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它。接着就听见一个稚嫩的声音连声地喊着:“爸爸,爸爸。”
  叫家康爸爸的,只有信康一人。但是家康又想起了另一个人,这便是作左所抚养的于义
丸。家康立刻省悟到了这一点,注视了一下信康的脸。信康仍然直盯盯地望着父亲,眼中带
有责备的神情。
  家康恍然大悟地说:“啊,我明白了。”
  他主动站了起来,走过去打开了纸门。只见走廊里站着一个小孩,胆战心惊地仰起小脸,
望着家康。家康把他抱了起来,回到屋里。
  家康对坐在自己膝上的孩子说:“我就是你的爸爸。”
  小孩没有哭,只是一个劲儿地仰视着家康。
  这时候,信康躬身行礼道:“可喜,可贺!”
  信康用这句祝贺的话,肯定了这次父子会见的意义。这样,于义丸和父亲家康才正式见
了面。从这一瞬间起,于义丸,亦即日后丰臣家的养子结城秀康,取得了家康的次子的地位,
成了德川家的一名正式成员。

第二节

  从那以后,几年过去了,德川家的家庭内部发生了不少变故。而最大的变故则莫过于如
下的灾祸了:嫡子信康跟母亲筑山夫人一起,在岐阜的织田信长的命令下,被迫自尽。那是
天正七年(1579)的事。
  这桩灾祸起因于织田信长在政治上对信康的猜疑。说是信康私下里串通甲斐地方的武田
氏。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得而知。当时,德川家的人谁都不相信,但是信长却相信这是事实。
他命令家康杀他的妻子和儿子。也有人说,这是因为织田信长听说德川家接班人的才干非同
寻常,感到他对织田家的将来造成了威胁。他通过杀害他来谋求自己子孙的安全。
  信长的真意如何,虽然无人知道,然而他的命令却很明快。家康作为信长属下的大名,
是照办还是谋反,只有这两种选择。要谋反,则家康实力太弱小。东边有武田氏,其军事力
量对德川家,一直是个压力。为防止来自东边的武田氏的军事威胁,家康只得象以往那样依
靠织田家。为了保全德川这个家,他不得不杀信康和筑山夫人。
  家康果真把他们杀了。这并不是作为父亲和丈夫的他,对自己的儿子和妻子缺少爱情,
而是为了保全他含辛茹苦地培育起来的德川家族的权力。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服从这个已经建
立的权力。信康死于天正七年九月十五日,他的死刑是在远州的二'左〃亻〃右〃吴〃'执行的。
信康的母亲死于前一个月的二十九日,是在远州的富塚行刑的。当时信康刚二十一岁。三河
地方的民众得知这一不幸的事件之后,无不失声痛哭。
  茫茫人世,何有这般辛酸事?
  如此俊才,从今以后再难有!(见《三河评话》)
  妇孺老幼人人私下这样议论纷纷,为屈死的少将军痛惜。
  这次事件,在家康心灵上所造成的创伤是极深极深的,以至于直到他得了天下之后的晚
年,这心灵上的创伤也未能愈合。但是,家康是一个天生具有非凡的忍耐精神的人,因而使
他能完全忍受住了这一惨事。他并没有因为过分的悲痛而精神失常,无论处理日常的军务还
是政务,都没有显出丝毫的呆滞。也许可以说,比起下了处死命令的信长来说,这位接受命
令,付诸实行,并能忍耐住了的家康其人,更是一个异乎非常的人物。
  如果按照顺序来说,德川家的接班人这个位子,应该由于义丸来坐了。然而,家康对这
件事却显得毫不关心的样子。于义丸究竟是聪明还是愚钝,有没有能力肩负执掌将来的德川
家的重任,对于这样的问题,家康似乎连加以考察一下的兴致都没有。有一回,作左拜谒家
康时,以试探的口吻说道:“在下观察于义丸少爷日常的举止言谈,觉得少爷才华出众,不
同凡响,将来有希望成为一员作战勇猛的名将。”可是家康却并不应和。
  家康说:“从一个刚刚六七岁的小儿的举动,哪能占卜他将来的才干如何如何啊。”
  事实也许如他所说的。但是,养护人作左听见这么一句话,是很不满足的。按作左看来,
好象问题归根到底是在于义丸的亲生母亲阿满身上。家康在那回和于义丸见面之后,便把阿
满叫到了滨松城,给了她一个侧室的位置,还在内宅里给了她一所房子。但是,他并不想叫
阿满陪他过夜。由于阿满无力引起家康对她的情爱,因而自然而然的,阿满所生的孩子也不
能不受到冷遇。
  说真的,家康近来爱上了一个年轻的寡妇。这寡妇名叫爱姬。而这爱姬在信康死的那年
八月,生下一个淡眉的男孩。母亲阿爱当时还仅仅是个十八岁的少妇,就是在家姬坐月子的
时候,家康也依然到她房中过夜。不用说,家康对阿爱的这种深情,也转移到了婴儿身上。
这婴儿原来取的小名是长丸,可是过了不久,家康说道:“给他改个名字,叫竹千代吧。”
  这么一句话,就把大事给决定了。原来按德川家世代相传的惯例,这竹千代乃是给嗣子
取的幼名。家康小时候也叫竹千代,不久前死去的信康,小时候也用过竹千代这个名字。这
么说来,这个婴儿就是德川家的继承人喽。
  比婴儿长五岁的哥哥于义丸却被置之不顾。
  有人私下里议论道:“立弟弟而撇开哥哥,这样做,将来会不会造成家庭不和啊?”
  对此,家康却显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从一贯的脾性来说,对于这类事情,家康是
最为操心的。他一直在暗自筹谋画策,考虑于义丸的安排问题。第二年,阿爱又生了一个男
孩。虽说是家康的三子,却被命名为于次丸。大概是仅次于嗣子之意吧。应该是长男的于义
丸,再次被置之不顾。
  时序更迭,岁月流逝。
  天正十年(1582)六月,织田信长在京都本能寺为其部下将领明智光秀所杀,自此以后,
家康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压在他头上的势力消失了。家康理所当然地认为,继承织田信长遗
留下来的政权的人,应该是他。但是,织田家的直系将领羽柴秀吉,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迅速击败了光秀。秀吉企图乘势夺取政权。理所当然的,他和织田政权内部反对他这样做的
人之间,发生了争夺权力的内讧,秀吉转战各地,最后打败了织田家在北陆的总督柴田胜家,
从而成了这场斗争的胜利者。
  在这场战争中,家康是个局外人。莫如说,他把自己置身于局外。家康毋宁是采用了乘
这场战乱来增加自己的领地的方针,他专心致志地在东海地方开拓疆域。信长在世时,家康
除了根据地三河国之外,仅仅拥有远州一国,他只是个拥有两国共计六十万石左右领地的大
名。但在信长死后,短短的时间内,他就割据了骏河、甲斐、信浓三国,一跃而成为共有一
百三十万石领地的实力雄厚的大名了。能动员的兵力号称有三万四千多人。可以说名副其实
地成了东海的霸王。
  然而,这期间,秀吉在京都建立了政权。其统治的领土除京城之外,还有近畿、北陆、
山阴以及山阳的一部分,共计将近六百三十万石。
  不用说,两人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
  家康应信长之子信雄的要求,和他结成了同盟,两人一致站在谴责秀吉的立场上,对他
进行了挑战。谴责秀吉篡夺了织田政权,这在名分上是对家康有利的。不久,家康和秀吉的
军队在浓尾平原上相对峙,天正十二年(1584)晚春,家康得到了有关秀吉军队移动的情报,
从而在小牧、长久手大破了秀吉军。不过,因为这是一场局部战斗的胜利,对战争的全局没
有影响。
  秀吉正处在着手统一天下的征途中,他觉得与其在这种时候与家康一决雌雄,不如以外
交方式笼络、软化家康,将他纳入自己的麾下为好。为此,他先拉笼了织田信雄。家康孤立
了。接着,秀吉又笼络家康。家康被迫响应了秀吉的号召。如果再坚持打下去,那么,最终
将被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秀吉的军队所击破。
  同年九月,秀吉和家康讲和了。秀吉提出的条件中,有一条是:要家康给他一个人质。
家康听了,开始很不高兴,说道:“称之为人质,恐怕不妥。”战斗的胜利者提供人质向敌方
求和,古往今来,从未有过这般先例。秀吉立即改口说道:〃那就叫养子吧。〃
  不管是叫人质,还是叫养子,要交出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一实质性内容并没有不同。但
是,称之为养子,则在世人面前,可以保全面子。家康答应了。
  于是,家康决定把于义丸交给丰臣家。他不叫竹千代去,因为竹千代虽是于义丸的弟弟,
却是德川家的嗣子。
  “这一下,于义丸总算派上了用场。”
  家康的心里也许曾掠过这样一个念头吧。阿满所生的于义丸,仿佛是专门为了用作这样
一种外交上的工具,而在德川家养大了似的。日子过得飞快,于义丸今年已经十一岁了。
  得知家康要拿于义丸给他作人质,秀吉不由得大为欣喜。不管怎么说,这是德川家里最
年长的男孩。对于家康来说,准是个宝贝。正因为如此,作为人质的价值也就大了。
  秀吉对此事的斡旋人说:“是吗?三河侯爷要把于义丸给我啊。从今以后,我要象对待
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他,把培养成一员出色的武将。将来,要是他才干出众,说不定让他继
承我羽柴家的家业哩。”
  没过多久,这位于义丸就带着德川家的家老石川数正的儿子胜千代、太傅本多作左的儿
子仙千代,于这一年的十二月十二日,从滨松城出发,取道来到大坂。说得更确切一点,是
向他那坎坷的命运出发了。
  在大坂城里,举行了养父和养子见面仪式。养父秀吉坐在客厅的高座上,这是于义丸从
未见过的一个陌生人。
  “喂,我是你的爹啊,来来来,快上我这儿来吧!”
  秀吉用大嗓门说着话,同时挥手招呼着。当于义丸不肯前去时,秀吉亲自从高座上下来,
用手抚摸着于义丸的肩膀。秀吉喜欢把手掌搭在别人的肩膀或头顶上,用这样的动作使别人
对自己产生亲近感。现在就是如此。
  秀吉说道:“从今天起,公子就是我家的人啦,可得好好学习啊!”
  于义丸听了,禁不住要掉下眼泪来。从少年的直觉来说,倒是这位养父远比亲生的父亲
更具有父亲的温情哩。秀吉立即命手下人在别的房间里做好准备,让于义丸以羽柴家的孩子
的身份,于当天就举行了戴冠仪式。
  由秀吉给取了个名字,叫“秀康”,全名羽柴秀康。从养父秀吉的名字中取了个“秀”
字,从生父家康的名字中取了个“康”字。普天之下,恐怕没有比这更加显赫的名字了吧。
  秀吉说:“如能名副其实,那么你可以成为全日本首屈一指的武将喽。”
  秀吉奏请朝廷,为秀康要了个官位。秀康成了从五位下侍从,被任命为三河太守。并且
有了封地,在河内,共一万石。对于一个尚未继承家业的少年来说,这已经很不小了。秀康
比起以前在德川家里的时候,各方面的境遇都大大改善了。
  天正十五年(1587),秀吉率兵征讨九州的时候,秀康随军行动,虽然他那时还只是个
十四岁的少年。第二年,即天正十六年四月,养父秀吉邀请后阳成天皇到丰臣家的邸宅访问,
举行有名的“天皇行幸聚乐第”的盛大仪式时,仅仅十五岁的秀康任兵卫少将之要职,与其
他显臣们一起跟在皇上的凤辇之后,担任后卫。那时,和他一起并肩行进的有:加贺少将前
田利家,已故的织田信长的嫡孙、官居侍从的织田秀信,此外尚有与秀康一起,同是秀吉养
子的少将羽柴秀胜和羽柴秀秋等丰臣家的公子哥儿们。对于秀康来说,这一天的豪华的穿着,
是他终身都难以忘怀的。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小小的波折。秀康并不完全受到丰臣家的亲兵们的器重。不错,在
形式上,他是秀吉的养子,论官位也已在一般的大名之上。但是,人们对待秀康的态度的深
处,潜藏着“那位少爷是个人质”这样一种观念。就连府邸中的小差役,在和秀康的应对方
面,也有一些轻慢无礼之处。
  秀康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任何人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恐怕谁都会明白自己的身份以
及与周围人处于怎样的关系。周围人对他的轻慢,使秀康感到难以忍受。他这个人,自尊心
生来就比别人强一倍。有一天,在公馆里,一个小差役怠慢了秀康。确切地说,是脸上显露
出了一丝不敬的神色。
  正在长廊里走着的秀康猛地回过头来,对刚才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