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规矩做到。为此,她只好从早到晚默默地枯坐着捱日子。
  “这是一个好女人!”
  听了阿旭的诉说,甚兵卫恍然大悟,重新打量着身子略微有点胖的妻子。她这一个多月
来一直如此拘谨,就象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从五位下筑前守之妹似的。
  “我全明白了。不过也没有办法。”
  甚兵卫没有笑,他用更加轻柔而又尽可能严肃的语调对妻子这样说。并且告诉她,所谓
礼貌和规矩,如果总是担心着怕出丑,那就没有比这更折磨人的了。不怕出丑,不怕差错,
行动自然,举止大方,有什么不合适的就改正,这才是关键所在。我以后也给你指点指点。
你可以跟我当一个蹩脚弟子,不必想当一名高足。
  “我来培养你。”甚兵卫对妻子这么说。
  他的这番话,并不是为了宽慰阿旭,而是有股子热情,真心想把她培养成一个在礼仪和
教养方面都符合武家妻室身份的人。
  从那以后,每当甚兵卫留在家里的时候,总是留意这件事,指点阿旭。然而阿旭毕竟不
年轻了,加上过去的生涯中有三十多个寒暑是作为一个农家妇女而度过的,事到如今,还想
把她改造成别样的女人,这是比将野生动物驯育成家畜更为困难的事。然而甚兵卫却对此怀
有一股热情。
  另一方面,奉职公门的甚兵卫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勋,除了婚后不久增俸到五百石之外,
别的就无可谈论了。
  既然羽柴家还只是指挥着一个军团,那么也就只能如此了。举例来说,拥有一千石封地
的人,就要能够率领一批家臣和军团拨给他的一批步兵,担任一个作战单位的队长,不单打
仗勇敢,而且会用计谋。倘若没有这样的才干,把甚兵卫的封地扩大到一千石,那就不仅关
系到家臣的士气,而且会影响整个军团在战场上的活动。在这个问题上,就是秀吉也不能看
私人情面给自己的妹夫以特殊的待遇。
  “等战乱平定之后,也给他一座城池。”
  秀吉曾对阿旭作过如此的允诺。这大概是因为,等时世太平以后,即使给无能的人以高
官厚禄,那也是无关大局的。
  在这以后,又过了五年,秀吉奉织田信长之命,任征讨中国地方的司令。当他从近江发
兵到达播州(现在的兵库县)的时候,秀吉把甚兵卫从战斗队伍中抽了出来,让他留守长滨,
负责自己领地的民政工作。也许对于甚兵卫这倒是比较合适的任命。那时秀吉把他的封地增
加到了七百石。
  虽说俸额只有这么多,然而副田家生活的富裕程度,却远远超过俸禄收入的水平。因为
阿旭自己还有一份国库领得的禄米。靠了这份禄米,阿旭足以过小诸侯一般的生活。不用说,
甚兵卫也沾了她的光。
  近来,甚兵卫多病,已经不能再上战场与敌人厮杀了。他常常发烧。一发烧就得卧床十
天半月。可这种时候,阿旭就如回到了水中的鱼儿一样非常活泼,尽心竭力地服侍丈夫。
  甚兵卫暗暗地想:“生了病叫她看护起来,恐怕没有比她更周到的女人啦。”
  阿旭至今没有脱掉土气,作为一个武士的妻室,很不够格。然而在护理病人时,由于可
以不受室町习尚那套繁文缛礼的束缚,所以她反倒觉得自己获得了解放,可以尽情地贡献自
己的力量了。
  可是,没有孩子。
  这件事也叫甚兵卫很为难。既然大体上可以确定阿旭不能生育,那么,照通常的规矩,
他必须找个合适的女人来侍候,用这办法产生嗣子,使副田家不至于断了香火。这是一件十
分必要的事,这甚至是一件比实际的必要更美的事。可是甚兵卫娶的不是别人,而是秀吉的
妹妹。为此,他不得不谨慎行事。
  “你觉得怎么办好?”
  甚兵卫利用教阿旭武家规矩的机会,曾经委婉地问过她的看法。甚兵卫说,一个真正的
武门之家,首先要考虑的是保持家名和祭祀不绝。如果没有嗣息,按照惯例,正室应该挑选
一名自己中意的侍女,叫她去侍候丈夫。大概阿旭早就担心着这件事的缘故吧,当甚兵卫讲
到这里时,她一句话也不说就哭倒在地了。和过去一样,她尽管没有明白地讲出自己的想法,
但她的这种童女般的失声痛哭,表明她是坚决反对这样做的。
  “还是不行吗?”
  在这件事上,似乎连甚兵卫都没法开导她。甚兵卫想,看她总不肯答应,不是因为女人
固有的嫉妒心理,仍然是由于她不是武家出身之故。倘使她是武士人家出身的女人,那么她
从小就受到了要克制嫉妒心的家庭教育,自然懂得传宗接代的重要性。
  “到底是个农家姑娘啊!”
  到这种时候,甚兵卫是不能不这样想的,还有一点,她比普通的农家姑娘难办的是她的
哥哥是甚兵卫的主人,身居筑前守的高位,因此他不能随心所欲地蛮干。
  阿旭哭得象个泪人似的,只说了这么一句:“俺哥哥也没有孩子。”
  甚兵卫心里想:你说什么呀,情况可不同啊。所谓羽柴家,不过是从织田信长家的世袭
重臣丹羽长秀的姓名中取了一个“羽”字,又从柴田胜家的姓名取了个“柴”字,把它们缀
合而成的姓。你们是既非世家又无门第的贫寒人家嘛。可是我副田家虽小毕竟是个名门,远
在镰仓时代就已经有了,家谱要比信长将军的织田家还显赫得多呢。按你娘家羽柴家的那一
套来考虑,那怎么行呢?
  然而,这一番话即使对她讲了也没用。甚兵卫因此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天正十年(1582)六月一日,织田信长因遭到家臣明智光秀的袭击在京都的本能寺自杀。
  事迹之后,光秀企图占领织田家的根据地近江,于同月五日派其部将明智光春率一支人
马攻打安土城。安土城里担任留守的将领是织田信长的部下蒲生贤秀,由于兵力不足,在明
智的军队攻城之前就丢下城池,护送着信长的侧室二十人,侍女数百人,退到自己的根据地
——同属近江国的蒲生郡日野地方。安土城的北邻是织田家的重臣丹羽长秀的居住城池佐和
山,但这里也只有少数人马留守,因而也弃城而逃。再向北是秀吉的长滨城。羽柴家的兵马
当时全在山阳道,不在长滨。
  城里只留有少数守城的士兵和秀吉的家族。但是,这里有早已担任文官职务的副田甚兵
卫。
  一开始甚兵卫就嚷嚷起来:“打一场长滨城保卫战吧!”
  秀吉的妻子宁宁对于这个人如此惊慌挫措,十分不满。就说打一场保卫战吧,可是城里
勉强算得上武士的还不到十人。就连这么几个人也早已对织田家的前途不抱希望,更无心思
在甚兵卫的指挥下作战,都偷偷地携带着妻子儿女逃往美浓、尾张地方去了。在这种情况下,
又用什么和怎样打这场保卫战呢?
  第二天,甚兵卫又改变了先前的主张,提出要逃到尾张去,可他又讲不出一个具体的目
的地,只是吵吵嚷嚷地骂人,毫无作为。
  “在打仗上到底是个无用之人!”
  宁宁早对甚兵卫感到不满,便对他说:“由我来下命令,你不要多嘴。”
  长滨城的东方,遗留着一座野战用的城堡,是从前秀吉攻打小谷时构筑的。这是一座山
城,用来防御敌人的进攻,远比长滨城叫人放心。宁宁决定退守该城,便守护着婆婆和小姑
转移。撤退的时候,甚兵卫也是一点不起作用。他既没有去主持押运财物的工作,更没有将
此事对城内和近乡的百姓布告周知。这件事,日后显著地损害了秀吉对他的感情。如果甚兵
卫是个聪明人,哪怕是派一飞骑向山阳道的秀吉帐中禀报一声:“合家平安无事。”只要如此
一报,那末秀吉就会大为放心,可以无所挂牵地专心致志于对明智光秀的讨伐战争。
  “甚兵卫这个人凭什么吃俸禄呢?”
  这个问题,当秀吉从备中掉转兵马,从姬路向尼崎前进,马不停蹄地翻过重重大山的时
候,他在马上不知曾经想过多少次。秀吉虽不是信长那种对于部下的无能毫不宽容的人,但
是,这是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心里十分焦急。他甚至想,甚兵卫的这种失措是不可宽恕的。

第三节

  南山城郊的一仗剿灭了明智光秀的秀吉继续向北进兵。在北陆地方又打败了柴田胜家,
从而奠定了织田政权继承人的地位。
  但信长的次子织田信雄却认为这不是继承而是篡夺。从这一立场出发,他在尾张国举兵
抗战,同时呼吁东海国的德川家康支援,并与他取得了联系。
  天正十二年,双方在小牧、长久手进行会战。
  当时秀吉已拿下京城,以大坂为根据地,其势力范围已达二十四国,领地的面积已超过
六百二十万石,版图比原来的织田政权还大。
  与此相比较,织田信雄只有一百零七万石,德川家康是一百三十八万石,双方实力相差
悬殊。但是秀吉对于家康的才干以及他部下将领的勇猛善战,评价很高。他认为在这场大会
战中必须谨慎行事。
  甚至可以说秀吉是过于谨慎了。他从能够动员的十五万人中,把可以抽调的兵力全都抽
出来投入了美浓、尾张平原的大会战中。但是秀吉告诫全军,不让他们首先出击,而是要他
们到处构筑野战会的城堡,建立了一条占地广大的要塞线,采用以阵地对峙的作战方式。家
康也一样。由于双方都凭借精心构筑的阵地据守不出,在这种情况下,谁先动手谁就要吃亏。
两军于三月开战。四月,秀吉的一支部队轻率地采取了行动。他们想长驱直入,一举奔袭家
康的根据地三河。在秘密行军途中被家康发觉,受到他的主力部队的攻击而溃逃。
  家康在这一局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自那以后,他据守在阵地里按兵不动。不管秀吉如
何挑战,他都不出来应战。他想尽力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在一场局部战争中打败了秀吉。秀吉
着急起来了。他希望和家康决一死战,通过决战而一举歼灭家康。然而家康却如蝾螺闭上了
盖子似的不应战。他只想保持这一次胜利的记录,在继续保持这记录的过程中等待事态的好
转。
  秀吉看到家康不肯应战,便决定以他最拿手的本领——外交手腕来打破这一僵局。他先
是引诱了家康的盟友织田信雄,对他进行笼络。信雄为利益所诱,瞒着盟友家康单独与秀吉
讲和。于是,家康也为了保全实力而撤离了战场,回到了自己的国土。
  秀吉接着派使者到家康那里,提议讲和。家康也看到天下归秀吉所有已是大势所趋,便
接受提议。尽管他是局部战争的胜利者,然而在形式上却不得不居于失败者的立场,给秀吉
送去人质。
  当然,秀吉照顾家康的处境,表面上不说是人质:“鄙人愿收足下一位公子为养子。”
  不管实质如何,把这说成收为养子,就给了家康很大的面子。
  家康答应了秀吉的要求,决定将次子于义丸给他,便派家臣石川数正护送到大坂。秀吉
在大坂城接见于义丸之后,举行了收认他为养子的仪式,并立即为他举行了戴冠礼。秀吉赐
了他一个“秀”字,取名羽柴秀康,从此成了羽柴家的一个成员。此人便是日后的结城秀康。
  然而家康却始终不肯从胜利者的宝座上下来,他足不出他的根据地东海一步。按照常理,
家康应该走出城去,上京都、大坂会见秀吉。可是这么一来,他就俨然是一个臣服的人了,
然而家康没有这样做。这是他的政治策略。只要他据守东海,那他与秀吉就是对等的,虽然
把次子于义丸送给秀吉,只不过是德川家与羽柴家结成了亲戚而已。
  对于家康的这种态度,秀吉感到十分棘手。
  这是理所当然。因为只要家康据守东海五国(三河、远江、骏河、甲斐、信浓),那么
四国、九州、关东、东北各路的豪强就会与家康联系,继续抵抗秀吉的政权,况且从眼前来
说,秀吉即或想派兵征讨四国,只要背后有家康在,就无法动用大军。
  诚然,如果秀吉动用手下的十五万人马的大军团对东海地方发动一场讨伐战争,那迟早
会消灭家康,但那要花费很长的岁月。这期间,要是天下大乱,刚建立不久的秀吉政权就会
垮台。他必须在短期内实现统一天下的伟业。因此,他认为与其发动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莫如选择能够迅速取得进展的外交途径。他要用外交手腕设法把家康弄到手中。也就是说,
要让家康成为自己的仆从。具体地说就是让家康上京一次。只要家康上京谒见秀吉,只要以
这种形式两人见上一面,那么两人之间就成了主从关系了。
  “不能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