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大辞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慎小事微】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慎小谨微】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慎身修永】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语本《书·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孔传:“言慎其身,思为长久之道。”
【慎重其事】谓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慎终于始】谓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慎终如始】结束时仍然慎重,就同开始时一样。指做事从头至尾小心谨慎。
【慎终承始】见“慎终如始”。
【慎终追远】谓居父母丧,祭祀祖先,要依礼尽哀;要恭敬虔诚。终,指父母丧。远,指祖先。
【升山采珠】登山采珍珠,比喻求之非所。
【升官发财】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升堂入室】①《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原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差别。后用以称赞在学问或技艺上的由浅入深,渐入佳境。②谓出入于外内室之间。
【升堂入室】《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朱熹集注:“言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奥耳。”后以“升堂入室”指人的学问造诣精深。
【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圆满愉快地完成任务。
【胜残去杀】实行仁政,使残暴的人化而为善,因而可以废除刑杀。
【剩菜残羹】吃剩的食物。比喻弃余无用之物。
【剩馥残膏】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剩水残山】语本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五:“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剩水,指人工池塘;残山,指假山。谓零散的山水;残破的河山。后多指山河残破的景象,尤指经外来势力蹂躏的土地、景物。
【尸山血海】形容杀人之多。
【尸位素餐】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
【尸居余气】形容人即将死亡。亦以谓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尸禄素铮考笆凰夭汀薄
【尸禄素餐】亦作“尸禄素铮薄N娇帐迟郝欢痪∑渲埃匏率隆
【失之千里,差若毫釐】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失之交臂】亦作“失诸交臂”。谓当面错过机会。语本《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王先谦集解:“虽吾汝终身相与,不啻把一臂而失之,言其暂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亦作“失之毫釐,差以千里”。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见“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失之毫釐,谬以千里】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失马塞翁】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失时落势】谓时运不济。
【失张失志】同“失张失智”。
【失张失致】同“失张失智”。
【失张失智】举止失措、失神落魄貌。
【失张冒势】冒冒失失的样子。
【失道寡助】谓违反正义者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语本《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失魂落魄】①形容极度惊恐不安。②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
【失魂丧魄】①形容极度惊恐不安。②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
【失魂丧胆】形容极度恐慌。
【失魂荡魄】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失精落彩】没精打彩。
【失诸交臂】见“失之交臂”。
【失惊打怪】①犹大惊小怪。②惊恐;慌张。
【失惊倒怪】犹失惊打怪。惊恐;慌张。
【师心自用】谓只凭主观,自以为是。
【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谓出兵有正当的理由。后即以“师出有名”比喻行事有理。
【师出无名】谓出兵而无正当理由。语本《汉书·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师道尊严】谓为师者地位崇高。
【诗云子曰】《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诗中有画】谓诗作工于描绘景物,读之如置身图画之中。
【诗朋酒友】作诗饮酒的朋友。
【诗朋酒侣】见“诗朋酒友”。
【诗庭之训】指父训。
【诗酒风流】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诗家三昧】作诗的诀窍。
【诗书发冢】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语本《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郭象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则迹不足恃也。”成玄英疏:“是以田恆资仁义以窃齐,儒生诵诗礼以发冢,由是观之,圣迹不足赖。”
【诗书发冢】见“诗书发冢”。
【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诗肠鼓吹】喻激发诗人创作欲望的音乐。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诗礼之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后以“诗礼之训”谓子承父教。
【诗礼之家】见“诗礼人家”。
【诗礼传家】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狮子大开口】比喻要大价钱。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见“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施命发号】发布号令。
【施衿结褵】语本《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施号发令】发布号令。
【施绯拖绿】形容衣衫不整。
【十二金钗】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金钗十二行”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以“十二金钗”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十二金牌】《宋史·岳飞传》:“(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於一旦!’宋代凡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皆用金字牌。”后因以“十二金牌”作为紧急命令的代称。
【十二万分】形容程度极深。
【十十五五】①谓十个一群,五个一组。形容错乱不齐。②谓每十里五里。
【十口相传】许多人辗转相传。
【十夫楺椎】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十夫桡椎】见“十夫楺椎”。
【十不当一】十个不抵一个。谓人虽多但不顶用。
【十日并出】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暴乱并起。
【十手争指】谓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语本《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十世单传】连续十代独子相传。形容极其宝贵。
【十目所视】见“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十生九死】形容经历极大危险而幸存。
【十有八九】①谓绝大多数。②犹言大致不差,差不离。
【十死一生】谓死的可能远大于生。
【十死九活】形容难以幸存。
【十死不问】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十成九稳】谓相当稳妥可靠。
【十光五色】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
【十年磨剑】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后因以“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十年读书】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十行俱下】一眼同时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敏捷。
【十全十美】谓完美无缺。
【十羊九牧】①比喻民少官多。②比喻多头领导,命令不一,使人无所适从。
【十米九糠】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
【十字街口】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①街道横直交叉的地方。多为行人往来频繁的热闹地方。②借指现实社会。
【十字路口】①街道或道路纵横交叉的地方。②比喻社会生活中不同道路的交集点。
【十字路头】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
【十里洋场】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②泛指繁荣的市场。
【十雨五风】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十拷九棒】谓严刑拷打。
【十指连心】①谓十个指头的痛楚都与心息息相通。②比喻关系异常密切。
【十面埋伏】①谓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②琵琶大曲。又名《淮阴平楚》、《楚汉》。自明代后期流传至今。以刘邦与项羽垓下大战为主题,用琵琶演奏,表达了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震撼山岳的声势。明末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曾以善弹此曲著称。参阅清张山来《虞初新志》卷一所载清王猷定《汤琵琶传》。
【十风五雨】十天刮一次风,五天下一场雨。谓风调雨顺。
【十室九空】形容因灾荒、战乱或苛征暴敛以致百姓破产或流亡的景象。
【十室九匮】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匮,指财物匮乏。
【十室容贤】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
【十拏九稳】见“十拿九稳”。
【十眠九坐】时躺时坐。形容病体难支。
【十拿九稳】亦作“十拏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十病九痛】形容经常生病。
【十恶五逆】谓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十恶不赦】①封建时代谓犯有属于“十恶”罪行者均不得赦免。②形容罪大恶极或坏到极点。
【十万火急】形容情况非常紧急,刻不容缓。
【十万火速】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十寒一暴】冻十天,晒一天。比喻做事时而抓紧,时而懈怠,进展不快。
【十发十中】射十次皆中的。形容善射。
【十载寒窗】谓长期清苦勤读。窗,亦作“漦”。
【十鼠同穴】比喻把坏人集中于一处,以便一举歼灭。
【十浆五馈】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於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十战十胜】谓每战必胜。
【十亲九眷】众多亲戚。
【十转九空】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形容赌博经常输钱。
【十变五化】谓变化多端。
【什围伍攻】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石火风灯】见“石火风烛”。
【石火风烛】比喻为时短暂。
【石火电光】佛教语。喻时光的短促。
【石赤不夺】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石沉大海】亦作“石沈大海”。比喻无影无踪,杳无信息或事情没有下文。
【石沈大海】见“石沉大海”。
【石泐海枯】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石城汤池】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石室金匮】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石室金鐀】见“石室金匮”。
【石破天惊】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乐声高亢激越,有惊天动地之势。后多用以比喻某一事物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石缄金匮】同“石室金匮”。
【石烂江枯】直到石头变土,江水干涸。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石烂海枯】直到石头变土,海水干涸。比喻永久。
【时不可失】时机不可错过。谓要抓住有利时机。
【时不再来】时机一失,不会再来。激励人要抓紧时机。
【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谓要抓紧时间。
【时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们。感叹错过时机,追悔莫及。语出《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时亨运泰】旧时指命运亨通。
【时来运转】时机来临,命运开始好转。
【时乖命蹇】犹言时乖运蹇。
【时乖运蹇】时机不顺,命运不好。谓时运不济,处境不顺利。
【时和年丰】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
【时异势殊】谓时代、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
【时过境迁】时间推移,环境发生变化。
【时移世易】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时移俗易】时代更替,社会风俗变易。泛指时世、风俗等都起了变化。
【时移势易】犹时异势殊。
【时清海宴】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时绌举赢】当衰败之时,而强作奢侈之事。绌,不足;赢,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