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传等六种平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始皇传等六种平话-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后身死在摘星楼下。纣王传宣,教把皇后尸首埋在后宫第七个梧桐树之下。左右蒙圣旨,将皇后尸首埋。给皇后腕上戴着琼瑶宝钏,咸皆埋了。妲己佯诈忘了,故意和宝钏埋了。纣王不问真歹,送了姜皇后,每日共妲己作乐同坐,更无一人敢去谏纣王。
  韶光似箭,日月如梭,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窗外日光弹指过,檐前花影坐间移;
  一杯未尽笙歌送,阶下辰牌又报时。
  倏忽十年,姜皇后有一太子,名曰景明王,号为殷交。自皇后卒时,太子始年一岁,别有宫人育之。纣王更不恋太子,至今乃十岁,身长五尺,心有英烈。
  有妲己知太子长大,心中怕怖:“有一皇后正宫中宫人告与太子,知我教天子坏了他母,以此上不便。我今暗宣费仲。”费仲蒙旨至于殿下,具礼,妲己问曰:“卿记得十年前事?”费仲曰:“那一事?”妲己曰:“当日姜皇后死之日,有太子一岁,至今十年,太子欲乃成人,怕姜皇后宫中宫人告与太子得知,恐太子报仇,是此不便。此事如何?”仲曰:“小臣有一计,亦可教娘娘心不生忧。”妲己曰:“如何?”费仲曰:“把皇后宫中宫人除了,万无一失也。”妲己曰:“如何除得?”仲曰:“娘娘至晚,共王相见,娘娘面带忧容不悦,王必问,娘娘便奏,只言:“姜皇后宫中宫人,倚着正宫名下,见子童无礼,臣乃难甘,可除之。”王曰:“怎生除得?”娘娘曰:‘臣心教陛下,去殿下置一酒池肉林,虿盆炮烙之所,教正宫宫人相扑,赢底推入酒池,教饮酒醉死;输者推在虿盆中,教蛇蝎蜇死。如有不死者,得罪之人推在炮烙煻灰火坑之内。更烧铜柱大红,缚在柱上,一烧死也。’此乃除之,更无一人告与太子,太子不知仔细,方免娘娘之忧也。”妲己曰:“卿且退去。”费仲蒙恩,便辞娘娘去也。
  妲己至夜,与纣王相见,面带忧容,颜无笑色。王怪问曰:“卿因何不悦?”妲己诈云:“臣启大王,今有姜皇后位下宫人,倚着正宫名势,见子童无礼,巨欲大除之。”王曰:“依卿所奏,怎生除之?”妲己言曰:“我王去殿下置酒池肉林,虿盆炮烙之刑,教宫人相扑,赢底推在酒池内饮酒;输底推在虿盆,交蛇咬蝎蜇。得罪的推在炮烙,教抱铜柱。”纣王见道:“依卿所奏。”即传宣于殿下,置酒池肉林,虿盆炮烙铜柱。
  一切都置就。纣王共妲己摘星楼上饮酒,令宣姜皇后宫中宫人,尽皆梳妆美丽。宫人咸至楼前。尽教去却宫衣绣裳,只系裙子一腰,教二人相扑,往来风吹,忽有裸体之形。妲己共纣王取乐笑耳。赢者推在酒池之内,交饮酒醉死。输者推在虿盆之内,交蛇咬蝎蜇死。如有得罪之人,推在炮烙之内,教抱通红铜柱烧死,如此无道,损害千人之命。宫女声哀不止。妲己共纣王取乐无厌,如此无道,国中依言无不知。有诗为证。诗曰:
  狐灵专宠恣荒淫,嗜酒成池肉作林;
  一日朝歌非我有,方知天命果难谌。
  有一日,纣王与妲己在摘星楼上对坐取乐,忽见一人,引太子殷交,此人是东宫奶母冯氏,游于楼下。妲己大怕,自心思:设若奶母冯氏告与太子,知我教天子坏了他母,以此是不便。次日,又暗宣费仲至于后宫,见妲己曰:“昨日子童见奶母冯氏,引着太子;恐冯氏告与太子,知吾交天子坏了他母,切恐太子报仇,此实不便。今宣大夫,此事若何?”费仲曰:“小臣定一计与娘娘,除了奶母。”妲己曰:“如何除之?”大夫曰:“娘娘取一日推作生辰,遍告诸宫监,必来与娘娘贺生辰;奶母必来与娘娘过盏,娘娘佯落盏坠地,又言奶母倚太子势,欺负子童。娘娘便奏天子,天子必信,坐罪於奶母也。”言毕,“臣且退去。”妲己亦依费仲之言。
  至来日,妲己传令:“今日是吾生辰。”宫人皆知,都来受仙宫内贺生辰。时有奶母冯氏思惟:妲己损宫人计有千万人命,我若不是在太子宫内,如今也送了我性命也。可惜了姜皇后!言讫,涕泪如雨。三思之次,不免也去来见妲己。问候礼毕,列尊卑而坐。
  冯氏与妲己过盏上寿,妲己佯落盏坠地,便着恶言骂詈冯氏。冯氏心中惊怕,又见妲己奏曰:“如今奶母冯氏,欺负子童来。”王问曰:“因何敢欺负卿来?”妲己曰:“倚着太子势,故意欺负子童。愿大王与臣妾做主。”纣王见道,转加愠怒非常,言称:“叵耐岂敢!”令左右宣冯氏。
  冯氏蒙宣,诣于殿下,山呼万岁毕。王问曰:“尔何欺负妲己?”冯氏曰:“岂敢欺负娘娘。”妲己奏曰:“愿我王与子童做主。”纣王不察其情,乃问妲己:“奶母欺卿,合当甚罪?”妲己曰:“合该炮烙之刑。”王曰:“依卿所奏。”左右宫人推去炮烙之刑,冯氏痛哭,告天子:“大王,可念太子年幼,臣妾乳哺之恩也。愿大王赦臣妾之罪。”纣王曰:“寡人欲免尔罪,妲己不肯。”令左右宫人推去,奶母大恸。忽有报与太子知,速来救奶母。果然见宫人将奶母推奔火坑之侧,太子高声喝宫人:“不得无礼!”奶母视之,却是太子。奶母告曰:“看幼小乳哺之恩,救我性命!”太子闻言道:“宫人且留人,我见父王去。”
  诣于殿下,山呼万岁毕,奏曰:“我王何故欲杀奶母,有何罪?”王曰:“罪当合死也。”太子奏曰:“且看儿子面,免奶母死罪,贬入冷宫。愿父王宽恕。”纣王闻奏,遂免死罪,教入冷宫去。太子谢恩礼毕。有奶母心忧。后有宫监送冯氏去冷宫,朝食冻薤冷饭,夜卧粗恶床席。日往月来,自经半月有余。奶母每日作念太子,怎知俺冤屈之事。怎见得?有诗为证。
  诗曰:
  诈祈妲己□生辰,冯氏同为祝寿人;
  误落金杯欺诳我,贬于冷地屈谁伸。
  太子每夜睡卧不宁,精神恍惚。当日太子闲行至后花园中,梧桐树下;太子看玩之间,忽见一阵旋风,来往绕定太子,左右盘旋千遭,吹得太子衣袂乱散。太子言道:“此旋风好怪么!”言罢,又见第七个梧桐树下,有一女人,涕泪交流,哽噎大怨,言曰:“纣王共妲己,太子好无道!”太子闻言大怒,向前来问,至近却是奶母。
  太子见奶母礼毕,太子曰:“你在冷宫受苦,且自宽怀,我去奏父曰,教奶母去东宫者。”奶母启告太子曰:“我不愁我身受苦,别有冤屈之事。”太子曰:“有何冤屈?”奶母哽咽不道。太子曰:“尔不言,吾岂得知?”奶母曰:“自从十载之前,太子始年一岁,被妲己谗佞你父王,把尔亲母姜皇后从摘星楼上撺在楼下,搠杀尔亲母。我养育你到今十载,又教尔父王去殿下置酒池肉林,虿盆炮烙之刑,把你娘宫中宫监尽皆除之。此是妲己并费仲之计,故坏了千万人命。妲己又教尔父王修台阁宫殿,费万民之力,停罢农桑,民不聊生,不纳忠臣之谏,尽是妲己并费仲,故教尔父王行不仁无道。今告太子,你娘尸首见埋在后宫第七个梧桐树下。”太子问奶母曰:“实有此事么?”奶母哽咽哭告太子曰:“妾言不敢虚诳,恐太子不信,去梧桐树下看之便见也。”道罢,奶母自觅死咽喉而亡。太子令左右宫人埋了奶母。太子亲往梧桐树下祝曰:“拜告亲母,若是母有如此之事,渐时显其灵,不孝儿与我母报仇。”言罢,姜皇后听得太子所祝,便显灵圣去空中,忽作人言曰:“告太子,您娘苦死,不可以说!”太子闻言,仰视空中,果见亲母,遂拜毕;见空中滴溜溜落下一件物来。太子加额,不知是甚物。太子接得视之,乃一首诗。诗曰:
  宿冤宿对是无休,妲己生嗔起事由。
  奶母衔冤俱说破,须凭太子报冤仇!
  太子读罢诗句,再视不复见之。太子恸啕大哭,心中怀恨无限。至夜,太子正睡之间,忽见亲母并奶母一切苦楚宫人,来告太子曰:“尔父王无道,宠信妲己之言,把俺等尸首不埋,冤恨无伸。望太子与俺等报仇!”言罢,太子大哭,忽然觉来,悲啼移时,大恨妲己。
  到早晨,专来谏父王。诣于殿下,山呼毕,奏曰:“臣启父王,如今臣见宫娥痛死,黎民怀忧,皆是妲己一人之过也,教斩了妲己,天下清肃也。”王乃不从。太子去宫见妲己。妲己置酒管待太子。太子接得金盏,用盏便击妲己。妲己忙走入深宫去了。太子复回于东宫。
  却说妲己号啕大哭,去见纣王。王问妲己曰:“卿为何悲啼而至?”妲己奏曰:“臣启陛下,今有太子到臣妾宫中,臣置酒宴待之,太子用金盏打臣妾。以此告我王,与臣妾做主。”纣王闻奏,大怒,令赐太子死。
  却有一人报与太子知。太子大怒,复往太庙中取宝剑,欲待斩妲己。有一人告与妲己。妲己闻言,乃奏纣王曰:“今有太子去太庙中取宝剑,必欲与陛下为患矣。陛下却问太子取将宝剑来者,毁却甚妙。”纣王闻奏,令御弟子虎去取宝剑。子虎蒙宣,去太子处取剑,至于东宫殿下。左右报与太子。太子闻之,大怒曰:“来者必斩!”子虎闻言,却回奏纣王。
  王闻奏,问妲己曰:“此事若何?”妲己奏曰:“交费仲取去。”王曰:“依卿所奏。”宣费仲至殿。王曰:“今有太子去庙中取了剑也。卿与寡人去取将剑来!”
  费仲蒙宣,到于太子宫中,见太子。太子仗剑,骤出宫来杀费仲。费仲绕石柱而走。太子劈一剑石柱上,火光迸散。费仲脱命而走,至于殿下奏曰:“似此谁人敢去取宝剑?”妲己曰:“如何斩得太子?”费仲曰:“臣定一计,必斩太子。”纣王曰:“有何计?”费仲曰:“去殿下伏了兵士,陛下共娘娘殿上令宣太子,知我王共娘娘在殿上,必来带剑而见帝,令左右擒住太子,令教赐死。”纣王、妲己闻奏大喜,一依费仲之言。纣王宣太子。太子蒙宣,遂问来人曰:“妲己在殿上么?”来人曰:“然。”太子见道,袖剑入内,一心待斩妲己,与母报仇。太子便去见帝,诣于殿下,山呼拜舞罢;纣王传宣,捉住太子,教赴法场斩之。妲己奏曰:“太子先待杀取剑之人,又带剑入内,此是弑君弑父,太子合该炮烙之刑而死。“纣王:“依卿所奏,教炮烙之刑。”费仲奏曰:“臣启我王,不可炮烙,恐小邦闻之炮烙太子,恐哂之。不可以。只依法斩之。”纣王亦依费仲之言,令建法场斩之。
  须臾间,去斩太子。百官恣嗟,群臣仰叹。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浑如灌口。人人见者无不下泪,个个观了,咸皆伤情。如花仕女见太子,心怀不悦,懒妆梳,似玉郎君,观储君意抱伤情,罢宴会无不感悲。
  时有纣王二庶兄,一个是箕子,一个是微子。二人来谏纣王,诣于殿下,躬身谏曰:“臣启我王,且免太子之罪如何?”纣王不听,令左右推奔法场。才然便斩,忽有一人,身长七尺,仗剑骤走如飞,至法场挥剑杀之,无人可当,劫了法场,救了太子,往西而去。救了太子的是谁?诗曰:
  法场建起试龙泉,为带环刀有罪愆。
  不是胡嵩来救却,储君一命掩黄泉。
  当日救了太子的是胡嵩。胡嵩引太子,二人相从,至夜到皇伯比干宅内。太子、胡嵩二人见比干具礼毕,比干将二人邀入衙内,置酒管待二人。比干问太子曰:“有何事意到来?”太子大泣,告曰:“如今俺父王信妲己之言,待斩愚子,被胡嵩劫了法场,以此到来,待诉与皇伯。”比干闻言,大哭久之,言曰:“君王不明,自乱天下。弃妻斩子,不修国政,乃信妇人之言,不信忠臣之谏。”言毕,管待二人于宅中。
  住了三日,太子告皇伯曰:“俺王无父子之恩,亦有斩儿之恨,宠信妲己。”言讫泪下。又告曰:“吾欲要将招兵,灭无道之君,斩妲己,诛费仲,报亲母之仇如何?”比干劝曰:“君父之间,岂行如此歹事?”太子曰:“父无爱子之心,子有孝父之意,叵耐妲己贱人,教我娘苦死!”
  言语中间,却说纣王闻胡嵩劫了法场,令费仲、费孟不越一家,搜捉二人。来到比干宅,见比干。二人相见,各施礼毕,比干邀费孟入衙。茶汤罢,费孟曰:“如今敕令吾,不越一家,搜捉太子并胡嵩。上启皇伯,此二人曾来么?”比干曰:“怎敢来?我若见,必捉将来见天子去。”二人言语中间,有太子知费孟来搜捉。太子大怒,欲待前来厅上杀费孟去。胡嵩谏曰:“太子杀费孟,不连累皇伯乎?假令便杀了此人,何济?”太子听谏,不去。费孟离宅去了。
  至夜,比干共太子议论此事。太子曰:“我往求兵将,必杀无道之君,不顾其父,难舍妲己并费仲!”比干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