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融危机下开创个人事业的秘籍:穷人创业经-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炮轰了,口碑很差。我讲给他听了。
  他们才回忆起来,大地震后,成都菜价有段时间是涨得有点离谱。迫于成本,他们也提了价。其中,就有位戴眼镜的老顾客,意见特别大。他们当天心情也不好,就跟这位顾客吵了起来。一气之下,这位顾客就把经过写到了网上。这家小店本来就主要做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族的生意。这一下,客源就断了。
  这个小小的段子,让我思考了很久。你开你的饭店,人家上人家的网,有联系吗?当然有联系的!生意就像打CS,杀机四伏,可你死了,还不知道凶手是谁!如果不是我上网,可能这个朋友已经关门大吉,两个小青年多年心血也付之东流。要知道,他们每天都是半夜1点后打烊,然后四五点钟起床,周而复始,天天如此。一年多了,没有好好休息一天。但网络却是不客气的,你不知道它,它却可以将你一剑封喉。古龙说: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他的剑,看到他剑的人,都已经死在他的剑下了。
  穷人做生意,我总觉得很像海龟家族的历史。海龟妈妈产下许多许多蛋,然后用沙盖好,游回大海去了。马上就有海獭等上岸来掏蛋吃。幸免于难的小海龟孵化出来后,往海里爬,天上又会有黑压压的海鸟半路截杀。真正能成为一只海龟,那是上帝的特别庇佑。
  想通了这一层,我的穷人兄弟,出来做生意,就别这山看着那山高了。老婆都是人家的好,生意都是自己的难。关起门来,人家两口子是如何拳头对脚尖,你是看不到的。
  天下没有好做的生意,干一行,就专一行,爱一行吧。

生意不分雅俗
  生意无所谓雅的生意或俗的生意,所有生意的本质都是一样。任何外表看来雅的生意,都是通过背后俗的手法来完成的。
  时代在变化,人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
  俗并不等于粗劣卑琐,而是一种现实精神,是具体可行的与物质世界密切相关的处世方法。假如一个人仅仅把书看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而忘了它同时也是商品,那这个人就只能是文化人而非文化经济人,万一他不幸选择了书商这种职业,而又不能承认这从根本上和卖“麻辣烫”是一种性质,那他在面对商务活动的种种麻烦时,就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内心时常充满矛盾。
  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它的雇员经常受到这样的理想教育:“你所从事的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商业,你每天在不停递送着的物品,不是沙子和瓦砾,它可能是某个心脏病患者的起搏器、治疗癌症的药品、F…18飞机的零部件,或者是决定一件案子审判结果的法律证据。”最平凡的商业活动中也有崇高感,哪怕真的运送的是沙子和瓦砾,它也是一座伟大建筑的一部分。
  任何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对于生意人来说,事情的意义就体现在赚钱上。只有能够满足人需要的行为才能赚钱,满足人的需要,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善报,赚钱就是善报之一。
  在商言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经常问“为了什么”,做生意就是为了做生意,雅和俗没有绝对的区别。只有做饮食做出了名堂,才可以高谈阔论“饮食文化”,假如你连垃圾都可以做到“绿色环保”的层次,岂不成了绝雅之人?相反,满怀雅的理想而无现实的俗的办法,不过是空中楼阁,孤芳自赏而已。

从身边的俗事做起
  我以前也是雅得要命的人,说脏话的最大限度也不过一句“他妈的”,最高的理想就是做个空头文学家,清清高高过一生。喝点小酒,谈点老庄,写点狂草,作点歪诗,哼点蓝调,月白风清,红袖添香,多雅啊。做生意多“那个”呀,钱钱钱,利利利,每天背个算盘生活,累不累,俗不俗?
  当自己真正闭了眼睛像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跳进生意的大海里,过了这些年,现在要我说,呵呵,除了开头的海水不好喝之外,感觉还是很酷。做生意这么久,不仅胃没有被搞大,肾没有被搞坏,品行道德没有被搞臭,在生意的大风大浪中,脾气反而越来越好,精神越来越好,早没有当年文学愤青身上那股酸辣味了。现在,还有心情和工夫,捏得起笔,写下还算机智的文字。
  你看《乔家大院》里那个乔致庸,做生意没有让他变庸俗,反而帮助他实现了在仕途上也许永远也实现不了的梦想。“做天那么大的生意”,但你看他都做的是什么生意呀,茶贩子,马贩子,“票”贩子而已!俗不俗?我看俗,太俗了,俗不可耐,却也俗得真实,俗得自在,俗得有滋有味。
  经过这么多年,我似乎有点明白了,我们这些做生意的人,就是一个个俗货,一辈子不要去附庸风雅。
  穷人出来做生意,不是跳海求生,就是跳海自尽,一点也不好玩的。你不要以为你是坐在罗马大剧院看台上吃着零食的看客。你是谁?请记住,兄弟姐妹们,只要上了场,你就是生意这一血腥角斗场上非死即伤的角斗士!

把钱当成情人追
  有的人是真不爱钱,或者耽于沉思,淡泊宁静,或者放浪形骸,快意人生,并不把钱看得很重。
  这种人是可爱的,也是可敬的。
  比如贾宝玉,他瞧不起经世治学的功夫,只和女孩子们打得火热。从来没有经济头脑,值钱的扇子撕得哗哗脆响,只是为了博美人一笑。在女人眼中,宝哥哥是可爱的,但在男人眼中,实在是个废物。他绝不可能是个好老板,就算后来中了举,也还是落个出家的结局。
  性情中人往往受不得官场上的繁文缛节、钩心斗角,所以即使有心建功立业,最后还是只有避而远之。其实生意场上也是一样,也有自己的规矩和麻烦,由不得人耍性子。
  不爱钱,你就忍不得辱,负不得重,更不愿动脑筋想办法,历尽千辛万苦去把生意做成。
  俗话说“见钱眼睛亮”,通常带有贬义,但对商人来说,如果见钱眼睛不亮,他的功夫基本上也就废了。
  有伟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爱钱,岂能做好生意?做生意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其中的艰辛非局外人所能理解,它需要一个人付出的智慧和毅力,不比别的任何一项事业少。所以必须处处用心,发现机会,所谓“见钱眼睛亮”指的就是这种敏锐。
  世界上聪明人不少,但凡能成大事者,都是其中百折不挠,具有坚毅品质的那一部分。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去?乃是因为有理想,有激情。而在商场上,赚钱是通往任何理想的唯一途径,对于商人来说,不赚钱就一切免谈。见钱眼睛不亮,就意味着忽视利润,忽视前途,意味着缺乏斗志,缺乏理想,缺乏自我鼓舞的能力,就很容易被挫折击倒,也谈不上对他人、对自己负责。
  人类眼睛的形状、大小千差万别,但美丽的眼睛无不是富有神采,富有光芒的,它闪耀的是灵魂的火花。没有灵魂的燃烧,就没有事业的辉煌。一个人如果见钱眼睛不亮,他一定不是个好商人。或许见到别的东西眼睛会亮,那他就是那个方面的人才,最好去做别的,只是不要经商。
  有爱才有动力,爱钱是当老板的基本素质。当然,老板当大了,钱就不是钱了,而是数字,你就可以洒脱些了,把生意当成事业,当成一场数学游戏,甚至像万科老总王石一样,去登珠峰,追求所谓人生的价值——但当你还是小老板时,你还是把钱当成情人来追的好。

不要被金钱支配
  葛朗台算是传说中的骨灰级金钱教教主吧,面对金库里金光闪闪的金子,他也只是每天进去数一数,看一看,吻一吻。他死掉后,金子马上就改做他姓了。对的,这就是钱的本质。刘三姐歌唱道:什么无腿走千家?什么呀,就是钱了。钱这东西,你要记着,可以占,却不能有。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你看这是何等潇洒,这其实说的就是钱这东西。看透这一点的古人,就觉得钱太脏了,脏得有点金钱过敏,就像阿Q面前不能提光呀亮呀,在他们面前,钱一律叫“阿堵物”。
  哈哈!是啊,赚钱还不如赚不到钱,但穷人做生意,还是得赶紧赚呀,钱这东西,还是多多益善吧。只是,我想说的是,穷人出来做生意,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高贵,钱嘛纸嘛,用完又去挣嘛。你可不要被金钱支配,让金钱爬到你头上作威作福。

找到赚钱模式
  现在1毛钱掉在地上,很多人都不屑于捡,但如果全国人民一人出1毛钱,就可以造就一个亿万富翁。钱不在多少,关键是要有一种模式,一种组织办法,能把大家的小钱会聚起来。如果谁能找到这种模式,谁就是策划大师,谁能够运用好这种模式,谁就是经营之王。
  现成的例子是短信圈钱模式。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6年春节期间的短信发送数据,仅从除夕到大年初七8天,全国手机用户共发送短信126亿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8天的短信收入就超过了12亿元人民币。
  在国外,短信被视作“为穷人提供服务”,主要优点就是价廉。发一条最低的才1毛钱,买得起手机的人,都消费得起,毫无心理负担。正是这种廉价的短信,成了各行各业的摇钱树。2006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煞费苦心地搞了个“给赠台大熊猫征乳名”的短信互动,据估算,仅这一项收入,就高达1亿元人民币。与之相比,湖南卫视“超女”决赛的上千万元短信收入,也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了。
  短信确实是块肥肉,难怪如此多人垂涎。短信投票、短信竞猜、短信游戏……不知不觉中,掏着穷人的腰包。“移动用户请发送短信到”、“联通用户请发送短信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就这样响彻中国的上空!
  可以说,短信业务,就是把全国人民的1毛钱集中起来的模式。很多时候,找到模式就是找到了钱,关键是模式。
  上世纪日本有个叫岛村的人,不名一文,却梦想发财,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
  他选择了本钱很少的麻绳生意。他先在麻的产地按5角一条买进麻绳,又照原价5角一条卖给纸袋厂。很快岛村的名声出去了,如此傻帽的经销方式,使得订单雪片般飞来。于是,他又采取了第二步行动。他拿着收购麻绳的合同和收据,对买麻绳的客户说:“到现在为止,我是1分钱也没赚你们的,但如若长此下去,我只有破产一条路了。”他的诚实感动了客户,客户心甘情愿地把价格提高到了5角5分,仍比别的麻绳商家便宜。然后,他拿着客户的订单对供货商说:“你卖给我的麻绳,我是照原价卖出的。这种赔本生意,我是不能再做了。”厂商一方面感动,一方面也着实舍不得失去这个大买主,于是一口答应将供货的价格降到4角5分。
  岛村的生意越做越大,几年后,他从一个穷光蛋摇身变成了日本的“麻绳大王”。
  几分钱确确实实是小钱,然而当它汇集起来就成了大钱,真正的机会都是蕴涵在平凡的事物中的。世界上每个事物都有它的能量和作用,但当它单独存在时,与环境相比,它的存在可能显得渺小,一旦组织起来,渺小的存在就会成为巨大的能量。
  人组织起来可以成为政党,钱组织起来可以变成银行,真正的大老板就是一面聚光镜,无数小钱被他聚敛起来,变成高能强光,投资,放大,尽情膨胀,让许多不起眼的事物,汇成令人仰视的景观。

不要盲目跟从
  跑在前头的鸭子喝清水,跟在后头的鸭子喝浑水。人人都晓得木匠的开山祖师爷是鲁班,但我问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这样的牛人也回答不上来——如果鲁班可以拿金牌,那银牌选手姓甚名谁?
  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檩子先遭殃,这是中国五千年用无数鲜血总结出来的。因为在中国,峣峣者尚且易折,皎皎者尚且易污,何况你一个不峣不皎的家伙,凭什么还来强出头?所以,你读中国的处世哲学,最高的境界,无非是让你做个跟屁的虫,是为中庸之道。
  我也在很用心地研究老庄之道,我的体会是,在中国做人,羽毛向外、锋芒向内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你像刺猬一样人挡刺人,佛挡刺佛,那绝对就是人民公敌,世间公害,像少壮时期的周处先生一样,杀周处,简直跟武松打死老虎是一样的丰功伟绩。
  但具体说到做生意这种事情,特别是穷人兄弟们如果也信奉宁为牛后,不为鸡头的策略,很多时候根本就做不起来。你新开一个小店,人家卖皮鞋,你卖皮鞋;人家买一送一,你也买一送一。我想,你这样亦步亦趋,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结果很可能人家吃肉,而你只能看人家吃肉。
  赚钱还用模式吗?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