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三部曲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激流三部曲家-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想去看看妈,”觉慧忽然说,他看见了周氏房里的灯光。 
  “你去看妈做什么?你要把你的事情告诉她吗?”觉民惊讶地问道。 
  “不是这样,”觉慧微笑地回答。“我想在临走以前见她一面,也许这就是最后的一面了。” 
  “好,你去吧,”觉民低声说。“但是你要当心,不要给她看出破绽才好。”觉民就往自己的房间走去,让觉慧一个人走进继母的房里。 
  周氏坐在藤躺椅上跟淑华谈闲话,看见觉慧进来,便笑着说:“你今天又没有回家吃饭。” 
  觉慧带笑地答应了一个“是”字,离开周氏远远地站着。“你一天老是在外面跑,究竟在做些什么?你要当心身体啊!”周氏温和地说。 
  “我的身体很好,在外面多跑跑也是好的,比坐在家里受闲气好多了,”觉慧笑着分辩道。 
  “你总爱强辩!”周氏带笑地责备他。“怪不得今天你四爸、五爸又在说你的坏话。还有四婶、五婶、陈姨太她们都在随声附和。平心而论,你也太倔强了。你什么人都不怕,连我也没法管你。……奇怪,你同你大哥是一个母亲生的,你们两个的性情却完全两样。你们两个都不像我姐姐。你大哥太容易听话了,你又太不听话!我说你们两个人都没有办法!”淑华在旁边望着觉慧笑。 
  觉慧还想分辩几句,但是话未出口,又被他咽下去了。他忽然觉得应该跟继母说一两句暗示告别的话,至少她将来可以知道他这时候的心情。他向着她走近一步。 
  周氏看见觉慧的举动和他那种欲言又止的神情,便和蔼地问道:“你有什么事?是不是又来跟我商量到上海读书的事情?” 
  这句话提醒了觉慧,他记起了觉民的警告。他觉得最好还是不要多说话,免得露出破绽。他勉强地露出了笑容,直截了当地答道:“没有什么事,我现在去睡了。”他把周氏的圆圆的脸看了两眼,又转眼去看了看淑华,然后转身走了。他走出房门似乎听见周氏对淑华说到他的性情古怪的话。他痛苦地想着:“我们多半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走出去,就好像一只出笼的鸟,不会再飞回家来。” 
  他走出房来,信步进了堂屋,看见两个纸扎的金童玉女冷清清地立在祖父的灵前。电灯光下,供桌上一对蜡烛结了黑黑的两朵大烛花。白布的灵帷后面两根矮板凳上放着祖父的漆得崭新的棺材,假坟刚拆掉不久。从祖父的房里送出来陈姨太和王氏的谈话声。王氏忽然哈哈地笑起来,仍然是她平日那种又假又空的笑声。他掉头把挂着白布门帘的祖父房门看了一眼,接着他的眼光落在祖父的灵位牌上面:“前清诰封通奉大夫显考高公讳遁斋府君之灵位。”他皱起了眉头。 
  “这又是奴隶性在作怪,”他刚说了这一句,正要拿起铗子去挟烛花,听见脚步声,便回头一看,苏福走进来了。 
  “三少爷,等我来挟,”这个有几根花白短须的仆人说。 
  “怎么一个人也没有?香也快燃完了,”觉慧说。 
  “上面没有吩咐好,所以大家能够躲懒就躲懒了,”苏福抱歉地含笑答道。觉慧不再说什么就走出了堂屋。 
   
   

 



 




 40



  这个晚上觉慧只睡了三四个钟头。天还没有亮,他就醒了,躺在床上,左思右想地挨到了天明。 
  是出发的时候了。他还要同觉民到琴那里去,所以不能够在家里多留一会儿。觉新送他们走了半条街。 
  街上很清静。有几个提着篮子去买菜的厨子,有一个进城来挑粪的乡下人,有两个卖早点心的小贩。天空晴朗无云,金色的阳光灿烂地照在对门公馆的墙上。无数的麻雀在槐树枝上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欢迎初升的太阳。 
  “我去了,大哥,”在一个较小的公馆的门前觉慧站住了,含泪地说,“你回去吧。”他紧紧地握着觉新的右手。 
  “可惜我不能够多送你,”觉新也用泪眼看他,叹息说。 
  “你在路上要好好地保重,沿途多写信来。” 
  “我去了,”觉慧重复地说了这句话,又把觉新的手紧紧握了一下,他几乎忘了自己地说:“不要伤心,我们一定会再见,我们一定有再见的时候。”他猛然把觉新的手一放,好像摔开了那只手似的,就掉转身走了。他的左手还提着那四筒包扎好的罐头火腿。 
  他两三次回过头去看觉新,觉新立在别人家的门前对他招手。一直到他的背影淡到没有了时,觉新还是呆呆地立在那里朝着他消失的方向招手,然而他已经不看见,不知道了。 
  到了姑母家,两个人走到琴的窗下。觉民先用手轻轻地在玻璃窗上敲了两下。 
  里面起了琴的咳嗽声。一阵脚步声过后,窗帘便揭起来,玻璃窗上露出了琴的脸。头发蓬松,脸上还带睡容。原来她刚刚起床。 
  琴对他们笑了笑,忽然注意到觉慧的神情,便惊讶地小声问道:“今天?” 
  觉民点头说:“现在。” 
  她吃了一惊,脸色马上变了,头微微朝后一仰,低声说了一句:“这样快?” 
  觉慧连忙把身子挨近窗户,抬起眼睛望上去,小声唤了两三次“琴姐”。他的眼里只有一张她的脸,但是隔了一层玻璃。 
  “你走了?”她似疑似问地说。她的温柔的眼光不住地射下来,在他的脸上盘旋,好像找寻什么东西似的。“你到了下面,不会忘记我吧。你会不会忘记我?”她的脸上现出了凄凉的微笑。 
  “不会的。我时常想着你。你知道我会时常想着你,”觉慧对她微微地摇头。 
  “你等着,你不要就走,”她好像忽然记起了什么事情,点着头对觉慧说。她的脸马上不见了。 
  觉慧在那里等着。琴很快地又出现了,脸上依然带着微笑。“我送你一样东西,我以前答应送你的。”她说着举起手,从窗缝里送出一张纸片来。觉慧接了看时,原来是她最近的照相。他再用欣喜的、感激的眼光去看她。窗帘已经放下了。他还想多立片刻,可是觉民在旁边催促他走。他又唤了一声“琴姐”,似乎没有听见她的应声。他再看一眼窗户,便毅然地走了。 
  觉慧和觉民边走边谈,一路上谈了不少的话。他们走到船码头的时候,黄存仁和张惠如已经在那里等候许久了。 
  张惠如兴奋地一把抓住觉慧的手,大声说:“怎么来得这样晏?再晏一些时候,船就开了。” 
  “不会的,我们会等高先生,”旁边一个中年的商人陪笑说,这就是黄存仁的亲戚汪先生,觉慧已经见过他,这时就给觉民介绍了。 
  “觉慧,你来看你的行李,”黄存仁说,他把觉慧引到船上舱里去。觉民也跟着上了船。 
  “你的铺盖卷我给你打开了,你看我已经把被褥给你铺好了。……这包东西是我同惠如弟兄送你的点心、饼干,给你在路上吃的,”黄存仁一一指点着说。觉慧只是点头。 
  “路上一切事情,有汪先生照料,你自己不要管。他送你到重庆。以后的行程就更容易了。到了重庆以后不要忘记去找我的堂兄,他可以给你帮忙,”黄存仁非常周到地说。 
  隔壁一只船是一个官僚包了的,船上有护兵,岸上有不少的送行者。这时候岸上放起了鞭炮,船快要开了。 
  “觉慧,不要忘记多写信,多写文章来啊!”张惠如走进舱来,拍着觉慧的肩膀说。 
  “你们也要多写信来才行,”觉慧笑着回答。 
  “你们三位可以上去了,船要开了,”汪先生走进舱里来说,他已经跟他的送行者告了别了。 
  于是觉慧又跟张惠如、黄存仁两人握了手,陪着他们走到船头。 
  “二哥,”觉慧知道他跟觉民快要分别了,便紧紧地握着觉民的手,亲热地对觉民说,“再见吧。以后你有空,要多跟存仁、惠如他们来往。将来万一有事情,他们也可以给你帮忙。”他又对黄存仁和张惠如说:“希望你们以后看待我哥哥就像看待我一样。你们会了解他的,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那自然,何用你说,我跟觉民已经很熟了。我想他一定愿意参加我们报社的工作,”黄存仁亲切地、鼓舞地说。 
  “二哥,你答应吧,”觉慧看见觉民还在迟疑,便劝道。“觉民,来吧,我们欢迎你,”张惠如热情地向觉民伸出手去。 
  “好,我答应了,”觉民下了决心说,便也伸出手去握住张惠如的手,又跟黄存仁握了手。过后他依恋地问觉慧道: 
  “三弟,你还有什么话吗?我要上岸去了。” 
  “没有了,”觉慧答道,接着他又换了语调说:“还有一件事,你以后见到剑云,请你跟他说一声,我问他好。我来不及去看他。他身体不好,应该好好地将息。” 
  “好,我一定跟他说。你还有别的话吗?”觉民凄然地说。 
  “还有黄妈,我真有点舍不得她。你要好好地待她啊。” 
  “我晓得,你还有什么话吗?” 
  “琴姐……”觉慧说了这两个字又止住,马上换了坚决的语调说:“没有了,”接着又加了一句:“我希望你们两个早点到上海来。” 
  “你路上要好生保重啊,”觉民说罢,便跟着张惠如、黄存仁两人上岸去了。 
  他们立在岸上,他立在船头。他跟他们对望着,彼此不住地挥手。 
  船开始动了。它慢慢地从岸边退去。它在转弯。岸上的人影渐渐地变小,忽然一转眼就完全不见了。觉慧立在船头,眼睛里还留着他们的影子,仿佛他们还在向他招手。他觉得眼光有点模糊,便伸手揩了一下眼睛。然而等他取下手来,他们的影子已经找不到了。 
  他们,他的哥哥和他的两个朋友就这样不留痕迹地消失了。先前的一切仿佛是一场梦。他再也看不见他们。他的眼睛所触到的,只是一片清莹的水,一些山影和一些树影。三个舟子在那里一面摇橹,一面唱山歌。 
  一种新的感情渐渐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他离开家了。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那里有一个新的运动,有广大的群众,还有他的几个通过信而未见面的热情的年轻朋友。 
  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会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他这样想着,前面的幻景迷了他的眼睛,使他再没有时间去悲惜被他抛在后面的过去十八年的生活了。他最后一次把眼睛掉向后面看,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再见”,仍旧回过头去看永远向前流去没有一刻停留的绿水了。 
   
   

 



 




 后记



  《家》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家》之前发表的《灭亡》只是一个中篇)。它是在一九三一年作为《激流三部曲》之一写成的。所以最初发表的时候用了《激流》的名字。我写这本小说花去的时间并不多。然而要是没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我很早就说过,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家》里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的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那些惨痛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异常鲜明。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恶毒的诅咒。我有过觉慧在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一直到我写了《家》,我的“积愤”,我对于一个不合理制度的“积愤”才有机会吐露出来。所以我在一九三七年写的一篇“代序”里大胆地说:“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 
  《家》就是在这种心情下面写成的。现在,在二十二年以后,在我所攻击的不合理的制度已经消灭了的今天,我重读这本小说,我还是激动得厉害。这可以说明:书里面我个人的爱憎实在太深了。像这样的作品当然有许多的缺点:不论在当时看,在今天看,缺点都是很多的。不过今天看起来缺点更多而且更明显罢了。它跟我的其他的作品一样,缺少冷静的思考和周密的构思。我写《家》的时候,我说过:“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