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街冈稹ńЪ骸ǖ牟忝妫称ふ婀缓竦模颐切Φ寐卣已酪裁蝗伺馕颐牵

  社会层面上,男性在成全贤妻良母方面,可谓是推波助澜,功不可没。人前人后,称呼自己的女人为:戝内,内人等。乡间更是叫得绝,直呼女人为:屋里的,床上的,炕上的。 

  这里罗嗦这么多,是想说明,由于给女人定位不正,导致女性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尴尬处境。标准化吧,是牺牲品;非标准化,又不是好人,咋也不是。比如那顾大嫂,发起怒来,提井栏砸老公的头,打祝家庄,小娘们更是一刀一个人头,咋看咋象个二百五;还有孙二娘,丈夫不敢杀的客人,她敢,伙计扛不动的行货,她上。二百五就二百五吧,可是你看作者如何妖魔化丑化这些女人:前者是胖面腰肥;后者是棒槌般的手脚,辘轴般的腰。虽说是文学形象,但男性作者的笔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社会中女性若如此形象,更是永垂史册了。比如宋代龙丘居士陈慥的婆娘,在苏东坡的戏谑下,是这样一个形象:龙丘居士也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苏东坡本是戏说龙丘居士之可怜,可是现在人的记忆中,早没有陈老兄的记忆了,只记住一个河东狮吼。 

  所以,我挺同情杨玉环同志,苏妲己同志,褒姒同志,还有那个江青同志。如果长得差点,顶多误一个男人,一不小心,嫁个皇帝,就成千金也不笑的误国妖后了。 

  (四)传统女孩子的素质教育 

  女孩子的地位底,不是出生才开始的待遇,而是自打娘胎里就注定了的。殷商卜辞中即有〃贞,有子〃〃不嘉,有女〃的字样,前者的意思是〃太好了,是个儿子〃,后者的意思是〃大事不好,是个女婴!〃

  其次,中国传统社会,男曰儿,女曰婴,我们现在所谓的弃婴,其实其文本初意乃是专指抛弃女孩儿。学者们推论,杀婴弃婴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就已出现,韩非子曾提及当时人〃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如果站这个角度看,我们现在社会的重男轻女(据我所知,局部乡下已经出现男女比例不协调的问题了,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似乎不应该是计划生育引起的后果,而只能是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当然了,农民没有退休金,老来衣食无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可能加助了这种传统意识的重兴。另外,从字源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婴字的构成是两贝加一女,一般人认为,两贝是女子珠上的项链串珠,但我觉得,它更可能跟中国女孩子俗称〃赔钱货〃的说法有某种关联,当然,这需要去考证。不过,这些小玩艺儿不搞也罢。

  其三,周代,中国就有了所谓的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诗经。小雅。斯干》中说: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之衣裼,载弄之瓦;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赏,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韨(通用字,原字打不出来)斯皇,家室君王。这话翻译过来就甚没意思了。总之,生个女孩,就把你扔地上,随便用一个布片包上,那叫弄瓦之喜;如果生个男孩,那就了不得了,让他穿漂亮的衣服,放到床上,小家伙哭声响亮插云宵,一看就是穿官家礼服的大人才,咋看咋象家里的小皇帝。所以,生男孩,叫弄璋之喜。 

  女孩子一出生,就给你以瓦片的待遇。但既是瓦片,也不能由着你破瓦破摔,你得接受诸多素质教育。这项素质教育简称闺媛礼。

  闺,意指女子居室的房门。传统文本所谓的闺女,乃是指门里面的女人。这个门,还不是家庭的大门,而是女孩子自己卧室的房门,我把它称作二门。因为俗语里比喻女孩子安静本分,常用语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所谓的媛,其本义是美女,美好。闺媛二字合于一处,单从文本上就反映了传统女性美的标准。 

  中国的闺媛礼始于周代,主要是对女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素质教材,其目的就是培养女孩子能成为合格的女人。《礼记。 内则》记载了周代的妇德标准,为闺媛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秦代,女子的贞节问题备受重视,人民领袖秦始皇同志于日理万机中抽出时间,多次刻石提及此事,如在泰山刻石上说: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静。在各界领袖的关心下,到了汉代,闺媛礼终于完善。前汉,后汉,各出一位流传千古的女子教育专家。前汉出个刘向,作《烈女传》;后者班昭,作《女诫》。特别是后者,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妇联主席了。汉代之后,对女人的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巩固,各种家范家规类的素质教材不断出版,后人整理为《女儿经》《女论语》之类,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堪称女式百科全书了,下面分类简介一下。 

  第一, 男女授受不亲的男女有别之礼。 
   
  男女之别,并不是一出生给你个瓦片与美玉就完事了那么简单,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瓦片与美玉必需做到〃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时时讲,分分讲,秒秒讲〃的高度。《礼记。曲礼》中规定如下:男女不杂坐,不同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叔嫂不通问,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已嫁而返,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男女不能杂坐一处,不共用衣服架子,不共用梳洗用具,不亲手递交东西,小叔子与嫂嫂不能互相问候,不得让庶母给自己洗下衣(中国古代上衣下裳,分得很清的,不象咱们现在,一律衣裳了,上下不分,不成体统的),外面的事不得传入闺女内室,内室的言谈也不要说出去。女子定婚,脖子上要带个此货已定的彩带标志。没有大事,比如地震杀人啦什么的,不要进入女孩子的房门。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不能与兄弟同席坐,同盘子吃饭,火锅更是不能吃了,呵呵。 

   宋代以后,男女授受不亲规定更严格。《司马氏书仪》规定: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事。不共浴堂,不共厕,男治外事,内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男子夜行以烛。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看看这规定,就明白古代男人之不易了,一门心思要把老虎们关到内笼里去,比动物园的园长还要费心。当然,同学们私下里可能有疑问,这能执行下去吗?单说司马光他家吧,如何不共浴堂不共厕的?我猜他家可能是有男女厕所与男女澡堂的,好歹他是当官的,家当厚实点,可对于老百姓,可能就惨了。我觉得,这么一种高标准,也只是希望罢了,犹如咱们现在的三讲三只表希望官员们都变作青官一样,当真就不好玩了。当然了,司马光可能是以身作贼的,比如他砸缸救小朋友的壮举,我就一直怀疑,为什么他不用手从缸口往上拉,而是费力吧叽的用石头砸呢?怀疑的结果,我猜可能那缸里的小朋友是个女孩子,而司马光本人,可能接受革命教育早了点,有点类似放牛的王二小!这里开个玩笑啊。 

  男女之别,我们的祖先在搞建筑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古代家庭营造房屋时,一般分这内室外室两部分,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男不入,女不出。我觉得,美国人聪明,认为总统是靠不住的,可我们中国人更聪明,认为女人是靠不住的,男女更是不能碰面的,一碰面可能就坏事的,阿Q同志就是这么认定的:呸,凡男人与女人在一起,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事。所以,男子盯女人五秒钟就算非礼,而女人,干脆不能看男人。象潘金莲,武二一进门,这厢就高喊叔叔回来了,真是不要脸哪。不过,中国传统社会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长嫂如母(比如包老黑和其嫂嫂)。那潘金莲勾搭武二,更是不成体统了。早先的时候,我老是纳闷:《西厢记》何以在明清被视作黄书?后来一学习这些闺媛礼的素质教材,才明白,那西厢可是黄大了。至于黛玉偷看黄书,堪称早期女革命家了,宝钗偷看黄书却装着没看过,相当于敌后武工队了! 

  第二, 惟务贞洁之贞操礼 

  贞操,是中国传统社会衡量一个闺中女子品行的最基本也最关键的标准。对少女的贞洁的重视,正如对于集权的重视,也是始于始皇同志的秦帝国。在此之前,男女尚有部分恋爱自由,参看《诗经》。始皇同志关心女人贞洁问题,汉代更是关心,贞节女人,会象现在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一样,戴红花,上国家光荣榜,谓之〃表贞女〃。西汉刘向苦心,编《烈女传》,闺女贞洁遂成当时时代的主旋律。范晔在《后汉书》里首创〃烈女传〃体例,从此,历朝历代史书都跟着来,这旋律,一下子旋了两千年。 

  当然,反叛式的白卷英雄也有,但却 犹如孔先生盘子里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这其中,卓文君同志表现得不错,跟司马相如私奔了,成千古美谈。晋朝的的贾午也不错,把皇帝老儿晋武帝赐给她老爹的香袋送给了自己的相好韩寿,遂成〃偷香〃之美谈。而且,魏晋时的中国女人,似乎掀起了一场世界上最早的女权运动,魏晋名 士们带头冲击礼教,女人在后头也摇起了小旗,贞洁观受到了冲击,女人在社交方面也很活跃,但是由于只限于贵族女人名士之妻,犹如教材上评价那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最后导致失败!

  魏晋女人的活跃,掩盖不住主旋律之背景音乐-西晋裴頠作《女史箴》,曰:膏不厌鲜,女不厌清,玉不厌洁,兰不厌馨。一句话,女人就是男人桌上的一道小菜,图的就是新鲜和清洁!

  隋唐时期,皇室宫廷生活奢侈糜烂,宫妓流行。上层社会的风流韵事,犹如毛泽东时代下层百姓的学雷锋做好事,那是层出不穷哪。唐高宗敢娶爹的妃子, 唐玄宗就敢抢儿媳妇。如果说,长孙皇后作《女则》还算以身作则的话,那面首众多的武则天同志发布《内训》号召别人都守节就堪称以身作贼了。唐代最重要的一本关于闺媛礼的著作是宋若华的《女论语》,号召大家能依了其书死学死用,就会成贤妇,独美千古。 

   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女子守贞,寡妇守节,严打形势越来越紧张。程颐先吓唬女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回头又吓唬男人: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这下就坏菜了,面临着男人们集体约好都不娶你的危险,女人们谁敢不老实?不老实也得装老实,如那宝钗似的。 

  第三, 女性之美仪 

   传统女性之美,可用柔、顺、轻、怯四字概括。王夫人之相中宝钗,估计就是根据这个标准要求的。黛玉除轻字符合标准外,其它三个方面都难以及格。现代的女孩子,见了老鼠就夸张的叫唤,不害怕也要叫唤,假装胆小,实在是心底里想向传统美女的标准靠近,而中国男孩子,平日表现不了自己的威风,一般在老鼠面前是很风光的。有些小家子气的男生,干脆用毛毛虫代替老鼠来唬女孩,侧面却是要证明自己的雄风的。 

  传统中国女人以胆小为美,跟中国第一任妇联主席的班昭倡导有关。她在《女诫》中说:〃阴以柔为用,女以弱为美〃、〃生女如鼠,犹恐如虎〃。 

  唐代的《女论语》更是不厌其烦地告诫女孩子: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到了宋代,审美情趣更加趋向病态。南唐后主李煜同志给自己的舞女窅娘做莲花座,窅娘同志〃以帛缠足〃,在莲花座上起舞,〃屈上作新月状〃,端的漂亮极了。引得女孩子纷纷效仿,到了明代,缠足遂由时尚上升为道德规矩,女子人人缠足,不缠就嫁不出去,当然也有穷家女儿破瓦破摔坚决不缠的,可能是为了干活劳作之方便。至于元璋同志的元配夫人马皇后,更是由于没有缠足而被时人戏称作〃马大脚〃。大脚就大脚吧,反正人家一不小心嫁给了一位开国皇帝,可无聊之人不甘心,非得讽刺一下这大脚,灯谜上画个马,马上一女人,大脚,怀里抱个西瓜,以影射淮西马氏大脚为乐,元璋同志也不傻,一看就雷霆震怒。文人们敢如此漫画皇后同志,估计不是吃了豹子胆,而是背后那根以德治国的小棍子撑的。 

  有人说,中国与美国的生活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生活。只不过达到生活的方式不一样。美国为了生活,不断的改造思想,而中国为了思想,却是不断的改造生活。要我说,一句话可概括,人家削履适足,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