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生活习俗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生活习俗史-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给压岁钱,参拜神社,以及各种民俗食品,如喝屠苏酒,吃年饭,煮年糕等 

等。1月15日的成人节,极为隆重,日本视满20岁的男女青年为成人;20 

岁的青年人那天都积极踊跃地参加成人典礼的活动,特别是女青年都要身着 

和服。祈年祭是二月中祈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祭祀活动。三月的女儿节 

又称雏人节、桃花节,给女儿们赠送各种各样的人偶是其一大特色。从3月 

15日开始的“樱花节”会延续到4月15日,此时的日本可谓倾城而出。5 

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每逢这一天,有不少人家都在院子里竖起高高的鲤 

鱼旗,以此来寄托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6月进入夏天,日本人传统上 

一年有两次大扫除,一次是6月,一次是12月。6月过夏扫除,12月过年扫 

除。7月1日称“富士山开山日”,游人们前往登山游玩,日本人对富士山 


… Page 36…

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从文学艺术的内容题材到各种商品的品牌,富 

士两字无所不在。7月17日的祗园祭极为有名。它本是平安时代的清和天皇 

为了祛邪除病而举行的一种活动,逐渐流行于全国,祗园是京都一个有名的 

地方,专门有一剧场,是对外介绍日本传统文化的场所。这个剧场每隔 25 

分钟就换演一个节目,如茶道、花道、能乐等等。8月8日的米祝,是日本 

冲绳地区的人们为年满88岁的老人举行的庆祝活动。8月15日的盂兰盆日 

盛况空前,这一活动最早起源于佛教的祭魂,但有的习俗已不同于佛教。1923 

年9月1日,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关东一带,发生了大地震,随之又发生了 

火灾,损失极为惨重。后来,每当9月1日,在地震的同一时刻都要举行隆 

重的慰灵祭典。10月10日被称为爱护眼睛日,是1929年规定的,目的是为 

了宣传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让人注意眼睛的 卫生与健康。11月3日是文化 

节,这一天由天皇出面向在科学、文化、艺术、教育领域里作出了杰出贡献 

的人授予文化勋章。12月10日至25日,日本人称为“岁暮”,人们在岁暮 

通常要进行年终馈赠。12月31日是除夕,除夕之夜的钟声要敲108下,据 

佛教的说法,人有108种烦恼,为了让这种烦恼旧岁消失,所以有了108下 

钟声。 

     然而在半个多世纪向外侵略和扩张的过程中——1894—1895年,中日战 

争;1904—1905年,日俄战争;3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逐渐形 

成了军国主义文化,带有明显的侵略和扩张的色彩。 

    30年代的流行文化多少反映了这种状况。30年代,整个日本社会都感到 

了军阀统治的压力,各阶层人士都不满现状,深感痛苦,但又无力反抗,于 

是便被一种压抑和颓废的情绪所笼罩,充满着哀怨情调的歌曲《酒是泪?还 

是叹息?》《慕影》等在全国各地流行一时。到大岛三原山火山口去情杀也 

成了一种时髦,有一年在短短的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竟有360人堕山自杀。 

男女老幼都热衷于玩弄毫无意义的玩具;女青年为“男装美人”水之江泷子 

所倾倒、所疯狂。在学校里,学生担心用功读书而被人看作“赤色分子”, 

所以便奉行“3S”的方针,即到咖啡馆、酒吧间,跳舞厅去追求性,和利用 

看电影及从事体育活动来消磨时光。 



                      3。东南亚各国──各具特色 



     东南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北连中国,南临澳大利亚,地域辽阔。 

从16~20世纪间,东南亚各地,除泰国之外,均受到殖民者的压迫,这里记 

述的国家,除泰国以外,均是“二战”以后才取得独立的。为了读者阅读方 

便,这里均采用各国独立后的名称,印度支那的三个国家——老挝、柬埔寨、 

越南,1918—1945年期间,均处于法国的统治之下,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 

状况有许多类似之处,所以在社会背景方面选取柬埔寨为代表,作为重点叙 

述。1946年,正值建立马来西亚联盟时,由于新加坡作为一处自由港已经发 

展起来,其成功靠的是自由贸易,所以,新加坡并未加入联盟,即后来的联 

邦,而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所以,新加坡人的生活习俗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 

应形成于“二战”以后,与本书的历史阶段不符,因此,略去不述。 

     东南亚盛产各种木材、花果、稻谷、珍禽猛兽、海鲜等,自古以来以香 

料闻名于世,百多年来为世界橡胶、锡矿、石油、椰肉等物产的主要供给地。 

由于物资丰富,生活并不十分艰辛,所以东南亚人养成的是一种乐天知足的 


… Page 37…

性格,服饰、建筑等方面表现出瑰丽、超脱的色彩。当然,从心理上讲也是 

受佛教、回教出世思想的长期熏陶。 

     东南亚民族成份复杂。人类学家分析这里有三大源流:一支是来自北方 

大陆的蒙古利亚族,一支是从南方海上来的澳大尼西亚,另一支是从印度方 

面来的各种商人。由于长期通婚,所以在民族成份上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复杂 

性。 

     东南亚还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自古以来受中国、印度、阿拉伯和欧 

美四大文化的影响。 

     这是东南亚的总体特征,但就各国来说,其历史发展、文化影响、宗教 

渗透以及各不相同的殖民国家的统治在生活习俗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状况。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国1918—1945年的生活习俗的基本情况。 



     (1)菲律宾 

     由于菲律宾从地理位置来讲,孤立于大洋之中,所以在麦哲伦1521年环 

球航行到达之前,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16世纪以来被西班牙统治三百年之 

久,之后美国统治了五十年,尤其是“一战”以后,菲律宾虽未直接卷入战 

争,但却间接地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战争促进了美国在菲律宾地位的巩固, 

并进一步削弱了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菲律宾的经济地位;“二战”中又受到 

日本的统治,但日本在文化生活上的影响并不象前两者那么明显。宗教信仰 

上,70%多的菲律宾信奉天主教。所以,相比较而言,菲律宾在东南亚十国 

中是受欧美文化影响最多的一个国家。在服饰上,菲律宾有“国服”(正式 

命名为“国服”是在50年代初)。这种“国服”是结合了许多西欧国家服装 

的特点,特别是女装结合了西班牙服装的特点而制成的。男装叫“巴隆他加 

禄”衬衣,是一种丝质紧身衬衣,长可及臂,夏威夷式,领口如同一般可以 

扎领带的衬衫,长袖袖口如同西装上装,前胸直到下襟两侧,都有抽丝镂空 

图案,花纹各异,颇为大方。穿这种衬衫不必扎领带,既凉爽又方便。下身 

穿西服长裤即可,但必须把衬衣穿在外面,不能把衬衣扎在裤内,这种服装 

成为国服后,是外交场合、庆祝活动和宴会的正式礼服。但平时也可以穿, 

而且还有短袖的“巴隆”衬衣。女装叫“特尔诺”,是一种圆领短袖连衣裙, 

由于它两袖挺直,两边高出肩稍许宛如蝴蝶展翅,所有也叫“蝴蝶服”。 

     饮食方面由于自然条件,风味和内容则完全是“菲律宾式”的,菲律宾 

人的主食是大米、玉米。许多地方用右手抓饭进食,有些地方,农民在煮饭 

之前才舂米,舂好后马上做饭,把舂好的米放在瓦罐或竹筒里煮着吃,他们 

认为,现舂现做,做出来的米饭味道好。菲律宾人最爱吃用椰子汁煮的饭和 

木薯,并用香蕉叶包饭,别有风味。玉米的吃法一般是晒干后磨成粉,做成 

各种食品,城市中的上层人家则以西餐为主。 

     菲律宾城市里除富裕人家住高楼洋房外,一般居民住在当地人称为“与 

笼与笼”的小屋子里,谈不上特色,只是用破铁片、旧木板和硬纸皮等勉强 

拼凑起来的房子,不但矮小而且极不稳定。农村居民的房屋则是建在木桩之 

上。这种房屋用藤条片编结起来作墙,用聂柏棕作屋顶,竹片作地板,墙上 

留一个长方形的口作窗户,屋子离地约1米,四周用竹篱围住,室内干燥通 

风,布置得很干净,摆设很简单,没有床,人睡在地上。往往是家庭越富有、 

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家,其住房离地面就越高。 

     菲律宾各民族的传统婚俗差异很大。但现代社会中,一般人多半是自由 


… Page 38…

恋爱结婚。由于受西班牙的影响,有不少男青年在月光下自弹自唱向他所倾 

心的姑娘求爱。在恋爱中,男子常赠送女方化妆品、水果和鲜花等,花的颜 

色以白色和桃色为佳,茶色和红色则是禁忌之色。由于菲律宾是信奉天主教 

的国家,婚礼则要在教堂中举行,与许多天主教国家的仪式并无二致,但庆 

祝活动比较别致,婚礼前两小时施放画有两颗红心和写着“我爱×××”等 

字样的三只风筝在天空中飞舞,婚礼后是喜宴和音乐会,有的人家还分发印 

有“我爱×××”的芭蕉扇,在天主教教规中,凡经神父主持婚礼的夫妇, 

必须白头偕老,永远不能离婚,如若不和只能分居,因此,菲律宾并没有制 

定可以离婚的法律。 

     菲律宾人过新年的习俗,有受美国影响的新潮风气,也有传统的习俗。 

在马尼拉,每当新年前夕,人们都穿红戴绿,艳妆出游,青年、儿童口吹纸 

喇叭,满街奔跑,有些青年手持纸袋,装着切成碎片的各色薄纸,遇有姿容 

美丽的妇女,就把纸花撒在她们头上,以示爱慕。这些妇女因为有人羡慕其 

美丽,还要含笑道谢。除夕子夜之时,教堂的钟声、工厂和轮船的汽笛、汽 

车的喇叭,顿时齐鸣,青少年也拼命吹纸喇叭,还有燃放爆竹的,一时间各 

种声音震耳欲聋。男女老幼,莫不欢欣鼓舞尽情欢乐。在一般乡镇的除夕之 

夜,老人会仔细观察天空星宿,预测来年的祸福。如果皓月当空,是预兆丰 

年,反之,则为不祥之兆。菲律宾人认为元旦这一天很重要,因为它代表着 

全年。所以元旦之时,务必勤劳,早起打扫卫生、沐浴更衣、面带笑容、化 

敌为友,家中人尽量避免口角,水缸和米缸都要装满,总之,一切都要体现 

出在新的一年中有一番新的气象,新的收获,但有一点令人不解的是,不准 

子女在元旦结婚。 

     天主教教徒相信每个城镇和乡村都有守护神。因此,菲律宾各个城乡每 

年都要举行本地的守护神节。由于守护神很多,各地的节日日期也不尽相同, 

所以一年到头有好几个地方性的节日,再加上全国性的节日,菲律宾成为世 

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 

     菲律宾还有其它诸多的天主教节日,如圣周节、圣·尼诺庆典,以及基 

督教的圣诞节等。 

     在娱乐活动中,斗鸡是作为一项文化遗产在菲律宾受到保护的。早在西 

班牙统治之前,斗鸡就已流行,时至今日,仍然是菲律宾人民所酷爱的一种 

竞赛性游戏,从城市到乡村,处处有斗鸡场,几乎和教堂一样,已经成为每 

一个城镇与乡村的主要界标了。 

     菲律宾最富特色的乡村舞蹈是竹竿舞,也是一个深受人们欢迎的节目。 

竹竿舞是模仿一种叫“亭尼克灵”的长脚鸟在草地上觅食的跳跃动作的舞蹈。 

表演的道具是4根2。74米长的竹竿,平行交叉成“井”字形,象征捕鸟陷阱, 

四方各有一个人跪在地上,用双手握住两根竹竿的末端,稍稍脱离地面,然 

后使两根竹竿时分时合。两三对男女必在竹竿中间跳舞,表现“亭尼克灵” 

鸟觅食、嬉戏、求偶、筑巢以及躲避陷阱的各种动作。整套舞蹈动作明快高 

雅,气氛热烈活泼。 

     1935年,菲律宾获得自治。自治政府在教育方面实行了一些改革,其精 

神是肃清或减少殖民奴化教育的遗毒,发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主义和爱国 

主义的教育。在文化方面的政策,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例如提倡土风舞 

和民歌,这就使得上面介绍的竹竿舞等音乐舞蹈艺术可以完整地保留并加以 

艺术的改造;政府还主办各种具有民族色彩的文艺比赛,例如1938年,举行 


… Page 39…

了一个全国性的黎萨传记文学创作比赛。政府还于1937年1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