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四总统合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国四总统合传-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桌子上,以致旁听者都看不到法官的脸,一审判决书更是长达九万多字,读了近两个小时,也是前所未有的事。  法庭审讯的次数也创最高纪录,全斗焕和卢泰愚被同时带到法庭审讯的次数达32次,从而被媒介称作世界上“最丢脸面的前总统”。在此期间旁听审讯的达六万多人次,法庭允许电视台现场转播,并同意在法庭内设立闭路电视,也属空前。  全斗焕和卢泰愚分别被判缴的罚金数额也是韩国司法史上最高的,当局迄今已没收全斗焕的款项仅为389亿韩元,并认为他还隐藏着一千四百多亿韩元的无记名债券和现金,然而全斗焕矢口否认,并强硬地表示:“愿搜就搜。”对于卢泰愚的罚金,检察当局已掌握其2500亿韩元的资金,不足部分,由储蓄利息补齐。  8月5日,审判长宣读一审判决:判处前总统全斗焕死刑,判处前总统卢泰愚二十二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话音未落,法庭上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与此同时,法院还判处13名参与军事叛乱和内乱的前军队指挥官和九名向前总统行贿的大财团董事长从一年六个月到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8月31日,全斗焕和卢泰愚分别提出上诉。  1996年12月16日上午,汉城高等法院开庭。审判长在宣读判决书时说了“降将不杀,随从从宽”的古训,声称尽管全斗焕和卢泰愚在发动军事政变过程中犯有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二人对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权和平交接确有贡献,在处理上应根据历史情况和当时的条件予以宽大。  随后,审判长就前总统全斗焕和卢泰愚案件,宣读了二审判决。全斗焕由死刑被减刑为无期徒刑,卢泰愚则改判有期徒刑十七年,减刑五年零六个月。  二审判决公布后,全斗焕和卢泰愚不再提出上诉。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之子受贿(1)

  金泳三之子受贿,使其从政生涯蒙上污点  金泳三发动“不流血的反腐败斗争”,就是为了实现清廉为民的誓言,然而,祸从家中来,金泳三之子的舞弊受贿,使其从政生涯蒙上污点,案件起源于1997年初韩宝集团所属的一家公司倒闭,随之带来的是韩国政坛的剧烈震动。  郑泰守是韩宝集团的创始人,以“行贿鬼才”著称。在金泳三总统推行金融真名制后,郑泰守便不再使用支票行贿,他买来整箱整箱的方便面或红苹果,将纸箱腾空装上现钞,表层覆盖上方便面或苹果,用来行贿。郑泰守用这些“方便面”、“红苹果”买通了政府官员和银行负责人,受贿的官员们向郑泰守提供巨额贷款或其他方便。  郑泰守经营的韩宝集团,在韩国企业中排名第十四,规模庞大,被誉为韩国企业集团的“新星”。  韩宝唐津钢铁公司是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是韩宝集团的核心企业。该企业忽视世界市场钢铁需求量减少、国内需求基本饱和的现状,盲目扩建和引进设备,造成产品积压,入不敷出。1997年1月23日,因无力偿还到期的巨额贷款而被迫宣告破产。  31家金融机构负责人组成了债权银行团对该公司进行破产调查,发现该公司的资产与其贷款数额相差悬殊。  韩宝钢铁公司拥有2443亿韩元资产,为建造一座现代化钢铁厂,它竟然在1992年到1996年的五年时间里,先后向45家金融机构贷款,贷款额高达五万亿韩元(约合58亿美元),而且大多数贷款是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获得的。  疑窦丛生,韩国检察机关迅即立案调查。  2月16日,检察机关逮捕了韩宝集团总会长郑泰守。  检察院初步查明,郑泰守以行贿手段非法获得四万亿韩元贷款;用发行无法兑换的债券方式非法获取一万亿韩元,郑泰守从中留用的2136亿韩元中,尚有250亿韩元至今下落不明。检察机关同时还发现共有政界、金融界、企业界等数十名显要人士涉及此案。  郑泰守涉嫌向执政党提供了巨额政治资金,郑泰守被捕后向检察机关交代,在1995年地方自治选举和1996年国会选举时曾向新韩国党当选议员和市长提供过政治资金。同时,直接涉及1992年的总统大选的候选人的金泳三,当时作为候选人的金泳三的竞选费用,远远超出另外两名总统候选人金大中和郑周永。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之子受贿(2)

  1996年6月,韩宝集团的资金状况已经恶化,从年底开始资不抵债,但是银行方面并未及时作出破产决定,而且在银行判断韩宝已无法避免破产的情况下,政府依然向其提供了4000亿韩元的资金支持。在野党怀疑,金泳三总统的次子金贤哲是本案的首要嫌疑人,是韩宝非法贷款案的主要幕后人物,理由是以金贤哲为后盾,已经形成了一个“皇太子集团”的金贤哲派系。这批人物中,有的在金泳三执政后被安排在青瓦台担任要职,有的被金贤哲推举后成为国会议员,特别引入注目的是,金贤哲已把亲信安插到掌握高级干部任免的核心部门“司政秘书室”里。  38岁的金贤哲别号“小山”,外貌与金泳三很相像。他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颇有学者风度,一直深得金泳三的喜爱。  金泳三共有五个子女,其中四人在美国生活,只有次子金贤哲留在身边,金泳三的四个孩子移居国外是不得已而为之。金泳三长期以来身处逆境,是当局压制、迫害的对象,子女们也因此受到连累,尽管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但他们无缘进入政府部门就职,各企业也不敢聘用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子女们只得离开家人,到国外谋生。  金贤哲就读于高丽大学,进大学后就不断有特工人员监视。无论在校内校外,总有人盯梢,甚至公开挑衅制造麻烦,金贤哲的大学生活是在饱受惊吓的情况下度过的。毕业后他通过了公务员考试,但政府部门拒绝任用他。1985年,金贤哲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录取,1987年5月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回国后金贤哲分别来到设在韩国的美国曼哈顿银行、花旗银行和英国的罗伦德银行的分支机构,申请谋职,结果均吃了闭门羹。曼哈顿银行的官员告诉金贤哲:“曼哈顿银行也须在得到韩国政府的认可下才能正常经营,作为生意人,要尽量避开不必要的风险。请您理解和原谅。”美国花旗银行的托辞更为婉转:“学历太高,让您大才小用,我们实在是不忍。”  就业无门,金贤哲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支持父亲的政治活动上来。1987年和1992年两次大选年,金贤哲为父亲竞选东奔西跑。在1992年金泳三竞选总统的活动中,金贤哲创建了一个青年组织———热爱国家实践运动总部,并组建了“舆论对策班”,他领导该组织摇旗呐喊,金泳三获胜后他还担任联合国韩国青年协会会长。  金贤哲借助父亲的影响,介入了包括韩宝集团非法融资案等各种不法事件,大搞不正当的权钱交易,尽管金贤哲在政府中没有担任任何公职,但他有广泛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网正是靠金钱连接的,企业提供政治资金,换取特权。金贤哲周围簇拥着成群的大大小小的人物,仰仗总统之子的影响而得到恩泽,金贤哲给银行施加压力以促使其对某公司融资,或推荐人马竞选国会议员。  5月上旬,金贤哲的两位生意合伙人因欺诈和收取贿赂罪而被拘押,本想抬出金贤哲保驾,未想到非但自身难保,而且将金贤哲也送进了拘留所。  韩国大检察厅经过审慎的调查,终于初步掌握了金贤哲犯罪的证据,主要事件包括:  (1)金贤哲在助父竞选时,结识斗阳综合商社会长金德永,他自1985年成立斗阳综合商社以来,逐渐扩建了六个所属公司。自1993年5月起至1996年1月止,金德永先后20次,每次6000万韩元,把总计12亿韩元给予金贤哲。1995年4月,金德永为了感谢金贤哲在一场官司中帮助自己胜诉,又亲手交给金贤哲三亿韩元。  (2)金贤哲的一个亲信李晟豪,曾任大湖建筑公司的副社长,为了获取当时汉城西革区综合有线广播设施的营造权,李晟豪曾于1993年3月至1995年12月为止,先后26次给予金贤哲十七多亿韩元。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金泳三之子受贿(3)

  (3)金贤哲自1993年4月至1995年6月,从四个企业人士那里得到了数额相当于三十三亿韩元的赠予款,金贤哲用这些“赠予款”通过一百多个假名账号进行洗钱活动,逃税的金额已达十二亿韩元。  5月15日下午2时开始,大检察厅对金贤哲进行传讯。审讯昼夜进行,持续了两天。金贤哲先是矢口否认,最后不得不承认非法接受钱款的事实。  大检察厅认定,金贤哲从“大湖”等多家公司接受了约三十二亿二千万韩元(最初认为是65。5亿韩元)的贿赂;并有13。5亿韩元的逃税行为。  5月17日下午,大检察厅请求拘捕金贤哲。3时30分,金贤哲到汉城地方法院接受审查。4时30分,法院发出了拘捕金贤哲的命令。  待金贤哲再次从大检察厅走出,他踏上的不是归家的路程,而是去汉城的拘留所——关押着卢泰愚、郑泰守等人的地方,金贤哲走出大检察厅时,记者问他是否有话要对他父亲和国民讲述时,他表情呆滞,默默无语。两天两夜的连续审讯已使他形容枯槁,疲惫不堪。  舆论普遍认为,金贤哲受贿案必将牵扯到金泳三总统的责任问题,因而使金泳三面临上台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  此时,对韩宝非法贷款案的审理也告一段落。汉城检察厅经过对韩宝事件长达四个月的审理之后,认定本案主犯、前韩宝集团总会长郑泰守贪污公款1911亿韩元,并向政界人土和银行行长行贿32。5亿韩元。1997年5月19日,汉城地方法院举行量刑审判。检察机关指控郑泰守犯有诈骗罪、贪污罪和行贿罪,并对其判处有期徒刑20年。  涉嫌韩宝贷款案的四名前国会议员、一名前政府部长、三名前银行行长,以及郑泰守的儿子和韩宝集团的财务部长等同时被判处五年至八年有期徒刑,并被课以罚款。  但是,汉城检察厅没有发现金贤哲与此案有关的证据。  金贤哲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捕的现任总统之子,这一事件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检察官们表示,没有坚强的决心和人民的支持,要逮捕总统的儿子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把现任总统的儿子像普通人那样带到法庭上是一个历史事件,它表明韩国可能正在向较为成熟的法制社会过渡。  金贤哲的被捕使金泳三十分难堪,称金贤哲玷污了自己的形象。金泳三随后通过总统府发言人就此事向国民表示深切的歉意,他信守的“即使总统的儿子犯法也不能摆脱法律制裁”的诺言没有改变。金贤哲给总统带来的麻烦还远未了结,直接关系到金泳三政府的施政成败和惩治腐败的承诺能否兑现。  金泳三上台之初,以治愈“韩国病”为己任,确定了清除腐败、恢复经济活力和完善纲纪法规三项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5%,人均国民收入在1995年突破一万美元,韩国加入了富国俱乐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这些都是金泳三的成功之处,国民普遍欢迎,上台初期,当时国民对他的支持率曾高达90%以上。  然而,金泳三在很多问题上也受到非议。在倡廉肃贪方面,金泳三决心虽大,但显然并未根治“韩国病”,尤其是在执政后期,韩国仍然丑闻不断,金泳三的秘书、心腹张学鲁东窗事发,韩宝丑闻曝光,金泳三的儿子金贤哲也锒铛入狱。屡见叠出的丑闻使金泳三的改革大打折扣,金泳三的形象受到很大损害。  1996年韩国经济增长率有所放慢,国民对金泳三的政绩的评价大幅度下降。1997年2月《朝鲜周刊》在一次对韩国150位大学教授作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对金泳三的评价不是太高。在政治方面,金泳三的平均得分是5。0分(满分为10分)。其他方面依次为:外交,5。2分;经济,3。9分;教育,4。9分;南北统一,4。4分;文化艺术,5。4分。  在韩宝丑闻后进行的另一舆论调查的结果表明,金泳三的支持率下降到不足百分之十。分析家认为,改革缺乏通盘的和长远的考虑,没有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是使金泳三的改革大打折扣、虎头蛇尾的重要原因,尽管在总统竞选中金泳三提出“在稳定中进行改革”的口号,但事实上许多做法违背了当时的初衷。  虽然儿子使他的从政生涯蒙上污点,但金泳三基本上实现了自己为民做主的誓言,操守清廉,并不再竞选下一任总统。  金泳三曾于1992年说:“我38年的政治历程,一定毁誉参半。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