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总司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墓总司令-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谈,大多时候更是合二为一的将其称作“僵尸”。其实,这是一个误传了上千年的堪舆学名词。
  自古天师道、龙虎宗、天机门三大派鼻祖就已经把“僵”和“尸”划清了界限。僵有,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不化骨和旱魃等。其中,主要以旱魃最为霸道,可以说“万年不遇,若遇旱魃,天下必遭涂炭”。尸中又分肉尸、甲尸、血尸、荫尸、伏尸、蛊尸、乾尸、游尸等等诸类。“僵”与“尸”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僵是一种没有自主思维,但能够自由行动的死人空皮囊;而大多数尸不仅有自己的思维意识,且成了气候的尸甚至可以与人类分庭抗礼、相争天下的制约权,亦可称它们为妖孽。
  《空石手札》第九十九回《尸幻·黑蛊尸篇》中介绍道,蛊尸在众多尸类中虽然算不得上等尸,其残虐性也并不是很强。但是,黑蛊尸唯一让人防不胜防的一点就是“蛊”,即蛊惑。它可以任意变幻成任何一个你熟悉且亲近的人,借助他的身份将你蛊惑,使人在毫无防范的状态下轻而易举命丧黑手。个呀呀呸的,幸亏我老早就对老石的《手札》略有研究,否则今天非得被这妖物给吞噬殆尽!
  既然这黑蛊尸的看家本领是靠幻化成另外一个人的模样来蛊惑人心,那好,我今儿个就做回阿残。
  想到这里,我迅速闭上眼睛,双耳不充,权当是瞎子的眼睛、聋子的耳朵,摆设。我卯足干劲,左手紧紧握着砍刀,大喊一句:“奶奶个熊,老子现在就送你去投胎!”
  话毕,我咬牙狂吼一声刚抡刀准备让这黑蛊尸的脑袋搬家时,一个无比亲切、熟悉的声音传入我的耳畔:“司令哥哥!不要啊,不要!”
  这声音。。。似乎是。。。“达珍!”我猛然刹住砍刀,睁开双眼。果然,眼前站着的正是我的心肝小达珍!
  “司令哥哥,人家好怕,我要你抱抱我。来啊。。。快过来啊。”达珍扭扭捏捏撒着娇道。
  “达珍,别怕,有哥哥在!”说话间,我已经不由自主的敞开胸怀走向了达珍。
  三步。。。两步。。。一步。。。我的双手似乎已经触摸到了达珍纤细的手指。只是,她的手指似乎略带几分彻骨的冰凉。
  “孽障!竟敢在此蛊惑人心!”突然,一个雄浑、苍劲的声音从黑暗中传出。
  “呲!”我仅隐隐看见一道耀眼的寒光从眼前闪过。随即达珍,不,是那黑蛊尸的脑袋边“咕噜”滚落在地。瞬间,我脑子晃的一下就像刚从梦中醒来一般。看看地上那颗淌着黑血的头颅,我才愕然发觉自己刚才是着了那黑蛊尸的道道了。
  “尊主,你没事吧?”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老头站在我身边,手里提着一柄明晃晃的砍刀。这人正是老石。
  我并没有急于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唰”的一声提起手中的砍刀架在了老石的脖子上:“暗语?快说!”
  “暗。。。暗语?什么暗语呀?”老石见我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将砍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甚是惊慌。“尊主,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别废话!谁知道你是不是另一拨黑蛊尸幻化而成来蛊惑我的呢?”我恶狠狠地盯着老石,态度显得格外强硬。
  “可是。。。你要我说什么暗语呢?我真不知你还有什么暗语呀!”老石紧张地盯着我,生怕自己哪句话说不到点子上,他的脑袋便会瞬间跟黑蛊尸一样搬了家。
  我沉思片刻,这才想到,似乎自己和老石之间还真没启用过什么暗语。“那。。。那就说一件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事!”
  “噢,容我想想啊!”老石急得满头大汗,搞不好今儿个自己的头颅还真非得被我这生生给搬了家呢。
  我怕临时又出现点什么变故,咄咄逼人地狂叫道:“快,别拖延时间!我数到三你要是还没有答案,我立马就让你人头落地。一。。。二。。。三。。。”
  “啊。。。五帝明咒。。。”老石惊慌失措地大叫了一声。
  “五帝明咒怎么啦?一。。。二。。。”我瞪着眼珠子迫切地问。
  “五帝明咒。。。我上次在。。。在庙沟用打火机点过五帝明咒!”老石瞬时冷汗爆流。
  “嗯,妥了。你是老石,如假包换的老石头。”我松了口气,兴奋地喊了一声,迅速抽掉架在老石脖子上的砍刀。
  说起上次在庙沟用打火机点五帝明咒的那档子事,还真就能证明这人是如假包换的老石头。因为那晚去烧女尸,只有我和老石两个人在场。而且用打火机点五帝明咒的菜手笔也并非是什么见得了光的好事。自那晚之后,老东西一直绝口不提此事。所以,老石火烧符咒的囧态也就仅限于天知地知,我知,还有就是真正的老石本人知道。
  “呵呵,没错,你就是老石。不好意思啊,刚才让您老受惊啦!”我尴尬地冲老石赔笑道。
  “哼,我刚才要是反应稍微再迟钝那么一丁点,恐怕今晚非得让你小子给抹了脖子不可吧?”老石依然惊魂未定地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说。
  我纵纵肩,无辜的堆笑:“嘿嘿,难说。”
  “唉。。。你怎么会这么快就找到这儿来了?按时间推算,这会儿虎子他们应该才到你家不久吧,你怎么可能出现在这呢?”我疑惑地喃喃发问。
  老石见我说话间又欲要提起手里的砍刀,他连忙解释道:“嘿我说,你先别急着抄家伙啊!听我解释清楚你尽管把我老石剁了也行呀。”
  我又是尴尬地一笑,只好乖乖落下了手中欲要提起的砍刀。
  “虎子他们抬着两个伤员刚到我家没多大工夫,这是不错,可是我晚上发现装符咒的匣子里少了几张‘安胎符’,一猜想一定是你拿走了,怕你拿着那几张‘安胎符’鸡毛当令箭闯出什么事端来,所以也顾不得给两个伤员治伤,只是往他们的伤口上敷了点药就赶紧追过来了。”老石一边胆怯地注意着我攥在手里的砍刀的动向,一边向我解释着。
  “胡说!不到短短一盏茶的工夫,你怎么可能就追上我了呢?就凭他老石一百二十岁的年纪,腿脚有那么利索吗?你可千万别说是借了哪吒三太子的风火轮飞过来的!”说着,我顺势再次提起砍刀架在了老石的脖子上。倒不是我这人喜欢诈唬,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让人心生怀疑呀。我当时跟着双头虫一路狂飚,将近两个时辰后才到的这里。而我与黑蛊尸之间的较量也不过只有吃两张青稞饼的那么丁点时间,这老石怎么可能凭借“11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追上我呢?
  “别。。。别介啊!你翻开我的《手札》看看,其中有篇叫《阴阳步》的记载,看了它你自然就会明白了!”老石再次暴汗道。
  “《阴阳步》?”《空石手札》中似乎还真有这么一篇呢。不过有关于老石所说《阴阳步》的章回是排在《手札》比较后几页的,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呢。
  “呵呵,误会!纯属误会!”我拿掉老石脖子上的砍刀,装傻道。
  这一来而去,老石着实被我吓得够呛。没办法,谁叫这世道人鬼难辨呢!

第四十九章 藏兵洞
更新时间2011…5…20 19:45:25  字数:2336

 “墓魇去哪了?”老石惊魂未定地四下张望着问我。
  “墓魇?”我略带几分疑惑的看着老石,“你指的是那只双头妖虫吗?咳咳,已经被我的砍刀给剁成两段了。”
  老石听了我的话似乎并没有感到一丝的安慰,他皱了皱眉,冷笑一声:“哼,剁成两段又能怎么样呢?就凭你那砍树墩子用的砍刀能降得了那邪物!”
  “你什么意思?”我一脸惶恐。
  “墓魇是藏在坟墓之中尸体下面的一种修体灵物,比躺在上面的荫尸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双头虫显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道行,你的凡铁砍刀即使当时砍断了它的身子也是无济于事的。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这会那畜生恐怕已经借助月光复原了。”
  “你是说它们破损的身子还能接上?”我脑子忽然掠过适才在草丛中双头虫两段身子对接的画面,恍然大悟,“怪不得它们始终不愿意分开逃命,原来是想伺机复原啊!”
  “它们现在去了哪?”老石眼珠子瞪得比牛还大,像是不吃了我不解恨似的问。
  “进洞了!。。。”说话间,我“砰”的一声一脚踢飞地上眼珠子正打转的黑蛊尸头颅,拉起老石的袖子径直向石洞里面冲过去。但愿我们还能够赶在那畜生复原之前找到它们,一鼓作气一一将其击破。
  我和老石置身宽敞的石洞内部,发现洞穴两侧的墙壁极为规整,且路基平坦,即使是开着一辆老解放牌军用卡车出入这里也畅通无阻。依照眼下隧道内部的规格形式来看,很显然这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动用了大批人力和机械设备开凿的一只山洞。要知道,这是石洞,并非一般的黄土洞穴。若是没有相当的人力、物力,仅凭百十号人要想凿出此等规模的石洞来,恐怕就只有向天再借一万年了。
  看到这些,就连见多识广的老石也不禁咋舌。在人力匮乏,机械落后的西藏地区要想开凿这么一只深不见底的巨大石洞来,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到底会是什么人竟不惜一切代价要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山腹地开凿出这么一条浩大、壮观的洞穴来呢?然而更让我关心的是,这石洞的用途究竟会是什么?
  “老石,依你看这石洞是用来干嘛的?”我用手电照着宽敞的四周,满脸疑惑。
  “藏兵。”老石掏出烟枪装了满满一斗烟叶。
  “藏兵?你是说,这是一只古代的藏兵洞?”
  “嗯,目前我是这样认为的。”老石点着烟叶深深吸入一口。
  要说石洞藏兵,在古代那可是一点也不新鲜,就拿著名的“淝水之战”来说事吧。
  公元383年8月,苻坚率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御林军3万余骑南下,分三路进军,攻打东晋。在此之前,苻坚手头的资料显示,东晋倾国兵力阿猫阿狗加一块也才不足8万于众。那么60万+27万+3万=90万,90万除以8万等于11。25,也就是说,当时苻坚的率军足足是东晋的11。25倍。可最终的结果怎么会是,号称百万的前秦精锐之师被东晋仅七八万的军队就打的落花流水呢?对此,有不少吃皇粮,办“黄”事的历史学家们给出的解释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我呸你个“草木皆兵”!你倒是给我皆一个兵看看啊?古代打仗可不像现在,操作人员坐在办公室一边喝着咖啡斗地主,一边腾出一只手来轻轻点一下发射键,一个洲际导弹发过去就够阎罗王忙活大半年的啦。千年之前的战事主要还是拿人说事,就靠活人尸体“堆”。人多兵壮,你就是爷,兵少了,两字“孙子哎!”
  据资深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淝水之战”之所以能够在兵力不足、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以少胜多,不单单靠的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着重在于“石洞藏兵,出以奇兵”。当时的晋孝武帝想大力发展军事,但又怕“树大招风”,惹来大秦的攻击。他身边的两大谋臣谢安、桓冲便给他出了一个既可以大量扩充兵力,又可以掩人耳目,不被大秦发觉的良策。谢、桓二人主张在东晋国内诸多人烟稀少的大山之中开山凿洞,然后在里面屯兵、养兵,等到战事告急的时候再拉出去火拼。故而,当时“淝水之战”东晋的实际兵力不是8万,而是40万,也就是大秦兵力的负2。25倍。足以,有了这32万被养的又白又胖的精锐兵力,加上原有的8万阿猫阿狗,再配合两大谋臣的抗敌良机,妥了。大秦的百万大军就两字、一个下场“全挂”!
  另外,相传藏兵洞乃是“小熊”曹操所首创发明。
  公元208年,曹操在策划赤壁大战的前夕,曾组织部队由许昌列队出城,再由许田进入事先开凿而成的藏兵洞内,从地下回到许昌城,如此循环往返,经月不绝。不到40万的部队,形影加倍,遂号83万大军。最终的战事结果咱就不说了,关键是仅这一招着实把东吴一帮子谋士给吓破了胆。
  (忽忽,跑题了!)
  尽管已经初步证实这是一个古代用来屯兵的藏兵洞,可还是难免会有机弩飞箭、伏火毒烟之类的潜在危险。我和老石两个人一前一后紧紧贴着墙壁往石洞内部前行,脚下的路面似乎越走越长,而且逐渐呈下坡趋势。
  “老石,你说咱都走了将近一个钟头了,这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我擦了擦额上的汗珠,有几分焦躁地喊。
  “沉住气,今天这条路即使通的是阎罗殿,咱俩都得硬着头皮走下去啊。那墓魇是你跟我两个人放出来的,而且已经搞得整条村子鸡犬不宁了。如果现在不铲除了那妖孽,恐怕以后像六娃那样的悲剧还会不断发生。祸是你我闯出来的,必须就得由我们俩担待,哪怕搭上性命。”老石说得头头是道,义正严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