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文明与缺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弗洛伊德-文明与缺憾-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确,当谈到“本我的焦虑”

    时,或者把忧虑(aprehensivenes)

    的能力归之于超自我时,是很难理解这些说法的含义的。

    焦虑的三种主要类型——现实焦虑、神经病焦虑和道德焦虑——可以很容易地与自我的三种依赖(对外部世界的、对本我的和对超自我的〔见第78页〕)

    结合起来。

    对于这一事实中相应的合乎我们需要的成分,我们已经予以采纳了。

    而且,伴随着这个新立场,焦虑作为预告危险情况的信号这一作用(顺便说一下,这种说法我们并不陌生)

    变得突出了,而构成焦虑的材料是什么的问题则不再引人注目了。

    另外,现实焦虑与神经病焦虑之间的关系出乎意料地显得明白易懂了,而构成焦虑的材料是什么的问题则

    ①在《自我与本我》将近结尾处,弗洛伊德用几乎相同的语言,第一次阐明了这个观点。

    《抑制、症状与焦虑》中也有几处讨论了这一观点。

    以后关于焦虑比较重要的见解,则是后期研究的结果。——英译注。

 194

    文明与缺憾。精神分析引论新讲191

    不再引人注目了。

    人们还将注意到,较之对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简单的东西,我们现在可以对产生焦虑的各种显然是复杂的情况获得更好的认识。

    我们最近一直在研究从某些恐惧——我们将其归类为焦虑性歇斯底里——中产生焦虑的途径。

    我们选择了若干病例,在这些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施加于从俄底浦斯情结中产生的各种愿望性冲动的典型压抑。

    我们本来希望发现,上述情结就是男孩把母亲作为对象所给予的利比多精神专注(libidinalcathexis)

    ,这种精神专注曾通过压抑转变成焦虑,后者又接着表现为症状,并依恋于作为母亲替代者的父亲。

    我无法向你们表明这类研究的详细步骤。

    但我可以充分说明,我们的研究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结论,它与我们的期望正相对立。我们发现,引起焦虑的并不是压抑;焦虑早在压抑之前就存在了。相反,是焦虑造成了压抑①。但是,已有的焦虑可能是哪一种呢?它只能是面临具有威胁性的外部危险的焦虑,即现实焦虑。

    男孩的确是在面对他的利比多要求时体验到焦虑的——在这种场合,焦虑产生于对母亲的恋爱中——所以,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一种神经病焦虑。

    但是,这种恋爱中的利比多要求是作为一种内部危险出现的,而男孩必须放弃母亲这个对象来避免这种危险,因为它莫名其妙地召来了某种外部的危险情况。

    我们在研究的每一个病例中,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但是应该承认,我们当时并未想到会发现,对于外部的现实的危险状况来说,

    ①参见《抑制、症状与焦虑》第四章。其中所考察的病例是“小汉斯”

    和“狼人”。——英译注。

 195

    291弗洛伊德文集

    内部的本能危险本质上是一种决定性的、准备的因素。

    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没谈到作为男孩与母亲恋爱的结果而被男孩所恐惧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危险。

    这种危险就是被阉割的惩罚,就是失去生殖器的惩罚。你们一定会反对说,那毕竟不是现实的危险;我们的男孩并没有被阉割,因为他们只是在俄底浦斯情结中与母亲相恋。不过问题是不可能这么简单就一笔抹掉的。

    首先,这并不是一个阉割是否真实进行了的问题;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种危险是一种来自外部的恫吓,而儿童却相信它。儿童的相信具有某种根据,因为在崇拜男性生殖器阶段(thephalicphase)

    ,在他的早期手淫(masturbation)

    阶段,人们常常吓唬说要割掉他的阴茎;而且,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这种惩罚的暗示一定会在他身上得到强化。我们推测,在人类家庭的原始时期,忌妒而残忍的父亲实际上常常对发育中的男孩进行阉割。那种作为原始人习俗的、在人的青春期如此频繁地实行的割礼仪式①(circumcision)

    ,就是一种显然可以辨认的阉割的遗风。我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正在严重地背离一般见解;但我们仍然必须牢固地坚持这种观点:对阉割的惧怕,是压抑从而也是神经病形成的最一般和最有力的原因。

    在某些病例中,割礼——尽管确实不是阉割——作为对手淫的纠正和惩罚(这种现象在欧美社会中绝不罕见)

    ,已经对男孩实行了。对这些病例的分析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我很乐意进一步深入探讨

    ①犹太教、伊斯兰教的一种仪式,把男性教徒生殖器的包皮割去一些。

    这种做法在原始人中是一种习俗。——中译注。

 196

    文明与缺憾。精神分析引论新讲391

    阉割情结(thecastrationcomplex)

    ,但是我将紧紧围绕我们的主题。

    当然,对阉割的惧怕并不是压抑的唯一动机。的确,女人身上不存在这种惧怕。

    因为她们虽然也有阉割情结,但却不可能形成对被阎割的惧怕。

    这种惧怕在女人性活动方面的地位,被对失去的惧怕取代了。这种惧怕显然是婴儿发现母亲不在时所产生的那种焦虑,它一直延续到儿童的晚期。

    你们将会认识到,这种焦虑所暗示的危险状况是多么的真实。

    如果母亲不在了,或者收回了对孩子的爱,孩子就会不再确信自己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因而很可能陷人种种最悲痛的紧张情绪之中。

    不能否认下述观点,即这些决定焦虑的因素在本质上是婴儿诞生时的原始焦虑状态的重演,那些状态当然也表现了孩子与母亲的分离。如果你信奉费伦齐(Ferenczi,1925)

    所提出的思想,你甚至可能把对阉割的畏惧也加到这些因素中去,因为失去这一男性器官的结果,就是不能再次通过性活动与母亲(或她的替代者)

    联结在一起。

    顺便提一下,回到母亲子宫中去这种非常频繁地产生的幻想,是与母亲发生性交往的愿望的替代物。

    在这一方面,我可以告诉你们许多饶有趣味的事情和令人吃惊的关系,但我不能够超出精神分析引论的范围。

    我只能请你们注意这一事实:在这里,心理学的研究正在接近生物学的事实。

    O。

    兰克(Rank)

    ——他对精神分析作出了许多出色的贡献——也明确地强调诞生行为和与母亲分离的意义(1924)。

    不过我们认为,他从与神经病理论甚至分析疗法有关的这个事实中作出的极端推论,却是不可以接受的。

    他那时已经形成

 197

    491弗洛伊德文集

    了其理论的核心,即诞生时的焦虑体验是以后所有危险情况的原型①。只要用少许时间来详细阐述一下这些危险情况,我们就能够表明,决定焦虑的每一个特殊因素(即危险情景)

    ,实际上都被分派给了每一个适应于它的发展阶段。心理上不能自助的危险性适应于自我早期的不成熟阶段;失去对象(或失去爱)

    的危险性适应于童年期最初几年缺乏自信的阶段;被阉割的危险性适应于崇拜男性生殖器阶段;最后,对超自我的畏惧——它采取一种特殊的态度——则适应于潜伏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决定焦虑的早期因素将被摒弃,因为由于自我的加强,相应于这些因素的危险状况便失去了它们的重要性。

    但是这种情况只是很不完全地存在着。许多人没有能力克服对失去爱的畏惧;他们从来没完全独立于别人的爱,而是在这一方面仍然表现得像婴儿一样。对超自我的畏惧在正常情况下是决不会停止的。

    因为它采取道德焦虑的形式,而这在社会交往中是不可缺少的。

    只有在罕见的情况下,个体才可能独立于人类社会而存在。

    此外,有一些早期的危险状况也一直残留到后期阶段,但作为焦虑的决定因素,已被时代作了修正。

    例如,阉割的危险在梅毒恐惧症(syphilido-phobia)

    的名目下继续存在着。确实,一个人进入成年后便懂得,阉割已不再是对放纵性欲望的习惯性惩罚了;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已经认识到,那种本能的自由受到各种严重疾病的威胁。

    毋庸置疑,我们称

    ①弗洛伊德在《释梦》第二版(1909)

    增补的一条脚注中,首次发表了这一评价。但是有理由相信,他的理论则在更早的时候就被他在维也纳的追随者所知悉了。

    他对兰克出生论的批评主要见于《抑制、症状与焦虑》第八、十两章中。——英译注。

 198

    文明与缺憾。精神分析引论新讲591

    之为神经病的那些人,在对待危险方面仍然孩子气十足,并且尚未克服决定焦虑的早期因素。

    我们可以认为,上述内容从事实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神经病的特征。但要说明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则是不那么容易的。

    我希望你们并没有失去我的讲演线索。

    请记住,我们正在研究焦虑与压抑的关系。我们已认识到两个新情况:首先,是焦虑造成压抑,而非如我们曾以为的,是压抑造成焦虑;其次,被惧怕的本能状况可以最终溯源到外部的危险情况。我们的下一个问题是:怎样描述焦虑影响下所发生的压抑过程?

    我认为答案应如下所述。

    自我注意到,如果满足正在形成的本能要求,便会招来一种危险情况——它过去经常出现,现在则又被充分地回忆起来了——所以,必须以某种方式约束、阻止这种本能的精神专注,消除它的力量。我们知道,如果自我是强大的,并把有关的本能冲动吸收入到它的组织中,它就能够完成这一任务。

    然而在压抑的场合之下发生的情况则是,本能性冲动依然隶属于本我,自我还很弱小。因此,自我通过某种方法来帮助自己。

    这种方法本质上等同于正常思维(thinking)。

    思维是一种试验性活动,所用的能量较小,采用的方式像一位将

 199

    691弗洛伊德文集

    军在调动大批部队之前,先在地图上四处移动小型人像那样①。这样,自我就预先采取措施来防止对有问题的本能性冲动的满足,它允许思维重演由以前所惧怕的危险情况所产生的种种痛苦的情感,于是快乐—痛苦原则(thepleasure-unApleasureprinciple)

    就自动地开始发生作用,对具有危险的本能性冲动施行压抑。

    “停一下!”

    你们可能会喊道:“我们不能再继续跟随你了!”

    你们当然是正确的。

    我应该再作一些补充说明,以便上述观点能够被你们所接受。

    首先我得承认,我已经努力把那种实际上应该既非意识也非前意识的过程——它发生于处在不可设想的最底层的各部分能量之间——翻译成了关于我们正常思维的语言。

    但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缺点,因为不可能以任何其他方式来研究这个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清楚地区分:当压抑存在时,自我发生了什么,本我的情况又怎样。

    我们刚才说过,自我所做的事情是利用试验性的精神专注,并通过焦虑的信号发动快乐—痛苦原则的自动作用。

    然后,自我可能

    ①在上次讲演(见第76页)

    中,弗洛伊德就提到了这种延缓的(post-ponAing)

    思想活动,把它作为自我的一种主要功能。作为试验的、小规模活动的思维这一概念,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最早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与他关于基本的和第二位的精神过程的区分(见第74页及脚注3)

    密切相关。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1895年《规划》(project)

    的第一部分第十六、十七和十八节中。后又在同一著作的第三部分(1950a)

    第三节中再次被论述,当时使用的显然是神经病学的术语。

    但是,在《释梦》(190a)

    第七章(E)

    中,它又作为纯心理学的术语重现。

    此外,人们还可以在《论笑话》一书的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