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大辞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笨鸟先飞】①笨鸟先飞。比喻笨人反而居先。②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先行一步。多用做谦辞。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笨嘴拙舌】不善言辞。
【逼人太甚】谓对人逼迫不留馀地。
【逼上梁山】①《水浒传》里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有林冲等被逼上梁山的情节。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后用以指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②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逼不得已】迫不得已。
【逼良为娼】①谓强迫良家妇女卖淫。②比喻被迫做某件坏事。
【鼻孔朝天】见“鼻孔撩天”。
【鼻孔撩天】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鼻孔辽天】见“鼻孔撩天”。
【鼻青眼乌】同“鼻青眼肿”。
【鼻青眼紫】同“鼻青眼肿”。
【鼻青眼肿】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鼻青脸肿】同“鼻青眼肿”。
【鼻青额肿】同“鼻青眼肿”。
【鼻垩挥斤】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鼻塌脣青】见“鼻塌嘴歪”。
【鼻塌嘴歪】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鼻肿眼青】同“鼻青眼肿”。
【鼻端生火】语本《南史·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后因以“鼻端生火”形容马行疾速。
【鼻端出火】见“鼻头出火”。
【鼻头出火】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鼻息如雷】熟睡时鼾声大作。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
【匕鬯不惊】语本《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后以“匕鬯不惊”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六回:“赣、宁之乱,坐镇上游,~,指挥若定。”
【比上不足,比下有馀】谓处于中等状态。语出晋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到处都有。《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宋·包拯《请救济江淮饥民疏》:“年亢旱,民食艰阻,流亡者比比皆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上自朝廷,下至草野,~。”
【比户可封】见“比屋可封”。
【比物连类】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韩非子·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宋·赵佶《宣和画谱·山水三》:“每下笔,乃如文人才士就题,赋咏词源衮衮出于毫端,~,激昂顿挫,无所不有。”
【比物假事】借助同类事物相比况。
【比物丑类】谓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比物属事】连缀排比相类的事物。
【比物此志】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以抒胸意。《汉书·贾谊传》:“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
【比肩系踵】犹比肩继踵。
【比肩连袂】肩膀相并,衣袖相连。形容连接不断。
【比肩接踵】犹比肩继踵。
【比肩随踵】犹比肩继踵。
【比肩继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晏子春秋·杂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比肩叠迹】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比肩叠踵】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比肩并起】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相随而起。《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比肩而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宋·陈亮《贺周丞相启》:“虽使间世而生,何异~!”
【比肩齐声】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三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比类从事】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汉书·文帝纪》:“它不在令者中,皆以此令比类从事。”
【比屋可封】谓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尚书大传》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唐刘知几《史通·疑古》:“尧舜之人,比屋可封。盖因《尧典》成文,而广造奇说也。”后用以泛称风俗淳美,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汉书·王莽传上》:“明圣之世,国多贤人,故唐虞之时,可彼屋而封。”
【比屋连甍】屋舍紧密相连。谓住户众多。
【比量齐观】同等看待。
【比翼连枝】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唐·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但愿你百岁夫妻长好,比翼共连枝,无异般。”
【比翼齐飞】见“比翼双飞”。
【比翼双飞】比喻男女情投意合,结为伴侣。亦言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比手划脚】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比权量力】比较、较量权势和力量的大小。
【彼倡此和】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参见“一倡一和”。
【彼竭我盈】他方勇气已丧失,我方士气正旺盛。《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文中……叙述了利于开始反功的时机——~之时。”
【彼一时,此一时】谓时间不同,情况也不同。《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他如今在天上,我得收拾门下,免死沟壑,便为万幸了,还敢妄言甚么。”
【彼众我寡】对方军队势众,而我方力量单薄。《韩非子·难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俾夜作昼】把夜晚当作白昼一般利用,夜以继日。
【俾昼作夜】把白昼当作夜晚。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诗经·大雅·荡》:“或号式呼,俾昼作夜。”又参见“秉烛夜游”。
【笔饱墨酣】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清·陈廷焯《白雨斋诗话》:“张孝祥《六州歌头》,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
【笔大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词清若玉,~。”
【笔伐口诛】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垄上Ъ涫墩咝摺!鼻濉び腔加嗌豆俪∠中渭切颉罚骸岸岜膊晃非坑槐芨幔笊埠簟!
【笔耕砚田】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笔墨官司】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清·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玉座珠帘》上册:“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笔扫千军】笔力雄健如横扫千军万马。唐·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元·李庭《吊郭器之二首》:“元·李庭《吊郭器之二首》”
【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措词及用意均给予宽容或开脱。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
【笔诛墨伐】用文字谴责,进行声讨。
【鄙夷不屑】轻视;看不起。
【币重言甘】礼物丰厚,言词谄媚。
【必也正名】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必恭必敬】十分恭敬貌。必,通“毕”。语本《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必躬必亲】谓凡事都要自己经手。《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闭口捕舌】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闭口结舌】犹言闭口藏舌。
【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语出五代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闭月羞花】月亮见了躲藏起来,花兒见了感到羞惭。形容女子貌美。
【闭目塞耳】同“闭明塞聪”。
【闭目塞听】同“闭明塞聪”。
【闭明塞聪】堵塞视听。谓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闭门自守】①闭门不出,洁身自保。②坚壁不出,严加防守。
【闭门合辙】犹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比喻互相投合。
【闭门投辖】《汉书·游侠传·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后因以“闭门投辖”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闭门却轨】见“闭门埽轨”。
【闭门却扫】关上大门,不打扫庭院路径。意为谢绝应酬,不与亲友往来。
【闭门思过】同“闭閤思过”。
【闭门思愆】同“闭閤思过”。
【闭门造车】宋·朱熹《〈四书〉或问》卷五:“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意思是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宋陈亮《谢陈同知启》:“伏念某少览古书,恐遂流於无用;晚更世故,始渐见於难通。岂求田问舍之是专,亦闭门造车之可验。”后比喻办事只凭主观想象,不管客观实际。
【闭门扫迹】见“闭门埽轨”。
【闭门埽轨】谓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闭门觅句】宋徐度《卻扫编》卷中:“(陈师道,字无己)与诸生徜徉林下,或愀然而归,径登榻,引被自覆,呻吟久之,矍然而兴,取笔疾书,则一诗成矣。”后因以“闭门觅句”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闭门塞户】见“闭门塞窦”。
【闭门塞窦】关闭门窗,堵塞洞穴。多谓防备之严。
【闭门墐户】见“闭门塞窦”。
【闭境自守】封闭四境,严加防守。
【闭閤自责】同“闭閤思过”。
【闭閤思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
【闭壁清野】犹言坚壁清野。
【闭关自主】见“闭关自守”。
【闭关自守】①封闭关口,不和别国往来。②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闭关却扫】见“闭门却扫”。
【敝衣枵腹】衣破肚饥。形容生活困顿。
【敝衣粝食】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敝帚千金】《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后因以“敝帚千金”比喻把自己并不一定好的东西视为宝贝。
【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语出宋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二:“寒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
【敝帚自享】犹言敝帚自珍。
【敝帷不弃】谓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
【敝鼓丧豚】击鼓宰猪而求神,徒使鼓破而猪失。谓徒劳无益。
【敝盖不弃】谓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敝綈恶粟】谓衣食粗劣。
【婢作夫人】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二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羊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后因谓刻意摹仿,而才力短弱不能神似者为“婢作夫人”。
【婢膝奴颜】谓卑躬屈膝谄媚奉承的奴才相。
【碧鬟红袖】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弊衣疏食】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谓生活清苦。
【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