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5-杨力抗衰老36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835-杨力抗衰老36计-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色偏黄;秋天属金,人的面色偏白;冬天属水,人的面色偏黑。    
    各种异常的面色又代表了什么呢?    
    面青:多有寒,或有瘀;    
    面黄:多为虚证或湿证;    
    面白:多是虚证或寒证;    
    面黑:多为肾虚或寒证;    
    面赤:常见于热证。    
    当然,望色,还必须与切脉和舌诊结合起来看。    
    ——眼花    
    这是女子衰老的又一先兆,因为女子以血为本,故最易耗伤肝血,肝藏血,目为肝之外窍,所以眼睛开始发花常常是女子开始衰老的明显征兆之一。    
    男子形体衰老的先兆    
    肾气衰,是男子衰老的开始,因为男子衰老的生理特点是以精的亏耗为重,肾藏精,精损则伤肾之故。主要表现是四十岁以后,性事能力开始减弱,如《黄帝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男子衰老先兆起于下,因男子以精为根,男先衰于肾。女子衰老先兆起于上,因女子以血为本,女先衰于肝。    
    五脏衰老的先兆    
    《黄帝内经》认为,五脏衰老的先后次序,是与五脏相生关系一致的。    
    肾衰→肝衰→心衰→脾衰→肺衰,又到肾衰,最后以肾竭告终。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肾竭则生机必将泯灭。    
    《黄帝内经》记载:    
    40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斑白。    
    50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    
    60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70岁:脾气虚,皮肤枯。    
    80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90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    
    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肾衰先兆    
    发落齿摇,耳聋腰酸,为肾衰先兆,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发为肾之华的缘故。    
    ——肺衰先兆    
    涕出皮皱,为肺衰先兆。因为鼻为肺窍,肺虚则涕泪俱出,肺主皮毛,肺衰则皮毛坏。    
    ——脾衰先兆    
    唇萎肉脱为脾衰先兆,因为唇为脾之外华。脾开窍于口,故脾衰则表现口唇萎缩。    
    ——肝衰先兆    
    眼花爪枯为肝衰先兆,因为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又爪为肝之外华,故肝的衰老先兆为眼花爪枯。    
    ——心衰先兆    
    舌萎脉露为心衰先兆,因为舌为心之苗,故心衰则舌不灵。心主血脉,故心衰则脉道不利,致脉络外露而青筋明显。


《杨力抗衰老36计》 第一部分第1计 及时发现衰老的先兆(2)

    九窍衰老的先兆    
    九窍包括眼(肝之窍)、耳及前后二阴(肾之窍)、鼻(肺之窍)、口(脾之窍)。    
    九窍衰老先兆常出现于形衰之后,九窍衰老先兆的出现,提示人体的衰老已在形衰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九窍衰老也常为五脏神衰的先兆,如心气衰则舌不利,常常是心神衰弱、神离魂散的前兆。    
    九窍衰老的特征是九窍不利。因为九窍皆归属于五脏,根据中医的脏象理论,脏藏于内,象见于外。所以五脏衰老必见于五脏之外窍。    
    目为肝之窍:肝气衰,先见视力减退(目不明);    
    口为脾之窍:脾气衰,先见口淡纳呆,味觉减退;    
    鼻为肺之窍:肺气衰,先见涕泪俱出,嗅觉减退;    
    耳及前后二阴为肾之窍:肾气衰,先见耳聋,听力减退,二便不利。    
    神衰的先兆    
    ——神衰的严重性    
    神衰是形衰的继续,也是五脏衰老的进一步发展,衰老一旦发展为神衰,则标志着衰老已进入不可逆转的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神衰。    
    ——五脏神衰的征兆    
    心神衰:心藏神,心神衰老的主要表现是思维开始混乱。所谓“魂魄散,志意乱”。    
    肝神衰:肝藏魂,肝神衰老的主要表现是丧失了决断的能力。因为胆言决断,肝胆神衰则魂游无断,无法判断事物了。    
    脾神衰:脾藏意,脾神衰则无主意。    
    肺神衰:肺藏魄,肺神衰则神恍而“言善误”。    
    肾神衰:肾藏志,肾神衰则精神乱,志意散。又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故脑衰也是肾衰的重要早期表现。    
    形衰与神衰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形神统一体,因此,衰老虽然是一个由形衰到神衰的发展过程,形衰先兆虽然较先出现,但在形衰先兆出现的同时,神衰实际已经潜在地进展着,因此,在形衰外露时,尤应警惕神衰的潜在发展。


《杨力抗衰老36计》 第一部分第2计 把握抗衰老的三大秘诀

    防止心理衰老    
    加强肾精的储备    
    减少人体废物的堆积    
    豁达之人心不老 除废护肾很重要    
    衰老和死亡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延缓衰老、推迟衰老的来临,尤其是截断病理衰老的恶性进展还是应该,而且是可以做到的。    
    一般而言,生理性衰老是缓慢的、退行性的,而病理性衰老则是一种进行性的、不可逆性的恶性循环。    
    防止心理衰老    
    “哀莫大于心死”,心理衰老对病理衰老有着恶性反馈作用。    
    病理性衰老是诱发和导致心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又会加重和加速病理衰老的进程,二者往往形成恶性因果循环,加速了衰老的进展。    
    俗话说,人老心不老,防止心理衰老是阻遏病理衰老的重要环节。    
    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心理衰老呢?    
    ——调神    
    调神就是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维持心理平衡    
    避免过度的悲伤,避免长期精神压抑,因为只有纠正心理失衡,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七情失衡(喜、怒、忧、思、悲、惊、恐)往往造成对五脏的伤害,如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喜伤心、悲伤肺等。    
    ——健康自信    
    要有充分的自信心,才能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克服心理障碍,防止心理衰老。    
    加强肾精的储备    
    肾精的耗损是早衰的根源。    
    因此,保护肾精,加强肾精的储备是延缓衰老的第一要义。    
    肾精是五脏六腑精气的根本。肾精的耗损影响着整个人体。有人做过估测,即夫妻双方性生活一次,其心率加速,呼吸增快,气血大动,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一昼夜家用电器包括空调、电冰箱、电视机、电灯……消耗的总和。可见性生活虽然是一种生理行为,但对人体能量的消耗实在是惊人的,亦说明节欲保精是何等的重要!可见男子早衰责之于肾精的亏耗,实在是有道理的。    
    肾气的盛衰还关系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储备,而内分泌的损耗,如同灯油耗尽,生机将尽。所以,保护肾精,加强肾精的储备实属防止早衰的重中之重。    
    减少人体废物的堆积    
    必要的营养和能量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但贪食肥甘,使人体营养的储备量超负荷,无疑会加重整个生命的负荷,尤其会加重心肺的负担。    
    摄入量过多,与排出量不能平衡,过多的废物堆积,填塞了细胞空间,从而阻碍了生命活动的进行而导致衰老。    
    因此,适当的饥饿以减少废物的堆积,是调整出入平衡的有效措施。控制饮食就是减少废物堆积的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


《杨力抗衰老36计》 第一部分第3计 解读《周易》的抗衰老智慧(1)

    《周易》说:人是由天地气化而生的,所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就是说,大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原生态的气……    
    少要护阳老保阳 阴阳平衡缓衰老    
    三千年前,人们就在问:人是怎么来的?    
    那时,西方人坚信是上帝制造了人,而东方的《周易》却说:不!    
    那么,《周易》是怎样认为的?    
    《周易》说:人是由天地气化而生的,所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就是说,大自然中存在着一种原生态的气,叫氤氲之气,这种气开始叫太虚,太虚发展为太极,太极包含阴阳两种状态的气,相互作用便产生人体。正如《周易》所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周易》的这一句话从此开创了阴阳与生命关系的新纪元。阴阳自始至终伴随着生命,人的生长、衰老、死亡无不与阴阳紧密相关。    
    什么是“阴阳合德”?《周易》说就是男女交媾产生人,难怪郭沫若说《周易》阳爻“—”,阴爻“- -”,就是代表男根和女阴,八卦就是指八种交媾动作。    
    这说明三千年前的《周易》就坚信人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鬼神产生的,而是由大自然的阴阳气化产生的,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唯物观!    
    这里,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周易》指出,太虚氤氲之气,就是最原始的“蛋”,这个蛋的阴阳之气相互作用产生了生物,包括人,也包括鸡、羊、狗……    
    所以,《周易》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这就叫阴阳气化,《周易》用太极图高度浓缩了这一规律。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运动。对此,《周易》有一句千古名言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的运动。这一规律是事物运动的主规律。    
    也许有人又要问我:那什么是阴阳?    
    问到要害处了!首先,阴阳不是迷信,而是哲理。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静止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运动着的。    
    阳:代表向阳的、光明的、温热的、高凸的。    
    阴:代表背阳的、晦暗的、寒冷的、低凹的。    
    这样我们就可知道: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以人体而言:头为阳、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五脏为阳、六腑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对阴阳的划分,无论客观或微观,宇宙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大到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小到人体内的细胞……    
    到此,你也许会说,我知道什么是阴阳了,我想再听听阴阳之间的关系。    
    我举几对最简单的阴阳例子来讲这个问题。    
    第一,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高凸为阳、低凹为阴,夏天为阳、冬天为阴,说明阴阳是相对立的。    
    第二,一天之中,白昼过后是黑夜,黑夜过去天又明。一年之中,从春分开始阳渐长,阴渐消,春夏是阳渐长而阴渐消,秋冬则是阴渐长阳渐消,说明阴阳又是相统一的。    
    《周易》杰出的整体养生观    
    整体养生观是《周易》宝贵理念。    
    我举一个例子。    
    一天,我和来自西方国家的一位留学生一起吃饭,他问我:“杨教授,体虚吃什么最补?”    
    我说:“用整只鸡去除肠子之外,包括五脏炖2个小时后吃,这样就可以补气。”    
    他说:“在我们西方国家,吃一只鸡腿就行,主要是补蛋白质。”    
    我说:“你们补蛋白质的效果不如我补气的效果好。”    
    “老师,您有科学根据吗?显微镜下只看得见蛋白质而看不见气。”    
    我说:“不错,显微镜下是看不见气,但是我们可以用客观指标来判断是你们西方局部补的效果好,还是东方《周易》整体补的效果好。”    
    “怎么看呢?”    
    我说:“可以用几只鸡腿的浓缩汁和整只鸡的浓缩汁分别去喂小白鼠,经过一段时间,然后检测它们的血象、骨髓象等,就可看出是东方的方法效果好,还是西方的方法效果好。”    
    结果证实了我的观点,这就是整体观。    
    太极生命钟提示我们:衰老开始于阳极期


《杨力抗衰老36计》 第一部分第3计 解读《周易》的抗衰老智慧(2)

    对于衰老开始的时间,大约有三种观点:    
    第一,认为与生俱来。    
    第二,认为从性成熟期开始。    
    第三,认为生长期一结束,衰老即告开始。    
    这些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人的生死过程也是阴阳消长的过程,因为生为阳,死为阴,所以人的生命过程也就是太极阴阳消长、转化的过程,太极图是最好的概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