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杂病广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15-杂病广要-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物不得出泄,拥闭正气,关隔阴阳,烦扰闷乱,躁无所安,喘胀,干霍乱而死。(《明理论》) 
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此证乃名干霍乱。此亦由山岚瘴气,或因饥饱失时, 
阴阳暴乱而致,急用盐汤吐法。(《得效》)(按∶此本出《经验良方》,曰∶绞肠沙,痛不可忍,或辗转在 
地,或起或仆,其肠绞缩在腹,此是中毒之深,须臾能令人死,古方名干霍乱。《要诀》亦曰∶近世俗医谓之 
搅肠沙,人多信之,殊不知即是霍乱,侥幸而愈者,一时之功耳。) 
干霍乱证,最为危候,其证则上欲吐而不能出,下欲泻而不能行,胸腹搅痛,胀急闷乱,此必内有饮食停 
阻,外有寒邪闭遏。盖邪浅者,易于行动,故即见吐利;邪深者,阴阳格拒,气道不通,故为此证,若不速治, 
多致暴死。(《景 
岳》) 
如欲吐不吐,欲利不利,上下不通,腹满痛而头疼发热者,桂枝大黄汤,此干霍乱。(《伤寒缵论》) 
委中穴出血,或十指头出血,皆是良法。(《正传》) 
干霍乱若吐泻不出,胸腹胀硬,面唇青黑,手足冷过肘膝,六脉伏绝,气喘急,舌短囊缩者,死证也。 
(《回春》) 
x转筋x(宜参外治法) 夫霍乱大吐下之后,阴阳俱虚,其血气虚极,则手足逆冷而荣卫不理。冷搏于 
筋,则筋为之转。冷入于足之三阴三阳,则脚筋转。入于手之三阴三阳,则手筋转。随冷所入之筋,筋则转。 
转者皆由邪冷之气,击动其筋而移转也。(《病源论》) 
转筋者,以阳明养宗筋,属于大肠。今暴下暴吐,津液顿亡(按∶原此下有“外伤四气,内积七情,饮食 
甜腻,攻闭诸脉,刮削于筋”五句,《必读》芟却,今从之),宗筋失养,必致挛急,甚则卵缩舌卷,为难治。 
(《三因》)(按∶景岳举此说,以驳河间转筋属火之谬,文繁不录。) 
甚则转筋入腹则毙,霍乱恶证,无越于斯。(同上) 
霍乱转筋,理中汤加冻胶锉炒一钱,仍令其系缚腿胫,若筋入腹及通身转筋者,不可治。筋转者,以造曲 
蓼汁暖热浸,或用浓盐汤浸。(《要诀》) 
x死证x 霍乱之后,阳气已脱,或遗尿而不知,或气少而不语,或膏汗如珠,或大躁欲入水,或四肢不 
收,皆不可治。(《要诀》) 
x治宜救正为急x 风雨寒暑之邪直为霍乱,若吐利太过而生气内伤,手足厥冷,脉微欲绝,皆宜四逆汤 
主之,无分寒与暑也。盖正气受伤,止救正而不论邪,后人补正藿香正气散以治吐利,此治微邪在胃,正气不伤, 
如此之证,弗药亦 
愈,即阴阳汤(按∶此谓生熟水)、黄土汤(按∶此谓地浆)皆能疗之。若霍乱里虚,上古止立四逆、理中二 
方,为急救正气之法。有谓藿香正气散治暑霍乱者,亦非也。愚每见暑月病霍乱,四肢逆冷,无脉而死。藿香正 
气,不过宽表解表之剂,恶能治之。况夏月元气发泄在外,中气大虚,外邪卒至,救正犹迟。夫邪正相持,有 
风雨寒暑之分。正受邪伤,止论正气之虚实,入脏即为不治之死证,非风暑为阳而寒雨为阴也。此为霍乱之大 
纲,学人宜服膺而弗失。(《伤寒论集注》) 
x治宜和胃健脾x 邪之易受者,必其脾气本柔,而既吐且泻,则脾气不能更虚矣。故凡治霍乱者,必宜 
以和胃健脾为主。健者培补之谓,因其邪气已去而胃气受伤,故非培补不可也。和者调和之谓,以其胃气虽伤 
而邪犹未尽,故非察其邪正而酌为调和不可也。若其寒少滞多,则但以温平之剂调之可也。若滞因于寒,则非 
温热之剂不能调也。而诸家有言为火者,谓霍乱之病,多在夏秋之间,岂得为之伤寒乎。吁!谬亦甚矣。不知 
夏秋之交,正多藏寒之病。盖一以盛暑将杀,新凉初起,天人易气,寒之由也。一以酷暑当令,生冷不节,疾 
病因时寒之动也。人以夏秋之外热易见,而藏寒之内寒难见,故但知用热远热,而不知用寒远寒。见之浅陋, 
多有如此,此所以多致误也。学人于此,当熟察之。(《景岳》) 
x回阳散寒诸方x 四顺汤,治霍乱,转筋肉冷,汗出呕 者。(范汪云∶利甚加附子二两,妙。)(《千 
金》)(按∶即四逆加人参汤。) 
《仲景论》霍乱,四逆吐少呕多者,附子粳米汤主之。一方有干姜一两。(《外台》)(按,《千金》有干姜。) 
姜附汤,治霍乱转筋,手足厥冷,多汗呕逆。(《济生》)姜附汤,清煎沉冷,服之大效,热因寒用之法也。 
(《得效》) 
霍乱,或有寒,腹满痛,或四肢拘急,下利脚转筋,理中汤加附子一枚生用,并粗末,作汤服之。(《活人》) 
霍乱转筋,吐泻不止,头目昏眩,须臾不救者,以吴茱萸汤主之。(《原病集》)(按∶即仲景原方。 
《外台·霍乱干呕》∶《肘后》干姜茱萸汤,盖自此方变来。) 
《僧深方》霍乱呕吐,水药不下,茱萸汤法。 
茱萸(一升) 黄连(二两) 附子(一两) 甘草(一两) 生姜(三两)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医心》) 
《短剧方》霍乱多寒,手足寒厥,脉绝,茱萸四逆汤主之方。 
吴茱萸(二升) 当归(三两) 芍药(二两) 桂 
心(四两) 细辛(二两) 生姜(半斤) 通草(二两) 
甘草(一两) 
凡八物,以水四升,清酒四升,合煮取三升,分四服。(同上)旧方用枣三十枚,今以霍乱病法多痞,故除 
之。如退枣,入葛根二两佳。霍乱四逆,加半夏一合,附子小者一枚,恶寒乃与大附子。(《千金》)(按∶ 
方中有大枣二十五枚,可疑。)《济生》通脉四逆汤,加附子。(亦有枣。) 
治霍乱呕吐,及下后腹中干痛,手足逆冷,宜服此方。 
当归(一两) 干姜(半两) 甘草(半两) 人参 附子(各一两) 
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之。(《圣惠》) 
《范汪方》治霍乱呕吐,附子汤方。 
大附子(一枚) 甘草(六铢) 蜀椒(二百粒) 
三物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医心》) 
《必效》理中散,主霍乱及转筋,吐痢不止方。 
青木香(六分) 桂心(八分炙) 浓朴(八分炙) 甘草(八分炙) 白术(八分) 干姜(十分炮) 
附子(六分炮) 
上七味捣筛为散,饮服两钱匕,如人行五六里,不定,更服一钱匕,瘥止。(《外台》)《汇言》方龙潭治 
阴霍乱吐泻,于本方去青木香、浓朴。加半夏姜制、陈皮,水煎冷服。 
治年老羸劣,冷气恶心,饮食不化,心腹虚满,拘急短气,霍乱呕逆,四肢厥冷,心烦气闷流汗,扶老理 
中散方。 
麦门冬 干姜(各六两) 人参 白术 甘草(各六分) 附子 茯苓(各三两) 
上七味治下筛,以白汤三合,服方寸匕。常服将蜜丸,酒服如梧子二十丸。(《千金》)(按∶《外台》、 
《医心》并引《短剧》。) 
既济汤,治霍乱后,虚烦不得眠。(《大成》)(方见《伤寒·少阴病》中。按∶《千金》竹叶汤,治霍乱 
吐利已,服理中、四顺等汤热不解者,用竹叶等十一味,然不如用此方为佳,仍不录。) 
x和中疏气诸方x 《延年》增损理中丸,主霍乱,下气能食,止泄痢方。 
人参(六分) 白术(六分) 浓朴(六分炙) 茯苓(六分) 甘草(六分炙) 姜屑(二分) 
上六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大,一服十丸,饮下,酒下亦得,加至十五、二十丸。(《外台》) 
范汪疗霍乱,脐上筑,茯苓理中汤方。 
茯苓(大如枣者三枚一方二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一两炮) 人参(三两) 木瓜(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分为四服。(同上) 
范汪理中加二味汤,疗霍乱,胸满腹痛,吐下方。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炮) 甘草(三两炙) 白术(三两) 当归(二两) 芍药(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绞去滓,温服一升,日三,甚良。(同上) 
治霍乱吐泻后,转筋,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 高良姜 丁香 白术 人参 陈橘皮 缩砂(各一两) 甘草(半两) 木瓜(二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生姜汤,调下二钱。(《圣惠》)《会解》人参养胃汤,于本方去 
草蔻、良姜、甘草、木瓜,加干姜、茯苓,治霍乱冷证。 
冷香饮子,夏月饮食杂以水果寒冰之物,食之胸腹大痛霍乱者主之。(《方考》)(方见《中暑》中。按∶ 
《岭南卫生方》所举,系去橘红,加良姜、檀香、干姜、丁香者,然不如用原方,仍不取。) 
《短剧》霍乱,卒吐下不禁,脉暴数者,人参汤主之方。 
人参(二两) 茯苓(二两) 葛根(二两) 橘皮(二两) 麦门冬(去心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绞去滓,温分三服。(《外台》)《圣惠》治霍乱吐泻心烦,人参散,于 
本方去葛根,入生姜、小麦、竹叶煎服。《济生》麦门冬汤,治霍乱已愈,烦热不解,多渴,小便不利,于本方 
去葛根,加半夏、白术、小麦、生姜、乌梅。 
白术散,治伤寒杂病,一切吐泻,烦渴霍乱,虚损气 
弱。(《宣明》)(按∶即钱氏原方。)《医家类选》加浓朴。 
霍乱后,恶心懒食,口干多渴,白术散主之。(《原病集》) 
治霍乱,心下痞逆,半夏汤方。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切焙) 人参(各三两) 
上二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入生姜三片,白蜜半匙,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 
(按∶此即大半夏汤加生姜者。) 
治霍乱,呕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作痞,小半夏汤。(同上)(按∶此证《千金》用甘草泻心汤,实本于 
《金匮·妇人篇》也。) 
四片金,治冒暑伏热,腹痛作泻或痢,并饮水过度。治霍乱吐泻,其证或饮冷,或冒寒,或失饥,或大怒, 
或乘舟车伤动胃气,令人上吐,上吐不止,令人下泻,吐泻并作,遂作霍乱,令人头旋眼晕,手脚转筋,四肢 
逆冷。用药迟,须臾不救,命在顷刻之间。 
吴茱萸(半两) 干木瓜(半两) 食盐(半两) 
上三味同炒令焦,先用瓷瓶盛,水三升,煮令百沸,却入前件三味炒药,同煎至二升以下,倾一盏,冷热 
随病患意与服,药入咽喉即止。如仓卒无前件药,只用枯白矾一味为末,每服一大钱,用百沸汤点服。如无白 
矾,只用盐一撮,醋一盏,同煎至八分温服。盐梅咸酸等物,皆可煮服(处方本以酸咸二物煮)。(《家宝》) 
(按∶上方《奇效》名吴茱萸汤。又《圣惠》治霍乱泻后,脚转筋,用木瓜、生姜、吴茱萸,盖此方之类也。) 
藿香正气散,治霍乱吐泻通用。腹痛者加桂,小便不利 
者加茯苓。此药能温散风寒湿气,若暑证加香薷。(《直指》)《续易简》藿香正气散,于不换金正气散去苍 
术。曰∶霍乱吐泻,加白术。《回春》有异乡人初到地方,不服水土,或吐或泻,胸腹饱闷,或肿胀,不吐 
泻者,宜加减正气散,于不换金加砂仁、香附。 
x渗利方法x 凡觉此证,或先五苓、益元、桂苓甘露饮,乃吐泻之圣药也。(《保命集》) 
茯苓泽泻汤。治霍乱吐利后。烦渴欲饮水。(《三因》)(按∶即金匮原方。然犹当用五苓散为佳。) 
提学侍其公,年七十九岁,至元丙寅六月初四日中暑毒,霍乱吐利,昏冒终日,不省人事,时方夜半,请 
予治之。诊其脉,洪大而有力,一息七八至,头热如火,足寒如冰,半身不遂,牙关紧急。予思《内经·五乱篇》 
中云∶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乱于胸中,是谓大 云云,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于是霍乱 
之名,自此而生。盖因年高气弱,不任暑气,阳不维阴则泻,阴不维阳则吐,阴阳不相维,则既吐且泻矣。前贤 
见寒多以理中丸、热多以五苓散为定法治之。今暑气极盛,阳明得时,况因动而得之,中 明矣,非甘辛大寒之 
剂,则不能泻其暑热,堕浮焰之火而安神明矣。遂以甘露散甘辛大寒,泻热补气,加白茯苓以分阴阳,约重一两, 
冰水调灌,渐渐省事而诸证悉去。后慎言语、节饮食三日,以参术调中汤之剂增减服之,理正气,逾十日后,方 
平复。(《宝鉴》) 
桂苓甘露饮,流湿润燥,治痰涎,止咳嗽,调脏腑,寒热呕吐服之,令人遍身气溢宣平,及治水肿泄利。 
官桂 藿香 人参(各半两) 木香(一分) 茯苓 白术 甘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