抽屉,就会久久无人过问。高尔基不喜欢打字机,因为打字机的声音会影响句子的节律。他的手稿上清晰、工整的字迹反映了作家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 
  高尔基每天上午9 点到下午2 点在工作室从事创作。工作时,他不希望任何人来打扰他。他在这间工作室里创作了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剧本《叶戈尔·布雷切夫和其他》、《多斯季加耶夫和其他》以及一系列政论性文章。午饭后,高尔基稍事休息,在花园里干点体力劳动。下午5 点他再次进入工作室,编辑稿件、写回信。他同时担任13 个刊物的编辑,只要稿件上有他的签名,那么他一定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高尔基每天收到世界各国各行各业人士的来信。他一般都要亲自回信。他总共写了近2 万封信,其中8500 封保存在高尔基档案馆里。他给青年作者退稿或寄书时,往往也亲自动手包扎好,写好地址,再请别人送到邮局去。在工作室的橱柜里,陈列着高尔基当年用过的剪刀、绳子、胶水等。 
  高尔基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曾多次声援过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在工作室右侧的玻璃柜里陈列着高尔基搜集的部分东方艺术品,其中有许多中国牙雕和其他工艺品。 
  高尔基的卧室不大,墙上挂着一幅风景画,中间摆放着单人床,床头上系着一个用来吊挂电灯的挂钩。床头左上方的墙壁上装着一个小型书架。他生前所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塔尔列著的《拿破仑传》,书只看了一半。1936 年6 月18 日,高尔基在莫斯科郊区的高尔克村逝世。 
  高尔基的书房里保存着1。2 万册书,大约在3000 本书上留有高尔基所做的记号和眉批。 
  1965 年5 月28 日,高尔基故居被辟为纪念馆正式接待参观者。                                 
托尔斯泰庄园   
    托尔斯泰庄园坐落在俄罗斯图拉州的雅斯纳亚·波良纳镇,距莫斯科195公里。1828 年9 月9 日,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诞生在这里·托尔斯泰的父亲出身于伯爵世家,母亲是沃尔康斯基公爵贵族,曾作过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侍从官。托尔斯泰庄园占地338 公顷,是作家从母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庄园是母亲的陪嫁。 
  托尔斯泰庄园里,松柏挺拔秀丽,白桦亭亭玉立。庄园里的房子小而别致,掩映在绿色之中。园中一座18 世纪后期建筑式样的白色砖塔楼,是作家外祖父所建,后来托尔斯泰亲自设计改建过。塔楼前有一棵被称为“穷人树” 
  的老榆树,是当地农民为纪念这位文豪而特意栽种的。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10 岁丧父,自幼就学会独立生活和思考。他厌恶空虚、昏庸的贵族社会,同情并热爱勤劳、朴实的农民。庄园里的农奴、保姆、马车夫、仆人、乐师、厨子等都是他的好友。青年托尔斯泰在这里写成了《童年》、《少年》和《青年》自传体三部曲。1862 年他在庄园里结婚。19 世纪70 年代,他曾迁居萨马拉省和莫斯科等地,但总因离开庄园的大自然景色而深感痛苦,后来再度回到庄园。托尔斯泰曾说过:“没有我的雅斯纳亚。波良纳,我就很难描绘俄罗斯以及我对她的看法”。 
  在庄园故居门厅里,四周尽是书柜。墙上挂着的皮包,当年曾用它取过书信、报纸,玻璃厨里陈列着几杆猎枪。狩猎是托尔斯泰从青年时期就养成的爱好。在一楼著名的“穹室”里,保存着作家的手稿和信件。在这里,托尔斯泰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教育的果实》、《活尸》等不朽著作。 
  故居二楼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厅,这里曾是莫斯科文艺界人士的活动中心。托尔斯泰在这里接待过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等。托尔斯泰热爱音乐,当年的钢琴仍摆在原处。大厅的墙上有两幅托尔斯泰的画像,分别是名画家克拉莫斯科和列宾所作。旁边还有托尔斯泰夫人的画像。对面墙上是几位祖先的画像。二楼的藏书室里,存有14 种文字的书籍2。3 万卷,有些是屠格涅夫、罗曼。罗兰、高尔基等人亲笔签名的赠书。托尔斯泰一生博览群书,精通法语、德语、英语,可以阅读意大利、阿拉伯、古希腊、古犹太与荷兰文。 
  托尔斯泰在庄园里生活了将近60 年。1910 年11 月7 日,82 岁高龄的托尔斯泰在出走途中,病逝于梁赞的阿斯塔波瓦车站。他的遗体安葬在庄园内离塔楼不远的森林谷地里。遵照他的遗愿,不设墓碑,不作任何装饰。 
  1921 年,雅斯纳亚。波良纳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区。1939 年,成立了托尔斯泰庄园博物馆和文学纪念博物馆。庄园博物馆前有作家的半身塑像。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是俄罗斯的艺术博物馆,坐落在莫斯科河畔。1856年,莫斯科富商、艺术收藏家帕。米。特列季亚科夫创建了这座画廊。 
  帕。米。特列季亚科夫是沙皇时代一位酷爱艺术的企业家。从24 岁起,他就开始大量收购当时名画家和青年画家的作品,并且立志要自筹资金,在莫斯科创建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艺术博物馆,供广大公众参观。他还把这一心愿预先写进了自己的遗嘱。1856 年,他到彼得堡买下了年轻画家希尔德的新作《诱惑》。这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画家的作品成为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奠基作。1872 年,特列季亚科夫在寓所旁盖了第一批展厅。1881 年,他的私人画廊对外开放,免费供人参观。 
  特列季亚科夫的收藏都是经过严格选择的。不是好作品,他坚决不买。 
  画廊的名声渐渐大起来,一些画家以自己的作品能够进入这座画廊为极大的荣耀。 
  帕。米。特列季亚科夫的弟弟谢。米。特列季亚科夫也是一位美术作品收藏家,专门收集西欧油画。但他不幸早逝。临终前,他托兄长把自己的全部收藏献给莫斯科。1892 年,60 岁的帕。米。特列季亚科夫将自己的全部收藏和弟弟的藏画共2500 多件,全部献给了莫斯科地方当局。这个陈列馆于是被命名为莫斯科市特列季亚科夫兄弟美术馆。1898 年11 月,特列季亚科夫在彼得堡买下了列维坦《永恒的宁静》的草图,这幅画成为他购买的最后一件作品。画廊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在42 年时间里,他共投资150 万卢布。 
  十月革命后,特列季亚科夫兄弟美术馆被收归国有,并建议命名为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其他一些博物馆、陈列馆以及许多私人藏品也都合并到画廊里来。如今,画廊收藏有近6 万件艺术品,包括1 万多幅油画,3 万多幅水彩画、版画,还有1600 多件雕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俄国及前苏联的艺术博物馆。 
  画廊共分60 个展厅,一般按创作年代的先后为序,其中堪称瑰宝的是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俄巡回展览画派大师的油画。这一画派由克拉姆斯科伊和彼罗夫创立,由于在俄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美术作品而得名。克拉姆斯科伊、彼罗夫以及该画派的代表人物列宾、苏里科夫、瓦斯涅佐夫和列维坦在画廊里都设有专门展厅。在画廊里可以看到克拉姆斯科伊的油画《无法抑制的悲痛》和《基督在旷野》、彼罗夫的油画《送葬》和《三套车》、列宾的《伏尔加纤夫》和《伊凡杀子》、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罗佐娃》、瓦斯涅佐夫的《三勇士》、列维坦的《永恒的宁静》等等杰作。                                 
艾尔米塔奇博物馆   
    坐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