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中华书系之一中国大缉黑 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保卫中华书系之一中国大缉黑 1-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弟弟,14岁便走出了校门。他嫌在停车场当保安赚钱太少,便步了哥哥的后尘。
一些充斥着暴力、江湖义气的影视片,也成为学生结帮的“诱因”。像颜桂泽就是仿照港台影视片成立了“蓝鹰帮”,入帮时燃香、跪拜、立帮规、收保护费,每一条都可在影视剧中“对号入座”。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学生家长的漠视和软弱,也无形中帮了这三大帮会的忙。直至案发前,几乎没有学生家长向公安机关报过案。
原因是父母不疼爱拉帮又结派。
小华远远望见了父亲,父亲也看到了他。陆丰看守所里,父子俩咫尺天涯。父亲是因吸毒进来的,小华则是因为加入了校园帮会———“蓝鹰帮”。小华说,父亲只顾埋头吸毒;母亲整日起早贪黑赚钱。“父不疼母不爱,不拉帮就结派”,小华解释得“理直气壮”。
像小华这样的少年,在陆丰的校园里为数不少。据公安机关侦查,“蓝鹰帮”、“四海帮”和“金龙帮”人数均在百人上下。入会者以中学生为主,初二、初三学生最多。
据“蓝鹰帮”“大佬”颜桂泽等人供称,这些帮会相当“正规”。一是组织严密:下设有“一香堂”、“二香堂”,草画了“帮徽”和“令牌”;二是收取固定的“帮费”:每人入会费5元,每周交活动费2元;三是制定有详细的“帮规”:尊重“大佬”、不得退帮、打架都要参与、不能为了女人伤害兄弟感情。
为什么要组织校园帮会?“金龙帮”“大佬”王心会说,小弟们有事,我给他们罩着,大家捆在一起,打架不吃亏。因大家都是龙的传人,所以取名“金龙帮”。“蓝鹰帮”“大佬”颜桂泽交代称,年轻人三五成群,感觉威风八面。当时他住在南区,也就取名“南兴帮”,不过这个名字不响亮,招不到人入会,后来借用潮汕话谐音改为“蓝鹰帮”,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人。
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范围”,三个帮会“招兵买马”。某校初三一个班,就有17人入会。帮会会员中,有自愿入会的,有被骗入会的,也有被逼入会的。帮会“做大”后,还有人“慕名而来”寻求保护。颜桂泽说,前前后后已有十几个人向他说情,希望加入“蓝鹰帮”———找个靠山,“花点小钱,图个安全”。
针对校园帮会问题,有关专家在广州部分中学展开调查。不少同学呼吁:来管管这些“恶霸”吧!
广州市新港西路某中学学生反映:学校内一群“恶霸”平日拉帮结派,广集党羽,专门欺负弱小的同学。每天放学,这帮人就聚集在校门口或球场上,看谁不顺眼就K谁;有时看见同学在士多店买东西,便以“大佬”的口气吆喝他买烟或汽水“孝敬”他们,如遭拒绝,左一勾拳右一蹬腿……这帮人还振振有词地告诫同学:“这是你买来孝敬我们的,可不能对老师说是我们勒索你的。”
这帮人仗着个子高大人又多,甚至欺负起附近某大学的大学生。该大学一名姓郑的同学说,有时在球场上会看到一群穿着某某中学校服的学生,非常蛮横无理,谁不小心惹到他们就要被“教训”。
调查中,有关专家在文德路某中学门口发现,有很多学生聚集在这里,一伙一伙的,有的嘴里叼着烟,有的大喊大叫,有的嘴里还飞出一句句“问候老妈”的脏话。一名初一学生说,学校里结了几帮人,他们在外边都有人“罩着”,有一次,他的同学无端端被这帮人揍得鼻青脸肿的。后来学校追究原因,这帮人竟如此作答:因为他太瘦了,想让他胖点。
提起校园帮会,另一位胖乎乎的同学更是气愤:除了要钱,这些小帮派见有好东西也抢。一个女生,因为戴着一只漂亮的手表,结果被这些无赖给“没收”了。“学校已经开除了几个‘大佬’,不过校园帮派还是横行,搞得人心惶惶的,我们怎能安心学习呢?”
据了解,广州的校园帮会这两年发展迅猛,能叫得出名称的就不下10个。特别是在初中,有的一个学校就有好几个帮派。这些帮会极大地扰乱了校园秩序。有些学生为安全起见,已开始让家长每天“护送”上学。
广东陆丰市开元律师事务所的何贵昌对我们说:受教育水平不高,个人素质偏低是影响这些孩子加入帮会的主要因素。另外就是社会上暴力、色情、恐怖等内容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在不断地毒害着青少年。预防青少年犯罪,一方面应加强法制建设,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与家庭环境,鼓励他们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需要各司法机关、学校、家庭共同行动,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感化。
广东公安一连打掉的校园帮会还有:高明市的“蝎子帮”:该帮有13名成员,每人都在左胸纹有巴掌大的蝎子、蛇等恶毒动物图案,经常向中小学生强收“保护费”。
高明市的“洪胜会”:该帮会有中学生多名,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谁要想退会先交700元。
广州市的“光头帮”:该帮以邓某为首,以“光头”为标志,带黑社会性质,现已被打掉。
潮阳市的“太和帮”:该帮骨干成员最近已全部抓获,帮会成员绝大部分是初中生。

2004年1月21日下午4时许,广州市46中两名十五六岁的初中三年级男生在校门内外遭到八九名民工殴打,学生小梁被打伤在医院抢救。
“打黑除恶”是2003年人大、政协“两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在听完“两高”报告后的小组审议讨论上,北京市两位人大代表都提到少年黑社会苗头问题。凌爱宜代表介绍说,目前一些校园里已经有黑势力苗头,有些学生有组织地搞地下帮会,按期交纳会费,有的组织还有会徽。他们一同偷盗,抢劫学生们的财物,甚至模仿电影里的黑社会手段绑架同学。她认为,这种情况不同于一般的流氓打架斗殴,已经初具黑社会的苗头。
在纯洁的校园里出现黑社会势力,而且主人公竟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在对此表示惊异的同时,人们不由想问是什么把青少年们应该拥有的金色时光染成黑色?
专门从事少年刑事犯罪的法官尚秀云代表认为,青少年精力旺盛,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极易受外界影响。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重视经济利益忽视精神追求的趋势,这对人生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有很坏的影响,各种宣扬凶杀、色情、暴力、赌博的录象和色情网站更是他们步入歧途的引导者。她建议进一步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规定,并为该法制定实施细则。
身为国家一级律师的伍增荣认为,少年黑社会给社会、家庭和自身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他们会扰乱社会秩序,给同龄人带来伤害,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极易发展成为黑社会势力。
“加强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净化社会环境势在必行!”代表们发出呼吁。他们说,虽然目前少年黑社会只是初具苗头,但是如果放任自流会很可怕,我们绝对不能让其抬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