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四总统合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国四总统合传-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笔保硕灾凑车恼伪┬幸渤植宦龋冉现С衷谝暗场S谑墙鸫笾写湃依肟酒郑吹饺讼呱系慕厉胩憧ぁ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美丽的爱妻车容爱不幸早逝(2)

  1958年5月,第四届议员选举开始了,执政的自由党政府在这次选举中采取种种不法行为刁难在野的候选人,并最终导致金大中连出面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当时有一个竞选登记制度,候选人有关材料提交给选举管理委员会,第二天选举管理委员会以金大中的推荐者与自由党候选人的推荐者相同为由,宣布他的登记无效。  韩国政党的政治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团体的捐助和支援,一部分来源于党员交纳的党费和政府的补助。政治资金中的一部分用于政党的日常活动,而大量费用主要用于选举。投身于政治活动尤其是参加竞选,必须有资金作支援。资金是决定政治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竞选的胜负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执政党由于其本身掌握着国家机器,处在统治地位,因此政治资金的来源很广,团体支援和个人捐助很多。企业特别是大财团,都愿意向执政党慷慨解囊,因为向执政党捐助,可以从掌权者那里得到回报。相反,在野党政治资金的来源则少得可怜。因此,每逢大选,执政党投入的选举费往往比在野党的高出好几倍。  金大中第一次作为无党派人士竞选议员遭到失败,全部竞选费用是自己负责。第二次和第三次竞选,均名落孙山。民主党是在野党,本身政治资金的来源就很有限,拨给金大中的选举费用也多不了,远远不够竞选的开支。不够的部分,只能是金大中自掏腰包填上,三次竞选下来,耗尽了金大中经营海运生意时积攒下来的家产,生活变得十分困难了,空有壮志却难施展,传说他当时曾因负债累累而企图自杀。  在第三次参加竞选之前,金大中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以充作竞选费用,全家不得不在外头辗转租房。面对艰难的境况,妻子车容爱不仅没有半句怨言,还不断鼓励丈夫,为了让丈夫全身心地投入政治活动,车容爱独自支撑家庭经济,拉扯着两个孩子。  “别为琐碎的杂事费心,大丈夫要把全部精力用在事业上。”每当金大中为不能与妻子分担家庭事务而内疚时,妻子总是这样安慰他。  有时来客人了,但家里连招待客人喝咖啡的咖啡杯都没有,车容爱只好用搪瓷杯为客人端上咖啡,她在客人面前,努力扮演一个快乐贤能的主妇形象,但心里却十分苦涩。  生活确实难以为继了,车容爱不得不瞒着丈夫,偷偷到外头做点小生意,为了挣点钱,她在远离住家的街边卖烤白薯,为的是不让熟人认出来。有时她打一些小工来维持日常家庭生活,在一段日子里,她白天到美容院做些清理卫生的活,好在麟蹄郡远离家乡,她平时也很少抛头露面,因此没有人认出她是谁。她没有把这些事告诉丈夫,怕他心里负担太重,分散他的精力,影响他的竞选活动。  终于,由于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车容爱病倒了,美丽脸庞上的霞光逐渐消退。1960年5月27日,她走上了黄泉不归路,眼中的余光在消失,眼皮慢慢合上。任凭金大中和两个儿子怎么大声呼唤,再也没有反应。  妻子的逝去,对失败中的金大中无异是雪上加霜的刺痛,他眼里含着绝望的泪花,默默给妻子擦净身子穿上新衣,再把妻子生前的衣服叠好枕在她的头下,将妻子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又将妻子的双腿平展着伸直,最后把妻子的头发梳理整齐。  妻子的遗容安静而祥和,仿佛只是疲备地睡去。两个年幼的儿子穿着孝服,跪在妈妈遗体边哭号。极度的苦痛麻木了他的神经,望着妻子安静的遗容,金大中哭不出声、流不出泪、说不出话,不吃不喝,一直跪在妻子的遗体边,怔怔地仿佛是一具活的死尸。  第三天要出丧了。当妻子的遗体抬出家门的时候,金大中终于无法自持,忽然放声恸哭起来。恸哭的声音,是由胸腔里头猛地爆发出来的,就像滚滚洪流冲垮久闭的闸门一样,一发不可终止了。  亲友们扶着浑身抽搐的金大中,呜呜咽咽地跟在车容爱的柩车后面。两个儿子披麻戴孝,扛着铭旗走在前头,一路号啕,引着妈妈的柩车走向抱川的天主教公墓。妻子是天主教徒,她的遗体将临时安葬在那里,日后再迁回南方的老家木浦,东方人的最后归宿总是要魂归故里的。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真诚的女性李姬镐(1)

  穷困潦倒的政治浪人第二次收获爱情———真诚的女性李姬镐  “四·一九”学生运动推翻了李承晚独裁政权,临时国会于1960年6月15日举行以内阁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改宪,国家的权力结构,由李承晚时代的总统中心制改为内阁责任制,总统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而国务总理则掌握整个国家和政府的权力。  7月29日举行了新的总统和国务总理选举,民主党领导人尹潽善、张勉分别被选为总统和国务总理,原来的在野的民主党也就成了执政党了,以国务总理张勉为首的政府被称为第二共和国时期。  金大中在1960年7月举行的第五届议员选举中,第四次品尝了竞选失败的滋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实行缺席投票选举,也是纯粹以当地居民为选民的异乡选举。金大中虽竭力苦战,并赢得了麟蹄郡六个面当中五个面的胜利,但竞选对手却获得全额选票,金大中以一百多票之差落选了。  虽然这一次竞选失败了,但国务总理张勉此时看重了金大中的才干,破格提拔他为执政的民主党发言人,这个任命对连续遭受失败的金大中来说确是一个可喜的转机。  好像喜事连台,那个击败金大中而当选议员的人,后被查出在以前的警署任上有渎职行为,因而被剥夺了议员资格。第二年,也就是1961年5月,麟蹄郡又进行议员补选,金大中作为补选候选人第五次竞选议员。  这一次,好像真的是时来运转,金大中终于在1960年5月14日这天当选议员,然而这个议员只当了短短两天。  李承晚政权垮台后,接替他的民主党政权,即尹潽善总统和张勉总理,未能挽救残局,致使经济进一步衰退,人民生活更加恶化,群众运动风起云涌。美国眼看韩国政局无法控制,于1961年5月16日,经幕后策划由朴正熙一伙发动军事政变,结束了民主党政权。  为了打击民主力量,实现朴正熙的独裁梦想,军政府对民主党人无所顾忌地大肆打击,金大中以“容共问题”被抓进监狱。  在当时,“容共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问题,几乎可以断送一个人的性命,把人置于死地。心怀叵测的检察官刨根问底,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线索。  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刚刚光复的韩国,社会上兴起了各种政治流派和社会团体,那时的金大中年轻好奇,接触过各种政治思潮,也跟共产主义者有过接触。但他觉得共产主义不适合韩国的情况,就不与共产主义者接触了。以前警方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详尽的调查,并已经有了结论。  这一次,检察官详细审问他,在1949年5月,是不是向“南朝鲜劳动党”的人员提供过帮助。这件事的实际情况是:当时金大中有一个朋友的哥哥要去汉城,没有路费,金大中就借给他一些钱,朋友的哥哥与南朝鲜劳动党确有关系,但金大中并不知道,他是看在朋友的面上才把钱借给那个人的。  检察官最终没有找到金大中有“容共”的证据,不得不解除对金大中的一切嫌疑。没有拘留证,没有逮捕证,没有证据,金大中被关押了三个月。  从监狱出来后,金大中成为一个无职无业的浪人。  在经济上,他已完全破产,下面要抚养两个儿子上学,上面要赡养年迈的父母,还要关照在梨花女子大学上学的病弱的妹妹,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政治上,国会已被解散,政党活动被禁止,人们在军事政权的控制下,都小心谨慎,默默无声。  金大中整天蜇居家中,在望不到边的黑暗和苦闷中,艰难地熬着日子,政治上的希望对金大中已不再重要了。因为如何生存下去,如何供养两个儿子,如何赡养父母,已成为最现实的问题。  就在这穷困潦倒的时候,政治浪人第二次收获了爱情,这就是真诚的女性李姬镐,金大中与李姬镐偶然相遇在汉城深秋的小路上。  他们曾经在釜山相识,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954年,金大中为实现政治家的梦想返回故乡木浦,同一年李姬镐赴美学习,这样两人便失去联系,彼此似乎淡忘了。  李姬镐于1922年9月21日出生在汉城寿松洞,比金大中大三岁,但后来却是一对恩爱夫妻。  李姬镐一家中,兄妹八人,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她排行老四,从小是在充满基督教气氛的环境中度过的,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真诚的女性李姬镐(2)

  1924年,李姬镐七岁的时候,父亲李龙基在忠清南道开业行医,全家从汉城迁到了那里。她就读于忠清道的瑞山小学,1936年进入梨花女子高中,1942年考上梨花女子专门学校的文科,1944年结业后到忠清道礼山郡插桥小学附属女子青年练成所成为一位小学教师。  李姬镐教的学生,都是15岁以上没有受过教育的女性,当时青年男子都被日本强制征兵,妇女们就承担起田间体力劳动。农忙时,学习只能在上午进行,到了下午,去田里干农活。  李姬镐与她们一道干起了农活,有时从早上开始,就在农田里割麦或者割水稻,还曾经进山采松油。那时是战争年代,粮食严重不足,李姬镐在田里干活,中午只能坐在田梗上吃零食充饥,有时在农民家里用酱汤和小萝卜咸菜就着麦饭吃,就算是一顿美味佳肴了。实在没有东西吃了,就从山上采摘艾蒿制成烙饼充饥,这一段艰苦的生活经历,磨练了李姬镐日后克服重重困难的意志。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韩国获得独立,李姬镐全家从忠清道迁回汉城。1946年,她进入汉城大学师范学部攻读英国文学,后改学教育,于1950年毕业。随后她在美国文化院继续深造,准备一年后赴美国留学,但是由于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这一赴美留学的计划成为泡影。  朝鲜战争爆发后,李姬镐与金正礼、朴基顺、张玉芬发起成立大韩女子青年团,从事战争援助、解决女性法律地位等工作,李姬镐任大韩女子青年团外交局局长。这是李姬镐参与社会活动的第一步,从此她步入了社会活动家的生涯。  大韩女子青年团后将指挥部移到了釜山,因为当时韩国的战时首都在釜山。  1952年李姬镐与黄信德、李礼行、李兑荣、朴顺天等人在釜山发起成立了“女性问题研究院”,李姬镐任常务干事,从此李姬镐开始了要求在民法上废除歧视妇女的条文的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妇女活动家。  1954年至1958年,李姬镐先后在美国兰普斯大学和斯卡瑞特大学攻读,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1958年返回后在梨花女子大学社会事业系任讲师。1959年至1962年,任大韩基督教女青年会联合会总干事。  正是在这段期间,金大中与李姬镐偶然相遇在汉城深秋的小路上,两人一见如故,互相支持。  但是,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却遭到了人们的非议。人们认为,李姬镐这么一位高层次的妇女界领袖,却下嫁给一个流浪汉,太亏了。她家里也极力反对她和金大中结婚,因为金大中此时不仅穷困潦倒,还是一个丧妻的鳏夫,带着两个儿子。  1962年5月,李姬镐决心与金大中结婚,帮助他实现梦想,但是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朋友、同事却竭力反对,有的人甚至哭着劝她,不要自讨苦吃。  反对的理由是:金大中多次从国会议员选举中落选,1961年虽然当选为国会议员,但因“五·一六”政变事件,还未宣誓就职就进了监狱,是位前途未卜的政治浪人。而且他上有老下有小,口袋里没有一文钱,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朝不保夕,还要照顾病中的妹妹。而李姬镐的生活环境优越,拥有在国内外求学的背景,作为妇女运动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未来,可谓前途无量。  但是这些理由并没有使李姬镐女士回头,她还是坚持与金大中结了婚。  1962年5月10日,李姬镐冲破所有阻力,与金大中在汉城她叔叔家中举行了结婚仪式,他们虽然不想邀请太多的客人参加,但基督教女青年会的同事却来了一百多人,他们真诚地前来祝贺这对苦命鸳鸯能获得幸福。  结婚仪式之后他们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