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到一流企业打工,是很多创业者的必由之路。到一流的企业,不仅是为了一流的薪资,也是为了学到一流的本事。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那些典型的小企业没有经验,也没有训练。实际上,最成功的年轻企业家是在大企业组织中工作过5至8年的人,他们可以从中学到经营管理方法,学会如何作现金流分析,如何搞好人员培训,如何委派工作并建立一个班子……强大的能力是在你开创企业之前5至10年的管理经验中取得的。如果你没有,你就会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犯错误。”
  统计表明,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71%的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资源都是来自企业创始人原来就职的企业。
  经历也是一种资源,从大公司出来创业的人拥有一种“年龄资产”,他们有着在职业生涯中累积起来的环境优势,有受人尊敬的专业声誉、经济上的自由度以及行业中的“知情人”地位。
  创业不是赶早市,去得早就可能捡个便宜。也许开始得早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允许你多犯错误,跌倒了还有时间爬起来。但换个角度想,既然跌倒是难免的,为什么不在人家的企业里去多跌几次呢?把该跌的跤跌了,以后就走得顺了。创业毕竟是一辈子的事。

从红孩儿到善财童子
  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幺儿,老子既然是牛中之王,儿子自然也是牛气过人的牛人。果然,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这个娃娃就扛一杆红缨枪,团结一批同样穿开裆裤的娃娃,占山为王。最厉害的时候,差一点就吃了唐僧的肉,成了小而不死的圣婴大王。这娃娃的心计、谋略和他口吐三昧真火的功夫,都是很令鄙人佩服的。你看满大街像他这么大的娃娃,还不都在幼儿园里玩跷跷板?
  可惜啊可惜,娃娃就是娃娃,为了坐坐莲花台,就遭了观音姐姐的暗算,手脚颈项全都被套上了圈,要想再做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这样逍遥天地间的山大王,怕是办不到了。
  穷人出来做生意,是早好还是晚好呢?这个是很难说的。老奸巨猾的老大王牛魔王最后还不是栽在少年英雄哪吒三太子的乾坤圈上?话又说回来,红孩儿你这娃娃既然进了观音姐姐的公司,就是有单位的人了,小小年纪就当上财政部长,已经算是修成正果了。
  你看人家黑熊怪,当年是何等厉害,敢偷了唐僧的宝贝袈裟,在洞里大张旗鼓召开佛衣会。结果如何呢?还不是被观音姐姐降服,做了南海的保安队长?从行政级别上看,怎么着也比不上红孩儿的财政部长级别高。现在天下庙宇里,香火旺旺的全是善财童子的,哪见过信男善女给黑熊队长敬香磕头的?
  穷人做生意就像买彩票,多买少买,多少要买;早中晚中,早晚要中。理是这个理,到底是中彩还是中弹,是中状元还是中禽流感,谁中谁知道呀。

不要惧怕大老板
  经常抛头露面的人,往往并不是大老板,大鱼沉底,真正的大老板也常常隐身幕后。当水面平静,水流正常,鱼们虾们自得其乐,一派秩序井然,大鱼也不动声色缓缓浮游,它并不需要猛烈的动作,只要让周边的生灵意识到它的存在,就足以让这一方水域带上它的个性色彩。
  对于小鱼来说,在大鱼身边恰恰是安全的,因为你太小,还不足以构成它的食物,而别的鱼因为它的存在,不敢轻易靠近。大鱼其实并不贪食,它饱餐一顿就可以管很久,大部分时间它是很善良的,反而是那些比它小的鱼,需要不停地捕猎,不停地进食。
  大鱼常常很安闲,只有当安全受到威胁,才浮出水面,打几个滚,搅得一片波浪滔天。而它的本意也并不是想要毁灭什么,只不过是做出一种姿态,显示一种力量而已。
  所以大鱼掀起的风波并不可怕,真正的大老板,你和他打交道很安全,而那些小角色,恰能置你于死地而后窜。

跟大海打交道
  鲁迅先生曾讲过一个笑话,说他们乡下有个阔得要命、拽得要死的阔人。乡下人都以能跟这个牛人同席、聚餐、说话为荣。有一天,有个街上要饭的满大街宣传,这个牛人跟他说话了。天,这可是爆炸性新闻。大家都围上来,想知道这个丐帮中人跟牛人之间有什么共同语言。这个要饭的卖足了关子了,才说,这天他在饭店的门口要饭。牛人走过来,见他挡了自己的道,就冲他怒骂道:滚开!
  呵呵,可惜饭是每天必须要的,否则,如果他不嫌弃,我倒很有兴趣和诚意向他请教如何做好策划或新闻发言人。这里讨论的不是要饭的愿不愿做策划,而是从这个小段子里,也依稀可以看到穷人出来做生意,要真正跟大老板多打交道,其实是很不容易的。白马虽是马,可鲸鱼不是鱼,你一条小带鱼,整天跟在鲸老大的屁股后面,看起来很威风,偶尔也可以狐假虎威,但鲸鱼饿了,连你这个免费保镖也会吃掉的,你信不信?要知道,一条鲸鱼的食量是惊人的,虽然你不够塞它的牙缝,但做半个牙签也好啊。
  所以,本性使然,鲸鱼不是吃素的,它只是一条游来游去吃、吃、吃的鲸鱼,自然也不打什么保护伞。你靠它保护你?吃了你还差不多。穷人出来做生意,就像跳入大海的哺乳动物,最要紧的不是跟着鲸鱼鲨鱼们混,而是要快快地熟悉水性,学会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海底世界里活下去。

大老板气度不是天生的
  皇帝上朝,为什么要坐在金銮殿上?去看看故宫就知道了,那么多重门,那么多道台阶,没有一棵树,两边全是太监,整整齐齐站着。如果你是大臣,你从那一道又一道的门中穿过,在那一双又一双威压的眼光下,小心地通过空旷的场院,你会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当你终于走到殿下,迈过巨大的门槛,皇帝就坐在上面,他的服饰、他的宝座、他的奴仆,他所有的一切,都在向你散布着威严,身在这样的氛围中,纵使你是再高傲的人,也由不得不诚惶诚恐,毕恭毕敬。
  权威有时是一种说不清的东西,是由权力本身以及权力周围的一切共同散发出来的。
  权威不是天生的,就算很有才能的人,刚登上老总位置时,往往也不像老总。越大的官越是刻意包装,注意形象。会晤贵宾时,步子该迈几步,握手该伸成哪种角度,照相该坐在什么位置,头发是往前梳还是往后梳,都很有讲究。当老总越久,这些规矩就越熟练,以至成了自然。
  气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各种因素造成。再大的官,当有人亲切地称呼他小名的时候,架子就不得不放下了,不知不觉卸了武装。老总的气质也不是自己一个人修炼出来的,而是周围的人渲染出来的,当你位卑言轻,对上级毕恭毕敬时,在人们眼中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当周围所有人都低眉顺眼,敬请你指示的时候,老总的气度自然就出来了。
  老总并非生来就像老总,哪怕你确实胸有大志,身怀绝技,百分之百会成为老总,但在还没有走到那一步之前,你也不会像一个老总。
  当了老总,自然就像老总了。

忘记风度,留下气度
  孔子有个弟子做了很大的官,有次战斗,他被射死了。死之前,他发现帽子歪了,就赶紧爬起来,扶正了帽子,再死翘翘了。这不愧是孔门的子弟,死都死得那么风度翩翩,气度不凡。在古代,帽子可不是随便脱的。你是当官的,脱了你的帽子,就是罢了你的官,乌纱帽不保了。
  西方一直很流行决斗,据说这是绅士之间玩得最心跳的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谁死都不要紧,绅士的气度都会流传下去。比如普希金就是决斗中被干掉的,死得值不值得,先放一边,就拿惯了鹅毛笔的手拿起枪来决斗这种行为,普希金的气度至今仍然可以想象。
  穷人出来做生意,其实有时得先把风度放在一边,但气度却是必须要的。如果你失去了气度,那么这生意也就失去了气韵,没有了活力,很容易被消灭掉。

“威”“信”并重
  古时县大老爷开堂,惊堂木一响,人犯带上,两边吏卒齐吼“威武”,声震大堂,那人犯也就先自软了,哪里还敢刁蛮,接下去的审讯也就顺理成章。
  没有威武,镇不住堂子,没有威武,也当不好老板。
  所谓“威”,无非就是一种震慑力,让人畏惧,让人服从。那么震慑力从何而来呢?别人凭什么怕你,凭什么服从?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你能给人好处,也能给人坏处。打工仔之所以怕老板,因为饭碗是老板的,听老板的就吃得饱,不听老板的,饭碗就有可能砸掉。同样,下级为什么怕上级,因为下级的前途在上级手里,和上级作对,就算不给小鞋穿,至少没有好果子吃。
  “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利害关系。一个下属,如果做了你许诺可以得到好处的事,却没有得到好处,或者做了你威胁说会受到处罚的事,却没有受到处罚,他还凭什么听你的?
  “威”和“信”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威必有信,有信才有威。
  商鞅变法前,于国都南门立三丈之木,告曰,凡将此木移到北门者,得十两金。百姓无人敢试。又将赏金提高,数度,直至五十两金,终于有人豁出去了,将木移至北门,果然得到五十两金。商鞅通过立木取信,使政府的威信得以树立,新政也就有了群众基础。
  古人到底要淳朴一些,现在的人进化了,头脑也复杂了,信一旦失去,要重新建立,可不是立根木头就能解决的。
  权力的运用,最根本的就是赏罚分明,恩威并施。但是,无论奖惩,如果经常都不能兑现,也就成了儿戏,你再声嘶力竭,又有谁会认真去听呢?一个人逞一时之威容易,但要保持长久的权威,必须有信用的保证,有威有信,才是威信,有威信,权威才有深厚的根基。
  再大的老板,再大的权力,都必须取信于人,商业的成功,还是要从为人做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