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第6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佛当年在世教导大家讲了四十九年,每天讲八个小时讲不尽,我们哪里能懂得?尤其《华严》里面讲的大道理、究竟圆满的道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随拈一法无不是圆满的佛法。不但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一法不漏,任何一法都具足一切法。一毛孔、一个细胞具足一切法,一粒微尘具足一切法,其他你就可以想像而知了。我们要用什么心态来学习?如何落实在佛法里面?过佛菩萨的生活,过究竟圆满智觉的生活,这个大自在,这就是福慧二足尊。我们赞叹佛,「皈依佛,两足尊」,福慧两足尊的生活。否则的话,我们学这个干什么?方老师当年把佛法介绍给我,一句话: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现在把这个话再补充一点,学佛是人生最圆满的享受,学佛是人生最究竟的享受。你有没有得到?学佛表现在外面,轻松愉快、自在快乐。如果学佛得不到这个受用、得不到这个效果,你学错了!你要寻求善知识,你要找到真善知识。《华严经》末后五十三参是真善知识,你才能够理解、正确的理解,佛法讲正信、正解、正行。大小乘修学纲领有八正道,要正解、正信、正知、正行,不能有错误,不能有偏差。
  『法界周流无不遍』,这一句话说什么?影响。你的修学自自然然会影响尽虚空、遍法界,在佛法里面叫放光。是不是真放光?真的。但是这个光,它的光波我们肉眼看不见,就是现在有一些人所说的,我们中国人讲的气氛,练气功的人讲的是气,外国人讲的是磁场,佛法里面讲的是放光。放光的大小也就是你影响力的大小,与你心、愿大小成正比例。你的心量大,起心动念都想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刹土众生,那你这个影响力跟普贤菩萨没有两样。如果你的心量很小,只顾自己,你那个光就很小,你只照顾自己,或者你只照顾你的家人、你的亲朋好友,这个光很小,影响力不大。如果起心动念你能照顾全世界的众生,这个光芒可以说相当大,你影响到整个世界,你影响的时间会很长。孔老夫子、释迦牟尼佛,他们不为自己、不为家庭,也不为自己一个国家,他为全世界一切众生著想,所以他的影响力真的周遍全球,影响的时间到今天两三千年。什么原因?心量大。
  我们可以说孔孟的光芒照遍这个地球,照到二千五百年以后的这个世界。佛的光更大,从菩萨这一段经文我们看到,尽虚空遍法界,那个光照得普遍,照到毛孔、照到微尘,真的是无所不入。我们今天有没有觉察到?觉察到了,我们受它的影响,为什么?想学佛,学佛之后真的得到受用,这个光的利益我们享到了,它的利益是无尽无边。我们现在对它了解得还是不够深、不够广,这要靠我们自己不断的努力。哪一天我们能够见到他圆满的光照,我们就成佛了,把自己的光跟一切诸佛的光集合成一体,不分彼此,那就是毗卢遮那如来的常光。这个事情是事实真相,一点都不假!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明了我们的起心动念,千万不要以为这与别人没有关系、这与社会没有影响,错了!起心动念影响都是周遍法界。影响力的大小是在你心念强弱,如果这个心念很强、很坚定,这个影响力很大;如果虽有这个念头,念头很薄弱,不很强,影响力就比较差。你想得远照得远,影响力就远,想得近就照得近。这些道理全在《华严经》里头。
  清凉大师在注解做了一个总结,上面讲的这四首偈,「总身遍别中,既微细难思」,不可思议。无尽的重叠,好像是非常非常的复杂,但是它有头绪,它一点都不乱。「唯普智方知,普行方立」,普智是普贤的智慧,能了知,普贤的大行能建立,这个建立是前面讲的「世界安立海」,第六首偈「普贤行中能建立」。第十首:
  【一切刹土微尘数,常现身云悉充满,普为众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称其心。】
  这一首偈,清凉为我们说的是「名号海」,从哪里说起?「身云普遍」。『常现身云悉充满』,这就是讲的现身。『一切刹土微尘数』,这一句讲的是数量,现无量无边身。身用一个云来形容,告诉你身不是真的。所有一切身相,凡是现相都叫做身。身在佛法里面讲可以做为形相来说,植物有植物的形相,矿物有矿物的形相,只要它是个形相,我们就称它为身。既然有身当然就有名,这就是名号,名号意思在此地。身是依他起的,名是遍计执,所以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法里面讲名字性空,但是它有作用,希望用形相、用名号,这是一种手段,用这个手段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从迷惑颠倒里回头,所以名相有无量功德。但是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执著就迷了。《金刚经》上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尚应舍,跟老子讲的「非常名,非常道」,意思很接近,你要懂得它不是常名、不是常道,你可以用它,你不可以执著它,你不会在这上面起妄想分别执著,那就对了,那就没有障碍了。诸位要晓得,所有一切的障碍,不是在外头境界上,是在你起心动念。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妄想、分别、执著,这就产生障碍。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想想看他有什么障碍?得大圆满,这个意思很深。现在时间到了,下一点钟我们接著给诸位报告。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九五卷)  2002/1/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95
  诸位同修,请看「如来现相品」,眉间胜音菩萨赞颂最后一首:
  【一切刹土微尘数,常现身云悉充满,普为众生放大光,各雨法雨称其心。】
  清凉大师说「身云普遍,随物立名」,所以这首偈有「名号海」的意思。第一句是讲现身,『一切刹土微尘数』,这一句讲的是数量,这个数量实实在在是不可思议,决定不是算数能够算得出的。这么多的身相,前面跟诸位说了,所有一切的形相都称之为身。『常现身云』,「云」这个意思是非有非无,所以我们要晓得,所有一切的形相、色相都是非有非无的,缘聚则现,缘散就不现。所以一切色相是缘生的,因缘所生法,《中观论》里面说得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金刚般若》里面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讲「云」这个意思。因此现象可以受用,不可以执著,执著你就错了。就像我们看电视、看电影,萤幕上的现象你可以享受、可以受用,你不能执著。为什么?它不是真的。萤幕上的现象如是,我们现前这个现象,大家就忘掉了,现前的现象跟萤幕上的现象无二无别。
  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物质享受已经很普遍,我看最普遍的是照相机。我们在路上看看,每一个人身上都带个照相机。我们自己也曾经照过不少照片,照片照了,放大挂在墙上,常常看看,会看的人开悟了,看照片开悟了;不会看的生情,迷了!同样是一个东西,怎么会开悟?他一看那个照片是幻相,刹那相,就按快门那一刹那留下这个印象。以后有没有?再没有了。再按第二张就不是第一张了,这里面就产生变化。什么变化?我们说一个最简单的,你第二张比第一张老了,你说对不对?人老不是一年一年老,不是十年十年老,刹那刹那老了。再给你说一个事实真相,刹那刹那你往坟墓里头走,你想对不对?你的生命少了一刹那,那一刹那再不会回来的。这样看你那些照片,你会开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现代人几乎每个人都有这个经历,所以问题真的就像宗门祖师大德常常问的「会么?」只要会了,那真的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已获诸佛大神通」。
  『常现身云悉充满』,这就是讲的整个宇宙,佛法里面常说的虚空法界,时空里面所有一切的色相、形相,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就是毗卢遮那如来。『普为众生放大光』,这个「光」是自性本具的般若光明,自性的德能、自性的相好,圆满显现出来。这里面一切众生有迷有悟,觉悟的人帮助不觉悟的。『各雨法雨称其心』,这个「各」是已经觉悟的人,指诸佛菩萨、法身菩萨,他是真的觉悟,不是相似的。十法界里面的菩萨是相似位,法身菩萨是真的觉悟了。这些觉悟的佛菩萨不舍誓愿,因为他在没有觉悟的时候曾经发过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现在已经证得如来果位,说话要兑现,不能打妄语。兑现那就是要帮助一些没有觉悟的众生,「各雨法雨」。
  帮助众生里头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建立名号。诸位要晓得,名号本来没有的,相是幻相,名是假名。名号虽然是假的,它能帮助众生觉悟,这就是佛家常讲的「借假修真」,所以假的名号用处很大,名号海!佛家教学里头,佛的名号有多少,菩萨名号有多少,说不尽的。佛的名号表性德,自性本具的德用:智慧、能力、相好,都是无量无边,所以名号就无量无边。菩萨的名号表修德,修德就是佛家讲的法门,法门无量,菩萨的名号就无量。这里头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诸佛菩萨都没有名号,名号是随著众生的心,下面「称其心」,这个「心」就是在迷的众生,是称他们心之乐好随缘建立的,没有一定。
  我们举个例子你要细心去体会,我们全心全力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参与学习的人这个时候就是地藏菩萨;明天我们换一个科目,我们大家都来参究《普门品》,到第二天大家都是观世音菩萨,名号哪有一定?诸位同修要知道,所有诸佛的名号,总而言之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名号。为什么?毗卢遮那佛是法身,就是虚空法界。所有菩萨的名号,就是一个修行人的名号。我这个说法如果你要是体会不过来,你感觉得迷惑,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现在我们在一些应酬场合,应酬场合头一次见面,总是交换名片,我们看到有很多人名片是摺叠的,他头衔太多,几十个头衔,那个名片一张印不下,翻过来印还是印不下,必须要接著第二张,所以是摺叠的。一个头衔就是一个名号,他怎么那么多名号?显示他多才多艺,他有许许多多的事业,一个名号没有法子表示出来,所以名片展开的时候,一大堆的名号。你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一个真正修行人具足一切菩萨的名号,他在修行过程中修的。
  所以菩萨问的是名号海。名号之中也是平等的,《金刚经》上所讲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平等法里面,还有个特别的例子,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名号大家都称扬?受持就是称扬;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普遍受到大众称扬?没错,弥陀、观音名号,不但我们娑婆世界的人普遍称扬,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微尘数的众生,每一个众生都称扬。这是什么道理?契机。你想想看一切法门里面,谁不喜欢慈悲?观世音菩萨慈悲;谁不喜欢方便?阿弥陀佛最方便,一切诸佛如来都没有阿弥陀佛那么方便,不断烦恼也能往生。佛法里头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么个原因。所以,这个名号就尽虚空遍法界的弘传开了。
  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佛法里面讲到修学,可以说无量的行门总不离慈悲,慈悲这一门非常显著的含尽一切法门、统摄一切法门。我们不能没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心与性德就不相应,没有慈悲心与一切众生就不能起感应,什么叫感应?你就没有心愿去照顾众生、去帮助众生,这一点诸位同修要晓得。我能力做不到,我心愿有,这个心愿念念不舍,哪一天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机缘,它就兑现了。如果你没有一个强烈的帮助众生的愿望,这个心或有或无,愿心没有根、没有力,纵然遇到缘也无所谓,机会抓不到,往往空过,愿变成空愿。当然善愿要能够实现,固然要靠自己的愿力、心力,念念不舍,而且自己确确实实认真努力修行,把这个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与诸佛菩萨、与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我们回向偈天天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什么功德?自己真正修行的功德。修行,念念之中、行行之中,你不能说生活不是修行,你不能说工作不是修行,一切交际应酬都是修行,没有一样不是修行。
  我现在教一些同学们学「沙弥律仪」,你看看二十四门威仪哪一门不是修行?威仪里头讲,洗脸漱口都是修行,大小便溺都是修行,起床睡觉也是修行。儒家讲三千威仪,佛家讲八万细行,给诸位说,这是普贤行。总的说都在起心动念随顺性德,那就是佛菩萨;随顺自己烦恼习气,这是错误。如何把日常生活当中随顺烦恼习气这一面改正过来,随顺性德。什么是性德?世出世间大圣大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