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大辞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成语大辞典-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怨掏持挝叭琅淌薄
【犬牙鹰爪】喻善攫取的手段。
【犬吠之盗】指穿窬之盗;小偷。
【犬吠之警】喻小惊扰。
【犬兔俱毙】《战国策·齐策三》:“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於前,犬废於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后因以“犬兔俱毙”喻双方同归于尽。 
【犬马之力】犹犬马之劳。
【犬马之年】犹犬马齿。
【犬马之决】谓臣僚的果敢决断。
【犬马之疾】谦称自己的疾病。
【犬马之报】真诚报答他人的谦辞。
【犬马之劳】为主子或他人尽力的谦辞。
【犬马之养】《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后因以“犬马之养”为供养父母的谦辞。
【犬马恋主】喻臣下眷怀君上。
【犬迹狐踪】喻低弱的身手。
【劝百讽一】《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颜师古注:“奢靡之辞多,而节俭之言少也。”言相如之赋虽意在讽谏,但终因奢靡之辞多而掩其意。后以“劝百讽一”指文章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劝善戒恶】见“劝善惩恶”。
【劝善黜恶】见“劝善惩恶”。
【劝善惩恶】《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脩之?”后以“劝善惩恶”指奖勉劝励有善行的人,惩戒有恶行的人。
【却之不恭】《孟子·万章下》:“‘卻之卻之为不恭’,何哉?”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 
【却老还童】返老还童。
【却行求前】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卻行而求逮於前人也。”后因以“卻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
【却金暮夜】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后因以“卻金暮夜”言为官清廉。
【却病延年】谓消除病痛,延长寿命。
【雀目鼠步】比喻惶恐之极。 
【雀角鼠牙】本谓强逼女子成婚而兴狱讼。后泛指狱讼,争吵。语本《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又:“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孔颖达疏:“此强暴之男,侵凌贞女;女不肯从,为男所讼,故贞女与对,此陈其辞也。”
【雀马鱼龙】泛指珍禽异兽。语本《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於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於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雀喧鸠聚】形容纷乱吵闹。
【确固不拔】见“确乎不拔”。 
【确乎不拔】刚强坚决,不可动摇。语本《易·乾》:“确乎其不可拔。”
【确然不群】谓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鹊反鸾惊】同“鹊返鸾回”。
【鹊返鸾回】形容字写得神采飞动,如盘旋往复的鹊鸟和鸾鸟。
【鹊巢鸠占】见“鹊巢鸠佔”。
【鹊巢鸠主】同“鹊巢鸠居”。
【鹊巢鸠佔】同“鹊巢鸠居”。
【鹊巢鸠居】《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集传:“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以“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
【鹊巢鸠踞】同“鹊巢鸠居”。
【鹊巢鸠据】同“鹊巢鸠居”。
【鹊垒巢鸠】同“鹊巢鸠居”。
【阙一不可】两种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种也不行。
【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麇至沓来】犹言群集纷至。

【燃眉之急】《文献通考·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后以“燃眉之急”比喻事情非常紧迫。亦喻指异常紧迫之事。
【燃萁之敏】相传三国魏曹植在其兄曹丕的胁迫下七步成诗,诗中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语。后因以“燃萁之敏”喻文思敏捷。
【燃萁煮豆】同“煮豆燃萁”。 
【燃萁煎豆】同“煮豆燃萁”。比喻骨肉相残。
【染指垂涎】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染风習俗】谓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染神刻骨】犹铭心刻骨。谓感受深切。
【染神乱志】谓思想受到迷惑扰乱。
【染丝之变】《墨子·所染》:“扞墨子呴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后因以“染丝之变”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染翰成章】谓提笔成文。
【染蓝涅皁】谓胡乱涂抹。涅,染;皁,黑色。
【染旧作新】谓改头换面,以旧充新。
【染须种齿】染须发,镶假牙。以之掩饰衰老。 
【攘肌及骨】比喻侵及腹地。
【攘往熙来】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攘袂引领】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攘攘熙熙】喧嚷纷杂貌。
【攘权夺利】犹言争权夺利。
【让三让再】见“让再让三”。
【让再让三】谓几次三番地推让。
【让逸竞劳】谓安逸之事互相谦让,劳苦之事互相争抢。
【让枣推梨】《梁书·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於床上,群兒皆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由是中表异之。”《后汉书·孔融传》“融幼有异才”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兒,法当取小者。’”后遂以“让枣推梨”形容兄弟之间谦让、友爱。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礼让令》:“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惹火烧身】比喻招来灾祸使自身受害。
【惹事生非】犹言惹是生非。
【惹草拈花】比喻随处迷恋于不正当的男女情爱。
【惹草沾花】见“惹草拈花”。
【惹是生非】引起麻烦或争端。
【惹是招非】引起麻烦之事。
【热火朝天】比喻气氛、情绪热烈高涨。 
【热心快肠】形容热情直爽。
【热心苦口】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热可炙手】火热可以灼手。比喻权势显赫。
【热气腾腾】①热气蒸腾貌。②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热锅上蚂蚁】比喻处境艰困、惶急不安的人。
【热锅上蝼蚁】同“热锅上蚂蚁”。
【人一己百】谓别人化一分气力,自己用百倍力量。即以百倍的努力趕上别人。语本《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人人自危】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处境危险。指局势紧张恐怖。
【人才辈出】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地大量涌现。 
【人才济济】谓人才众多。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极多。
【人亡邦瘁】《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人亡政息】谓贤臣不在位,则所行善政便会遭到废弃。语出《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孔颖达疏:“若位无贤臣,政所以灭绝也。”后指执政者死后其政不行。参见“人存政举”。
【人亡家破】人死了,家毁了。极言遭遇之不幸。
【人之常情】人们通常具有的心情。 
【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心无定见。
【人不聊生】人民无法生活下去。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谓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人心不古】谓世人的心地没有古人厚道。多用以感叹世风浇薄。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心叵测】人的心地不可探测。谓人心险恶。
【人心向背】指人民群众的拥护或反对。
【人心所向】众人所向往的,所拥护的。
【人心皇皇】见“人心惶惶”。
【人心惟危】谓人心容易为物欲所蔽,难以宁帖。危,不安。
【人心惶惶】亦作“人心皇皇”。人们内心惊恐不安。
【人心隔肚皮】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人心难测】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人去楼空】语本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后即以“人去楼空”表达面对旧居怀念故人之意。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谓享高寿不易。
【人生如寄】亦作“人生若寄”。谓人生短促,犹如暂时寄寓世间。
【人生若寄】见“人生如寄”。
【人老珠黄】旧喻妇女年老色衰,被人嫌弃,就象珍珠年久变黄,失去珍贵价值一样。
【人地生疏】人事不熟,地方陌生。
【人百其身】谓愿意用一百人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人存政举】谓为政在乎得人,得其人则善政行。语出《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孔颖达疏:“若得其人,道德存在,则能兴行政教。”
【人仰马翻】①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激战时伤亡惨重的情景。②比喻乱得不可收拾。
【人自为政】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张。比喻各行其是。
【人自为战】①人人自动进行殊死战斗。形容人人都拚搏奋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②用以比喻各人独立工作。
【人各有志】谓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人多口杂】见“人多嘴杂”。
【人多势众】人多势力大。
【人多嘴杂】谓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亦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人足家给】同“人给家足”。
【人困马乏】①人马疲倦困乏。②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人言可畏】流言蜚语是可怕的。语出《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人事不知】见“人事不省”。
【人事不省】谓昏迷不醒,失去知觉。
【人事不醒】见“人事不省”。
【人非木石】谓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人非物是】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人非草木】见“人非木石”。
【人命关天】谓牵涉人命,事关重大。
【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人定胜天】人力可以战胜自然。
【人荒马乱】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人面狗心】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人面桃花】相传唐崔护清明郊游,至村居求饮。有女持水至,含情倚桃伫立。明年清明再访,则门庭如故,人去室空。因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后用以为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典故。
【人面兽心】①外貌是人,心肠如兽。形容人不开化,近似禽兽。②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人急偎亲】谓人到危急时则想投靠亲友。
【人神共嫉】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
【人神同嫉】见“人神共嫉”。
【人莫予毒】没有谁能伤害我,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形容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人烟稠密】见“人烟稠密”。
【人烟稠密】谓居民密集。
【人涉卬否】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诗·邶风·匏有苦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