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候,曾声泪俱下地对利家反复说:“利家是我的竹马之交。而且又是一位无比诚实的人。”
  他还说,自己死后,秀赖的事情只能托付给你利家。秀吉在势力强盛的时候,也常常利
用利家来对抗家康。每次给家康晋升,也总要同时晋升利家。家康的官位虽然总要比利家高
一级,然而秀吉平素夜间在灯下与人闲聊时,却常常把他们的次序倒了个儿,说成“大纳言
和内府”,准把利家的名字说在前边。他就是这样煞费苦心地想从感情上拉拢利家的。秀吉
在生前曾任命这位前田利家在自己死后任秀赖的太傅。幸好,利家是个忠诚的人,他没有辜
负秀吉的嘱托,在秀吉死后,没有其他人比他更为秀赖的前途忧虑的了。可是,利家在秀吉
死后的第二年紧跟着也去世了。
  为此,如今的前田家,是由利家的长子利长当家。而这位利长压根儿没有父亲利家对丰
臣家所始终具有的感伤情调。利长清楚地看到,今后的天下,将转入家康之手。为了博得家
康对他的信任,他把自己的亲生母亲送到江户,给家康当人质。在关原之战中,他也参加了
家康一边,在北陆地方作战。战争结束以后,他得到了加封。号称加贺百万石的前田家,在
秀吉那时,实际上只有八十余万石。由于在关原之战中帮了家康的忙,因而又封得了能登国
及其他地方,名副其实地成了百万石的大名。之后,利长对丰臣家似乎连正视一眼的勇气都
没有。虽说前田家按理担任着秀赖的太傅之职。
  大藏卿女官对淀姬说道:“命令他去讨伐家康嘛。”
  这里的“他”,指的不是别人,正是上述那位前田利长。诚然,前田家在当今天下的大
名之中,可算是最大的一家了。加之又有秀吉的遗嘱在,倘若利长拥戴秀赖,纠合其他各方
诸侯,那么,也许可以结集成一支足以与江户政权相抗衡的力量——虽说这样的事情如做梦
一样,完全是不现实的。
  不过,对大藏卿女官来说,再也没有比这一主意更富于现实感的了。看来,当但愿如此
的内心希望和应该这样这种完全主观的要求融为一体的时候,就会在她的头脑里产生一种切
实可行的感觉。在这方面,淀姬也是一样。奶妈的一句宽慰的话使她放下了心。她大声嚷道:
“给我马上、赶快派人到加贺去,今天就动身。是叫利长效忠的时候了。”
  使者快马加鞭直奔加贺而去。
  这时正是庆长十五年(1601)的秋天。当时前田利长被世人称作加贺宰相,年纪已将近
五十。要说他平日里想些什么,那么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想的全是如何才能保全自己的家
业,使它永世不衰。正因为如此,当大坂的淀姬母子派来的密使出现在这位谨小慎微的宰相
老爷面前的时候,犹如突然遇到了故主的亡灵一般,直把他吓了个半死。要是大坂的女人们
对前田家还依仗得如此之深,那么,这将会给前田家带来灭顶之灾。在德川氏的眼里,前田
家的存在本来就是个障碍。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很可能被德川家吃掉。正是为了这个缘故,
利长才把自己的母亲芳春院送到江户作人质的。这还不算,利家为了讨好家康,乞求派一名
他的亲信到前田家来当首席家老。此人便是安部守本多。说是家老,可实际上是来监视前田
家的。利长感到,如果在这种场合态度暧昧,模棱两可,反而会招致杀身之祸。为此,他不
能不用一种冷酷无情的态度和冷嘲热讽的语言来对待大坂的女人们了。
  他是这样回答的:“诚然,如您所说,太阁殿下的大恩,我们深深铭记心头。不过,先
父利家曾抱病常驻大坂,披肝沥胆,尽心竭力扶持秀赖殿下,因之弄得精疲力竭,一命归天。
这样,可以说,太阁殿下的恩泽已经由先父悉数奉还了。至于敝人,则与先父又有立场之差
异。与先父不同,敝人又重新蒙受了江户的恩泽。靠了江户赐予的新恩,我才当上了加贺、
越中、能登三国的太守。对于这样的宏恩,我不管怎样为关东效力,也是报答不尽的。我现
在想的是如何报答江户的厚恩,其他的事儿,一概不管。总之一句话,想要找敝人帮忙,那
完全是找错了门。给我增添极大的麻烦。”
  当淀姬和大藏卿女官在大坂得到这一回复的时候,在场的人都一声不吭地沉默了好半
天,就如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但是不久又如大梦初醒一般,你一言我一语,吵吵
嚷嚷地攻击起利长的忘恩负义来了。
  另一方面,前田利长虽然严辞拒绝了大坂的来人,但还是放不下心。他琢磨,这件事指
不定会招致德川家多大的误解呢。利长决心隐退。他想,只要过去曾在丰臣政权的朝堂中伺
候过的自己还在出头露面,那么,大坂方面尽管未能如愿以偿,但恐怕还会继续期望他给以
支援的。为了这件事,他向骏府派了急使,叫他探明家康的意向。不用说,淀姬和秀赖曾派
来上述密使的事,也向家康讲明了。
  “依我看,加贺宰相殿下的处置,十分英明果断。”
  家康把利长大大夸奖了一番。但是另一方面,大坂方面对关东的感情既然已经激烈到如
此地步,那么如不早早加以铲除,则很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要铲除他们,看来得找一个足
以令天下人信服的理由才是。
  家康寻思道:“不过,可不能等待这样的理由自己产生啊!”
  在适当的理由产生和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时机,这是家康一贯的想法。可是,现在
已经不能再慢慢地等待下去了。因为,他已经过于年老了。倘若现在留下大坂这一祸根而死
去,那么,在家康死后,天下有可能被秀赖夺去,他毕生的劳苦,说不定就会付之东流。他
想,既然自己余下的岁月已经屈指可数了,那么,现在即便有点勉强,也得设法挑动大坂,
激怒淀姬母子,让大坂先动手。
  庆长十六年三月,家康暗暗地下定了这样的决心,从江户来到京都。他把二条城作为下
榻之处。且说这二条城,乃是德川家在京都的城堡,是家康在前些年建造的。这座城堡有着
两个功能:一是监视京都的朝廷,一是供家康和秀忠上京时住宿之用。
  家康一到京都,便向大坂派出使者,下了一道这样的命令:“请上京来朝见我!”
  使者织田有乐这个人,无论对德川家还是丰臣家来说,都相当于旧日的主人。这人不仅
风流倜傥,而且能言善辩。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淀姬和秀赖的亲戚,派这样的人当使者,是
最合适不过的了。
  “倘若秀赖不听从命令,拒不上京朝见,则以破坏社会秩序都论处,届时将诉之以武力。
另外,请不要忘了,这是对秀赖的最后通牒。”
  家康用这样的话把自己的决心告诉了使者。织田有乐听了也很紧张,甚至连京都的市民
也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会不会明天就打起仗来呢?在作了这样的部署之后,家康仍然放
不下心。他又动员了其他方面——也就是高台院宁宁的力量。秀吉的这位未亡人,本是家康
的一位有功之臣,在取得关原战役的胜利方面,她在幕后为家康立了大功。现在,她受着家
康的厚遇,住在京都东山那翠峦之中。请这位丰臣秀吉的正室夫人出面去说服秀赖和淀姬,
该是最合适的了。
  高台院听了家康的决定,也很紧张,她当即差人把自己从小一手养大的加藤清正和她娘
家的家主浅野幸长以及大坂丰臣家的家老片桐且元叫到跟前,对他们讲明了这件事的利害关
系,请他们好好说服淀姬,让她通晓世事人情。按高台院的看法,既然家康掌握了天下,那
么大坂就不该作威作福摆过去的架子了,而应该一心一意地依靠家康。如果家康命令交出大
坂城,就把城交出去;如果家康说,请忍耐一下,当个只有五万石左右封地的小大名吧,那
就照此办理吧。这才是为丰臣家的前途着想,为秀赖着想啊。更何况,家康命令秀赖上京拜
谒,那就更应该老老实实地遵命啦。如果淀姬不懂这个道理,那么毁了丰臣家的就是她淀姬。
她把这层意思对清正、幸长和且元讲了。他们也都没有异议。

第六节

  淀姬很激愤。叫秀赖上京,这不俨然是主人对家臣的态度吗?事实上,秀赖在这种情况
下上京,从当时的社会习惯来说,等于签订了一项充当家康大名的契约,淀姬想必是难以忍
受的。但是清正和幸长以“已故的太阁的亲信”的资格,耐心地对淀姬进行了说服工作。要
说通这个女人,就不能损伤她的自尊心,为此,多少得扯点儿谎。
  他们对淀姬说道:“再忍耐一阵子就好了。”
  这种估计是谁也不相信的,然而,唯独对淀姬和她的侍女们却有用。清正和幸长他们说,
只要等家康一死,以后就好办了。对于丰臣家来说,要紧的是无论如何得避免打仗。这也是
淀姬最害怕的一点,她不止一次地问清正说:“这么说,如果秀赖殿下上京的话,那么家康
就会息怒了吧?”“是的,是的。”清正连声回答。“要是秀赖殿下能到京城去见一下家良,
那么,丰臣家和德川家就能太平无事,和睦共处了。”现在已是家康的大名的清正,从他的
立场出发,这样担保说。淀姬除了相信清正的话之外,也想不出更好的主意。
  淀姬心里的疙瘩逐渐解开了。她忽而侧了头思量了一阵,突然,脸上露出了明朗的表情。
“高台院的话,总不会不利于秀赖殿下的,我们只好听从她的劝说。”淀姬这么嘟囔了一句,
这时就连原本不喜欢这个女人的清正,也不禁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并且脱口而出道:“既然
我奴才清正,愿意手拉着手亲自陪右大臣殿下上二条城去,那么,我将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
殿下的安全。”
  他之所以口出此言,是因为在大坂的府衙之中,流传着风言风语,说是家康可能会利用
这个机会杀害秀赖。对于淀姬来说,象战争这种大规模的场面已经超出了她的思考能力,因
而反倒并不觉得怎样,而诸如秀赖被利刃所刺,倒在血泊里这样一种具有现实性的想象,更
使她恐惧得多。
  淀姬点了一下她那丰腴的下巴,好不容易答应了。
  这一年,秀赖已经虚岁十九,个头高大得不好说是少年。再说,他已是一子一女的父亲
了。这一子一女都不是正室千姬所生,而是他和身边的侍女们之间生的。
  传到家康他们耳朵里来的别人对秀赖的评论是:“看起来完全象个小孩儿!”
  可是在生育子女方面,他去比他父亲秀吉更加富于活力。不过,在去不去京都这一关系
到自身的安全和丰臣家的存亡的重大事情上,秀赖却完全听从他母亲的吩咐。
  几天之后,秀赖于三月二十七日从大坂出发了。他从天满坐上御座船,顺着淀川北上。
为了保卫秀赖的安全,清正作了十分周密的布置。首先,他设想在京都万一发生不测事件时
该怎么办。为此,他从自己的部下中挑选了五百名身强力壮的武士,让他们在京都城里闲逛,
另外在伏见地方布置了三百人。为了加强淀川两岸的警卫工作,包括浅野幸长派来的一批人,
共动用了由一千名长枪手、五百名长矛手、三百名弓箭手组成的部队,并让这支部队与秀赖
所乘坐的御座船一起北上。而清正自己身边则只带了三十名仆从和士卒。这三十名仆从和士
卒,其实是乔装打扮了的人物,他们都是从战功赫赫的军官中选拔出来的勇士。另外,清正
还事先与福岛正则(这位秀吉一手培养起来的、经常与他相提并论的将领)商量,请他从福
岛家抽调一万人的部队,从广岛赶到大坂待机,以防备意外事件的发生。正则自己则驻守在
可称是京都咽喉之地的八幡不动,不象其他大名那样上二条城去。只是对家康方面则称病请
了假。从家康一边来看,加藤和福岛的举动着实叫人不快。然而从加藤和福岛方面来看,昔
日在关原战场上,他们曾为家康出过死力,立过汗马功劳,因为有这样的自负,所以为了秀
赖的安全而采取此种有点过火的保卫措施,在他们看来,也并没有什么不自然。秀赖在伏见
的码头下了船,改乘轿子,清正和幸长一左一右紧帖着轿子前行,他们两人都已是大名的身
份了,然而却象卫士一般,两手提着战袍左右胯骨处的开口,腋下挟着一根青竹竿,忠诚而
机敏地维护着乘轿的两边,徒步行进着。一行来到伏见的时候,受到了家康派来的第九个儿
子、十一岁的德川义直和第十个儿子德川赖宣的迎接,两人在路上向秀赖一行点头招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