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进军当初,真可说是连战连胜,然而,随着明朝的大军成为正面的敌人之后,进攻的势
头停滞了,部队在各处陷于孤立,有时甚至出现了不得不拚死苦战的局面。况且,行长和清
正不和,他们不仅不相互求援,反倒事事争吵,互不相让。敌人也知道这一点,便乘机而入,
进行反攻。同时,友方的两军,在作战上,也常常发生龃龉。
  为了整顿上述局面,并对两支部队进行监督,秀吉设立了一个督军机关,向战地派遣了
代表他的军监。福原直高、大田一吉等小大名担任了这军监的职务。他们都是近江系的官僚。
而可称是这督军机关的总头目的,乃是石田三成。三成并不常驻朝鲜,他经常在战场视察一
周之后,便回到本国。在国内则守在秀吉身边,把从战地送来的报告归纳、整理之后,呈报
秀吉。由于督军机关的成员净是石田派的人,因而来自战地的报告,对小西行长宽,对加藤
清正严。有时,甚至把清正的言行举止说得象一个无赖汉一般。
  例如有一份报告说,当外征军方面与大明要进入和平谈判的时候,清正在给大明代表的
公文中署名“丰臣清正”。而他是根本未曾蒙秀吉赐过丰臣姓的。报告还说加藤清正曾对大
明的代表讲过这么一番话:“足下等大明朝的先生们似乎把小西行长等人看作了日本国的武
士。要知道那是堺地方的商人,根本不懂得弯弓射箭为何物。他们胆小怕死,乃是理所当然
的。”
  报告最后说,清正的这些言论行动,使在朝鲜的部队陷入了混乱,并成了敌军小看我军
的原因。秀吉是在刚竣工不久的伏见城接到军监的这份报告的。读完之后,秀吉怒不可遏,
愤愤地说道:“这在清正是可能的。赶快把他叫回来。”于是,立即派出急使渡海来到朝鲜,
向清正传达了这一命令。
  清正把自己的军团留在了前线,他自己则率领由武士五十人、兵卒三百人组成的一支轻
兵,从釜山坐船,经濑户内海,取海路直奔大坂,登上了伏见城。
  秀吉不肯接见他。他曾想私下去拜访一下北政所,而自己如今惹得秀吉如此发怒,在这
种情况下,这也是不可能的了。清正带着旅途的一路风尘,马未下鞍,人未歇脚,当下就造
访了增田长盛的府邸,想打听一下朝中的情况。增田是五奉行之一。
  清正甚是激动,还没有等长盛作什么说明,就昂着头怒吼起来:“怕是治部少这小子进
的谗言,设下的陷阱。唉,我看准是的。”
  他说,看一下督军团的成员,就一清二楚了。福原直高是三成的亲戚,而大田一吉、熊
谷直盛、垣见一直等人,无一不是由三成一手保荐而晋升上来的他的党羽。他们势必拥戴同
党小西行长,而想陷害敝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一条路了,先取下治部少的首级,然后我
自己也死。
  长盛举起双手,极力劝他息怒,说道:“当今治部少的权势炙手可热,朝中已无第二人
可与相比。而你竟然如此随便乱说,这可如何是好。你应与他重归于好,否则,要出大事。
你先冷静一下。敝人愿帮你从中调解,你最好明天就去见一见治部少。”清正听了这番话,
顿时暴跳如雷,拍案叫道:“弓矢八幡大菩萨,皇天作证,我清正起誓:今生今世决不与他
修好。敝人率兵进入朝鲜,连战连胜,攻下八道,作战几十次,直打得大明军队丢盔弃甲,
狼狈逃窜。我们忍受着严寒酷暑,有时甚至连粮食都断绝。而治部少这小子,舒舒服服呆在
朝中还不满足,而竟然依仗主上的宠信,欲把我等在沙场浴血苦战的将士们置于死地而后快。
我等和这般狼心狗肺的家伙,如何能言归于好?不能,绝对不能。”这么一来,连原想出面
为他从中斡旋的长盛,也不得不缩回了手。
  这时正是庆长元年(1596)的正月。就这样,也没有经过什么调查,审问,清正就被宣
判关禁闭,被幽禁在伏见地方他自己的公馆里。从那以后,便如石沉大海一般,断了音讯。
  距那时大约一年半以前,秀赖从淀姬的肚子里来到世上。为此,丰臣家的后嗣关白秀次
的影响日见衰微,秀次感到自己的前途十分渺茫,不断地胡作非为。这时已进入了丰臣政权
成立起来最最黑暗的时期。秀吉已失去了早昔的那种奕奕丰采,衰老得判若两人。他脑海里
盘算着的净是关于秀赖的前途的事,他指示三成他们研究办法;而三成他们一心想着的,也
是如何才能让丰臣家的天下平安地为秀赖所继承的问题,为此而对秀吉百般地出谋划策。从
那以后没过多久,秀次就被诛杀。而在清正回国的时候,秀次还活着。
  事实上是,三成通过军监的报告知道,在朝鲜前线,有一则与清正有关的可怕的流言。
传说,大明方面害怕清正的武勇,想怀柔他。文禄二年(1593)五月,当清正驻扎在蔚山西
生浦的时候,大明王朝让刘綎将军与清正互通书信。
  那时,刘綎的使者曾对清正说道:“秀吉已开始执掌日本六十余州,真可谓人中英杰,
然寿命长短难以逆料。秀吉死后,日本必将大乱。退而言之,即使秀吉能保长寿,他也不喜
欢你,更不喜欢你立功。”
  据说,刘綎将军还曾派人给清正送去一封亲笔信。信中写道:
  足下乃铮铮汉子,可惜仅一介地方官而已。如足下能乘机事我,则我将奏禀大明皇帝,
担保封你做个大官。岂不美哉!
  同时,刘綎还通过他的使者之口,要清正暗地里与明军通力合作,一起反击秀吉。但是,
清正叫身边的和尚起草了一篇文章,对此严加拒绝。回信中还有这样的话:
  如足下来信所说,敝人蒙受小人之谗言。然而,敝人乃太阁忠良之臣,决非贪生怕死之
辈。
  总之,有关刘綎和清正之间对话的概略报告,已经送到了三成手头。但是,关于这件事,
就连三成也没有敢禀告秀吉,而是将它悄悄瞒下了。不过,三成用另一种观点来处理了这件
事。他想,要是再让清正去朝鲜立大功的话,那会对丰臣政权的接班人秀赖不利。历史上不
乏这样的事例,外征将军建立了武功,在战地掌握了强大的势力,其军事力量反过来会危及
中央政权的安全。远的如安禄山反叛唐玄宗皇帝的例子且不说,近的还有秀吉。秀吉原是织
田家的司令官,前去征讨山阳、山阴。当他在作战前线得知信长突然死去的消息,始而掉转
兵马,讨伐了仇人光秀,继而以其武力压倒了织田家的遗儿们,从而建立了丰臣政权。虽说
看不出清正有如此大的雄心壮志和政治能力,然而,他在战场上的功勋,需要从现在起就加
以扼制。可以说,也正是为了这一点,才罗织罪名,把他从前线撤回来的。
  不过,宁宁对这件事的真相,并没有了解得这么详细,况且她没有必要去了解。宁宁尽
管情况知道得不多,然而她早就深刻地理解了事情的本质。在宁宁看来,三成他们大概是想
通过加罪于以宁宁为后台的尾张系的武将们,来斩断宁宁的翅膀,从而加强淀姬母子的权势。
  宁宁心里早就想道:“准是如此。”
  然而,对于营救清正却无计可施,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清正在家里过了半年幽禁的
生活。到了这一年的闰七月,发生了异变。同月十二日夜间,发生了一次大地震,震中在伏
见、鸟羽附近。这是一次空前强烈的大地震。天上闪光,大地崩裂,一瞬间,伏见、鸟羽、
淀川沿岸的各村庄的房屋悉数倒坍,伏见城下,被压死的男男女女达两千人之多。连大名们
的公馆也不例外。正在幽禁的清正的公馆里,大书院崩坍,马厩起火。但是,即便在这样的
逆境中,为了保卫秀吉的安全,他还是决心上伏见城去,于是命令他的仆人做准备。他自己
则在腰里缠了根带子,穿上白绫子上用朱砂写着“南无妙法莲华经”七字的战褂,额上扎一
块柿黄色的缠头布,手拿一根八尺长的棍棒。那棍棒是用来撬倒坍的房屋的。同时他命令手
下的三十名武士和二百名步卒,一律手执长棍,一行人跌跌撞撞踏着余震还在继续的大地,
登上了伏见城。只见伏见城的正门已经震毁,松之丸的了望台也已崩坍,到处都横七竖八地
躺着尸体。
  清正他必须先把秀吉找到。
  “大家都跟我来,先上正殿去!”
  清正一边大声下着命令,一边沿着石阶向上奔。他很快地登上了石阶的顶端,只见正殿
周围的楼馆殿舍也全都倒塌,只听见大地一个劲儿地在呻吟。清正心里暗暗寻思:“难道秀
吉也被压死了吗?”他命令手下人把灯笼提得更高一些,借着光亮在周围搜索了一阵,没有
发现秀吉的踪迹。为了防备有疏漏,他们进入后宫,穿过一间天井,跨过一道月亮门,便进
入了后花园里。这时才发现,在花园中假山这边的草地上,围坐着一大群宫女,约莫有二十
来人,四周围上了屏风,她们都穿着带头巾的斗篷,一副远行人的打扮。草地边上的松树上,
挂着一盏大灯笼。清正发现,秀中正蹲在灯笼火光所映照的圈子之内。也许是害怕在这种意
外事变发生的时刻,有刺客乘虚而入吧,只见他一副女人打扮,身上披着鲜艳夺目的女装。
在熟悉昔日秀吉的清正来说,只觉得判若两人。北政所、松之丸姬以及孝藏主也在场。
  清正就近跪下,对孝藏主大声说道:“我是主计头加藤,因为担心主上和各位娘娘万一
被压在下面,故而带着这根棍棒,想用它撬开断垣残壁,救出大家。这才不顾自己是禁锢之
身,斗胆登上城来。”
  清正的话音刚落,宁宁就喊道:“虎之助!”
  宁宁大概想,如果抓紧这个机会在秀吉面前表彰他几句,就等于肯定了清正这一次的行
动,那么,秀吉也就不得不加以承认了吧。“你来得正好,你来得好快啊!”宁宁紧接着说:
“你总是那么勇往直前,勤勤恳恳,忠实可靠。”宁宁的讲话声音比清正还大些。清正跪拜
在地。地面上还在余震中摇动着。接着,清正抬起头来。按照规矩,他必须把目光向着孝藏
主,作出对孝藏主说话的姿态。
  “孝藏主,请您听着!”清正大声地诉说起自己在朝鲜时所受的冤屈来。他说道:“我
连克朝鲜八道,最先进入朝鲜的京城,活捉了一对王子兄弟,接着又打到间岛省,在吉州一
战中歼敌十万骑,击毙敌方大将,其他方面,我也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努力工作,然而得
到的报酬,却只有谗言,主上一味听信治部少的话,连揣摩都不揣摩一下。”
  宁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清正的话刚讲完,她便说道:“大概是战场上的劳累造成的吧,
虎之助的脸,看来比早先瘦多啦!”
  她说这话是为了激起秀吉对清正的同情。进而宁宁对秀吉说:“让清正担任中门的警备,
怎么样?其他将领到现在都还不见来。”听宁宁这么一说,秀吉也微微点了点头。这么一来,
可以看作秀吉已解除了对清正的禁闭。
  其后,宁宁又再次在秀吉面前说话,替清正解说,终于使秀吉说了声:“那就恕了虎之
助吧。”宁宁立即派孝藏主奔到中门,把秀吉讲话的内容告诉了清正。这可能是宁宁为受自
己保护的人所作的最后一次调解工作吧。
  从这一年算起,到了第三年的初秋,秀吉在伏见城一命归天。按照秀吉留下的遗嘱,五
大老中的首席大老德川家康代理政务,发布了命令,让在朝鲜的将领撤回到日本。清正是在
博多上的岸,待他回到京城之后,便宣布要复仇。他扬言要砍下治部少的脑袋。
  福岛正则、黑田长政、浅野幸长、池田辉政等尾张系的诸侯都激动地大声嚷道:“我也
算一个!”
  他们推举清正为头领。不同于清正的是,他们不单单对石田三成怀着憎恶之情,此外,
也许还有着一种政治上的冲动:想利用秀吉去世的机会,一扫石田三成及其执政党,让丰臣
家的权柄恢复到他们所考虑的正道上去。至少可以说,黑田长政、池田辉政、浅野幸长等,
并非是那种厌恶政治的人。
  形势紧张起来。这可不是一场无谓的纷扰。有时候看来甚至会发展成一场短兵相接的巷
战。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方面,对此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在公馆周围安置了鹿寨;在围墙
的四角,搭了了望台,布置警戒。家康则利用了这一局势。
  家康从得到秀吉的讣报的那一瞬间起,便开始暗暗琢磨如何从秀赖手里篡夺政权的事
宜。从那以后,他的思考全都集中在这一点上,同时谨慎而机敏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